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魔王波旬就告訴釋迦牟尼佛,他發了個心要把佛法滅掉。佛告訴他:佛的法是正法,沒有人能夠把正滅掉,只聽說邪不勝正,沒有聽說邪能把正滅掉。波旬就說:「等到你末法的時候,我讓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出家來滅你的法」。佛聽了,一句話不說,流眼淚,現在我們遭遇的,就是在這個臨界點,我們親眼看到。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節錄精華(第568集)--淨空法師2011/8/31
——經教證據——
《佛說法滅盡經》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及諸菩薩、無央數眾來詣佛所,稽首於地。世尊寂靜,默然無所說,光明不現。
《佛藏經》淨戒品第五 佛曰:「舍利弗,惡魔於今猶尚隱身,佐助調達,破我法僧;如來大智現在世故,弊魔(波旬)不能成其大惡。當來(未來)之世,惡魔變身作沙門形,入於僧中,種種邪說,令多眾生入於邪見,為說邪法。」、「爾時增上慢人偏執者多,惡魔(波旬)又復迷惑在家出家者心,令執非法(非佛正法之邪見),(令)說正法者少於援助,(佛陀正法)則便散壞不復得立。」
《大般涅槃經》卷七:「佛告迦葉:我般涅槃七百歲後,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譬如獵師(獵人),身服法衣(身穿袈裟,冒充僧伽);魔王波旬亦復如是,(變)作比丘像比丘尼像優婆塞像優婆夷像,亦復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羅漢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無漏身,壞我正法。」
《楞嚴經》卷六:「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轉貼自:
魔王波旬對佛說:在末法時期,我將令我的徒子徒孫混入僧團,披你的袈裟,壞你的佛法!
2017/12/27
2017/12/26
淨空老法師: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要訂一個期限(剋期求證)
人都喜歡做好事,也都期望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有所建樹、有所成就,而往往都是自己因循苟且,不能夠奮發而墮落了。所以此地教導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要訂一個期限,必須在這個期限之內完成,這樣子才有進步。譬如讀書,我這一部書要用多少時間把它讀完,這樣才能收到效果。如果是無限長的時間,人心就渙散,精神意志就不能集中,所以許多人失敗是這個原因。所以學它有學期,有期限的,我們上學念書也是如此,你念個大學,四年的期限,你要把它念完,這才能畢業。世出世間一切事都要立一個期限,如期完成。『積德累功』也是如此,一天能做一件善事,三年就可以完成一千樁善事,這所謂是日行一善。如果能夠精進努力,希望每天多做一些善事,像了凡先生最初發願做三千樁善事,十年才完成;第二次發願行三千樁善事,三年就完成,這就是一定要有一個期限。
2017/12/24
2017/12/23
佟老師:修十善業與戒定慧
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我们主要有两个步骤:一个是修学十善打基础;一个是培养我们的戒定慧
假如说,我们要修学十善的话,就是在越烦恼多的地方,越工作当中,其实越好修学自己的十善。为啥呢?你遇事多。你遇到的事情多,对你心里的磨练就多。在这个时候,你转自己心,把自己的十恶念转成十善念,也就是转恶为善,你就会把这个基础打牢啊。所以说,在遇事的时候,正是你修行这个的时候,修行十善的时候,不要错过机会。
当你把十善,转过来了。你看如果有机缘,你再去好好地修戒定慧。我们仔细观察,如果你好好地修戒定慧,比如说念佛吧。你这儿,「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突然你把佛号停了,或者说起别的妄念了,起妄念,你看还落到十善业里,起的都是善念,它不至于起十恶念。这是不是基础?就是我从念佛,从极乐世界上退下来,我还退到十善里,退到这个基础上,这就是基础啊。
如果你一下子退到十恶里,你看,又与三恶道相应了。你退到十善里是与三善道相应。这样你到临终时候能够不糊涂,靠一句佛号就能往生。如果临终的时候,你恶念起来了,那你很难往生。那难度就大了。
如果你一下子退到十恶里,你看,又与三恶道相应了。你退到十善里是与三善道相应。这样你到临终时候能够不糊涂,靠一句佛号就能往生。如果临终的时候,你恶念起来了,那你很难往生。那难度就大了。
※※※※※※※※※※※※※※※※※※※※※※※※※※※※※※※※
念佛防止绷头的3分钟跑道─怎样练习没有杂念 佟爱国老师
【摘要】:
- 念佛持續多久沒妄想,能保持多久,代表有多少功夫,而非念多少年佛
- 一有機會就練習念佛-五分鐘或十分鐘
- 念佛前的信號
- 以五分鐘為單位,不打妄想,如同考試
- 否則邊念邊打妄想,悠忽而過
- 堅持而念,就會一直延長時間
- 初學或雜念多的不適合,因為容易繃頭
- 先有五分鐘的跑道(可打妄想),再進入這五分鐘
- 跑道-讓念佛與雜念並存,慢慢聽清佛號,最後再進入五分鐘的考試
- 剛忙完事情,也不要一下想達到無雜念的狀態→也要有跑道讓念佛與事物並存(防止繃頭)
- 以五分鐘為單位,不打妄想,如同考試
- 念幾句佛號,甚至兩三個字,就可以把整個環境拋開....飛機一起飛,就離開地球的五欲六塵
- 一生要受持這個佛號,千萬不要丟失了
- 關於念無量壽經
- 念經時不要快
- 念經是一個階段,念佛才是終生要受持的
- 有信願與念佛純熟→臨終才提得起來
- 不管念經念佛,都需要把十善業基礎打好,才會有效果
- 念兩萬遍經,若沒打好十善業,也沒效果
- 十善業修不好,臨終很難清醒
- 臨終一句或十句都可以往生,理論沒錯,但實際有問題:臨終提得起佛號嗎?
- 臨終比有病時更難念→需要平常練習純熟
- 道理易懂,實踐難!
2017/12/16
陳俊彥往生紀實(淨空法師鑑定)
看破:看清娑婆之苦,與極樂之樂
放下:放下控制一切人事物,不佔有任何人事物
正好悟正從台北來,他的弟弟最近念佛往生,瑞相非常稀有,我叫他給我做一個報告,詳細說明。我講經停止,就在講堂裡頭錄影,把這個錄影帶向全世界流通。他的弟弟只念佛六個月就往生,你聽聽看人家是怎麼念的,怎麼修的,怎麼成功的,這是現代人修學的好榜樣,現代往生錄裡最殊勝的一章,值得所有念佛人向他學習。(淨空法師太上感應篇第21集)
2017/12/11
什麼是教育?
國家辦這麼多的學校,那究竟是什麼?我記得我在初出家的時候,在圓山臨濟寺門口掃地,那個時候門口院子很大,樹木很多,每天要掃除落葉。遇到幾個學生從那條路上上圓山去玩,他們的舉止行為不像是個念書人。我看了之後,很感嘆說了一句話,「可惜,這些人沒有受過教育。」我是跟一同掃地的我們幾個師兄弟說話。這三個人聽見了,他們就回過頭來問我,「你說我們沒受過教育是不是?」我說「是,沒錯,不像受過教育的樣子。」他說「我們是台灣大學法學院四年級的學生,你怎麼說我沒受過教育?」跟我理論。我說「好,你說你們受過教育,我問你,教怎麼講法?育怎麼講法?教育怎麼講法?你講給我聽聽。」他講不出來,於是他那個氣焰就下降,那個時候的學生,這總是四十年前,跟現在不一樣,他的氣焰就下來,反過來問我,這向我請教。
我就告訴他,教育是教你做人的道理,你們有沒有學過?真的沒有學過。中國古老的教育,從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清朝末年,宗旨都沒有改變。教育裡頭有三個目的,第一個是教你人與人的關係,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和睦朋友,教你這些東西;第二個,是教你明瞭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第三層,是教你明瞭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我說你們有沒有學過?沒學過。落實到生活上,小學教育教你灑掃應對,你有沒有學過?沒學過。所以我看你的樣子就沒學過,你們沒有受過教育。他又反過來問我,「那我們現在念的大學算什麼?」我說「你問得很好,你們現在所學的是知識傳習所,這個名稱你覺得有沒有道理?」那個大學的招牌要取下來,「高等知識傳習所」,那就名符其實,它不是教育。今天普遍的大眾,都已經把教育捨棄掉、忘掉,還談什麼?所以這個社會動亂,人民生活疾苦,不是沒有原因。社會上只知道科學技術的傳授,把教育根本失掉了。
淨空法師 太上感應篇 (第三集) 1999/5/1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怎样才能学到净土法门的精髓 ─ 快速修学成功的窍诀(佟爱国老师)
怎样才能学到净土法门的精髓 ─ 快速修学成功的窍诀
- 上集-淨土法門的核心精髓
-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難遇,我們必須搭上釋尊的末班車!
- 淨土法門的修學
- 目的:了脫生死,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度眾生
- 條件:信真願切。標準:萬緣放下
- 十善修學標準:萬緣放下
- 不貪=萬緣放下
- 萬緣放下為信願的標準,也是十善的標準
- 事上敦倫盡份
- 心上放下
- 宗旨:念佛,把信願與放下融入念佛
- 佛號一起,就有放下的力量
- 事相上:信真願切,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極樂世界
- 但有模糊之處...
- 淨土法門的核心:真想求生極樂世界的力量!
2017/12/10
隨喜推薦圖文並茂的部落格
推薦這位大德的部落格,圖文並茂地說明法的義理,很適合現代人的根基。
隨喜推薦。南無阿彌陀佛。
http://blog.udn.com/leavefalse/article 遠離災害
隨喜推薦。南無阿彌陀佛。
http://blog.udn.com/leavefalse/article 遠離災害
2017/12/7
「人乘,人者忍也」
「人乘,人者忍也」,要能忍,「於世間違順情境,悉能安忍故也」。現在的人不能忍,安就沒有了;能忍就安,安你才能得到樂。不安得的是苦,哪來的樂?所以對於境界,違境叫違情境,與你自己歡喜的完全相反。我們希望社會美好、社會安定、社會吉祥、人民安樂。不喜歡社會動亂,社會動亂,人活在這個世間沒有安全感,都生活在恐怖之中,這生活很苦。現在是亂世、是違境。極樂世界是順境,我們所喜歡的,在極樂世界處處都見到,我們不喜歡的極樂世界見不到,沒有。所以環境有順境,有違境、逆境。人事的環境比物質的環境更重要,人事講緣,有善緣、有惡緣。惡緣,這些人處處找麻煩,他為著他個人的利益,障礙一些人做這些公益的善行,他不喜歡,他只知道自利,不知道利益別人。所以順境要忍,逆境也要忍,善緣要忍,惡緣也要忍,統統要忍。
忍是什麼?用冷靜、公平來接待,順境不生貪戀,逆境不生怨恨。換句話說,在一切境界當中,保持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淨而不染,這是做人基本的道理、基本的德行。菩薩修行對這個字非常重視。六波羅蜜裡頭最重要的,第一個是布施,修福;第二個是忍辱,成就福報,如果不能忍,所修的功德都漏掉了。能修忍,所修的功德就會有結果,它的結果就是定慧。在三學裡面講忍是持戒,結果是得定、得三昧,三昧之後就開智慧,戒定慧三學就圓滿了。所以不能忍決定成就不了定慧,學佛定慧不能現前,白學!八萬四千法門修什麼?修戒定慧,無量法門還是修戒定慧。戒是根本,定是開花,慧是結果,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走的道路。我們要從這裡紮根,什麼境界都要能忍,能忍就能放下。
淨空老法師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二四集) 2013/1/14
忍是什麼?用冷靜、公平來接待,順境不生貪戀,逆境不生怨恨。換句話說,在一切境界當中,保持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淨而不染,這是做人基本的道理、基本的德行。菩薩修行對這個字非常重視。六波羅蜜裡頭最重要的,第一個是布施,修福;第二個是忍辱,成就福報,如果不能忍,所修的功德都漏掉了。能修忍,所修的功德就會有結果,它的結果就是定慧。在三學裡面講忍是持戒,結果是得定、得三昧,三昧之後就開智慧,戒定慧三學就圓滿了。所以不能忍決定成就不了定慧,學佛定慧不能現前,白學!八萬四千法門修什麼?修戒定慧,無量法門還是修戒定慧。戒是根本,定是開花,慧是結果,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走的道路。我們要從這裡紮根,什麼境界都要能忍,能忍就能放下。
淨空老法師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二四集) 2013/1/14
2017/12/6
過去的事,已過去了,再抱怨也是於事無補
過去的事,已過去了,再抱怨也是於事無補,現在唯一可做的便是想辦法去補救它。
一位朋友常抱怨身邊的人、事、物,仿佛自己的不順遂,都是別人的錯,以及大環境造成的。由於負面情緒太強大,身邊的朋友起初還會勸她往好處想,但聽多了,漸漸跟與她對話的時間縮短了,離她也越來越遠。
我常想,身為朋友的我,除了勸她開心點、多運動、多念佛,往好處想,好像也幫不上什麼忙!反而被負面的情緒牽著走,也跟著不開心。因此,希望藉著閱讀大善知識的文章,提醒自己:時時惜福、天天感恩、不忘微笑。
分享聖嚴法師在《神通與人通》書中對大家的提醒:
身體的健康很重要,心理的健康更為重要。以我本身為例,我自幼體弱多病,可是卻很少害病,既說體弱多病,又說很少害病,這不是矛盾的嗎?不!我說多病是身體經常有些不調和,可是我的心理卻負擔得了,而不以為它有多大的痛苦,故說多病而又少病。任何心理有修養的人,即使身體有些不調和,也不致於演變成嚴重的病害。自古禪師們的身體健康,是由於首先注意了心理健康。
一位朋友常抱怨身邊的人、事、物,仿佛自己的不順遂,都是別人的錯,以及大環境造成的。由於負面情緒太強大,身邊的朋友起初還會勸她往好處想,但聽多了,漸漸跟與她對話的時間縮短了,離她也越來越遠。
我常想,身為朋友的我,除了勸她開心點、多運動、多念佛,往好處想,好像也幫不上什麼忙!反而被負面的情緒牽著走,也跟著不開心。因此,希望藉著閱讀大善知識的文章,提醒自己:時時惜福、天天感恩、不忘微笑。
分享聖嚴法師在《神通與人通》書中對大家的提醒:
身體的健康很重要,心理的健康更為重要。以我本身為例,我自幼體弱多病,可是卻很少害病,既說體弱多病,又說很少害病,這不是矛盾的嗎?不!我說多病是身體經常有些不調和,可是我的心理卻負擔得了,而不以為它有多大的痛苦,故說多病而又少病。任何心理有修養的人,即使身體有些不調和,也不致於演變成嚴重的病害。自古禪師們的身體健康,是由於首先注意了心理健康。
2017/11/30
關於過去是能被現在或未來改變這件事(勸進行者之書信)
"過去是能被現在或未來改變",應該是真的!能理解,但體驗不了啊!大概只有高等的靈魂或佛菩薩能做得到.
所以解悟不代表證悟.我的智慧理解得到,但未必有能力親自體驗證明.
就像我知道月亮這個地方,也看得到月亮,但就是無法親自登陸月球一樣.
我們現前能理解並做得到的或許是:"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 今生做者是",這是我們能力所及的,
而這也是邁向高等能力,也就是通往能夠"改變過去"的能力的初步階段.
如果想穩當而快速得到這樣的能力,就必須以求生極樂淨土為目標.
若不去,此生是不可能證悟的.更不可能寄望於來世了.未來只會越來越毀壞,物欲橫流,人心敗壞會更加嚴重,要靠自己逐步提升到這個境界,出離六道,已是不可能的事了.
此生可能做了很多好事或因為念佛,禮佛,下一生可能獲得很好的福報,或生天或生富貴人家,但因為福報太大,誘惑一多就把持不住而造罪.
加上也忘記了前世所學的,結果還是繼續沉淪下去.此起彼伏,輪轉不已.這就是所謂的"三世怨".
唯一的方法,只有臨終獲得佛菩薩幫助,加上自己也願意,前往極樂淨土,才是真的能夠完全解脫.
所以解悟不代表證悟.我的智慧理解得到,但未必有能力親自體驗證明.
就像我知道月亮這個地方,也看得到月亮,但就是無法親自登陸月球一樣.
我們現前能理解並做得到的或許是:"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 今生做者是",這是我們能力所及的,
而這也是邁向高等能力,也就是通往能夠"改變過去"的能力的初步階段.
如果想穩當而快速得到這樣的能力,就必須以求生極樂淨土為目標.
若不去,此生是不可能證悟的.更不可能寄望於來世了.未來只會越來越毀壞,物欲橫流,人心敗壞會更加嚴重,要靠自己逐步提升到這個境界,出離六道,已是不可能的事了.
此生可能做了很多好事或因為念佛,禮佛,下一生可能獲得很好的福報,或生天或生富貴人家,但因為福報太大,誘惑一多就把持不住而造罪.
加上也忘記了前世所學的,結果還是繼續沉淪下去.此起彼伏,輪轉不已.這就是所謂的"三世怨".
唯一的方法,只有臨終獲得佛菩薩幫助,加上自己也願意,前往極樂淨土,才是真的能夠完全解脫.
2017/11/2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那貪瞋癡的眾生聚到哪裡,聚到娑婆世界。《悲華經》就說,貪瞋癡強盛,業障深重的眾生都聚集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眾生是一千四佛所擯棄、放捨的。一千四佛代表諸佛,也就是說,娑婆眾生難以救度,諸佛都感嘆,搖頭而去。
《地藏經》就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舉止就是動靜的意思,一動一靜之間所起的念頭非常的多,所謂「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十生滅」,念頭非常的多,這些念頭都是業,業就是行為,不只是身體動作行為,嘴巴所講的話是行為,起心動念也是行為。身體、言語等有形的行為都是出自無形的起心動念,身業、口業的行為叫做有表業,一般人看得到的;起心動念的意業叫做無表業,也是業。一般人看不到無表業,但鬼神看得到,諸佛菩薩都看得到,而且每一念、每一念都能夠形成一個果報。
《地藏經》就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舉止就是動靜的意思,一動一靜之間所起的念頭非常的多,所謂「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十生滅」,念頭非常的多,這些念頭都是業,業就是行為,不只是身體動作行為,嘴巴所講的話是行為,起心動念也是行為。身體、言語等有形的行為都是出自無形的起心動念,身業、口業的行為叫做有表業,一般人看得到的;起心動念的意業叫做無表業,也是業。一般人看不到無表業,但鬼神看得到,諸佛菩薩都看得到,而且每一念、每一念都能夠形成一個果報。
2017/11/25
(轉貼)勸人戒色的反作用力足以沖破一切的邪淫業障
《論語》中有一句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這是一種胸懷,一種智慧。
我要馬上戒邪淫,立刻轉運!!”這種迫切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花開有時”,凡事皆有因緣,不可能隨心所欲地實現。正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你想獲得什麼,最好先給別人什麼。
所以,想快速戒邪淫嗎?那麼請做個戒邪淫的倡導者、勸化者、鼓動者、傳播者、宣傳者,讓更多的人,因你的努力,而最終戒除了邪淫。而這時,你會驚喜地發現,雖然沒有很刻意地閉關獨自戒邪淫,但是心中的欲念,在勸人戒邪淫的善行中,逐漸淡薄。
究其緣由,可從四個方面論之:
1、勸人戒邪淫,正是對症下藥。
經言,想腰才萬貫,就得先財布施,即上報四恩,下濟三苦;想長命百歲,就得先無畏布施,即戒除殺生,放生物命,讓瀕死有情離開死亡的怖畏;想聰明伶俐,就得法布施,助印經典,傳播正法。古人亦言:將欲取之,必先與之。這些道理,看似教條,其實大有深意,隨著我們年歲的增長,人生閱歷的豐富,會越發覺得這些教言的真實不虛。戒邪淫也是如此。想要醫好自己的邪淫病,不能把自己隔絕起來,自己與自己打戰,自己舔自己的傷口,自己被自己打敗。獨自戒邪淫,你會戒得很辛苦,很痛苦,很無助。戒邪淫,不應是一個人的戰爭。天底下,所有立志戒邪淫者,都是你的戰友;所有受淫欲擺布之人,都是你拯救的對象。你要知道,在當今邪淫熾盛的時代,只要你還在社會上混,自己是不可能獨善其身的,你必須站出來,有所擔當,有所作為,勸更多的人戒邪淫。請相信,你傳播出去的正能量,最終會以幾何倍數反彈到您身上,將您的邪淫業障沖垮無余!
2、勸人戒邪淫,自己最先受益。
有人說,自己都淫念紛飛,邪態畢露,哪有什麼能耐勸人戒色?答:大可不必有此顧慮。現在網絡發達,網上也有不少戒邪淫的文章,有大德開示的,有戒友心得的,有前輩經驗的,有經典案例的,等等,很豐富。即使我們寫不了這樣的文章,至少我們可以利用網絡、微信等平台去轉載、分享、傳播,以便讓更多戒友受益,這不就是勸人戒邪淫嗎?實際上,在傳播戒色文章的過程中,最先受益的是你自己。因為,你會比以前更加精進地去看戒色文章,找到好文,當然是你先受到啟發。所以,當您一心想著如何勸人戒邪淫時,你自己是最先被自己勸化的那一個啊!還有人說,自己要工作,還要照顧家庭,其實也挺忙的,所以沒有精力去勸人戒邪淫。答:這種說法也不成立。試想,既然這麼忙,為何您在邪淫放縱的時候,就有時間,獨獨在勸人戒邪淫的時候,又沒空了?正如索達吉堪布在一些開示裡提到的,末法時代的人們,行持善法方面,心力不足,昏昏欲睡,作惡造業方面,則是精力充肺,通宵達旦。比如,轉載一篇戒邪淫文章,只要網絡稍微不給力一點,就掃興不做了;但是提起玩游戲、追偶像劇、看娛樂節目,就可以做到廢寢忘食、海枯石爛、天荒地老。要清楚,這是業障深重的表現,是心魔在作祟,不讓您行善,以便早日積資淨障,而最終受害的,還是你自己。
3、勸人戒邪淫,功德無量。
勸人戒邪淫的功德有多大?比如,你無意中轉載了一篇戒色文章,而有一個邪淫者,機緣巧合,看到了你轉載的這篇文章,剛好對他胃口,深深觸動了他,給他當頭棒喝,令他幡然悔悟,從此踏上了永斷邪淫、開啟嶄新人生的不歸路。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回頭的浪子,從戒邪淫之後所產生的一切今生、來世的安樂福報,都緣於您那天剛好花了幾分鐘,轉了那篇決定他命運的文章!若非如此,該邪淫者,可能還會造很多惡業,感受無量苦果,兩相一對比,就知道您的功德有多大,更何況你積累的是無人知曉的陰德,這就更不可思議了。再比如,你轉載的戒色文章,被人看到,他也覺得好,也轉載了,就此而言,他轉載所產生的一切功德,都與你有分。特別是當今網絡具備的跨地域、即時性、受眾廣等特點,使得通過網絡來行善造惡,都有極強的放大效應。所以,如此滾雪球一樣的善行會讓您原本微小的功德得以成倍成倍地增長,這是不可想象的!
又比如,你傳播的戒色文章,勸化了一個戒邪淫者,這個戒邪淫者,很感恩,也投身到勸人戒邪淫的事業中。由此,此人也勸化一些邪淫者,而被勸化的邪淫者又去勸其他人,這樣輾轉教化,互相勉勵,不斷擴展。然後,當我們回溯這一切善行源頭的時候,會發現:原來是基於你那次傳播了一篇戒色文章,結果產生了這種多米諾骨牌般的連鎖效應,真不可思議!還比如,你勸了一個人不邪淫,這個人從此安分守己,改惡向善,他的父母很欣慰,夫妻和諧,子女有依靠,朋友得良友,同事關系融洽,社會少一個色狼,多一塊棟梁,等等潛在的正面效應,說不能盡。
還記得中學政治課上“世界是普遍聯系的”這樣的論點嗎?還記得“蝴蝶效應”這部電影嗎?的確,勸人戒邪淫的功德有多大呢?如果以無私的心去做的話,恐怕只有全知的佛陀能完全了達了!
4、勸人戒邪淫,回報豐厚。
先看一個公案:明朝冒起宗,從小就誠心誠意地誦讀《太上感應篇》。戊午年進了考場參加鄉試,感覺昏昏的就像做夢一樣,覺得有神人幫助作文。得領鄉薦名額,但會試沒有考中。回家後,發願為感應篇添注解。考慮到貪淫好色,很損陰德,所以在“見他色美”一條,列舉了很多報應事例。當時協助抄寫的是南昌羅憲岳。辛酉年,羅憲岳考入縣學生。戊辰年正月,羅憲岳夢見三位神仙,當中是白發黃衣老翁,左右各站一位紫衣少年。老翁拿出一本冊子對左邊少年說:“你讀一下。”左邊少年朗誦了好一會兒。羅憲岳聽出所讀的是冒起宗“見他色美”的全部注解。讀完了,老翁說:“該中。”隨後叫右邊少年詠一首詩,少年詠道:“貪將折桂廣寒宮,須信三千色是空,看破世間迷眼相,榜花一到滿城紅。”羅憲岳醒後詳細記下夢中事,寄給冒起宗的兒子,並對他說:“你父親就要考中了,但‘榜花’二字不知指什麼?”等到發榜時,冒起宗果然考中。後來冒起宗在陳宗九書房的藏書中,發現《類書》中有“榜花”二字的注解:“唐朝科舉,禮部發榜時,姓氏生僻的稱榜花。”冒姓就屬於這種生僻之姓,故詩中暗示為“榜花”。(摘自《壽康寶鑒(白話)》)
評:勸人戒邪淫,功德無量,福報豐厚,此類案例,從古至今,都有不少,只是有些沒有公布。末學就是一個受益者,“自作自受”,只要您努力勸人戒邪淫,這種無欺的緣起力最終會反彈到您身上,讓您快速成功戒邪淫的!共勉!
此文若有錯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共戒邪淫,得大自在!
2017/11/18
終於相信因果定律
在此懺悔,因為邪淫,果報來得又快又急的經過。
發生邪淫之前,先是看了印光大師的「壽康寶鑒」關於邪淫的果報。
後來上網查了邪淫的果報,看到一位師兄分享了邪淫的果報,但自己只當作勸戒邪淫的文章而已,並未提起恭敬之心來看待。
如同這位師兄一樣,抱著僥倖的心理,因而邪淫。
雖然知道不該行邪淫之事,如此明知故犯。心裡懷疑著,會不會真的有什麼果報發生?
發生邪淫之前,先是看了印光大師的「壽康寶鑒」關於邪淫的果報。
後來上網查了邪淫的果報,看到一位師兄分享了邪淫的果報,但自己只當作勸戒邪淫的文章而已,並未提起恭敬之心來看待。
如同這位師兄一樣,抱著僥倖的心理,因而邪淫。
雖然知道不該行邪淫之事,如此明知故犯。心裡懷疑著,會不會真的有什麼果報發生?
2017/11/17
回覆:戒邪淫,要达到什么境界,才算成功了?
回覆:戒邪淫,要达到什么境界,才算成功了?
感恩並隨喜您的分享。
圓覺經雲:「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可見六道凡夫是很難做到「斷淫」的,更何況在這末法五濁之惡世,網路媒體的黃色信息層出不窮,吾人阿賴耶識的淫慾種子此起彼落,消了又長,甚至加速累積,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淨化完?
所以,阿彌陀佛才在西方極樂世界建立了清淨無染的修學聖地,讓吾輩業障深重的六道凡夫,只要真信切願持名念佛,臨終之際蒙彌陀接引,即可往生彼土,並與觀音、勢至等大菩薩、諸上善人共同修行,徹底斷除煩惱與淫慾,趨向佛果地上的境界。同時發願返回娑婆,回頭再來度化此世界的家親眷屬與眾生們。如此斷淫,方可指日可待啊!
在此分享末學的修學與戒淫心得。
願以此功德迴向遍法界虛空界眾生,同生極樂世界,徹底斷淫。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並隨喜您的分享。
圓覺經雲:「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可見六道凡夫是很難做到「斷淫」的,更何況在這末法五濁之惡世,網路媒體的黃色信息層出不窮,吾人阿賴耶識的淫慾種子此起彼落,消了又長,甚至加速累積,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淨化完?
所以,阿彌陀佛才在西方極樂世界建立了清淨無染的修學聖地,讓吾輩業障深重的六道凡夫,只要真信切願持名念佛,臨終之際蒙彌陀接引,即可往生彼土,並與觀音、勢至等大菩薩、諸上善人共同修行,徹底斷除煩惱與淫慾,趨向佛果地上的境界。同時發願返回娑婆,回頭再來度化此世界的家親眷屬與眾生們。如此斷淫,方可指日可待啊!
在此分享末學的修學與戒淫心得。
願以此功德迴向遍法界虛空界眾生,同生極樂世界,徹底斷淫。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16
淨空老法師:「住奇特法」
「所以說此乃奇中之奇,特中之特,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法。亦不可安名」,不能說它個名號,說什麼都是多餘的,所以「只是勉強名之為奇特法」。這個奇特法就是這部經,就是這個名號。
「今日世尊欲宣彌陀弘願一乘、最奇特之法,住於彌陀之所住,佛佛相念,故曰:住奇特法。」彌陀、我心本是一體,說法如是,聞法亦如是,這是真正住奇特法。我們在此地將它簡單做個總結。奇特法是指本經,「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心就定了。奇特法就是這一句名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決定得念佛三昧,決定往生不退,親近彌陀,成就無上菩提。
「今日世尊欲宣彌陀弘願一乘、最奇特之法,住於彌陀之所住,佛佛相念,故曰:住奇特法。」彌陀、我心本是一體,說法如是,聞法亦如是,這是真正住奇特法。我們在此地將它簡單做個總結。奇特法是指本經,「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心就定了。奇特法就是這一句名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決定得念佛三昧,決定往生不退,親近彌陀,成就無上菩提。
衆苦相逼時,能念佛嗎?
平時生病時,雖是小病,但要提起正念來念佛,也不是容易的事.更何況臨終時,四大分離,衆苦相逼之際,還能提起正念嗎?
所以古德才說:若平時有一百分的功夫,重病時只剩十分的功夫;臨終時更只剩一分的功夫!
若無善友一旁助念,還能夠提起正念嗎?
能不警覺嗎?能不精進嗎?
平常更要觀想自己身臨眾苦相逼時,該如何提起正念.此為大矣!
所以古德才說:若平時有一百分的功夫,重病時只剩十分的功夫;臨終時更只剩一分的功夫!
若無善友一旁助念,還能夠提起正念嗎?
能不警覺嗎?能不精進嗎?
平常更要觀想自己身臨眾苦相逼時,該如何提起正念.此為大矣!
沒好沒壞,正好念佛
此生乃百千萬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日
無富貴,無權位,無俊色,便不致沉迷於聲色,所謂"富貴學道難",無財色名食睡之極重貪障
無貧賤,無重疾,無殘疾,便不致汲汲於求生,所謂"身安則道隆".無怨恨惱怒煩之極重瞋障
無極貪極瞋之障緣,二河白道,正好中路直行,直奔彼土
無富貴,無權位,無俊色,便不致沉迷於聲色,所謂"富貴學道難",無財色名食睡之極重貪障
無貧賤,無重疾,無殘疾,便不致汲汲於求生,所謂"身安則道隆".無怨恨惱怒煩之極重瞋障
無極貪極瞋之障緣,二河白道,正好中路直行,直奔彼土
2017/11/15
念佛的好處跟功能(聖嚴法師)
長期臥床的父親身旁固定放著一台念佛機,播放阿彌陀佛聖號,一邊聽著佛號,看著窗外的陽光花草,心情較能放鬆,平靜。
前幾日,因為細菌感染連續吐血,造成敗血症緊急送醫,在醫生及護士的協助及悉心照顧下病情終於緩和下來。
昨天經父親同意,在他的病床旁放上念佛機,播放他平日裡熟悉的”阿彌陀佛”聖號,希望可以紓緩父親的病痛,讓他的情緒可以平穩、放鬆。
護士巡房時看著念佛機問我:伯伯怎麼了嗎?
我說:沒有,只是老人家平日聽習慣了,他會比較安心。
護士:那可能要請你們把房門關小一點,我們擔心路過的人會害怕。
原來,還有這麼多人還停留在聽佛號=助念,快往生了才會在病床前播佛號的錯誤觀念。
聖嚴法師曾說:「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所以發願要將自己知道的佛法,盡量分享給需要的人。
念佛的好處跟功能其實很多,藉這個機會分享給大家:
前幾日,因為細菌感染連續吐血,造成敗血症緊急送醫,在醫生及護士的協助及悉心照顧下病情終於緩和下來。
昨天經父親同意,在他的病床旁放上念佛機,播放他平日裡熟悉的”阿彌陀佛”聖號,希望可以紓緩父親的病痛,讓他的情緒可以平穩、放鬆。
護士巡房時看著念佛機問我:伯伯怎麼了嗎?
我說:沒有,只是老人家平日聽習慣了,他會比較安心。
護士:那可能要請你們把房門關小一點,我們擔心路過的人會害怕。
原來,還有這麼多人還停留在聽佛號=助念,快往生了才會在病床前播佛號的錯誤觀念。
聖嚴法師曾說:「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所以發願要將自己知道的佛法,盡量分享給需要的人。
念佛的好處跟功能其實很多,藉這個機會分享給大家:
時刻觀想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睡前,今晚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早起,今日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下一時,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下一刻,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下一分,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下一秒,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樂境生起,順境現前時,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障緣現前,苦惱相逼時,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早起,今日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下一時,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下一刻,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下一分,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下一秒,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樂境生起,順境現前時,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障緣現前,苦惱相逼時,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2017/11/11
2017/11/10
戒定慧之杯水喻
水中有砂石,要逐一清除,讓杯底再現,即是戒定慧的過程。
停止讓水再翻動為戒。
用夾子把水中砂石清除,夾出一顆砂石,即為戒。讓水持續保持不動,即為定。砂石清出一顆,杯底有可能透出一分,即得慧。
如此不斷循環,自可日漸心朗慧現。
停止讓水再翻動為戒。
用夾子把水中砂石清除,夾出一顆砂石,即為戒。讓水持續保持不動,即為定。砂石清出一顆,杯底有可能透出一分,即得慧。
如此不斷循環,自可日漸心朗慧現。
2017/11/8
臨終三大要(白話文)- 印光大師 著述
人生最悲慘的事情就是死,可是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避免死。因此,要想自利利他的人,不能不早點考慮這件事。其實,這個“死”字,本是假名。是由於前生所招感的一期報身結束,捨棄這個軀殼,又換別的軀殼罷了。不懂佛法的人當然毫無辦法可想,只好任憑他隨業力流轉了。現在既然知道如來普度眾生的淨土法門,自然應該生信、發願、念佛,預備往生的資糧,以求擺脫生死輪回的幻化痛苦,實證常、樂、我、淨的真實快樂。假使自己的父母、兄弟、眷屬得了重病,已沒法治愈的。你應當發孝順慈悲心,勸他念佛,求生西方,並給他助念。讓病人因之死後,就能夠往生淨土,所得的利益是說不完的!
這裡提出三件大事,作為幫助臨終的人往生的根據。言語雖淺俗,義理出於佛經。希望閱讀的和聽見的人們,遇到這種事,就照樣來辦。 所說的三件大事:一、善巧開導安慰,使病人樹立正信;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成他的淨念;三、切忌搬動啼哭,以免誤事。真能按這三條辦理,決定能消除過去世的罪業,增長淨土因緣,承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只要能往生,便超出凡俗,進入聖境,了脫生死,出離輪回。再繼續進修,最終必定達到成佛的果位。這樣大的利益,完全依靠眷屬助念的力量。能這樣做,對於父母才是真孝順,對於兄弟姊妹才是真友愛,對於兒女才是真慈愛,對於朋友和一般人才是真慈惠。用這個來培植自己的淨土因緣,啟發人們的信念。久而久之,不難互相影響形成風氣哦!
現在逐條說明,才不致到臨時不知該怎麼辦。
這裡提出三件大事,作為幫助臨終的人往生的根據。言語雖淺俗,義理出於佛經。希望閱讀的和聽見的人們,遇到這種事,就照樣來辦。 所說的三件大事:一、善巧開導安慰,使病人樹立正信;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成他的淨念;三、切忌搬動啼哭,以免誤事。真能按這三條辦理,決定能消除過去世的罪業,增長淨土因緣,承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只要能往生,便超出凡俗,進入聖境,了脫生死,出離輪回。再繼續進修,最終必定達到成佛的果位。這樣大的利益,完全依靠眷屬助念的力量。能這樣做,對於父母才是真孝順,對於兄弟姊妹才是真友愛,對於兒女才是真慈愛,對於朋友和一般人才是真慈惠。用這個來培植自己的淨土因緣,啟發人們的信念。久而久之,不難互相影響形成風氣哦!
現在逐條說明,才不致到臨時不知該怎麼辦。
今天就要去極樂
印祖所雲把死貼在額頭上,不就是隨時保持著今天就要去極樂,阿彌陀佛就要來接引的心情嗎?
如同今天下午就要搭飛機去日本旅遊了,將去日本享受頂級的招待,吃頂級的拉麵。
此時此地,尚未出國,雖然肚子餓,隨便找個東西應付即可,完全不須花任何心思,大費周章,而是把所有的心情放在他鄉的日本。
去極樂世界的準備狀態就是如此。把今天就要去的心情縮減到下一刻就要去,何能不精進念佛?
正所謂:念不一,不生極樂。
【淨空老法師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二三集)】
念到最低的三昧,功夫成片,我們常說的,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頭只有佛號,除佛號之外什麼東西都沒有,這叫成片。有這個功夫就決定得生,一切時、一切處,想往生佛就來接引你,這最淺的。如果念到事一心,往生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念到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這就是功夫的淺深,不在乎多少,蕅益大師沒說多少,功夫淺深。功夫淺深完全是說你放下多少,你對於娑婆世界、六道十法界統統放下了,功夫深,這個人念一聲阿彌陀佛,抵得一般人念十萬聲佛號都不止。十萬聲佛號散心念的,不能聚成功德,沒功德;一心念的,功德無量。
我們真想去,不能再用散心。李老師以前常常告訴我們,要換心,把散亂心要換成寂定心,寂是清淨,定是平等。活在這個世間,一切時一切處用清淨平等心待人接物,用清淨平等心生活。無論在什麼環境,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你都得自在,你不受干擾,你心是寂定的,你的功夫是真實的。一念相應一念佛,真功夫,不再搞假的了。這是入大寂定。
如同今天下午就要搭飛機去日本旅遊了,將去日本享受頂級的招待,吃頂級的拉麵。
此時此地,尚未出國,雖然肚子餓,隨便找個東西應付即可,完全不須花任何心思,大費周章,而是把所有的心情放在他鄉的日本。
去極樂世界的準備狀態就是如此。把今天就要去的心情縮減到下一刻就要去,何能不精進念佛?
正所謂:念不一,不生極樂。
【淨空老法師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二三集)】
念到最低的三昧,功夫成片,我們常說的,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頭只有佛號,除佛號之外什麼東西都沒有,這叫成片。有這個功夫就決定得生,一切時、一切處,想往生佛就來接引你,這最淺的。如果念到事一心,往生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念到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這就是功夫的淺深,不在乎多少,蕅益大師沒說多少,功夫淺深。功夫淺深完全是說你放下多少,你對於娑婆世界、六道十法界統統放下了,功夫深,這個人念一聲阿彌陀佛,抵得一般人念十萬聲佛號都不止。十萬聲佛號散心念的,不能聚成功德,沒功德;一心念的,功德無量。
我們真想去,不能再用散心。李老師以前常常告訴我們,要換心,把散亂心要換成寂定心,寂是清淨,定是平等。活在這個世間,一切時一切處用清淨平等心待人接物,用清淨平等心生活。無論在什麼環境,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你都得自在,你不受干擾,你心是寂定的,你的功夫是真實的。一念相應一念佛,真功夫,不再搞假的了。這是入大寂定。
2017/11/7
何需再等700年?
西元548年覺明菩薩與八位徒弟因戰亂分離,約700多年後,他們才再相會,菩薩再度為徒弟們宣說出苦妙法.若非有緣,何能再見?
如今我們都已經聽聞到這個妙法了,何需再蹉跎700年?
更何況,我們淪落六道,都已經不知多少千百年了?
【覺明妙行菩薩簡介】菩薩初於晉明帝時代(司馬紹,公元298~325年,在位二十七年),出生在貧苦家庭,受盡苦惱,而精進念佛七個晝夜,感得阿彌陀佛現身授記,後於75歲時坐化,並直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授予祂“覺明妙行”稱號,為極樂世界的摩訶薩菩薩。
從那以後,菩薩多次來到這個世界,顯現不同身形,隨順不同根性,宣說佛法,教導各類眾生。有時化身為比丘,有時是居士;有時是國王,有時是宰相;有時是女人;有時是屠戶、乞丐;有時是在暗中,有時是在明處;有時是順境,有時是逆境。
其中,公元507年,南朝梁武帝天監六年,菩薩出家在北魏東都洛陽的淨因寺,為大比丘僧。500年至508年,北魏與南朝發生戰爭,為了躲避戰亂,菩薩渡江南下,住在南京雞鳴山的山腳下,當時有八個人歸依他修學佛法。這八個人即是後來明末清初時轉世的吳城八友。大約548年,概因侯景叛亂發生兵變,師徒離散。二年後(約550年),菩薩在杭州的武林山示現圓寂。
唐僖宗李儇(862~888)在位期間,菩薩化身為僖宗的長子李震,受封為清河建王。《全唐文》記有《授建王震魏博節度使制》。885年年初,在隨唐僖宗從四川成都返回長安途中,李震悄悄離隊,投奔湖南霜華山的慶諸禪師。慶諸禪師一見到他,就很驚異地對他說:“你乘願力而來,才生在帝王之家,就從紅塵中脫身出來追隨我,真是火中芙蓉啊!”於是剃度他出家,法名“普聞”。關於僖宗長子“建王”出家一事,從《盆溪李氏族譜》、《五燈會元》、《禪林僧寶傳》等有關資料可以找到答案。
明代崇禎十六年(癸未),即1643年農歷五月二十八日,至清代順治四年(丁亥),即1647年農歷十月初二日,蘇州的無朽等八人(吳城八友)扶乩問道,菩薩以法身大士降乩說法的形式隨機降臨,微細開示念佛法門,令他們舍偽歸真,求生極樂。所說的都是修行的正確要領和佛法的微妙教義。前後共有二十四次扶乩法會,最後由八友之一的常攝編輯成書,取菩薩所說偈語中“確指正修路”這句話,命名為《西方確指》,意思是西方淨土的正確指歸。縱覽全書精髓,可以濃縮為兩句話,即: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如今我們都已經聽聞到這個妙法了,何需再蹉跎700年?
更何況,我們淪落六道,都已經不知多少千百年了?
【覺明妙行菩薩簡介】菩薩初於晉明帝時代(司馬紹,公元298~325年,在位二十七年),出生在貧苦家庭,受盡苦惱,而精進念佛七個晝夜,感得阿彌陀佛現身授記,後於75歲時坐化,並直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授予祂“覺明妙行”稱號,為極樂世界的摩訶薩菩薩。
從那以後,菩薩多次來到這個世界,顯現不同身形,隨順不同根性,宣說佛法,教導各類眾生。有時化身為比丘,有時是居士;有時是國王,有時是宰相;有時是女人;有時是屠戶、乞丐;有時是在暗中,有時是在明處;有時是順境,有時是逆境。
其中,公元507年,南朝梁武帝天監六年,菩薩出家在北魏東都洛陽的淨因寺,為大比丘僧。500年至508年,北魏與南朝發生戰爭,為了躲避戰亂,菩薩渡江南下,住在南京雞鳴山的山腳下,當時有八個人歸依他修學佛法。這八個人即是後來明末清初時轉世的吳城八友。大約548年,概因侯景叛亂發生兵變,師徒離散。二年後(約550年),菩薩在杭州的武林山示現圓寂。
唐僖宗李儇(862~888)在位期間,菩薩化身為僖宗的長子李震,受封為清河建王。《全唐文》記有《授建王震魏博節度使制》。885年年初,在隨唐僖宗從四川成都返回長安途中,李震悄悄離隊,投奔湖南霜華山的慶諸禪師。慶諸禪師一見到他,就很驚異地對他說:“你乘願力而來,才生在帝王之家,就從紅塵中脫身出來追隨我,真是火中芙蓉啊!”於是剃度他出家,法名“普聞”。關於僖宗長子“建王”出家一事,從《盆溪李氏族譜》、《五燈會元》、《禪林僧寶傳》等有關資料可以找到答案。
明代崇禎十六年(癸未),即1643年農歷五月二十八日,至清代順治四年(丁亥),即1647年農歷十月初二日,蘇州的無朽等八人(吳城八友)扶乩問道,菩薩以法身大士降乩說法的形式隨機降臨,微細開示念佛法門,令他們舍偽歸真,求生極樂。所說的都是修行的正確要領和佛法的微妙教義。前後共有二十四次扶乩法會,最後由八友之一的常攝編輯成書,取菩薩所說偈語中“確指正修路”這句話,命名為《西方確指》,意思是西方淨土的正確指歸。縱覽全書精髓,可以濃縮為兩句話,即: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2017/11/6
方法(勸進行者之書信)
聽聞了真實的道理之後,總要有行動.能夠做到,才算是真的理解了這個道理.如果做不到,只能說是空談罷了.而這需要能夠具體行動的方法.
所謂的"戒定慧","因戒而生定,因定而發慧",正是具體的方法.
防止妄念與貪嗔癡等惡習的產生,看清楚他們在心裡是如何地起伏,然後讓他不再發生,這就是"戒",而這也就是"放下"的功夫.
第一步是覺查.
先做到查覺念頭的產生,還談不上滅除.因為我們太習慣他們了,根本沒能力滅除.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正是這個道理.
先認得"賊"的面目,才有機會抓得到他們,把他繩之以法.
第二步是放下.
認得了自己的妄念紛飛,才有機會放下貪嗔癡.也就是,放下各種妄想.
放下佔有的念頭,貪心就沒了;
放下人我對立的念頭,瞋心就不起了;
放下控制人事物的慾望,就不愚癡了.
此正謂:"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熄滅得越多,身上的能量就消耗得越少,定力才能逐漸增加.
要時常注意自己的念頭有沒有往熄滅貪嗔癡的方向上前進,這就是修行的開始.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無不時時刻刻都面臨著外界的考驗.
問題是,自己警覺得到嗎? 會隨著習氣而忘了嗎?
我們可以觀察看看:放下了孫子的奶奶,她的生活有沒有變得更加自在?
所謂的"戒定慧","因戒而生定,因定而發慧",正是具體的方法.
防止妄念與貪嗔癡等惡習的產生,看清楚他們在心裡是如何地起伏,然後讓他不再發生,這就是"戒",而這也就是"放下"的功夫.
第一步是覺查.
先做到查覺念頭的產生,還談不上滅除.因為我們太習慣他們了,根本沒能力滅除.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正是這個道理.
先認得"賊"的面目,才有機會抓得到他們,把他繩之以法.
第二步是放下.
認得了自己的妄念紛飛,才有機會放下貪嗔癡.也就是,放下各種妄想.
放下佔有的念頭,貪心就沒了;
放下人我對立的念頭,瞋心就不起了;
放下控制人事物的慾望,就不愚癡了.
此正謂:"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熄滅得越多,身上的能量就消耗得越少,定力才能逐漸增加.
要時常注意自己的念頭有沒有往熄滅貪嗔癡的方向上前進,這就是修行的開始.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無不時時刻刻都面臨著外界的考驗.
問題是,自己警覺得到嗎? 會隨著習氣而忘了嗎?
我們可以觀察看看:放下了孫子的奶奶,她的生活有沒有變得更加自在?
何謂著世事,譊譊憂無常?(勸進行者之書信)
如果擔心未來, 擔心老後, 擔心工作….這個時候,就要有依靠,趕快抓緊一塊浮木,甚至上船,否則終必隨波逐流,不知將何去何從.
外在的依靠並不真實,生活表面上看來不錯,不會有什麼危機感的,那只是個虛妄的狀態而已.
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大,再不抓住,再來就更沒機會了!
浮木在哪裡?就在眼前啊!
與其終日憂憂於未來,不如放下這些擔憂的事,抓緊浮木,透過老師或善知識的指導,了知這些真實的道理,花個幾年,逐步堅實自己的心.
工作照做,畫畫照畫,年齡照老,生活照樣前進,但是對於真實的道理愈加透徹了解,就算沒工作了,失去健康了,甚至面臨所愛分離,也會有足夠的力量來面對.
水杯中放進泥砂,然後拼命攪動,是看不見杯底的.只有讓水與砂慢慢地沉澱下來,光線也才能透進去,自然可以照見一切.
道理越清楚,心也就越安定.自然能度過一切苦厄.
當此之時,再拿起畫筆,所畫即自己的所見,而且是真實之見,這幅畫的深度自然天成.何愁不會讓人感動,不會有人欣賞?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心所想,手所畫,所畫物,合而為一的境界,正是如此.
(與畫師妻之書)
外在的依靠並不真實,生活表面上看來不錯,不會有什麼危機感的,那只是個虛妄的狀態而已.
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大,再不抓住,再來就更沒機會了!
浮木在哪裡?就在眼前啊!
與其終日憂憂於未來,不如放下這些擔憂的事,抓緊浮木,透過老師或善知識的指導,了知這些真實的道理,花個幾年,逐步堅實自己的心.
工作照做,畫畫照畫,年齡照老,生活照樣前進,但是對於真實的道理愈加透徹了解,就算沒工作了,失去健康了,甚至面臨所愛分離,也會有足夠的力量來面對.
水杯中放進泥砂,然後拼命攪動,是看不見杯底的.只有讓水與砂慢慢地沉澱下來,光線也才能透進去,自然可以照見一切.
道理越清楚,心也就越安定.自然能度過一切苦厄.
當此之時,再拿起畫筆,所畫即自己的所見,而且是真實之見,這幅畫的深度自然天成.何愁不會讓人感動,不會有人欣賞?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心所想,手所畫,所畫物,合而為一的境界,正是如此.
(與畫師妻之書)
2017/11/4
照見淫習
一時淫念趁隙而入,習氣又起。所謂生理之本能與習氣交加,讓人防不甚防。
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此則可謂「一念淫心來,百萬漏洞流」啊!
縱然覺得自己功夫不錯,但隨時隨地都可能被這趁隙而入的一念擊潰,能不慎乎?能不精進乎?
習氣讓人隨業而轉,而習氣中的淫習更讓人沉淪六道,無有出期。
所謂戒定慧,若無戒無定,則唯有往下沉淪往三惡道去;若無慧,則只能往上享人天福,福報享盡仍難免沉淪。
難怪諸位大德皆說:「戒律很重要,而定為樞紐」。戒不住則沉淪,定不住還是照樣沉淪。
有戒有定,則道業增長;加上有慧,念佛求生西方,則永脫輪迴,淨業成矣!
方法唯有念佛,以攝心為戒,祈求諸佛之加佑,令心不亂。
南無阿彌陀佛。願以此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
2017/10/28
家有靜室,閉門念佛
予 曾有在家真實修行文勸世,其大意謂凡實修者不必成群作會,家有靜室,閉門念佛可也;不必供奉邪師,家有父母,孝順念佛可也;不必外馳聽講,家有經書,依教 念佛可也;不必惟施空門,家有貧難宗戚鄰里知識,周急念佛可也。何以故?務實者不務外也。願為僧者,幸以此普告諸居士。
《竹窗隨筆白話解》 明‧蓮池大師 著
【白話】
我曾寫過一篇在家真實修行的文章勸誡世人,其大意是:凡 真實修行的人,不必成群聚會,家有靜室,居家念佛就可以了;不必供奉邪師,家有父母,孝順念佛就可以了;不必出外聽經,家有經書,依教念佛就可以了;不必 只去布施寺院,對於家族中貧窮困乏的親戚,或是鄉里中生活艱難的人,能及時去救濟他們,以慈悲心念佛就可以了。為什麼呢?因為念佛講求的是真修實行,不是 做表面功夫。希望出家僧眾能把這些道理普告在家的居士們。
《竹窗隨筆白話解》 明‧蓮池大師 著
【白話】
我曾寫過一篇在家真實修行的文章勸誡世人,其大意是:凡 真實修行的人,不必成群聚會,家有靜室,居家念佛就可以了;不必供奉邪師,家有父母,孝順念佛就可以了;不必出外聽經,家有經書,依教念佛就可以了;不必 只去布施寺院,對於家族中貧窮困乏的親戚,或是鄉里中生活艱難的人,能及時去救濟他們,以慈悲心念佛就可以了。為什麼呢?因為念佛講求的是真修實行,不是 做表面功夫。希望出家僧眾能把這些道理普告在家的居士們。
2017/10/25
【法的療癒】最後,也是最初
杜正民老師於2016年11月27日往生,在生命的最後一週,體衰力弱,主治大夫賴允亮醫師巡房時,探問道:還有什麼心願?還有什麼事想要完成?一旁,安寧病房護理師黃淑貞提議:向馬偕醫學院學生談談「法的醫療」。老師一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隨即請師母備好電腦。午後,老師坐起,花了一個下午備課,構思出一套生命講綱--還有什麼比分享佛法更振奮人心!
11月19日上午,老師在病房中與醫學院五年級的學生法談,頭戴擴音器,聲音微弱地道出自己罹癌後,重新審視生命而總結出的四種心態與觀念。在專欄最終章,與您分享這段珍貴的最後說法。
■ 杜正民(法鼓文理學院教授)
「法的療癒」屬於一種醫療的人文思想,掌握法的療癒,不限於佛家典籍,之所以用「佛典的療病觀與生死觀」為題,單純是我個人的體驗,主要在探尋佛陀如何看待疾病和死亡?這些觀點如何改變生命?從而著手建構自己的療病觀與生死觀。
聖嚴法師曾說:「生病的時候,把病交給醫師,把命交給佛菩薩(或者是自己的宗教信仰),如此一來,自己就是沒有事的健康人。」法師並未強調特定的宗教,完全是以個人的信仰為主,即使沒有宗教信仰,也會有自己的人生觀或理念。所謂「沒有事的健康人」(a healthy person with no worries),清楚指出療病不只是生理,還有心理上的治療。生理的治療,交給醫生;心理的治療,則需要有宗教信仰或一套思想觀念。法的療癒便奠基於此。
11月19日上午,老師在病房中與醫學院五年級的學生法談,頭戴擴音器,聲音微弱地道出自己罹癌後,重新審視生命而總結出的四種心態與觀念。在專欄最終章,與您分享這段珍貴的最後說法。
■ 杜正民(法鼓文理學院教授)
「法的療癒」屬於一種醫療的人文思想,掌握法的療癒,不限於佛家典籍,之所以用「佛典的療病觀與生死觀」為題,單純是我個人的體驗,主要在探尋佛陀如何看待疾病和死亡?這些觀點如何改變生命?從而著手建構自己的療病觀與生死觀。
聖嚴法師曾說:「生病的時候,把病交給醫師,把命交給佛菩薩(或者是自己的宗教信仰),如此一來,自己就是沒有事的健康人。」法師並未強調特定的宗教,完全是以個人的信仰為主,即使沒有宗教信仰,也會有自己的人生觀或理念。所謂「沒有事的健康人」(a healthy person with no worries),清楚指出療病不只是生理,還有心理上的治療。生理的治療,交給醫生;心理的治療,則需要有宗教信仰或一套思想觀念。法的療癒便奠基於此。
2017/10/24
蓮池大師迴向文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我今發願願往生,惟願慈悲哀攝受。弟子某某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以來,迷本淨心,縱貪瞋癡,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憫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至於臨欲終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祥,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歎,發菩提心。我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遍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此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自度度他之譬喻
如兩人雙雙溺水,若我非合格之救生員,就算會一點游泳技巧,仍無法把同伴救起,甚至可能一同溺斃.唯有自己趕緊上岸,接受岸上其他人的指導,接受他所投遞的救命繩,成功渡到對岸後,再來回救同伴.如佛所言:人未自度而度他人,無有是處.
岸上誰指導?此岸之釋迦世尊;對岸誰投繩?極樂淨土之阿彌陀佛.
岸上誰指導?此岸之釋迦世尊;對岸誰投繩?極樂淨土之阿彌陀佛.
戒律之重要
現在許多世法強調改正自我的心念,宣揚正念的重要,行善做好事等等,方向是正確的.但若未提及戒律,雖然聽著很有道理的教法,也行了許多善事,但自己貪嗔癡的習氣依舊不改,那麼所做的一切只成福報而已.將來福報享盡,仍會墮入不善之境地.如同有漏之器皿,無論怎麼倒水,水也永遠不會滿,仍屬有漏,故不究竟! 除非把漏洞補上,才有把水倒滿的一日.
如佟老師的譬喻:嚴持戒律,就像把漏洞補上,器皿內的水蒸蒸日上,則人的定力日漸提升,當水盛滿之時,也是開悟之際了.
這也是佛門所謂:熄滅貪嗔癡,勤修戒定慧的修行次第,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的道理.
十戒律: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
如佟老師的譬喻:嚴持戒律,就像把漏洞補上,器皿內的水蒸蒸日上,則人的定力日漸提升,當水盛滿之時,也是開悟之際了.
這也是佛門所謂:熄滅貪嗔癡,勤修戒定慧的修行次第,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的道理.
十戒律: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
2017/10/18
物質的享受不可靠(聖嚴法師)
物質的享受是永遠無法使人的心或精神感到滿足與安定,但是,人們卻經常都是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滿足,企圖讓自己感覺安全和可靠;而所追求的內容,都離不開衣、食、住、行、男女感情等。偏偏這些東西追求愈多,給人們增加的麻煩和困擾也愈多。
這就像口渴的時候用鹽水或海水來解渴,愈喝愈渴,愈渴愈想喝;雖然喝鹽水止渴這種經驗大多數人沒有,但是生活裡感覺不安全和不滿足卻是事實。
我有一位信眾,他有兩幢房子,在沒有買房子以前,生活過得很快樂;現在有了兩幢房子,他變得非常擔心。尤其最近房地產走下坡,他很想賤價賣掉房子,但又捨不得;不賣呢,貸款的負擔又很重;於是患得患失,內心充滿了不安,毫無安全感可言。所以說,追求物質的享受,絕對是不可靠也不究竟的。
2017/10/17
分秒緊迫當念佛
如果說忉利天的一天是人間的一百年,那麼我們只剩下不到一天可以念佛出離了,那麼還能每天悠悠晃晃地浪費時間嗎?
還有時間徵你我是非嗎?
還有時間吃喝玩樂嗎?
分分秒秒都有可能面臨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之境,還能不加緊念佛嗎?
來生未必能得人身;就算得人身,能否聽聞得到佛法是個問題;就算聽到佛法,能聽到淨土法門又是個問題;聽到淨土法門,能遇善知識而如裡修行,那更是個問題….
當發以下心:
常生勇猛心
常生厭離心
常生菩提心
常生恭敬心
常生感恩心
常生歡喜心
如何應付"不急之務"? 對人事物當一切恭敬,不起貪嗔癡之心,不起控制,佔有,對立之心,以償還宿業
還有時間徵你我是非嗎?
還有時間吃喝玩樂嗎?
分分秒秒都有可能面臨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之境,還能不加緊念佛嗎?
來生未必能得人身;就算得人身,能否聽聞得到佛法是個問題;就算聽到佛法,能聽到淨土法門又是個問題;聽到淨土法門,能遇善知識而如裡修行,那更是個問題….
當發以下心:
常生勇猛心
常生厭離心
常生菩提心
常生恭敬心
常生感恩心
常生歡喜心
如何應付"不急之務"? 對人事物當一切恭敬,不起貪嗔癡之心,不起控制,佔有,對立之心,以償還宿業
2017/10/16
時間太迫切,來不及了,不捨也得要捨
早年我們在台中求學,李老師舉一個例子,舉什麼?你在道場專心聽經,心專注在聽經上,你家裡有人來給你報,你家的房子燒掉了,沒聽見,沒有理會,專心聽經。這就是什麼?聞法重要,還是房子重要?房子不重要,把佛法看到一生第一重要。你這樣專心聽法,你會得三昧,你會開悟。我們今天聽法,聽了一輩子也沒開悟,也沒有得禪定,什麼原因?心不在焉。你在道場聽經,你用了幾分心?一分、二分,還有七分、八分在胡思亂想,不是真聽。念佛亦如是,你不是真心在念佛,表面上我信佛了,實際上不是真的。要是真的,那個效果多大!能轉境界。我家的房子失火,能轉境界?能,你真的如如不動,那火就滅掉了。所以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我們現在最難的,就是沒把心放在一處。我常勸勉大家,把心放在阿彌陀佛上,心裡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日常生活一切隨緣,什麼都好,一點計較都沒有,念念不離阿彌陀佛。尤其是我們看了「2012」這個電影,又看了專門在研究討論二0一二這個問題的記錄片,四個記錄片我都看了。感到什麼?時間太迫切,來不及了,不捨也得要捨。好事,隨緣,一絲毫都不要勉強,這個重要。做好事要真幹,決定不求福,也不要求長壽。六道、十法界統統捨盡,我們只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就這一句名號,普度一切眾生,這個法門太殊勝,太不可思議!阿闍王子聽到了,生大歡喜心。
文摘恭錄—淨空法師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二一集)
文摘恭錄—淨空法師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二一集)
2017/10/14
淨空老法師:『捨掉控制佔有對立的念頭』
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導同學,你要想真正開悟,斷煩惱、得智慧,你首先得把喜歡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頭放下。這個念頭要不得,要捨掉,這是煩惱習氣!
我們學佛人,不能有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頭,也不能有佔有一切人事物的念頭,更不能有與一切人事物對立的念頭。
有人問我,什麼是根本無明?我的答复很簡單,只要你有一絲毫控制、佔有、對立的念頭,這就是根本無明。
總想控制,總想佔有,總想跟人對立,這是我們內心深處無量劫來的習氣,這不但是妄心,給諸位說,這是六道輪迴心。
佛雖然講千經萬論,苦口婆心,你就是不覺悟,什麼原因?就是你捨不掉控制、佔有、對立的念頭。
控制、佔有、對立的念頭,這是煩惱習氣,你捨不掉,你怎麼能出六道?你怎麼能開悟?你怎麼能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真正學佛人,對於一切人事物,決定沒有一絲毫控制的念頭,愚癡斷了;沒有一絲毫佔有的念頭,慳貪斷了;沒有一絲毫對立的念頭,嗔恚斷了。
貪嗔癡三毒煩惱斷了,就得大自在,他就得真正解脫,換句話說,他已經沒有六道輪迴的業因,他已經超越六道了!
我們學佛人,不能有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頭,也不能有佔有一切人事物的念頭,更不能有與一切人事物對立的念頭。
有人問我,什麼是根本無明?我的答复很簡單,只要你有一絲毫控制、佔有、對立的念頭,這就是根本無明。
總想控制,總想佔有,總想跟人對立,這是我們內心深處無量劫來的習氣,這不但是妄心,給諸位說,這是六道輪迴心。
佛雖然講千經萬論,苦口婆心,你就是不覺悟,什麼原因?就是你捨不掉控制、佔有、對立的念頭。
控制、佔有、對立的念頭,這是煩惱習氣,你捨不掉,你怎麼能出六道?你怎麼能開悟?你怎麼能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真正學佛人,對於一切人事物,決定沒有一絲毫控制的念頭,愚癡斷了;沒有一絲毫佔有的念頭,慳貪斷了;沒有一絲毫對立的念頭,嗔恚斷了。
貪嗔癡三毒煩惱斷了,就得大自在,他就得真正解脫,換句話說,他已經沒有六道輪迴的業因,他已經超越六道了!
2017/10/4
【把握現前一念】
感恩慧律法師開示:
修行不可對未來抱著希求的心,因為未來不可知。我為什麼每天看新聞報導?因為它給我很大的啟示,像日前報導的,三個高中生騎摩托車,紅燈亮了,很規矩地停下來,後面一輛卡車撞上來,二人都同時當場斃命。一剎那間,三人都粉身碎骨。亡者的父母趕來,悲痛萬分,但已是天人永隔。至於卡車司機,則是由於酒後駕車,一下子傷及三條人命。若這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卡車冷不防從身後撞上來,可能連一句佛號都來不及念。
所以,對未來不可有希求之心。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也不可得,佛法就是現前一念。你不用去想,因為過去不存在,未來也不存在,現在則是剎那生滅,無所住。那念清淨、不住一切相、無所求的心,就能和淨土相應,念佛的力量就大。我曾和各位說過:「來到講堂,要知道用功。外面的是非不能帶進來,不能將垃圾(是非即是垃圾)拿來這裡倒。來到這裡,就是要拾摩尼寶珠和鑽石。」師父說的法要作筆記,要撿對我們了生死有幫助的寶藏而非垃圾。要記住,這是道場,若聽到是非,應將它放下。對世俗的名利、是非全部放下,對未來的希求之心全部放下,當知無常乃世間的真相。
修行不可對未來抱著希求的心,因為未來不可知。我為什麼每天看新聞報導?因為它給我很大的啟示,像日前報導的,三個高中生騎摩托車,紅燈亮了,很規矩地停下來,後面一輛卡車撞上來,二人都同時當場斃命。一剎那間,三人都粉身碎骨。亡者的父母趕來,悲痛萬分,但已是天人永隔。至於卡車司機,則是由於酒後駕車,一下子傷及三條人命。若這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卡車冷不防從身後撞上來,可能連一句佛號都來不及念。
所以,對未來不可有希求之心。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也不可得,佛法就是現前一念。你不用去想,因為過去不存在,未來也不存在,現在則是剎那生滅,無所住。那念清淨、不住一切相、無所求的心,就能和淨土相應,念佛的力量就大。我曾和各位說過:「來到講堂,要知道用功。外面的是非不能帶進來,不能將垃圾(是非即是垃圾)拿來這裡倒。來到這裡,就是要拾摩尼寶珠和鑽石。」師父說的法要作筆記,要撿對我們了生死有幫助的寶藏而非垃圾。要記住,這是道場,若聽到是非,應將它放下。對世俗的名利、是非全部放下,對未來的希求之心全部放下,當知無常乃世間的真相。
2017/9/21
人命無常,榮華不久。急尋歸路,免受沉淪。輪迴路險,生死事大。
出息雖存,入息難保。一息不來,即屬後世。當觀此娑婆,濁惡甚於圊廁。信彼極樂,即我本有家鄉。不求此世來生,人天王等福樂。唯願報終命盡,蒙佛接引往生。
光陰迅速,時序更遷。剎那剎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廣長舌,普為爾我一切眾生說人命無常,榮華不久,急尋歸路,免受沉淪之無上妙法耳。汝既厭棄世榮,發心出家,必須努力勤修,切莫因循度日。出息雖存,入息難保。一息不來,即屬後世。當念形質雖禀五漏,心性原具三德。痛洗積劫之女習,力持彌陀之聖號。觀此娑婆,濁惡甚於圊廁。信彼極樂,即我本有家鄉。不求此世來生,人天王等福樂。唯願報終命盡,蒙佛接引往生。朝斯夕斯,念茲在茲。念極功純,感應道交。臨命終時,必克果願。既生淨土,頓悟無生。回觀世間富貴,奚啻陽焰空華,直同囹圄毒海耳。(《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七第1408頁 示某比丘尼)何況我等凡夫,業根深重,不致力於此,是捨易而求難,惑之甚矣。且今世殺人之具,日新月異,若飛機大炮,毒氣死光等,山河不能陰,堅物不克御,我等血肉之軀,何能當此。而人生朝露,無常一到,萬事皆休。是以欲求離苦得樂者,當及時努力念佛,求佛加被,臨終往生。一登彼土,永不退轉,華開見佛,得證無生,方不辜負得聞此法而信受也。唯願大眾精進行持,是所至禱。(《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633頁 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2017/9/20
離欲寂靜:佛說四十二章經
後漢摩騰、竺法蘭共譯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2017/9/16
2017/9/9
2017/8/27
淨空法師:念佛像練兵,六根對外面境界接觸是打仗
我們要知道佛恩,知恩才曉得報恩,怎麼報恩?依教修行,一生很快成就了。障礙我們的修行就是業障,放不下。所以要學忍耐,什麼都能忍,從這下手。不忍?不忍它就發作。發作之後,忍住,慢慢就得定。
定怎麼樣?定不動心了,眼見、耳聞、身體接觸,不動心了,我們學到這一步就決定往生。為什麼?這就是我們平常常說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這個樣子,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再動心了。不動心是什麼?不受外頭境界干擾了。修行在哪裡修?日常生活當中修,工作當中修,待人接物之處修,活的。
念佛是像練兵,六根對外面境界接觸是打仗,你功夫要能起作用。起作用就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決定不為外境干擾,我打贏了。外面動,我裡頭也動,我就輸了。外頭動,我裡頭不動。為什麼能不動?我沒有把外面境界放在心上。
外面境界有,我看得很清楚,我心裡頭沒有,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這就是功夫,這叫真修行。口念彌陀,外面還受影響,沒有功夫,這是古人講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一定這個功夫要管用,叫功夫得力了。得力什麼?它管用,外頭境界不影響我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五五二集)2012/10/7
定怎麼樣?定不動心了,眼見、耳聞、身體接觸,不動心了,我們學到這一步就決定往生。為什麼?這就是我們平常常說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這個樣子,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再動心了。不動心是什麼?不受外頭境界干擾了。修行在哪裡修?日常生活當中修,工作當中修,待人接物之處修,活的。
念佛是像練兵,六根對外面境界接觸是打仗,你功夫要能起作用。起作用就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決定不為外境干擾,我打贏了。外面動,我裡頭也動,我就輸了。外頭動,我裡頭不動。為什麼能不動?我沒有把外面境界放在心上。
外面境界有,我看得很清楚,我心裡頭沒有,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這就是功夫,這叫真修行。口念彌陀,外面還受影響,沒有功夫,這是古人講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一定這個功夫要管用,叫功夫得力了。得力什麼?它管用,外頭境界不影響我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五五二集)2012/10/7
三人行,必有我師
各位朋友: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行」,其中一個人是惡人,一個人是善人,還有一個人就是我自己。也就是說,我從善人身上學他的善,從惡人身上避免他的惡,無論是善人、惡人都是我可以學習的老師。
現在的人很難生起這種態度。看到有德行的人、做得好的人,心生嫉妒,怨恨之心也由此產生;見到不賢德的人、做得不好的人,則心生嘲笑,瞧他不起。
古人告訴我們,無論是見到善人,還是見到惡人,都要生起一種正確的態度。修行不是去修正別人、看別人的過失,而是修正自己的這一顆心,讓自己的這顆心時時保持一個正確的態度。
《論語》裡面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是什麼?自己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叫三人行。除自己之外,那兩個是老師,為什麼?善人啟發我,他的善心善行我有沒有?有,好,永遠保持,發揚光大;沒有,要發心,要向他學習。那個惡人也給我做示現,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他是我的善知識,他是佛菩薩,哪來的過?過在自己。(老法師)
古人告訴我們,無論是見到善人,還是見到惡人,都要生起一種正確的態度。修行不是去修正別人、看別人的過失,而是修正自己的這一顆心,讓自己的這顆心時時保持一個正確的態度。
現在的人很難生起這種態度。看到有德行的人、做得好的人,心生嫉妒,怨恨之心也由此產生;見到不賢德的人、做得不好的人,則心生嘲笑,瞧他不起。
古人告訴我們,無論是見到善人,還是見到惡人,都要生起一種正確的態度。修行不是去修正別人、看別人的過失,而是修正自己的這一顆心,讓自己的這顆心時時保持一個正確的態度。
《論語》裡面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是什麼?自己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叫三人行。除自己之外,那兩個是老師,為什麼?善人啟發我,他的善心善行我有沒有?有,好,永遠保持,發揚光大;沒有,要發心,要向他學習。那個惡人也給我做示現,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他是我的善知識,他是佛菩薩,哪來的過?過在自己。(老法師)
古人告訴我們,無論是見到善人,還是見到惡人,都要生起一種正確的態度。修行不是去修正別人、看別人的過失,而是修正自己的這一顆心,讓自己的這顆心時時保持一個正確的態度。
淨空法師:佛號力量大了,不但消自己的業障,周邊的人也得福。
佛號力量大了,不但消自己的業障,周邊的人也得福。 念佛人如果不懂這些道理,不能夠深入經藏,他那句佛號力量就薄弱;懂得這些道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一句佛號力量很大,起很大作用。 這是境隨心轉。明了,那個信心堅定,願心廣大,所以這一句佛號,隨著你的信心、隨著你的願心起了作用。 平常我們念佛,一天念到晚,二十四小時不間斷,信心脆弱,萬一一個災難來了,嚇得發抖,佛也忘掉了,叫爹叫娘,你說糟糕不糟糕? 這個時候就證明你信心堅不堅固,願心沒有了,只顧自己,不顧別人;這種佛號念得很勤快,力量很薄弱。 真正具足信願的人,再大災難來的時候如如不動,清清楚楚;如如不動是定,清清楚楚是慧。真的契入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不亂是定,心不顛倒是慧。 那個佛號力量就大了,不但消自己的業障,消自己的災難,你住在這個地方,一個地區的人都消災免難。
淨空法師:什麼是佛教?
於是有人問我,我最近這幾年的答覆,什麼是佛教?佛教是教育。它教什麼?入世的教育,就是對世間社會的教育,它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超越世間的教育,它是高等科學、高等哲學。你說迷信,在佛教裡頭找不到,它所講的諸天,它所講的六道輪迴,都是真的不是假的。
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360集
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360集
2017/8/26
《已是蓮邦彼岸人-德亮法師往生紀實》【視頻】2017年7月-廬山東林寺
【德亮法師生平德業略述 】
江西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江西省九江市政協委員、江西省九江市廉溪區政協委員、江西省九江市廉溪區廬山東林寺西堂代監院、廬山東林大佛建設指揮部監事德亮法師,於西元2017年7月19日17點20分安詳示寂。世壽44歲,僧臘12年,戒臘10年。
德亮法師,字道淨,俗名孫勝剛,1974年12月25日出生於河北省滄州市滄縣風化店鄉望海寺村。
2017/8/20
2017/8/17
淨空老法師:鈔票vs佛號
念佛功夫不得力的,就是對這句佛號功德了解不夠透徹。今天如果有樁事情,這家銀行放的一堆鈔票,告訴你,你一張一張去拿,拿一張是你的,拿兩張也是你的,你一定不休息,從早到晚的一張一張去拿。為什麼?你知道那裡有好處。但是佛號的好處高過那個萬倍都不止,你為什麼不肯幹?拿那個假鈔票給你,你就那麼喜歡,你分秒必爭,唯恐漏掉一張。用這種心來念佛,你決定上品上生。我說的話都是真的,不是假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五集)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五集)
2017/8/10
常善法師:如何消除淫慾心(來源:學佛網)
居士問:我每天就是念完佛回向,到了最後一個七的時候,就是這種男女之間這種子就翻騰得很厲害,然後,基本每天晚上都有,因為打佛七的那個地方,中午是可以休息一個小時的,甚至中午午休都有這種夢境。弟子是非常煩惱。因為《楞嚴咒》也誦了,《咒心》也誦了,可以想到能對治的,我都想了,好像還是不行,一直就是這樣,每天都有這些夢境,對治不了,一直到結束。然後就回來了,回昆明,回家以後又沒啥事,這夢境又沒了,這個是打佛七的時候,主要出現的一個問題。這個境界出來,不知道怎麼對治,請師父開示。
師父答:好,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們來看,你說這個夢境,實際上來講,就是個夢而已,夢的境界而已,有沒有這麼嚴重呢?其實,我問你,翻騰的這個淫慾心的種子是不是你?
居士:不是我。
師父:既然不是你,跟你有什麼關係呢?你為什麼讓它做主人?你當客人呢?
居士:師父,我是覺得慚愧。
師父:你聽明白了沒有,為什麼你要讓它當主人,你當客人?
居士:在夢境裡邊把握不住自己。
師父:就是因為你讓它當主人了,你隨順它了,所以你就把握不住自己,明白了沒有,你太恐懼這件事了,知道吧。都是我們人為地放大了,沒有事兒,也讓你想出事兒來了。你要是想清這一點,這一關就過了。所以,「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有想法是正常的,因為你無始劫來的種子就是這樣,不理它才是對治的方法,你去念阿彌陀佛才是對治的方法,你找任何方法,都是「以暴治暴」,沒有出路。
這個,這是人的一個通病,妄想也一樣,也由此觀之。淫慾,其實來講的話,像你們這樣一心求佛之人、這麼警惕、這麼高之人,……「欲不重不生娑婆。」我們有欲,所以才生了娑婆,這正常現象,知道吧。但是,也不要人為地放大這個事情,明白了沒?其實,我說你覺悟了,你不想再要了,問題解決了沒有?
居士:解決了。
師父:好,鼓掌,這就已經解決了。不要認為說,非得一個念頭都沒有,才叫解決,這是妄想,明白了沒有?好比講啊,你不能指望沒有人來妨礙你、沒有人來誘惑你,但是,你經得住誘惑,就叫過關了。懂了沒有?
2017/8/9
现在的修行人如何从多方面配合修行才能达到破男女相?
「同修提问:」问题二、学生发现自己无意间与异性对视上的时候,观察到自己还是起了微细的喜欢念头,一察觉当下就在内心里就对自己的烦恼习气现金刚怒目相,并用法、孝心和感恩心来加以对治,然后再设想很多的情况与假设,让自己加以防范和改进,好比下一次避免和异性对视,心安住在思维上。请问这样做是否如法?
「佟老师答:」这样做这是如法的,符合古德所讲的「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觉悟没迟,再把这些法用上,能够回光返照,消除内心里错误的念头和错误的心态。这是非常正确的。
「同修提问:」再往下:若学生从今不间断地听经、思维法,反反复复地在生活中实践理论,久而久之,是否就能壮实到一定程度,摧伏一切魔军,破男女相?
「佟老师答:」这一点不能说不行,但是这个力太单薄了。就像我们用兵打仗一样,我们光冲过去一支陆军的军队,可能这个力量比较单薄,如果海军、陆军、空军同时出动,这个力量就比较强了。我们修学佛法,降伏我们内心的烦恼也是这样。
2017/8/6
關聖帝君戒淫經
帝君曰﹕淫為萬惡之首,孝乃百行之先。淫人者,殺其三世,一經敗露,醜態遍傳。父不以為女,夫不以為妻,子不以為母,甚至刀懸頸項,男女並亡。拋尸露骨,辱及宗親。問誰家之女流,全無教誨。問誰氏之男子,竟類馬牛。一或贈芍采蘭。兩情更密,致使藥毒親夫。問成勦罪。極刑定讞。魂散魄消,父子悲號。母女抱痛。萬人笑罵,悔何及焉。
而好淫者恬不知恥,本名教中人,甘為敗常亂俗,或兄佔弟媳,弟姦兄嫂,或叔因姪婦而起貪心,姪以嬸娘而成茍合。兩下歡娛。只顧眼前快活,半生潦倒,那知身後傾頹,不是斷絕香煙,便是流為乞丐;不是妻女酬償,便是子孫落魄。孤墳野鬼,孰化紙錢,浪子輕狂,孰施菜飯,言念及此,能不悲哉。
更有作苦田家,身成佻達,不思孝親敬長,反來鑽穴踰牆,南畝東郊,變為枯槁,秦樓楚館,莫問春秋。賣祖業而債償風流,父母之供給盡廢;當嫁奩而醉飽朝夕,兒女之煙火久虛。床頭金盡,孽病隨身,倒臥街前,親朋掩鼻,命延片刻,故舊酸心,遙憶當年,何堪回首,如此下落,勿庸嘆息。
【黃警官講故事】怎麼樣可以不欠風流債? 就要看破色慾(黃柏霖警官)
最初一念不易守住,第一念守不住,所以要做到什麼?「克己須從難克處克將去」,最難克服的地方要去把它克服,即使誘惑臨頭,「勿喪良心」,要用慧力觀照,「惟以慧力照之,正念持之」。要曉得虛空的鬼神,森森然在鑑察我。所以天堂福樂,一轉眼可登。地獄的苦輪,「一失足而將入」。要「臨崖勒馬」,就懸崖勒馬,「苦海回頭」,要於萬難自持之時,「存一萬不可犯之想」。就是怎麼樣可以不欠風流債的第一個方法。印光大師跟古人教我們,第一個,在第一念的時候,要保持清醒,要去克服。就是第一念,要學王寵惠先生。這是第一點。
要想到這個風流債,片刻的歡愉有限,你享受的只是片刻的歡樂,但是多生多世的罪業,卻是惡報無窮。你要考慮後果,考慮到將來的果報,考慮到來生他世
要多聽經聞法,靠戒律,靠拜佛,靠聽經聞法,靠讀誦經典,要慢慢地把自己這個業障,能夠看得破,才能忍得過。那若是忍不過呢?那還是因為你看不破這個真相。
************************************************************
須知色相本空。嬌姿如幻。畫瓶盛糞。錦袋藏刀。每當暗室閒居。莫生妄想。即使邪緣湊合。勿喪良心。惟以慧力照之。正念持之。當念自心之良知。炯炯然其在我也。虛空之鬼神。森森然其鑒我也。(印光大師.壽康寶鑑)
佟愛國老師:如何降伏淫欲心(上下共兩集)
- 降伏淫欲的重要性:修行人,淫欲這關最難度過.
- 淨土法門若臨終時降伏不了這一念,這一生又空過了.
- 若不能降伏,則修道幾乎沒有希望.
- 欲望之心就像探照燈,一直在內心閃爍,尋找對象
- 宣化上人:如同有個小兔子般在內心亂蹦
- 見到異性的反應:身體氣血逆流 ,加重身心的煩惱
- 降伏的過程- 控制自己的心:
- 透過控制吃,仍不足以降伏,需要多方面配合
- 如果只是躲避異性,但沒有破男女相,內心仍有這一念心
- 若破男女相,心是如如不動,把異性視為同性
- 現實環境無法避開異性,必須在這環境下打造自己...重點在心上
- 不管用什麼修行方法,遇到境界,要把喜歡異性的心煞住,如此道業才會增長
- 不是只有念經念佛的時候才算修行,平常生活中點滴都要用功(不要被這念心控制,而是要讓心聽你使喚,你把他打哪裡,心就在哪裡)
- 要靠長時間的學習,在法上,道上,才能長時間伏住這念心...時時內心收斂在道上
- 一看到異性,喜歡之心剛出來的時候,就要把這念心壓下去
- 我們的八識田中有個生生世世喜歡異性的種子
- 心是不死的,不論年輕或老年,只要這念心不死,都會影響道業
- 要看破,放下這念心..事上仍隨順世俗,但內心要放下
- 比較有道心的人,面對異性,內心會有反感,但仍會被牽引,如同拔河
- 有反感的心,表示內心仍有這股慾望平復不了
- 降伏的方法-兩個關鍵的環節(1:00:00):
- 降伏第一念: 第一念一出來,就要降伏,否則心影響身體,身體又影響心裡,導致惡性循環
2017如何降伏淫欲心(下集)
- 身體要呼吸調勻,全身放鬆(非常重要!!!) :呼吸調勻,全身放鬆後,身體的反應就消除了,就不會影響心裡,這念心就比較好降伏.否則若心降伏不了,就會反過來影響身體..身心互相影響,就不好降伏了.而內心要安住道上,安住法上精進努力.
- 降伏後的結果:內心自在清涼.道業日增.功夫提升
- 不管任何環境下,心都能超脫環境之外..就不會遇到任何環境,心就鑽進那個環境裡
- 逐漸破除男女相
- 單身或出家多年,種子會起現行
- - 先決條件:持續而強大的道力
- 度眾生
- 出生死
- 道力要勝過情執
- - 以戒捉,以定伏,以慧殺
- 戒捉:身口不犯
- - 定伏:降伏意業
- 欲界定即可:對夫妻以外其他異性無喜歡無邪念
- 十善業未修好,不可入甚深禪定,因魔會干擾
- 定:高度精神專注
- 大乘定:行住坐臥皆在定中(小乘為打坐入定)
- 誠敬心→大願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生活中事事精神專注
- 不要一直想降伏淫慾:越想降伏,反彈越大(淫慾心的波動會一直來)
- 應細細觀察看清楚,再看破,放下
- 學會躲:事上躲不開,心要躲
- 看破放下後,就不要一直看它了→以定伏
- 以「漸伏」,而非一下伏住
- 做僧眾事修行:「三年苦行,五年學戒」
- 生活中點滴皆修行,而非念經念佛才是
- 應細細觀察看清楚,再看破,放下
- 真正有道心,想降伏淫慾的人:專注於生活的點滴,高度專心做事
- 專注力須日積月累
- 世間的欲界定
- 困極即睡,睡醒即念
- 高度專注力+道心+菩提心→淫慾不來了,來了也變味
- 內心清淨無染
- 見異性如樹木
- 如大山不為外界所動
- 全身放鬆,呼吸調勻
- 慧殺
- 不要懶惰
- - 做事幫助修行(定),排除淫慾(戒),培養福報,事情清清楚楚(慧)
- 福慧雙修
- 大量運動可降伏淫慾
- 精化成氣
- - 做事幫助修行(定),排除淫慾(戒),培養福報,事情清清楚楚(慧)
2017/8/3
《涅槃經》「善男子:無十相故」
《涅槃經》的經文,「以何因緣,名為無相」,這經上告訴我們,「善男子:無十相故」,沒有十種相。這十種相是什麼?第一個「色相」,眼對的,眼所緣的;第二個「聲相」,耳所緣的;第三個「香相」,鼻所緣的;第四個「味相」,舌所緣的,就是酸甜苦辣;下面第五個是「觸相」,觸是身體接觸,這是五種,身五種眼耳鼻舌身。下面講「生、住、壞相」,生相,住相,壞相,「男相,女相」,這一共「十相」。這十相存不存在?存在,就在我們面前,我們問起來每個人都承認,真的有。佛告訴我們,這十種,幻相。為什麼叫它做無相?它念念不住,而且沒有兩個相同的,因為它不是相續相。這叫什麼?這叫壽命。我們今天壽命是用年月日來算,你多大年歲了,是多少年;如果再問得細一點,多少個月,一年十二個月,再乘十二;如果再細一點,問你多少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再問你是多少個小時;愈問愈細,問你一秒鐘多少次生滅,這問到底了。科學家沒說出數字,佛經上有個數字,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單位不是千、不是萬,單位是兆。一個兆是什麼?一萬億叫兆,中國人算的。
看到這個真相,那就是科學家說了真話,根據他們的觀察研究,這個世間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存在。物質是什麼?物質是念頭在高頻率波動之下所產生的幻相。這是科學家說的,不是真的。說物質是從念頭來的,這句話重要了,一切法從心想生,量子力學家給我們做了證明,證明佛說這句話是真理,是事實真相。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我的心正,思想正,言語正,身的行為正,這個人是什麼人?就是佛教裡稱的佛菩薩,中國儒家講的聖人賢人,大聖大賢,人人都可以做到。
(淨空法師淨土2014大經科註,360集)
2017/7/27
淨空法師:每天晚上睡覺作夢,等於考試
「終時無倒」,就是臨命終時心不顛倒。什麽叫心不顛倒?這裏說了,「第六意識已不行」,就是第六意識不能控制。「第八識習氣亂發」,這叫顛倒。一個人到臨命終的時候,確實是這個現象,因爲他眼睛看不見了,眼識沒有了,眼識先舍掉;耳朵也聽不見了,耳識也舍掉。
乃至于鼻舌身,第六意識也沒有分別了,第七識這時候也沒有執著了,統統捨掉。剩下來什麽?剩下來阿賴耶識裏頭的習氣種子,這時候前面六、七識不能控制的時候,它就亂發。亂發這時候麻煩在哪裏?你阿賴耶裏習氣,哪個習氣力量最大的,它就先起作用。
所以,爲什麽教你平常要天天念佛,就希望阿賴耶裏頭的習氣,我這個習氣最重,力量最大,將來要亂發的時候,它先發出來,它先發出來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每天念佛道理就是在此地,就是怕臨命終時,第六意識、第七識一下不管事的時候,阿賴耶識不能控制,無量劫所含藏的善惡種子,在這裏頭亂發,這個事情麻煩了。
這樁事情就在我們現前都可以考驗,這是我們自己要警惕的。爲什麽?我們每天晚上睡覺會作夢,你在作夢的時候就是如此,第六意識不能控制,六、七不起作用,阿賴耶裏頭種子就起現行,就亂發。你看你做的是什麽夢?你如果曉得你作夢中境界,你就知道人斷了氣之後,那個現象可怕,出不了六道。
如果每天晚上作夢都夢到念佛,那就好了,那就證明什麽?你阿賴耶裏頭念佛的種子有了力量,除非阿賴耶種子習氣不爆發,一爆發就是念佛的。這個可以從你晚上作夢當中能夠得到,能夠曉得這個消息,這是我們不能不留意的。
乃至于鼻舌身,第六意識也沒有分別了,第七識這時候也沒有執著了,統統捨掉。剩下來什麽?剩下來阿賴耶識裏頭的習氣種子,這時候前面六、七識不能控制的時候,它就亂發。亂發這時候麻煩在哪裏?你阿賴耶裏習氣,哪個習氣力量最大的,它就先起作用。
所以,爲什麽教你平常要天天念佛,就希望阿賴耶裏頭的習氣,我這個習氣最重,力量最大,將來要亂發的時候,它先發出來,它先發出來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每天念佛道理就是在此地,就是怕臨命終時,第六意識、第七識一下不管事的時候,阿賴耶識不能控制,無量劫所含藏的善惡種子,在這裏頭亂發,這個事情麻煩了。
這樁事情就在我們現前都可以考驗,這是我們自己要警惕的。爲什麽?我們每天晚上睡覺會作夢,你在作夢的時候就是如此,第六意識不能控制,六、七不起作用,阿賴耶裏頭種子就起現行,就亂發。你看你做的是什麽夢?你如果曉得你作夢中境界,你就知道人斷了氣之後,那個現象可怕,出不了六道。
如果每天晚上作夢都夢到念佛,那就好了,那就證明什麽?你阿賴耶裏頭念佛的種子有了力量,除非阿賴耶種子習氣不爆發,一爆發就是念佛的。這個可以從你晚上作夢當中能夠得到,能夠曉得這個消息,這是我們不能不留意的。
2017/7/8
諾獎提名科學家眼中的淨土法門
諾獎提名科學家眼中的淨土法門 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為什麼去修淨土? 文章來源鳳凰海潮音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228集
學生:文章來源:鳳凰海潮音
題目:諾獎提名科學家眼中的淨土法門:真的假的?2016/11/11
編者按:淨土法門真的像很多人誤解的那樣是迷信嗎?在一個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科學家眼裡,淨土法門到底有哪些科學理性的依據?
十一月十七日至二十日,由中國佛教協會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陝西省組委會承辦,北京大學和陝西師範大學協辦的「漢傳佛教祖庭文化國家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與會大德專家圍繞會議主題「祖德流芳,共續勝緣」,深入研討漢傳佛教祖庭文化的發展、繼承和弘揚。推動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對外的輻射力和影響力。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出席研討會並做了題為「淨土法門的科學觀」的主題發言,從科學的角度廓清了修行淨土時的四大疑問!
2017/7/7
這裡是人間,這裡是淨土 ——聖嚴法師
這裡是人間,這裡是淨土
我的淨土觀念,是有層次的不同,而沒有一定的方位差別。人間淨土是最基本的,然後是天國淨土,還有他方佛國淨土,最高的是自心清淨的自性淨土。
——聖嚴法師
為何這裡是「人間」,這裡也是「淨土」?
我們每個人雖明白生活離不開人事物,且有各自須面對的問題,但是不見得能夠妥善處理。我們生存在這個「人間」,對人間事務似乎熟知,但熟知不等於理解。因此,敏銳性較強的人便會思考在「人間」的存在問題,如何把握和領悟「人間」界域的種種事物,讓「人間」的維度盡可能地達到「淨土」的高度。
我的淨土觀念,是有層次的不同,而沒有一定的方位差別。人間淨土是最基本的,然後是天國淨土,還有他方佛國淨土,最高的是自心清淨的自性淨土。
——聖嚴法師
為何這裡是「人間」,這裡也是「淨土」?
我們每個人雖明白生活離不開人事物,且有各自須面對的問題,但是不見得能夠妥善處理。我們生存在這個「人間」,對人間事務似乎熟知,但熟知不等於理解。因此,敏銳性較強的人便會思考在「人間」的存在問題,如何把握和領悟「人間」界域的種種事物,讓「人間」的維度盡可能地達到「淨土」的高度。
2017/7/6
學生:中科院院士回答,人死了,靈魂去了哪裡?答案驚呆所有人!!(文章來源:微信平台)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二二八集)
學生:中科院院士回答,人死了,靈魂去了哪裡?答案驚呆所有人!!(文章來源:微信平台)
朱清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前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綠色化學的主要宣導者和組織者、南方科技大學創校校長、一九九四年獲海外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和湯普遜紀念獎。
量子力學可能崩塌你的「科學」世界觀:人類的主觀意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基礎
量子力學的詭異現象
量子力學也是自然科學史上被實驗證明最精確的一個理論,但是量子的觀念沒有人能夠理解。我說的沒有人能夠理解,絕不是指像我們這個層次的人,而是說連量子力學的創始人都不能理解。
那麼量子力學最不好懂的是些什麼問題呢?我先把量子力學中人們最不好懂的東西介紹給大家,而最不好懂的東西最後恰好是證明了:意識不能被排除在客觀世界之外。一定要把意識加進去你才能夠認識搞懂它。
2017/6/24
淨空法師:必須預知時至,無疾而終,我們才真正得到安全感
淨宗法門有阿彌陀佛的弘願加持, 有護法神保護,不遭魔難,這叫「易行道」。可 是自己還是要練功夫,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決定要練,練什麼? 不動心,我們往生才真有把握。而且往生一定要求不生病。 現在人一生病,馬上把你送到醫院,嚴 重的,必須插管治療,相當折磨人,你能不生瞋恚心? 一念瞋恚心起,墮三途,多可怕!所以現代人,說老實話, 因為造業多端,不得好死,這是真的。臨終在醫院 受折磨,就是不得好死,我們看了會害怕! 怎麼樣才能夠通過這一關?必須預知時至,無疾而終, 我們才真正得到安全感。但是要到這個境界,必須把現前名聞利 養、五欲六塵一定要放下,不能夾雜絲毫,我們真誠要到這個程度, 自己才有保障、才有安全感。功夫欠一點,求佛菩薩加持, 我們要真有這個願望、真有這種行 持,佛菩薩肯定加持,我們要有信心。別人怎麼搞,那是他的事情, 與我不相干,也不要放在心上,更不可以放在口上批評。 總而言之一句話:一切時一切處,要知 道養自己的純淨純善。
( 本文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阿難問事佛吉凶經20010803新加坡 淨宗學會)
(
2017/6/22
2017/6/10
《现代学佛正确导航》解读 第33集: 念佛法门从凡夫到成佛的重要路标(完)
- 原理: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 基礎:萬緣放下
- - 念佛三昧(一心不亂)
- 成片
- 淺層
- 深層
- 事一心
- 理一心
- 成片
- 攝耳諦聽(印祖)
- 耳根最利,都攝六根,擒賊先擒王
- 聽清佛號
- 不念自念(小錄音機)
- 非念而無念之境界
- 聽清佛號,不間斷,保持能聽所聽
- 成片
- 成小片:保持一分鐘、十分鐘、一小時...沒有雜念
- 淺層成片:24小時以上沒雜念
- 初級:先伏煩惱
- 中級:開始斷一品見惑~87見惑(向信位)
- 深層成片:斷88品見惑→初信位之須陀洹,可隨時往生
- 事一心不亂
- 七信, 阿羅漢
- 理一心不亂
- 初住,剛破一品無明
- 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破一品無明,證一品法身
- 法身大士
- 聽法不僅要知道法義,還要知道位置(怎麼用)(至少要知道方向)
- ex:「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應該是明心見性後才捨
- 不能一知半解(只知法義,不知怎麼用)
- 持戒與恭敬心
- 兩難關:
- 十善業→須萬緣放下→信願標準
- 念佛降伏雜念
2017/5/27
佟愛國老師:談「觀想」的重要
- 什麼是觀想?
- 觀:對眼睛看到、耳朵聽到的清清楚楚,明明瞭瞭,但心中不生起妄想、雜念或憤怒與懷疑等情緒。如鏡子一般照物。
- 舉例:眼睛看到或耳朵聽到一件事,
先了解清楚文字或事件的內容,但不馬上猜「想」原因、妄「想」 後果,甚至內心產生情緒(不安、憤怒或懷疑)ˋ。 - 想:生起念頭,開始分別與判斷前因後果,或進行推理分析。
- 「想」字:上面是「相」,下面是「心」,相由心生而為想。「
想」會消耗能量。 - 舉例:用頭腦思考、判斷整件事的真假、對錯或前因後果。
- 我們遇到事情,為什麼會處理得很累?
- 不觀只想(下等人):遇到事情,就著急,立刻就用貪嗔癡慢疑的心,使勁地
想(想原因,想辦法...),導致還沒看清真相,就能量耗盡, 而累死! - 少觀多想(中等人):2成觀察,8成用想。雖不著急,也不用貪嗔癡慢疑的心,但還沒「觀」察清楚現況,如盲人摸象先拼命地想(想原因,想辦法...),前面想完,後面又忘了,耗能量,也累!
- 多觀少想(上等人):9成觀察,1成用想。既不著急,也不亂想,只先「觀」察清楚現狀。觀看全局,需要想的地方才去想,看清全貌,而解決問題。不累。
- 純觀無想(聖者):只有觀,沒有想,就可以解決問題。例如看到車子衝過來,想都不想,直接躲開。但我們沒純觀的能力,只能用純觀解決小問題,所以還是得用觀想。
- 正確的觀想方法:多觀少想(八正道之正思維)
- 先觀察,再開始想。或一邊觀察,該想的時候就想。觀與想交互使用,不要只用想。
- 像局外人一樣,跳出來觀察自己內在與外在現況。然後再去想。
- 舉例:如柯南辦案,找到真相之前,不會先亂想,
妄下推斷某人就是兇手,而是先觀察現況, 收集足夠的證據與資料後,才開始推理(想)。一邊觀察, 一邊推理(想),再找出真相! - 要常常反觀自己有沒有用正確的觀想方法
(整理自:佟愛國老師- 《现代学佛正确导航》解读 第二十九集: 浅谈观 参 虑 悟 想 浅谈十善业,舉例為筆者加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