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31

淨空法師:念佛的方法(信願持名)

  信願持名的方法,昨天自了法師做了一個補充說明,說得好,他只說大勢至菩薩兩句話,「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道要;落實在十念,他用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印光大師念到一心不亂就用這方法。它的特點,一個是計數,一個是反聞,就是聽自己念這句佛號,自己聽這個佛號,聽自己念的佛號,字字句句聽得清楚,計得清楚。計,就是從一到十,然後再從一到十,不要十一、十二,二十一、二十二,這樣不好,這樣搞亂了,就計十句,十句這是第幾句,清清楚楚。你一天念一萬聲,也是從一到十、從一到十這樣計法,不要用念珠,心裡頭計。十句計不下來,計五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樣計法;再記不住的時候就用三三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計得很清楚,聽得很清楚,這就對了。而且特別主張默念,不要念出聲音。不要念出聲音有沒有聲音?有,別人不知道,自己知道。自己耳朵把這個能量集中向裡面聽,聽我自己念佛的聲音,不要聽外面的。意念集中之後,外面聲音聽不見,為什麼?你那沒有注意力。我們常講注意,注意什麼意思?眼見色,注意看,意是意識,意識是分別,第六是分別,第七是執著,注意就是把第六意識注進去分別它,把末那識放進去執著它。執著生煩惱,貪瞋痴慢疑是執著。通過分別,這個我喜歡它,那個我討厭它,喜歡的我想擁有,喜歡擁有就是執著,不喜歡的我把它丟掉,那也叫執著。能不分別、不執著是功夫,用什麼方法修這個功夫?用念佛的方法,就是要計數、要聽。意識心活動範圍非常大,頻率非常高,很不容易控制,這句佛號把它管好,叫它集中起來專門聽自己念佛號的聲音。默念,沒有念出聲,沒有念出聲還是有聲音,外頭人不知道,自己很清楚。聽得清楚,計得清楚,容易得一心不亂,容易得念佛三昧,這叫會念佛。印光大師用這個方法,而且給我們說,用這個方法念熟了,沒有一個不往生。集中念頭聽自己念佛的音聲,這就叫「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世音菩薩修的法門,念佛三昧。這非常重要,真的像《讚阿彌陀佛偈》裡頭所說的,「究暢道要無障礙」。
  
  
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41集


2015/7/30

淨空法師談果報

譬如我們起心動念,起貪瞋痴的念頭,這是最不好的。貪財、貪名、貪色,貪佛法還是貪!不是說我換個對象就沒事了,換對象不行!你貪心沒有斷。換對象只是報不一樣,果是一樣的。貪心,貪心的果在哪裡?在餓鬼道,但是墮在餓鬼道,那個報不一樣。就像我們人一樣,我們人的因是五戒,五戒十善,我們得的果是人身;但是得到人身,我們的生活環境不一樣,有的人富貴,有的人貧賤,這叫報。果相同,得的人身相同,報不相同。所以果跟報要分開來講,那個報是因為你做的有善惡,你過去修的善多,你這個報就好;你做的惡多,你的報就不好。你得財富,是因為你過去生修財布施多;你得聰明智慧,你法布施多,那是報不一樣。貪心的果是餓鬼,報的時候,鬼裡頭有作鬼王的。我們中國人講,有作閻羅王,閻羅王是鬼王,鬼裡頭的總統、帝王,他有大福報。有作城隍、土地,城隍就是縣市長,土地是鄉鎮長,這都是有權位的,都是享福的,不是餓鬼,普通的鬼那是餓鬼。大大的不相同,報不相同。學佛貪圖佛法的,到鬼裡面都作鬼王,果是一樣,報不一樣,報不相同。這些地方我們都得要辨別清楚,才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對人、對事、對物,我們應當怎麼做法,應當怎樣修法,這個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說,得果大不相同。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一一七集)


2015/7/26

淨空法師:什麼是攀緣心(八識心)?

    他為什麼會在六道輪迴?為什麼受這些苦難?用攀緣心為自性者,這就是錯用了心。什麼是攀緣心?攀緣心就是講的心意識,法相宗裡面講的八識,八識心就是攀緣心,我們都用的是這個心。如果不用這個心,那就成了無上菩提。用這個心,就永遠成不了無上菩提,這是諸位一定要曉得的。

  八識心究竟是怎麼回事情?這個要說起來非常的深,非常廣泛,不但不好懂,實在也不好說。像法相宗的經論,在所有宗派裡面它是最多、最豐富的,專門討論這個問題,這個問題非常微細。簡單的講,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明八識它的性質。前五識它的作用,是接觸外面的境界,它主要的一個功能是接觸。眼識見色,耳識聞聲,這是它重要的功能。所以眼不能見,眼裡面的識才能見。人剛剛死的時候,他眼睛還好好的,他為什麼不能見?眼識沒有了,識離開了。所以雖有眼也不能見,雖有耳也不能聽,識離開了。八個識離開有先後不同,眼識是最初離開的,比較起來耳識離開就比較晚,所以雖然他不能見,他還能聽。

  第六識的功能是分別,我們一見,見到就能夠分別,這個是花,這是黃色的、這是綠色的,分別的這個功能是第六識,這是意識;如果沒有意識,他能見,他不會分別。我們常常看到有一些障礙的,我們中國人叫白痴,他就沒有什麼分別;換句話說,他第六意識的功能非常脆弱,他能見,他很難分別。第七識的功能是執著。第八識的功能,我們現在的話講,記憶。你見了之後,為什麼會記得不忘掉?昨天見到這個人,今天一見面,你為什麼會認識他?那個印象就記憶在阿賴耶識裡,第八叫阿賴耶識。阿賴耶叫含藏,像倉庫一樣,像檔案室一樣,它把所有的資料都收藏在裡面,下一次再見到這個人,資料庫會把他拿來對照比照一下,他就認識了。這個統統叫做攀緣心,清淨心當中沒有這些東西,清淨心的功能是自然的。它這個功能是有先後的,有次第的,這個叫攀緣心,也就是我們講的用心意識,用妄想分別執著,用這個東西。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一一七集)


2015/7/11

猶太格言:「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就是這個意思吧!

【圓覺經云︰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輪迴,生滅心是也。若能不取,當下便離生滅心矣。】

  《圓覺經》上這句話說得很好,「種種取捨」,不但取,捨也不行。取,你動了心;捨,你也動了心,動心就錯了,動心就是輪迴。輪迴就是生滅心,你取這個念頭,你這個心生了,生就有滅。你想捨,你這個心也動了,動了也有生滅。我們講放下,不但取要放下,捨也要放下,放下也要放下;還有放下那個念頭,你就沒有放下。這個意思就很深,一定要很細心、很仔細的去體會。

  這裡面不能想,一想就錯。所以佛法講到究竟法,不能用想。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這個經上也講,「離言說相」,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你去聽經,不要聽他的言說,不能執著他言說,你分別執著言說錯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經上講佛、菩薩、菩提心,這都是名字,名字是假設的,為了說話方便起見,為了交換意見方便起見,建這些假名,統統是假的,不要去執著。「離心緣相」,你只要聽,不能去想,你一想就錯了,你一想是落在第六意識,你是用妄想心。用妄想心去解佛的意思,全都解錯了。佛的言說是從無分別心裡頭流露出來的。我們要怎樣接受?我們也用無分別心來接受,那就對了。所以我們離言說、離名字、離心緣,你才懂得佛講的意思,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才真懂得。你一落到意識裡去,你會把佛的意思曲解、錯解了,這是學佛最困難的地方。    
淨空法師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一一四集) 

※※※※※※※※※※※※※※※※※※※※※※※※※※
部落格主的心得:
 猶太格言:「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人類的思考,真的是起心動念都是錯啊!


金剛經: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這是必須要知道的,怕我們錯解了意思。佛說一個相,《金剛經》上講的這個相,講得很多。我們一定要曉得,只要說一法,法都有相。不但色上是有相,色相我們今天講物質,物質有相,心也有相,起心動念都有相。我們想一個人,大家自己曉得,所謂是現在人講腦海裡面,或者是古人講你心裡面,就有一個人相。你想一樁事,我們想金門大橋,金門大橋的相馬上就現前。所以只要你有想,它都有相。這個相,我們凡夫見不到,有定功的人見到。有很深定功的人,你坐在那裡打妄想,他看得清清楚楚,你怎麼想到這裡,又想到那裡。為什麼?他看到你這個相在變。所以你心裡想的東西都有相,這就是講的「凡說一法,便有其相。」

  《金剛經》裡面所見的相,「凡所有相,一切不取」,就是色相、心相都不能取。不但色相、心相都不能取;離開色相、心相,還有個空相,空相也不能取。非法是空相,法這個字裡,心相跟色相包括在法裡,非法相是空相,空相也不能取。凡夫要是著了空相,他什麼都不想了,他就想那個空相,他將來往生生四空天,無色界天。我們曉得六道裡最上面一層叫無色界天,哪些人去的?著空相的人去的。他就是色相、心相都止下來,得個空相,這也錯了,還是出不了三界,浪費時間。如果是學佛的人,功夫很高明的人,定功超越世間四禪八定,成就第九定、第十定,超越三界,證得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他因為也是想空相,所以三界以外有空相,佛教的名詞叫偏真涅槃,佛在大乘上講的墮無為坑,那也錯了。所以大乘菩薩空有兩邊不住;應無所住,不住有,而生其心,不住空,空有兩邊不住就對了。所以說相,一定要曉得,相裡面是包括法相跟非法相,都在裡面。

  【無論取何,只要你取相,取則心動,取則著相,而非如如之性矣。】

  由此可知,不管你取什麼相,你取的是法相,你取的是空相、非法相,你的心都動了,你的心都著了,也就是你心裡面已經有一物。心裡有一物,就不是真心,就不是自性。真心本性裡面本來無一物,有沒有佛法?佛法也沒有。這個諸位要記住,不要認為這個世間相是假的,我要捨,著了佛法相,又錯了。佛在前面講得很清楚,「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是佛法。為什麼佛法也不可著,也要捨?因為佛法是因緣生,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你要執著佛法,你也錯了。佛法都不能執著,真如本性裡沒有佛法。諸位要曉得,你有了佛法,也見不到性。所以佛在這個經上,徹底否定掉,佛沒有說法,你要以為佛說法,那你叫謗佛。         

淨空法師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一一四集)


淨空法師:什麼是隨緣

如何能做到不動心?不動是真心,不動是智慧,怎樣才能做到不動?不取。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決定沒有求的念頭,決定沒有得的念頭。你還有所求,還想得到,你就錯了,你的心是動的。動什麼?貪瞋痴慢,你心在動這些。所以一定要統統都放下,我一切都不取,一切都不求,一切都不要。也許說,那我們過日子呢?過日子隨緣,一定有好日子過。緣是怎麼來的?緣是無量劫所造的業,你所造的業它一定現相,業因果報。隨著過去所造的業因果報,這叫隨緣。現在絕不再製造,現在如果起心動念還有取、還有求,你現在繼續不斷再造。繼續不斷再造,就不叫隨緣,叫攀緣,那就錯了。諸佛菩薩不再造了,覺悟的人不再造了。不再造,隨緣,隨緣自在,隨緣會更幸福,隨緣你一切都不會缺乏。為什麼不會缺乏?你要真正體會到六祖所說的,六祖開悟時候所講的,「何期自性,本來具足」,因為你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的自性顯現出來,你的性德透露出來,自性裡頭一樣不缺。「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你所有一切的受用,自自然然變現在面前,你怎麼會有缺乏?我們看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生活的莊嚴,在《華嚴經》上看到毘盧遮那佛依正莊嚴,我們這個世間大梵天王也比不上。他那個富貴、那個生活,從哪兒來的?他不是修來的,是自性、本性裡頭性德自自然然流露出來,那是真正的享受。所以你要不貪,你的享受比你貪的時候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沒有辦法計算的。你心裡想得什麼,得的很有限,太少太少了。這個都是真的事,真的道理,徹底明瞭了,才相信佛的話,我真放下了,我真不取了,人家要的,我全都給你,我絕對不想再要一點點,你的性德才會流露。所以一定要能不取,然後才能不動。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一一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