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也就是在正念真如的時候,其實它整個重點就有兩個:第一、是破妄,第二、是顯真。破妄跟顯真之間的關係是怎麽樣呢?
蕅益大師說:如果是一個利根人,他的大乘善根特別強,煩惱也特別淡薄,他可以直接的去開顯真如。也就是說,他直接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入一種不思議境,就在一念不生當中,念念的把真如本性給顯現出來,這種人不需要經過破妄的過程,他可以直接的「正念真如」。第二種人是鈍跟人,就像我們這種人,我們有善根,但是我們有更粗重的煩惱。蕅益大師警告鈍跟人不能直接正念真如,要先求破妄,再求顯真;也就是你在觀你內心的時候,不能直接觀「即空、即假、即中」,不可以!要先修「空觀」來破除妄想,再修「假觀」開顯真如的妙用,再修「中觀」入一念不生,它是要有次第的。
很多人問我正念真如要怎麽正念呢?
我們剛開始不要被這句話所蒙蔽,其實正念真如的下手就是破除妄想!你面對妄想的時候能夠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你不隨妄轉,念念之間,就是在開顯真如。真如本具「覓即知君不可見」,但是你念念的「迴光返照,不隨妄轉,不離當處常湛然」,它就是念念現前!真如是你本具的,你不用去求的,你越求它就不是真如。
在這個地方,整個行陰障礙的出現都是他對真如有所求,結果真如就風雲變色,變成不是真如。也就是說,在整個行陰的十種障礙當中,都是沒有經過破妄,就直接要去肯定。所以初心學佛是先修否定法,再修肯定;你對你的妄想要先否定,不是這樣也不是那樣,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先求大死一番,然後徹底的破妄以後才直下承當,是「否定門入,肯定門出」。當我們在自利的時候是否定的,當我們要住持正法,弘法利生的時候,才能夠肯定這一念心跟諸佛是不二的。所以你在肯定跟否定的操作當中,你要適當才不會落入到這十種的顛倒邪見。
這一段可能很多學過《唯識》的人會產生疑惑,因為《唯識》的實相正是建立非有非無,《唯識》的中道實相就是非空非有。那麼跟這個思想是完全一樣,怎麽說他顛倒呢?
這地方的意思,我們加以解釋:
我們在分別一些微細外道的法的時候,你要去讀他的弦外之音,他講這句話的心態是什麽?而不是他講話的內涵,這是很重要的,就是他的心態。外道講非有非無的時候,他的內心是一種昏瞢的狀態,他的內心是不決定,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有?到底是沒有?他是昏瞢不清,無可道故!佛法講「非空非有」是一種方便,是破你「有」的執著,破你「無」的執著,是開方便門而示真實相。這兩個是不同的,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詳細說明:
〔禪宗〕有一個公案:有三個好朋友相約去出家,到了一個大道場以後會見知客師,這個知客師要出來審查他們的初發心對不對!問第一個說:你為什麽出家呢?他答:我爸爸叫我出家的。啪!被打一個香板,你爸爸叫你出家,你一點主張都沒有。其他二個一看哦!知道說我爸爸叫我出家!不行。接著第二個,知客師問:你為什麽出家呢?答:我自己要出家的。啪!你自己要出家的!你爸爸沒有同意你就敢出家,自作主張!第三個看兩個都被挨打。接著第三個,問你為什麽出家?我爸爸想讓我出家,我自己也想出家。啪!油頭滑嘴!三個都挨打!
從他所問的法,三個之中應該總有一個是對的,因為三種可能性而已,但是結果是三個都受挨打。諸位要知道,禪宗打的是你那一念心,不是打那個法,「但破其心,不破其法」。因為禪宗的祖師感覺到你講這句話時「仁者心動」,你有攀緣心,你的心沒有真正安定下來,打你那個有所得的攀緣心,不是打你說的話。其實禪宗從來不管你講什麽話,根本不甩你講什麽話,但是他會去感覺你的心態是什麽。
外道講的話跟佛法完全一樣,非空非有,但是外道講這句話的時候是顛倒邪見。佛陀說「非空非有」那是善巧方便。這地方我們要清楚,兩個人用心不同,一個是在含糊籠統執著的心講出來,一個是大智慧的佛陀開設方便,對治眾生的煩惱而安立的善巧方便,話是一樣,但是內涵不同。這地方大家要把它分明揀別出來。
讀《般若心經》告訴我們,觀一切法空時要遠離六相,大乘佛法的空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在體性上遠離生相滅相;在相狀裡面,遠離染污相跟清淨相;在作用方面,遠離增加跟減損相,這六相都要遠離,這樣才能夠契入真實的中道實相。
我們的執著…!當你在正念真如的時候,因為真如是無相的!但是我們無始劫來熏習了很多有相的色受想行識,很多很多的想法這都有相的,就會把你過去的想法逼出來。你看有些人他過去生就比較悲觀,他在修禪定的時候就容易產生斷滅的思想;有些人是主動積極樂觀派的,他就會產生常見涅槃的思想!這都跟你過去的種子有關係,你一不小心你就被你自己騙了。被誰騙呢?被過去的你騙!因為這些色受想行識就是過去你造作留下的痕跡,你現在要把這垃圾清掉的時候,它就會出現。以上這十種的行陰境,都是我們自己的內心顯現出來的!
這段經文佛陀講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說:我們要不修止觀,當然什麽事都沒有,我們就順著過去的習氣,我過去做什麽!我現在還做什麽!就是順從五陰。五陰要你幹嘛,你就幹嘛!所以你跟五陰兩個就處得非常好,你也喜歡它,它也喜歡你。
但你一旦要修行,這個事情就麻煩,有人不肯了!是你過去生當中所熏習的感受、想法,它不同意了!就是所謂的「用心交互,真妄交攻」,所以你一旦要修行,你肯定有事情。你說:你修行的時候「風平浪靜」!那你是沒有修行,因為「風平浪靜」表示你跟五陰兩個是和合無諍嘛,這樣才會風平浪靜。五陰的方向是順生死流,修行是順涅槃流,這兩個當然是漢賊不兩立,真妄肯定是要交攻的!交攻的時候,它一定把你過去儲存的垃圾表現出來,這是每一個修行人遲早要面對的。
佛陀只告訴我們一個觀念,怎麽辦呢?只有一個方法「覺了斯義」。佛陀並沒有說你要把誰斷掉!就是啟動你的覺悟。
諸位!我們學《楞嚴經》到這個地方,佛陀只告訴我們一件事情,你要把你心中的覺性啟動起來,你要「不迷、不取、不動」只有「不迷」最重要!五陰不可怕,但是你一迷惑的時候就變得很可怕。「色受想行識」它只會在你顛倒的時候活動,你越顛倒它越喜歡,但是光明一出現的時候,它就消失掉,五陰就像露水一樣,太陽出來它自然消失掉。奇怪!我明明剛剛有這種感受,我們過去也經常有這樣的經驗,我很想去做一件事情,但是我去拜佛靜坐的時候,欸!做這個真沒有意義的,但是當時我真的很想做!是怎麽回事呢?這個五陰的活動它是欺善怕惡的,只有你顛倒的時候它對你有作用,你心中光明一出現的時候,五陰就完全消失掉。
修學佛法最重要是你要能夠加強你的觀照力,你不能要求煩惱不來,不可能!煩惱它不會放過你!你過去一天到晚跟它在一起,它現在是你的好朋友,熟境界!肯定放不過你。所以在這地方最重要就是「覺了不迷」,你一定要事先知道,經常保持覺照的功夫,就像我們走夜路的時候,你一定要把手電筒打開來。修止觀的過程當中,你心中一定要保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個地方是最重要的。
再講觀念!修行人啊,有些人修行很快,很快就進入狀況。有些人他的修行,他是很用功,善根也很強,方法也對,但是他就是跟過去的煩惱妄想糾纏不清,跑不出來。問題出在哪裡呢?他的方法錯誤!你一個人要進步,我剛剛講過,你不能太肯定自己,你一肯定你自己,你過去的煩惱習氣正是大歡喜。
蕅益大師提醒我們,末法眾生要先修空觀,再修假觀,再修中觀。修行人要先否定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你動一個念頭,你要告訴你自己,這個想法是不對的!先否定它,不管對不對,先否定它,不是這樣子、事情不是這樣子。如果它是真實的,你否定它,時間久了,它還是會出現,因為真理是不能否定的。但是妄想你一否定的時候,它就消失了,如果被你否定以後他就消失,那真的是妄想。如果你這個想法是真實的,它經得起你否定。就像智者大師說的,你遇到相狀的時候用火去燒它,如果是真金它不怕你火燒,你這想法是隨順真理的,你否定它,它還是會出現。但是它不是真金,你一燒它就消失了。
所以你一個修行者,尤其是初學者,諸位!你要能夠在菩提道當中一路走過去,一定先用否定的法門,你一定要否定你自己的想法感受,你才能夠進步的,你會進步很快。否則,你會覺得好像修行很久「原地打轉」,昨天是這樣、今天也是這樣,明天也是這樣,因為你就是一路的肯定你自己,所以你就很難改變,很難超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