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27

《龍舒淨土文》施報說

人人知道有來年。家家盡種來年穀。
人人知道有來生。何不修取來生福。
是今生所受之福。乃前世所修者。
猶今歲所食之穀。乃前歲所種者。
人不能朝種穀而暮食。猶不能旋修福而即受。
所以穀必半歲。福必隔世也。

施報說

學而時習之

孔子化三千之徒。其要旨不出一部論語。而首以學而時習之句。則此一句之義。豈不為急先務哉。蓋學者。學其為君子。為聖人。習者。如習射習儀之習。學子聖人者。不可驟爾而至。故必以時而漸習之。若學寬大。則於褊隘時習之。若學溫和。則於忿怒時習之。若學恭敬。則於傲慢時習之。若學良善。則於狼戾時習之。若學辭讓。則於忿爭時習之。若學勤敏。則於懈怠時習之。然則所謂時習者。當其事之時而習。則不虛習矣。其習必成。成則自有可喜。故曰不亦悅乎。能悟此理。則盡論語中所言之善皆可以盡。是知。以此一句冠于一書之首者。深有意也。修西方而進乎道者。尤貴乎習。故此不可不知。
龍舒淨土文卷第九》

2019/4/14

净土正果讲堂:为什么修十善反而感觉心不清净了?

净土正果讲堂:为什么修十善反而感觉心不清净了?

發菩提心

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樣子,《金剛經》說出來了:於一切塵境裡頭都無所住,這個心就是菩提心。諸位要記住,並沒有離開一切對待的境界,境界在面前,心 裡頭若無其事;不但在境界裡面不起貪瞋痴,順境裡面不起貪愛之心,逆境裡面不起瞋恚的心,你在境界裡永遠保持著平等心、清淨心,這就是菩提心。順逆境界現 前,順境起了貪愛,逆境起了瞋恨,那是輪迴心,那是搞六道輪迴的心,不是菩提心,那是染污的心,這個我們要搞清楚、搞明白。這菩提心還真難!我們常常掛在 嘴裡說發菩提心,就是兩片嘴唇在發,除這兩片嘴唇,其他都沒有,那是假的不是真的!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跟我們講,「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淨土,這個心 就是大菩提心」,跟《金剛經》的標準細細的比較一下,一樣不一樣?一樣的。一個人一心一意,只有一念求生淨土見阿彌陀佛,除這一念之外統統都放下了,與這 個相應不相應?相應。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一念相應一念佛?我們念念都不相應,原因在哪裡?我們念念之中夾雜了無量無邊的妄想雜念,所以跟佛不相應,還自己 以為念得不錯,好像功夫還很得力,拿到經典來一比較,就完了!
  讀經要向這些地方去體會。所以讀了經之後,我們真正生慚愧心。讀《無量壽經》,你們念到法藏比丘「信解明記」,我為什麼沒有?我跟他沒兩樣,他能具足 信解明記,我也應該有!我的信解明記到哪裡去了?被業障障住了。什麼業障?天天打妄語是業障,天天自欺欺人是業障。「我沒打妄語!」沒打妄語?唸那個「上 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就是打妄語。不給你說穿,你不知道,還以為自己每天念佛迴向,作了好多功德。我給你一說穿,才曉得是打妄語,哪有功德!這就是說 明,一心一意念佛求往生就是菩提心,也是大菩提心,與金剛般若決定不違背。
 
(本文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金剛經第五三集)

2019/4/13

佟爱国老师:念佛功夫如何在生活中遇到境界及时提起?

念佛功夫在生活中如何及时提起,这一点有两步,而且非常非常重要,有哪两步呢?第一步就是「十善业放下的功夫」。第二步就是「念佛能够专心念佛这个功夫」。 第一步怎么样在生活中检查自己呢?我们一个修行人,念佛人,有时念了好多年佛,听经也听了好多年了,可是一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贪瞋痴就都来了,这是我们四众同修比较普遍的现象。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听经的时候,念佛的时候,认为是学佛。平时一遇事的时候,把所听的经、所念的佛就都丢掉了,然后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自己的贪瞋痴慢,这样学习很难把自己的功夫用在生活当中。所以我们要想把我们的念佛功夫用到生活当中,在生活当中遇到一切事,我们在这里锻炼啥呢?锻炼这颗平静的心。 怎么样检查呢?也就是遇到顺境不起贪心,遇到逆境不起瞋心,也就是远离憎爱二心,这个憎和爱这很重要啊,远离憎爱二心。我们往往在生活当中有所获得就很欢喜,有所失去就很失意。也就是说,在生活当中遇到一切事,还有得失之心,这种得失之心很严重。大家想一想,这种「得失」之心、「憎爱」二心就很难使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另外还有「染净」之心。所以这三种心都是来检查我们心的清净程度的,看我们心里这种清净到什么程度?就用得失之心、憎爱二心、染净二心,用它们的程度来判断我们心净的程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佟爱国老师:如何冲破贪嗔痴和烦恼牵挂的难关?

(文字版)真正修学第一步要破除执著

(影音版)如何冲破贪嗔痴和牵挂烦恼的难关?

(2018/03/12新增)
(2019/04/13更新)
多年前聽過佟老師這段開示,沒有深刻的體會,經過幾年來的修行與體悟,加上覺得念佛總不得力,尤其塵勞之事纏身,看不破又放不下,再回來複習佟老師的法,深感當年佟老師這段開示的精要。如同樓上師兄所言老師修的都是根本法,而且知行合一,果然是真修行人。 每次看到紅衣阿彌陀佛,就像是看到佟老師。果然一切法從心想生,老師真的是阿彌陀佛的使者與分身。 頂禮佟老師,南無阿彌陀佛。

【重點摘要】
  • 這個凈土法門這裏主要有幾點:你看,一個是把佛念好,一個是信願要具足。這個信願具足的標準是什麽呢?就是我怎麽樣、信願到什麽程度才算我夠標準了呢?我告訴大家,是你能放得下,在你的內心世界裏能放得下。放得下什麽呢?放得下這世上的一切,放得下家親眷屬、放得下男女之間的情執、放得下自己的生命你看,你果真對極樂世界想去的這種信願力達到了這樣放下的程度,你才算是夠信願的標準。大家想想,是不是有難度啊?其實這個是有難度的,是心裏的難度,其實就在我們這個心裏的一發心哪,一念發心。我們心裏這一念發心特別強大了,我們就能做到了
  • 大家心裏放下,外面做事要隨遇而安
  • 你看劉居士的姐姐,劉老菩薩,她看了《大經解》以後,她就得到兩個字,大家想想哪兩個字?“換心”。是不是?所以說,我們修學凈土法門,最重要的可以概括為兩點:一個是念佛,一個是換心換什麽心呢?把一個“信願力不足的心”換成“信願力特別足的心”,也就是“信真願切的心”。把一個“內心裏有很多牽掛放不下的心”換成“能夠萬緣放下的心”
  • 大家記住這三個過程,一個是剛一睜眼的時候,一個是有了分別的時候、分別得很清楚的時候,一個是產生了情執的時候。...我這裏不產生情執。也就是說,沒有內心裏的貪心、牽掛、煩惱,都沒有,還沒有起這些。光是分析的時候,也就是光是分別的時候,這裏就沒有苦啊。大家想一想,是不是沒有苦?就是一產生情執的時候苦才來了。這個情執是什麽呀?就是我們的執著。
  • 我們修學,要想真正地修學,第一步要破除什麽呢?破除執著,說白了就是破除牽掛。我內心裏可以想,但是我不牽掛他。所謂不牽掛,這裏沒有得失比如說有一輛車,我可以開車,但是我對這個車沒有產生患得患失的這種情執。這一支筆,我也可以用用寫字,但是我對它沒有情執。同樣對我們周圍的一切人、事、物都沒有這種情執,也就是沒有這種貪心和欲望,我們這個苦是不是就沒了?
  • 這叫什麽呢?這叫看得破、放得下呀。你放下了這一切,把這一切你都能放下了,放下了是什麽呀?自在。是不是?咱們看這個佛像上,看兩邊那佛像上都寫著“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自在呀。
  • 就是劉老菩薩所說的“換心”哪。就是把我們的心換成這個心哪,換成這樣的心哪。換成這樣的心,我們是不是還有很多雜念哪,你看,想東想西還是在想。那怎麽辦呢?把所有的想都聚到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上,然後我們念這一句佛號,然後用這一句佛號代替所有的妄念
  • 遇到一切事情的時候,要把它分析好了,後邊的情執不讓它進來了。只是根據這種情況,我該怎麽做還是怎麽做,這種情執你不讓它進來,你的苦就沒了。
  • 這樣就需要我們怎麽做呢?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生活中遇到每一件事的時候,我們都要去分析、去思維法,每一件事的時候都用這些去對照,爭取每一件事我都讓它可以想,但是沒有情,然後再念佛。有想,但這裏不摻雜情,能把情給伏住,你再念佛也得力了。
  • 我們平時在遇到一切事的時候,心裏一難過,就知道,糟了,我墮入第三個裏,情執裏了。是不是?趕緊給自己拔出來,先不動情,然後可以分析。
  • 遇到一切事情的時候,只要內心裏產生難過了,大家一定要記住,不要去埋怨別人。這個大家明白嗎?一定向自己的內心裏來找,找什麽呢?“我貪什麽了?”一定要記住找這個呀,“我貪什麽了?”把自己貪什麽這個心找到,然後把它去掉,我們的道業就前進一步。
  • 佛法是內學,當向自己內心裏一找這個貪心的時候,貪心一消滅,痛苦馬上就消失了。
  • 也多虧這個人他對我是這樣的,才使我明白了這麽深奧的道理。結果從內心裏,發自內心產生了一種什麽感覺呢?從內心裏發出來非常非常感恩對方啊。如果沒有對方到我這裏看病,如果沒有對方這樣做,我怎麽能得到這段法呢?所以說特別特別感恩對方。
  • 大家想想,這種感恩的心出來了吧?我們把這種感恩的心,再把它在一切的境緣裏,我們都這樣用,都這樣用心,都去找自己內心裏的貪心,都去滅除自己內心裏的貪心,是不是我們的這個貪心漸漸地就滅除了?煩惱也就漸漸地滅除了、貪瞋癡漸漸地就滅除了。如果把這個用於所有的人的話,就有一種感覺,是感恩一切眾生啊,感恩周圍的人哪,感恩傷害我的人哪,感恩罵我的人哪,感恩排斥我的人哪,感恩對我不好的人哪,是不是感恩這一切一切呀?
  • 你看,無論外頭是好事、壞事,對一個真正想修道的人來說,全部都變成了好事,這個大家有這種感覺吧?通過我一說有這種感覺吧?都變成好事了。好事的時候也是一張考試卷,壞事的時候也是一張考試卷,對不對?都是在考我們試,看我們這個道業怎麽走,這個內心裏的道業怎麽提升。
  • 我們在一切境緣之中,在遇到一切事情的時候,我們處處稍一不舒服,或者稍一心裏一浮動起來,立刻檢查自己的貪心。只要把貪心滅除了,這些個瞋心、這些煩惱就滅除了。滅除了以後,我們就沒有苦了。
  • 看著仇人都覺得,(我說說我的感覺)看著仇人,也不反感他了。是一個什麽樣的感覺呢?覺得他像個小孩,就像自己像個八十歲的老翁,然後他像個三歲的小孩。你想想,這個三歲的小孩,他罵你幾句呀,甚至拿個小石頭投擲你兩下啊,甚至說瞪你兩眼哪,大家想一想,你說哪能跟他一般見識?是不是?所以看到他就像小孩了,但是對他沒有反感,只是有一種什麽呀?哎喲,這都是我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喲。起一個願望,機緣一成熟我一定要度化他、幫助他。你的內心裏這種情執一斷,你的慈悲就透發出來了。你的慈悲心透發出來了,你這一生又堅定地想往生極樂世界,你是不是菩提心發出來了?你對一切眾生又有慈悲,又有願望“眾生無邊誓願度”,你又有這顆了生死、上極樂世界的心,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就等於發菩提心了?

2019/4/5

澄濁水之喻

楞伽經謂世間修行人。如澄濁水。澄之雖清。未去濁腳。攪之復濁。古老之謂也。如生西方見佛得道。復來生此世界。則若刷去濁腳。純為清水。雖攪之不復濁矣。

2019/4/2

淨空老法師:最後一念

雖然淨土是帶業往生,在一念往生的時候,他念佛的功德能伏住煩惱。煩惱沒斷,就是控制住,這一念不讓它起現行,他這一念就能往生。最後這一念還是煩惱,這就去不了,立刻就轉到六道裡面去了。真正念佛功夫就在最後一念。平常我們念佛,像打仗一樣,平常訓練,往生是上戰場,這最後的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