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7

2024/1/26

黃念祖老居士,淨修捷要報恩談

 https://youtu.be/Oao34jcA3C0?si=nukHzDVDEI_JlzfJ

2024/1/19

戒淫功過格

http://taolibrary.com/category/category110/c110012.htm#

2024/1/14

佛法與科學

 [一沙一世界,剎那即永恆]楊憲東教授/成大航空太空所

在一粒沙中看到世界,在剎那間經歷永恆;
前者講的是空間視野(尺度)的轉變,後者說的是時間視野的轉變。
對於宇宙人生的道理,是迷還是悟?端看內心觀照時,所採用的視野對不對。
觀照事物所採用的視野,相當於拍照時所設定的焦距。焦距錯了,再近的事物也是一片模糊;焦距對了,再遠的事物也會清楚。內心執著的人,他不會適當地調整觀照事物所採用的視野,相當於是一部無法調整焦距的照相機,當事物合他的距離,就看的清楚(悟);當事物不合他的距離,就看的模糊(迷)。讀書與修行無非就是要讓我們內心的視野收放自如,猶如一部自動對焦的照相機,不管遠近,都看的清楚。(*修行指調整自己的思想與行為)

2024/1/7

境界相就像照相機一樣,我們眼睛裡面它就有一個影像在裡頭...【淨空老法師 大般若經綱要(第二集)】

 https://edu.hwadzan.com/play/09/28/1/243133

大般若經綱要  (第二集)  1997/2  台灣台北華藏講堂  檔名:09-028-0002

【佛告具壽舍利子言。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蜜多時。應如是觀。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不見菩薩名。不見般若波羅蜜多。不見般若波羅蜜多名。不見行。不見不行。】

此地「不見」這兩個字的意思很深很深。這個見就是見解、就是思想、就是心意識。知道相是假相,名是假名,統統不執著。相也有,名也有,不能執著。大乘經論裡面教我們離相,是離執著的那個相,不是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你怎麼能離得了?離不了。那個也不礙事,一點都不妨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個礙什麼事?礙事的是你心裡頭執著的那個相,這個相礙事。這個道理要說出來,實在講有相當的深度,可是又不能不講,我們只能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現在我們在這裡講經,錄影機擺在我的面前,把現場就錄進去了,如果透過電視就廣播到很多人家去了。我們現在許多人家沒有播,七樓有,好像後面也有個電視機,上一次我看到了。那個電視也就現出影像,我們這個地方是現場,現場沒障礙。佛教給我們離相,是離虛妄的影像,我們拿這個比喻,希望諸位從這個比喻細細的去體會。我們眼睛張開,眼睛就像電視機的鏡頭一樣,看到現場這麼多大眾都坐在此地,這是現場的境界。你要問:我的眼睛是不是看見了?眼睛沒有能力看見,眼睛要能看見,那錄影機的鏡頭就看見了,鏡頭會看見,那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所以我們眼不能見,眼張開就像一個攝影機一樣,把外面的境界相攝進來,誰見到的?是你的心見到了。什麼是心?你那個妄想心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