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忍,菩薩能忍受身心之苦痛,不生苦惱。(二)外忍,能忍受外來之苦惱,不生瞋恚。(三)法忍,若聞諸經微妙幽深之法義能不驚怖而勤求讀誦。(四)隨佛教忍,又作佛印可忍。若起瞋惱毒心時,能思惟此身依何而生、法相因何緣起,以不見瞋因、不見從生之處、緣起之處而止滅瞋怒之心。(五)無方所忍,又作無分限忍。菩薩於一切時、一切處常生忍心。(六)修處處忍,又作無分別忍、平等忍。不問親疏尊卑,乃至旃陀羅,皆能以平等心同忍受之。(七)非所為忍,又作不待事忍,不見事忍。非為事緣、怖畏、行恩、順世、慚愧等原因而忍受,係無所為而常修忍。(八)不逼惱忍,又作無恚忍、不擾動忍、不搖動忍。若遇惡境受屈辱,菩薩亦能忍受之。(九)悲心忍,受眾生之罵辱觸惱不生瞋恚,反起悲心憐憫之。(十)誓願忍,又作成就誓願忍。菩薩憶念初於諸佛前發拔濟眾生之誓願,今若瞋惱於眾生,則尚不能自度,豈能利彼?如此思念遂不起瞋恚而忍受之。菩薩於因位之修行,具足此等之忍,即能代一切眾生受苦而成就願行。〔寶雲經卷一、無量壽經卷上〕
https://www.getit01.com/p201808014306649/
菩薩行中的十忍: (1)內忍:謂對饑渴、寒熱、憂悲、疼痛等身心的苦惱能自忍受,不感苦惱。 (2)外忍:對種種惡言罵詈,毀及自己或父母、眷屬、師長、同學、三寶等不生嗔恚。 (3)法忍:對諸經所說微妙幽深之法義,不驚不怖。念言我若不知悉此等法義,不能獲得菩提,勤求咨問讀誦。 (4)隨佛教忍:嗔惱毒心起時,思惟此身由何而生,或法相因何緣起,了不見所從生,不見所緣起。作是思惟已,嗔怒之心即便減少。 (5)無方所忍:不分晝夜,此方彼方,於一切時一切方常生忍心。 (6)修處處忍:以平等心忍一切人,不問其尊卑親疏。 (7)非所為忍:非為事緣、怖畏、行恩、順世及慚愧等而忍,而是無所為而修忍。 (8)不逼惱忍:若有人來起發嗔恚亦忍,不起發嗔恚亦忍。 (9)悲心忍:受眾生罵辱毀惱,不起嗔恚,反起悲心憐憫之。 (10)誓願忍:憶往昔於諸佛前,嘗發拔濟眾生之誓願,自忖我今不能忍,不僅不能自度,更不能利他,故對一切事緣,不生嗔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