2025/3/15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善導大師)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善導大師)【1】1~8 淨空法師於台灣華藏圖書館1992.12

https://edu.hwadzan.com/play/03/5/0/284834

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https://edu.hwadzan.com/play/03/1/1/240949

《疏鈔》,這個《疏》是隋朝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大師作的,《疏》是他做的。疏就是經的註解,他老人家註得相當的深,有相當的深度,後人看起來還是難懂,不能完全了解註解的大義。所以他後來的學生,就是四明知禮法師,是天台宗的後裔,就將智者大師的註子再加以註解,就是註解的註解,這個叫鈔,叫《妙宗鈔》,就是《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這是這部註解全部的名稱。這部註解在台灣有單行本流通,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在世非常推崇這部註解,我們過去曾經翻印過幾次。但是這部註解依然不是初學人能夠讀的,所以我們印了很多,流通的是不少,真正在這上下功夫研究的人不多。如果照這個註解的本子來研究,決定不是七天時間能夠研究完的。

  所以這次我們採取也是天台宗近代的一位大德——諦閑法師的《演義》,這個《演義》完全是根據《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裡面科判完全都用它的,註解也採取它精要的部分,把它摘錄下來。諦閑法師也有一些發揮,有一些講解,把很深的經文用淺顯的文字給我們顯示出來,這就是這一本《疏鈔演義》。《疏鈔演義》這部書他寫得非常之好,可以說把《疏鈔》裡面要緊的、重要的文句都摘錄在此地,使我們看起來便利太多了。由這部《演義》,將來再研究《疏鈔》就容易得多了。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https://edu.hwadzan.com/play/03/2/1/240975

2024/12/15

十無益

十無益
清‧林則徐(1785~1850)
(一) 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二) 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三) 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四) 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五) 心高氣傲,博學無益。
(六) 做事乖張,聰明無益。
(七) 時運不濟,妄求無益。(為富不仁,積聚無益)
(八) 妄(巧、劫)取人財,布施無益。
(九) 不惜元氣,服藥無益。
(十) 淫逸驕奢,陰騭(仕途)無益。

2024/11/26

聽自己念佛聲的觀音法門(南懷瑾上師談觀音菩薩修持法門)

不管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一字一字念得清清楚楚,不宜求快,最好是用金剛念誦法,一口氣一口氣地念(唸咒亦同),氣的長短與音調因個人身心狀況和習慣而異,以輕鬆自然為原則,避免勉強搞得氣急敗壞。

一般人念佛都是粗淺地在喉嚨間嘶叫,沒有讓氣自然沉至喉嚨以下,同時也將心沉下來。念佛如果心浮氣躁,那就不對。那樣念法,聲在喉間,越念氣就越粗越大,根本是吼不是念,名為念觀世音,其實有如在罵觀世音。真正念佛應充滿了親切誠懇的歸屬感,內斂含蓄,有如投靠在諸佛菩薩的懷抱裡,或者將諸佛菩薩捧在心坎裡。念時嘴門微張,嘴唇不動,只舌頭動,牙齒輕動也可以,嘴鼻不要呼吸,氣別竄出來,沉至丹田,一口氣「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苦薩、南無……」地接下去,等到要轉氣時,嘴巴閉著,不要呼吸,讓氣自然充滿胸肺,順心沉澱下來。嘴裡微聲,心裡在念,不管開口念閉口念,大聲小聲,躺著坐著,皆將注意力輕輕放在心窩子胸口處,不宜在腦子裡念,否則容易睡不著。

如此,你邊念,心中寧靜安詳,同時耳朵用心回轉來聽自己的念佛聲「南─無─觀─世─音─菩薩」,一個字一個字聽得清清楚楚。此時,如果中間有其他雜念妄想來,你不要管,不要擔心。妄想再多都無所謂,它並未阻礙你念佛的正念。這有如蠟燭的光明和黑煙一樣,佛號等於光明,妄想則是週遭的黑煙。黑煙儘管冒,只要佛號不停,即是光明不滅,二者彼此無礙。又如挖井,把泥巴挖出來成一深坑是念佛,挖掘中途難免有些碎泥剝落是妄想,碎泥剝落,沒有關係,主要在於不斷挖掘,越挖越深,井自然成。

南無無上楞嚴咒

 戒淫詩詞集

南無無上楞嚴咒,消母淫業如天風。
片晌之間不可得,戒珠清淨光無缺。
見佛聞法得自心,一切萬法悉堅固。
我發此願等法性,見者聞者皆出苦。
《紫柏尊者》

報君今日是十五,遙觀落日知懸鼓
收拾身心歸去來,藕花世界無諸苦
報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須當戒淫欲
淫欲斷時生死斷,便是如來親眷屬
《中峰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