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5

八識規矩頌直解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

八識規矩頌直解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
八識規矩頌直解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YouTube)

八識規矩頌直解#

  • 玄奘大師依成唯識論而作八識規矩頌,藕益大師直解
  • 八識規矩頌只探討心王。分四類,各有偈頌。發明「萬法唯識」之理。
  • 應破四種顛倒: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四念處的四種觀法即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 注意十二因緣之「愛取」:將來得果報的關鍵之一。念佛須調伏愛取,以免得三界果報。修四念處,以深信切願。(017:17x,淨土三要述義)
  • 念佛感應道交原理:佛之大圓鏡智「普照十方塵剎中」,如天上月(法身,不須因緣出現)。第六識只能照一大千,應化身(水上月),臨終現佛身。佛救度眾生須有因緣,此緣即佛號。「千江有水千江月」,佛如天上月(法身),水即佛號(因緣),現水上月(佛之接引應化身)。

———————————————作者略史————————————————————#

  • 求法緣起:解當現二常之疑=>現常-真如緣起;當常-阿賴耶緣起(當來將趨向真如)=>大師西行取經為解此疑
  • 印度待十七年。《真唯識量》。戒日王頒與《大乘天》之尊號。
  • 唯識宗中土之初祖。譯出《大般若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及《大毗婆沙論》
  • 唐太宗賜號三藏法師。

————————————————解釋題目———————————————————#

  • 總釋:
    • 八識:法
    • 規矩:譬喻心識造作有一定規範。包含聖人與凡夫的心識
    • 頌:
  • 別明八識:
    • 解釋名義:(八識心王)
      • 前六識:依根立名。為何不依塵立名?因聖人能一個識攀緣六塵(六根互用)
      • 第七識:相應立號。末那=意(恆審思量)。
      • 第八識:功能受稱。三功能:(1)阿賴耶(藏功能,被第七識誤會);(2)異熟(對前七識為果報,受薰);(3)種子識(通於凡聖)
    • 八識相應心所:
      • 前五識:34心所-遍行5,別境5,善11,本惑3,中隨2,8大隨惑...(只攀緣現在與境界接近一剎那,之後即第六識升起分別)
      • 第六識:51心所-攀緣十方三世諸法
      • 第七識:18心所-我痴、我見、我愛、我慢、遍行5、別境慧、8大隨惑
      • 第八識:5心所-唯獨與遍行5心所相應(001,002,end)
    • 識能緣量:(依能緣的心)-論好壞
      • 現量:(對現前境界)謂五俱意識之第一念,現前明了,不起分別,不帶名言,無籌度心,親得法體;如鏡現象。(1)有為法:凡夫現量有限,佛陀現量無限;(2)無為法:凡夫無。
      • 比量:(對不現前境界)借相推度,而知有故。(ex:依文字知檸檬為酸,但沒喝過-比量;親喝過-現量)
      • 非量:心緣境時,於境錯謬,虛妄分別,不能正知。似現-對現前境界錯誤認識;似比-對不現前境界錯誤推度。(如第七識為非量,錯認第八識為恆常不變)
        • 佛讚嘆現量與比量,呵斥非量。
        • 禪宗以現量為主,不起名言;教下則以比量為主,聞思修,以名言破名言。
    • 識所緣境:(依所緣的境)-不論好壞
      • 性境:性=真實。由種子變現的真實境,具真實作用,非妄心所變。如桌子,乃真實境,但桌大小乃妄心對待所生。業力所現,非分別心所現。吃飯時的飯乃真實,想像所現的則為分別。如持名念佛。
      • 帶質境:心緣境時,挾帶本質,變起影像。境界夾帶本質,但已與原先的不同。如觀像念佛(夾帶佛像本質,但心中佛與原來的佛不同)
      • 獨影境:謂第六獨頭意識,不仗本質,自生影像。帶質為與本質相似,而獨頭則無本質,乃自己所現。如放蒙山,乃自己名言分別所創造之飯菜。如觀想念佛。
    • 八識轉依:
      • 前五轉成所成智(身與國土莊嚴-色法)、第六轉妙觀察智(心法)→化身
      • 第七識轉平等性智:與二空真如相應→報身
      • 第八識轉大圓境智:→清淨法身(003,end)

————————————————隨文釋義—————————————————#

  • 前五識頌
    • 有漏雜染識==========================================
      • 「性 境 現 量 通 三 性」:前五只緣性境;只有現量;通三性-善惡無記。
        • 性境:真實。謂相分色從相分種子所生。不分別故真實。只取相,不帶名言。
          • 無本質???
          • 有本質???:即五識所緣現在五塵,及明了意識初念,並定中獨頭意識所緣定果色等,皆托第八意識的相分以為本質,隨即變為自識相分,而為所緣。
        • 現量:五根對境,分明顯現;依之發識,緣慮度量。無隨念(對已學過而分別),計度(比較)二種分別,然有自性分別。不能帶名言。
        • 三性:三性-善惡無記。五識能助第六識作善惡業。
        • 補充:
          • 了別:(1)唯緣自相(只能緣諸法自相,不能安立名言);(2)唯緣現在(不能過去與未來);(3)唯緣剎那
          • 造業:造業隨第六意識轉,無法作主。
      • 「眼 耳 身 三 二 地 居」:前五活動範圍。此指眼耳身三識。前五識只在二地(離生喜樂)前活動。
        • 五根通於二界五地。惟無色四天,乃無五根
        • 五識
          • 鼻舌二識:初禪以上無此二識。惟欲界得行,初禪以無段食雜氣故,不現行也。
          • 眼耳身三識:唯欲界五趣雜居地,及初禪離生喜樂地,此二地中得行。
            • 附表一《法界次第初門》:釋「三界九地」:界-界限;任持自性
              • 欲界:一、五趣雜居地  段食欲、睡眠欲、男女欲=>欲界-心貪欲,色粗重。有吃必有睡。地獄有男女欲,但因太苦無法現行。
              • 色界:離欲寂靜,色法精妙。
                • 二、離生喜樂地(初禪)  覺、觀、喜、樂、一心。=>離生,即離欲。離者即調伏,非不現行。
                • 三、定生喜樂地(二禪)  內淨、喜、樂、一心。=>內淨因離覺觀,無分別住。
                • 四、離喜妙樂地(三禪)  捨、念、慧、樂、一心。=>離喜不悔,行捨,正念分明,善巧方便之樂(慧)。
                • 五、捨念清淨地(四禪)  不苦不樂、捨、念、一心。=>厭煩樂而不苦不樂即捨受。離樂不悔(捨)。正念分明。不為八種法干擾,又名不動地。
              • 無色界:捨色法
                • 六、空無邊處地  緣空滅色,而入定者=>緣毛孔,業果色消失(有想)
                • 七、識無邊處地  捨空緣識,而入定者=>覺虛空太廣,而攀緣過現未心(有想)
                • 八、無所有處地 捨識處心,依「無所有法」而入定者=>捨空與識(無想)
                • 九、非想非非想處地  捨二邊想,而入定者=>捨有想與無想(004,end)
      • 「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痴」:五識與34心所相應
        • 遍行五:(遍一切心、地、時,對同一境界,生起五個心所、不決定善惡)
          • 作意(1.警覺;2.引導)、觸(根塵識接觸)、受(苦樂捨受)、想(於境取相立名言)、思(令心造作業)=>思後即尋伺(善或惡)=>帶動善惡心所
          • 最要注意「想」,施設如何的「名言」來決定之後的善惡業。
        • 別境五:(可對不同境界、不決定善惡)
          • 欲(好樂,期待善惡法欲)、解(勝解,決定不疑)、念(曾習境而不忘)、定(對所觀境專注)、慧(對所觀境簡別抉擇)
          • 前五識與境界接觸=>第一剎那生五遍行=>下一剎那生第六識=>第六識再幫前五識生別境心所(由同時意識所引)
          • 注意;「欲」-決定未來果報是否清淨或雜染,與「勝解」有關,才會真正追求聖道
          • 附表二:聖(樂)非聖樂差別-(聖道與世間雜染的樂之差別)《瑜伽師地論》
            • 非聖樂←→聖樂
            • (1)有罪喜樂←→無罪喜樂;
            • (2)不徧所依(身心,無法周徧身心)←→可周徧身心;
            • (3)依外緣故不時有(不常有,須有境界現前,且根不能敗壞...)←→一切時有(不依根,依第六獨頭意識)
            • (4)有邊盡←→無邊盡
            • (5)能為他所劫奪←→不為他所劫奪
            • (6)有怖畏(失去破壞)、怨對(鬥爭)、災橫(老病死)、燒惱(不寂靜)等患←→無怖畏、怨對、災橫、燒惱之患
            • (7)不可住持後世(榮華無法相續)←→可住持後世
            • (8)不能斷後世大苦←→能斷後世大苦(005,end)
        • 善十一:
          • 第一類:信(信三寶功德)、慚、愧
          • 第二類:無貪、無瞋、無癡=>我法二空(先無痴),斷名言(再無貪嗔)
          • 第三類:勤(精進成禪定之關鍵)、安(得輕安,禪定-明了、寂靜、樂)、不放逸、行捨、不害
          • 欲界:善的前五識,只能與十善相應,除了輕安(無法得禪定)
          • 初禪:善眼耳身識得有輕安
        • 中二隨煩惱:無慚(對善法)、無愧(對惡法)=>因邪見,增長惡業
        • 大八隨煩惱:
          • 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 若惡心中定有此十(含無慚無愧);有覆無記(與散亂心相應,非指禪定)心中定有掉舉等八
        • 貪瞋痴:
          • 痴即無明,遍與一切染心相應
          • 五識:緣欲界順情五塵→有任運貪(ex:眼見酸梅,但第六識未起前,流口水→任運貪);緣違情五塵有任運瞋故
          • 外道入初禪:眼耳身識只有貪痴,貪三昧樂,不名為惡(不會到惡道),但有覆無記(非善惡=有覆,障礙聖道)
          • 佛弟子入初禪:有觀慧,無根本痴貪與大隨八,為善。
          • 有覆無記通三界:若不修我法空觀,即會落入
      •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五識了別與造業所需因緣。好相鄰-因緣互相幫助才起作用。同依-皆屬色法。
        • 淨 色 根:淨-微細。勝義根即淨色根。乃第八識所執受之相分(?)。
          • 以能發識,比知是有。雖是色法,非外四大所造,亦非肉眼可見,故名為淨色根。依此五根,乃發五識。
          • 五色根有兩種:一是浮塵根、另一則是勝義根。浮塵根即可見的眼球、皮膚、耳、鼻等器官;勝義根是不可見的色法,能因完整的五根為緣於根塵觸而顯發出生六識。第六根意根,即是第六識,是屬於心法,不是色法,沒有浮塵根。
        • 眼識九緣:空緣、明緣、境緣、作意緣、分別依緣、染淨依緣、根本依緣、種子依緣,方得生起現行
        • 耳識八緣:除明緣外(因闇中亦聞聲)。眼耳識善取所緣相貌,且耳識不耗損精神,還養神。
        • 鼻舌身七緣:除空緣(因根與境須合和)。(006,end)
        • 附表三:諸識生起因緣及差別作用表。「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若加等無間,從頭各增一。」
          • 親因緣-種子:第八識儲存。分兩類:(1)業種子-善惡業所成,可得果報;(2)名言種子-思想分別形成,等流果(思想等流,前世到後世保持)。
          • 所緣緣-眼~意識:色~法塵;第七識-第八見分;第八識-根身,器世間,種子
          • 增上緣-
            • 前五識依前五根(會依年老而衰壞);第六識依第七識(第六識依心法,不受色身敗壞影響。但若心光外洩,老時第六識易衰敗);第七與第八識互依
            • 空:須有空間(眼耳)
            • 明:光明。只有眼。
            • 作意:引導心王心起趨向所緣。如理作意;非如理作意。四種因緣影響作意:(1)欲-希望;(2)念力-經常憶念;(3)串習力;(4)境界力
            • 根本依:即第八識(前七識皆須依第八識)
            • 染淨依:即第七識(前六識皆須依第七識)
            • 分別依:即第六識(前五識須依第六識了別)
          • 等無間緣:前念滅,後念生,相續不斷=>前念之滅,是後念生的等無間緣。
          • 識乃自性空(觀心無常-即無我):諸識生起須依許多因緣
      •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 「觀」=>能緣之見分(前五識能分別的功能);「塵世者」=>所緣之相分(五塵境)。
        • 合:根與境合,鼻舌身三
        • 離:根與境離(須有空間),眼耳二
        • 五根對境:無緣慮用(無了別作用,如鏡取相,了無分別)=>一切與五根無關!問題是心識!用苦行破壞色身是不對的.(007,end)
        • 五識緣境:有自性分別,任運起貪瞋痴,然猶無有隨念計度二種分別,所以不帶名言,不執為外,仍名現量。同時率爾意識亦復如是,直至尋求、等流心起,方墮比非二量之中。
          • 次第:(1.率爾)前五識一剎那接觸境界,無名言=>(2.尋求)第六意識出現,安立名言=>(3.決定)對境界決定=>(4.染淨)心起=>(5.等流)...正確認知即比量;否則為非量
        • 為何分別根識?:(1)若根有了別性=>斷滅見(人死即無);識才有了別性;(2)根乃業果形成之果報,不能相續;識為相續,可帶走=>方能建立三世因果
    • 無漏清淨識:==========================================
      •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 前五識不能直接專觀察真如,須變成真如相狀,為後得智。就算成佛也不能直接用前五識觀空。圓明初發=>大圓境智,轉成無漏。
        • 此明五識,至果位中,轉為成所作智之時,猶自不能親證真如體性。於自識變起真如相分,以觀二空之理。非根本智攝,惟是後得智攝。
          • 前五未成佛時為有漏。成佛時,前五識(成所成智時)仍須變成真如相貌,才能觀到空。只有第六識獨頭可以觀空,五識無法攀緣真如。
          • 根本智與後得智:首先是加行智:(1)聞所成慧-四聖諦(但無法控制煩惱);(2)思所成慧-勝解(可調伏煩惱);(3)修所成慧-(有禪定力,可觀空)=>根本智(無名言)=>後得智(無漏名言,可施設種種名言度眾生)(008,end)
            • 六七八識具根本與後得智。前五識只有後得智。
      •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 未成佛時,一向有漏。直俟金剛道後異熟識空(有漏時,第八識會隨前七薰習而轉;成佛後,第八事變無漏,,不再受薰),轉成大圓鏡智相應之庵摩羅識,名為「圓明初發」。爾時庵摩羅識所持五根成無漏故,依根所發五識,亦成無漏,名為成所作智相應心品。
        • 「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中圓」:因地時,第六識修我空法空,第七跟著轉.成佛前,五八皆不可轉(第八仍有有漏微細種子;而前五乃第八相分,故仍為有漏)。只有成佛一剎那,第八轉成大圓境智,前五才轉=>故:圓明初發成無漏。
        • 三類分身息苦輪:能於盡未來時遍十方界,示現三輪(身口意三輪)不思議化;度脫一切有情生死苦輪
          • 三類:外凡;內凡;隨類化身=>成所成智所成(凡夫無法親近佛之法報身,只能親化身)。

  • 第六識頌
    • 有漏雜染識==========================================
      •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
        • 附表四-第六識差別行相
          • 五俱意識(明了意識):第六識與前五一起活動
            • 五同緣意識:同時夾帶五識緣五塵,但不多
            • 不同緣意識:不具足五個緣五塵
          • 不俱意識(獨頭意識):單獨升起了別
            • 獨散意識:如打坐時打妄想,單獨攀緣過現未的散亂狀態
            • 夢中意識:兩因緣產生-(1)業種所現-過去造業情況(成唯識論講夢多);(2)他力所使-佛菩薩或鬼神感應道交
            • 定中意識:二禪以上(009,end)
        • 三性(造業範圍):善、惡、無記(同前五識)。造業範圍廣。
        • 三量(能緣的心):現量、比量、非量(前五只現量)。
          • 現量:
            • (1)散亂心-與五識同起,率爾(突然)緣現在境,不帶名言,不執為外=>前五識第一念觸境,然後第六識生起但不帶名言時,對第六識仍為第一念;
            • (2)入禪定,緣禪定境,也是現量;但若尋伺產生非因計因,則為非量
            • (3)入二空觀,或根本智親證真如;或後得智變相觀空,也是現量;
          • 比量:藉眾緣而觀於義,不倒不謬。如見煙知火,見角知牛等...
          • 非量:若顛倒推求,虛妄計度,不能如理而解,不能如事而知。如無我計我,不淨謂淨等。又如見杌疑人,見繩疑蛇等。對事物的認識錯誤顛倒,與實際不符。
            • 應破四種顛倒: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四念處的四種觀法即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 三境(所緣之境):性境、帶質境、獨影境(前五只緣性境)
          • 性境:真實境,不帶名言,由業力所現
          • 帶質境:夾帶物之本質,生起自身影像,與原先的本質已不同
            • 真帶質:以心緣心,如第六識攀緣心所、第七識單緣第八識之見分生起之我與原先第八已不同
            • 似帶質:以心緣色。但非五識所緣現境。依佛經作觀(如觀想極樂國土),夾帶文字本質,隨文入觀,生起依正莊嚴之影像。
          • 獨影境:不帶本質即可生起
            • 無質獨影:如緣龜毛(不存在之物)...以想像力變起等幻影。
            • 有質獨影:如依經作觀,雖似托彼為質,終是獨頭意識所現影。
              • 意識心所生之影像相分,不從本質起,獨由其「見分」生。如:在娑婆世界以意識心憶念極樂,以尚未往生極樂,非親見極樂依報世界,所托本質不著故。ref
        • 三界:三界九地的主角。第六識最明利,能通緣三境,於三界輪轉之時最易可知。
          • 瑜伽師地論完全依第六識區分,生命體層次依第六識分。
      • 「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 此說明第六識之51心所
        • 此第六識心,與五十一心所,皆得相應(見百法明門)
        • 隨其所起,或多或少,初無一定,故須臨時別配(依當時清淨或染汙而支配)。如唯識論中諸門分別。(010,end)
        • 其他心所於五識已說明(且參百法明門)
        • 根本煩惱六(參百法明門)
        • 隨十(參百法明門)
        • 不定四(參百法明門)
      • 「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
        • 此說明心王與心所合一運轉時的狀況。第六識活動範圍廣,但「性界受」三種常變異,起善起惡轉化變異(不定聚)。(011,end)
        • 三性恆轉易:與信等(善心所)相連=>善性;與根隨煩惱相連=>惡性;不與善惡相連,但與遍行別境等相連=>無記(雖不貪嗔,但無明,我法二執)..故心無常:心的本質是因緣有,故會變化
        • 三界恆轉易:緣欲界、色界、無色界
        • 五受恆轉易:苦樂憂喜捨變化
      • 「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 第六識造業力強,創造引滿業而牽引第八識得果報
        • 身口二業皆由第六識方能發動
        • 與發業惑(貪嗔粗重煩惱)相應,能造善惡引業,此業雖謝,所熏種子,至成熟時,能招六道總報。
        • 與潤生惑(善惡業勢力薄弱,無明)相應,能造善惡滿業,此業雖謝,所熏種子,至成熟時,能招六道別報。
        • 附表五-「引業」、「滿業」(瑜伽師地論)
          • 引業:勢力強大,以下任一即可影響三界總報(輪迴投胎到哪一道)
            • 意樂故重:三時-方便時(造業前)、根本時(造業時)、成已時(造完不後悔)
            • 無治故重:一生不約束對治,放任身口意造
            • 邪執故重:邪知見,造時無慚愧心
            • 由事故重:以上約內心,此約境界-對三寶、父母、師長、動物大小隻...
            • 加行故重:造業次數;自做且勸他做
          • 滿業:勢力薄弱,不影響三界總報,但影別報(投生到那一道後,長相美醜、家庭貴賤,所受用的一切好壞)
            • 增長業:令業種子增長,定受異熟果
            • 不增長業:不令業種子增長,不定受異熟果。
            • 十種不增長業(瑜伽師地論),其餘皆增長業:(1)夢所作(若請來念念回憶隨喜則開始造業);(2)無知;(3)無故思;(4)不利及不數(不多,也不猛利,且慚愧);(5)狂亂;(6)失念(一時忘記);(7)非樂欲(被迫;但之後若隨順歡喜則非);(8)自性無記;(9)悔(業)所損;(10)對治(煩惱)所損
        • 所招總報=>名真異熟(第八識變現之總報,但無苦樂,只有捨)
        • 所招別報=>名異熟生(前六識出現,開始有好壞快樂)=>若總若別,苦樂萬狀,皆第六識造業所牽感(第六識造業因,第六識也受果報...自作自受)(012,end)
    • 無漏清淨識:==========================================
      •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 初心:妙觀察智最初生起的清淨心。初歡喜地即初地(凡夫入聖道之際),但仍有微細的俱生煩惱纏縛(纏)或潛藏(眠)。
        • 修學次第:由資糧、加行位中,用有漏聞思修慧,漸伏我法二執現行,至初歡喜地,頓斷分別我法二執種子,得與妙觀察智相應。
          • 附表六-唯識果位差別
            • 資糧位:不具禪定。有各種煩惱,但具足兩種功德-(1)信解唯識妙理(正見):信萬法唯識;(2)發菩提心(生命可改變)=>修習福智二資糧。多住外門-還沒進「我法二空」之家,仍於有相境界活動,易退轉變化。於二取(能取與所取)所引隨眠(煩惱),未有伏滅功力。有悲增上與智增上之差別。須一大阿僧祇劫(因進進退退導致)。
              • 四種力量不退轉:(1)內因力(菩提願);(2)善友力;(3)資糧力(福德與智慧兩資糧-以智慧前進);(4)作意力-加強如理作意
            • 加行位:已具禪定。善備福德智慧資糧,安住二空。加功用行,經歷-煖(道火將升起)、頂(與空性相應達頂)、忍(隨順忍可我法二空)、世第一(成世間有漏位之最後階段),逐漸伏除二取
            • 通達位(見道位即初地,但大小乘之道不同):發起無漏真智,體會真如。(見道-見人法二空之理)
              • 真見道:體離虛妄,親能證理,實能斷障,故名為真。謂「根本智」入無分別。無名言(無我無我所)。
              • 相見道:相-類似。從前根本無分別智,生起後得智,分別諸法事理,模倣真見所有功能,以諸言說等善巧(又開始用名言),化度有情(引導眾生趨向道,不須學習文字,如六祖;但非指天台之從空出假)。(013,end)
            • 修習位:經十地位。發根本無分別智,斷分別起二障...
            • 究竟位:經三大阿僧祇劫,修習無邊難行勝行,至金剛喻定現前,永斷本來一切麤重,頓證佛果,圓滿轉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
        • 俱生我法二執之(1)現行纏繞;(2)隨眠種子.尚自未斷,須數數修習才能斷除。
      •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 遠行地後=第七地後,即八地。初地仍須作意,直到七地的無相行即到邊境,八地即無功用行。
        • 俱生我執永伏(因無我,故無煩惱);雖有俱生微細法執(所知障)或時現起,而非有漏(與煩惱無關)...須學習無邊法門。
        • 妙觀察智作用:(1)觀察諸法(真諦),圓滿明淨(根本智);(2)普照大千世界機緣(世俗諦),隨應說法化度也(後得智)。

  • 第七識頌
    • 有漏雜染識==========================================
      •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心王)
        • 所緣境:帶質:夾帶物本質,自心生起影像,已與原先不同。第七夾帶生滅心識,認為的我與原先不同;有覆:有覆(覆蓋真如理)無記;通情本:一切有情輪迴的根本
          • 第七識所緣,乃托第八識之見分以為本質,是「真帶質」=>不向外攀,而向內攀第八的見分,認為第八不生滅
        • 能緣心:隨順生滅因緣、三界果報而執著為我(ex自認為女人、自認為狗);量為非:錯誤的;
          • 隨所生處,必緣第八識之見分,妄執為我,故名為「非量」
      • 「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痴我見慢相隨」(心所)
        • 十八恆得相應(不會改變):大隨有八;遍行有五;別境唯慧(判斷分別,但是邪慧);根本則我貪、我痴、我見、我慢
          • 根本煩惱生起次第:我痴(無我認為有我)=>我見=>我貪=>我慢 (但無嗔,因不會恨自己)
          • 恆得相應(不會改變):第六識的心王與心所會變化;但第七識之相應心所不變(不管善惡人都愛我)(014,end)
      • 「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心王的了別特性與過患)
        • 「恆」:第七識之了別=>恆常相續,不間斷(第六識的了別有間斷);「審」:深入觀察(比第八識能更深入觀察),並能「思量」,分別功能極微細...因恆審思量(觀察第八識的微細明了性)而產生我的相貌。
          • 第八恆而不審(第八無法深入觀察);第六審而不恆(可深入觀察,但無法相續,須睡眠);前五則不恆不審(不相續,不觀察);只有第七於有漏位,恆審思量,非我執我
        • 過患:「日夜常昏迷」=>(1)白天或晚上作夢;(2)善惡念皆有自我
        • 附表七:「我執」、「法執」行相(成唯識論)
          • 我執-「我」的定義:(1)常-恆常住,一直存在,不斷滅;(2)一-不變化,過現未的我不變;(3)主宰-能作主
            • 分別我執(五取蘊,取=執):由現生的分別產生我(此生薰習所成)-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非出生即有),要待邪教及邪分別(各種名言的學習與妄想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五取蘊-認為識為我,色受想行則為我的受用。
              • 種類:
                • 即蘊計我:緣邪教所說蘊(五蘊)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我=>就現前五蘊執著為我。心粗者=>執色身是我(我老我病我死,斷滅見);心細者=>感受(受蘊)是我..或想蘊是我,識蘊為我(禪定)....五蘊受業力薰習而變化,故非我
                • 離蘊計我:緣邪教所說我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我=>「自性」,四禪定中,以為明靜不動的狀態是我...但出定後就失去,故非我
              • 伏斷:有第六識粗的分別產生...麤故易斷,初見道時,觀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滅
            • 俱生我執(第七攀緣第八見分):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一念不覺的無明),恆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認為生命「有自性」(自性執-花非由自性產生,而是由業力所生)
              • 種類:
                • 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見分),執為實我=>此為主
                • 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五取蘊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為實我(仍受第七之影響)
              • 伏斷:此二我執細故難斷,後修道中,數數修習,「勝生空觀」,方能除滅(015,end)
          • 法執:法的定義-(1)一定軌範,以讓人理解;(2)任持自性,保持性質,不改變...包括色心法,有為與無為。先有法執,才會有我執。法執範圍較大。
            • 分別法執: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第六識才有。
              • 種類:
                • 緣邪教所說蘊處界相(有為法),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法
                • 緣邪教所說自性等相(無為法),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法
              • 伏斷:麤故易斷,入初地時,觀一切法,法空真如
            • 俱生法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恆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
              • 種類:
                • 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實相,執為法」(以為是真實,不受因緣改變...其實因「受薰」而會變)
                • 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蘊處界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為實法
              • 伏斷:細故難斷,後十地中,數數修習勝法空觀
          • 總結:一切法空=>(1)業力無自性,故懺悔可轉業,阿賴耶受薰而轉;(2)念佛心無自性,彌陀願力也無自性,故凡夫念佛心可與彌陀感應道交。
      • 「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心所)
        • 四惑:愛見痴慢;八大煩惱;
        • 前六識之染淨依第七識:第七識的我相執著還會影響前六識,第六以之為根,若為染,則前六即染;若淨則前六淨。
          • 前六識修善,但從無明所發動(第七念念執我,令所修善不能亡相),為有漏業=>染依;若第七轉成平等性智,則前六所修為無漏=>淨依
          • 凡聖之差別:第七識之我相
    • 無漏清淨識:==========================================
      •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
        • 菩薩初歡喜地,第六意識入二空觀,斷盡分別二執種子,亦伏俱生二執現行。第七識,方初得與平行性智相應。由俱生我執未斷,所以出觀之後,仍復執我。直至八地無功用行,方不復起現行我執也。
          • (1)平等性出現(初地)=>消滅分別的我法二執;(2)八地=>無功用行,破壞俱生我執
        • 附表八「唯識修觀」-
          • 病狀:一切法能緣的心(前六識)接觸境界,產生相貌(自性分別之依他起性,業力顯現)=>接著產生名言(五遍行之「想」,發動分別我執與法執),失去本來面目=>意(諸法自性與差別)
          • 對治法:無分別智=>徧計本空,一切法非有;依他如幻,則一切法非空
            • 相貌保存,但破壞心中名言=>合乎中道
            • 名言生起=>徧計執即生起
            • 妄想即名言(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須知名言妄想無自性,故可被破壞。
            • 妄想無性→淨土宗重要!(念佛用佛號斷妄念難!但若知妄想無性,則佛號一刀即斷妄想)=>「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平等性智功能)
        • 教化十地菩薩:地上菩薩所現他受用報身,則是平等性智之用(前所五識=>應化身;第六=>?;第七=>報身)(016,end)

  • 第八識頌
    • 有漏雜染識==========================================
      • 「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由他業力生」
        • 了別性質:無覆無記,不思善惡,保持無記狀態。覆-(1)覆蓋二空真如之理,如第七識;(2)障礙-如第七識之我相執著,障礙聖道。=>但第八識不覆蓋真如,也不障礙聖道(無覆),只保存業力。五遍行:依心王現起
        • 活動範圍:可到三界九地。但無法作主,由(他)業力作主。「他」指前六識所造業,由前六作主。
      • 「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 二乘因迷執:煩惱障輕,但所知障重,不知第八識。第八識甚為微細,難可了知,佛陀於小乘阿含不說阿賴耶,以免愚法聲聞妄執為我。
        • 二乘迷於佛旨,執於權教,不了此識是有情總報之主,生死涅槃之依,妄撥為無。(顯意,佛未說;但密意有說,即十二因緣)
        • 大乘論主,廣引聖教,備顯正理,以與之爭,蓋欲破彼妄執故也。
          • 成唯識論中第八識存在的十理由,此說三理由:
            • 1.持種心(因地):須有恆持的識,執持無量無邊的種子。第六識生滅無法執持;
            • 2.趣生體(果報):三界果報須有依止主體。執持異熟種子,此生未必得果報,但未來生會得果報。
            • 3.壽煖識:此三者互相執持,以維持生命。識即第八識。(壽為壽命,指生命;煖為溫煖,指肉體;識為心識,指精神。雜阿含經記載,此三者須互相依持,生命方得以持續)。睡覺或入定,但生命仍在。
        • 補充:阿賴耶因受薰變異,而剎那生滅(凡夫)。第八識被第七識咬住執我,不斷變異...若第六識修二空觀,讓第七識執我鬆脫,才能轉第八識。阿賴耶無錯(無覆無記),錯在第七識的無明執我(「有漏中作無明主」,十二因緣之無明主即第七識)。(017,end)
      •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 第八識三相貌:自相、因相、果相
        •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自相):藏-(1)能藏;(2)所藏;(3)我在執藏..無邊際;與前七關係-海水為第八識,有善惡種子(水),遇因緣(根境和合之風)生波浪。境界風決定七轉識波浪的方向。
          • 能藏:持一切轉識種子(所藏善惡種子)
          • 所藏(受薰):受前七轉識所熏成種(能薰)
          • 執藏:被第七識執之為「我」(執我導致無有窮盡)
        • 受熏持種(因相):受薰與持種即因相。受薰-受前七的薰習,因無覆無記而受薰。持種-受薰後能保持種子,因剎那生滅不止。
        • 根身器(果相):持內根身-正報;持外器界-依報。讓此生果報得以相續。
          • 第八事變現根身器界:頓生頓滅(瑜伽師地論)-突然全部出現,突然全部消失...相續不斷(故非實我、實法)
        • 「去後來先作主公」:執持根身器方式。若於死位,此識最後捨去。若於生位,此識最先來執。第八識在=>有情;若無第八則無情。
    • 無漏清淨識:==========================================
      • 「不動地前纔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 第八轉依二階段:(1)不動地前(第八地前,即七地)-我空法空於第六識現前,破壞第七俱生我執,阿賴耶我愛執藏功能消失(纔捨藏)(了分段生死);(2)金剛道後(等覺,成佛後)-異熟功能(有漏業種)消失=>轉成大圓鏡(智德)與無垢識(斷德),能普徧照十方國土。
      • 此識有種種名(功能):
        • 阿賴耶識:我愛執藏。被第七識執為我故。此名至不動前,我執永伏,即便先捨。
        • 異熟識:善惡漏無漏業至成熟時所招感故。直至金剛道後,圓滿佛果,方得捨之。
        • 一切種識:通於因果凡聖。至成佛之後,則唯持圓滿無漏善種,盡未來際,利樂有情,更不受熏。
      • 無垢淨識:一切有漏種子及一分劣無漏種子(俱生法執.不染汙故無漏),皆永斷故
      • 大圓鏡智:其與極善無漏之慧心所恆相應故=>普照十方塵剎中,如天上月(法身,不須因緣出現)。非第六識只能照一大千,應化身(水上月)。

——————————————————結示勸修————————————————#

  • 「諸法不牢固,常在於念中;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般舟三昧經)
    • 流轉門:五蘊身心不牢固(無常),即阿賴耶頓生頓滅而敗壞。無常→苦→無我
    • 還滅門:解與見。資糧與加行位-解我空法空智慧(「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一切名言我法二執戲論皆空。空內心遍計執,非空依他起。主要對治我法二執的名言分別。用功從第六識,修二空觀。(018,all,en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