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30

關於過去是能被現在或未來改變這件事(勸進行者之書信)

"過去是能被現在或未來改變",應該是真的!能理解,但體驗不了啊!大概只有高等的靈魂或佛菩薩能做得到.
所以解悟不代表證悟.我的智慧理解得到,但未必有能力親自體驗證明.
就像我知道月亮這個地方,也看得到月亮,但就是無法親自登陸月球一樣.

我們現前能理解並做得到的或許是:"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 今生做者是",這是我們能力所及的,
而這也是邁向高等能力,也就是通往能夠"改變過去"的能力的初步階段.

如果想穩當而快速得到這樣的能力,就必須以求生極樂淨土為目標.
若不去,此生是不可能證悟的.更不可能寄望於來世了.未來只會越來越毀壞,物欲橫流,人心敗壞會更加嚴重,要靠自己逐步提升到這個境界,出離六道,已是不可能的事了.
此生可能做了很多好事或因為念佛,禮佛,下一生可能獲得很好的福報,或生天或生富貴人家,但因為福報太大,誘惑一多就把持不住而造罪.
加上也忘記了前世所學的,結果還是繼續沉淪下去.此起彼伏,輪轉不已.這就是所謂的"三世怨".
唯一的方法,只有臨終獲得佛菩薩幫助,加上自己也願意,前往極樂淨土,才是真的能夠完全解脫.

2017/11/2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那貪瞋癡的眾生聚到哪裡,聚到娑婆世界。《悲華經》就說,貪瞋癡強盛,業障深重的眾生都聚集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眾生是一千四佛所擯棄、放捨的。一千四佛代表諸佛,也就是說,娑婆眾生難以救度,諸佛都感嘆,搖頭而去。

《地藏經》就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舉止就是動靜的意思,一動一靜之間所起的念頭非常的多,所謂「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十生滅」,念頭非常的多,這些念頭都是業,業就是行為,不只是身體動作行為,嘴巴所講的話是行為,起心動念也是行為。身體、言語等有形的行為都是出自無形的起心動念,身業、口業的行為叫做有表業,一般人看得到的;起心動念的意業叫做無表業,也是業。一般人看不到無表業,但鬼神看得到,諸佛菩薩都看得到,而且每一念、每一念都能夠形成一個果報。

2017/11/25

(轉貼)勸人戒色的反作用力足以沖破一切的邪淫業障

《論語》中有一句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這是一種胸懷,一種智慧。
  我要馬上戒邪淫,立刻轉運!!”這種迫切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花開有時”,凡事皆有因緣,不可能隨心所欲地實現。正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你想獲得什麼,最好先給別人什麼。
  所以,想快速戒邪淫嗎?那麼請做個戒邪淫的倡導者、勸化者、鼓動者、傳播者、宣傳者,讓更多的人,因你的努力,而最終戒除了邪淫。而這時,你會驚喜地發現,雖然沒有很刻意地閉關獨自戒邪淫,但是心中的欲念,在勸人戒邪淫的善行中,逐漸淡薄。
  究其緣由,可從四個方面論之:
  1、勸人戒邪淫,正是對症下藥。
  經言,想腰才萬貫,就得先財布施,即上報四恩,下濟三苦;想長命百歲,就得先無畏布施,即戒除殺生,放生物命,讓瀕死有情離開死亡的怖畏;想聰明伶俐,就得法布施,助印經典,傳播正法。古人亦言:將欲取之,必先與之。這些道理,看似教條,其實大有深意,隨著我們年歲的增長,人生閱歷的豐富,會越發覺得這些教言的真實不虛。戒邪淫也是如此。想要醫好自己的邪淫病,不能把自己隔絕起來,自己與自己打戰,自己舔自己的傷口,自己被自己打敗。獨自戒邪淫,你會戒得很辛苦,很痛苦,很無助。戒邪淫,不應是一個人的戰爭。天底下,所有立志戒邪淫者,都是你的戰友;所有受淫欲擺布之人,都是你拯救的對象。你要知道,在當今邪淫熾盛的時代,只要你還在社會上混,自己是不可能獨善其身的,你必須站出來,有所擔當,有所作為,勸更多的人戒邪淫。請相信,你傳播出去的正能量,最終會以幾何倍數反彈到您身上,將您的邪淫業障沖垮無余!
  2、勸人戒邪淫,自己最先受益。
  有人說,自己都淫念紛飛,邪態畢露,哪有什麼能耐勸人戒色?答:大可不必有此顧慮。現在網絡發達,網上也有不少戒邪淫的文章,有大德開示的,有戒友心得的,有前輩經驗的,有經典案例的,等等,很豐富。即使我們寫不了這樣的文章,至少我們可以利用網絡、微信等平台去轉載、分享、傳播,以便讓更多戒友受益,這不就是勸人戒邪淫嗎?實際上,在傳播戒色文章的過程中,最先受益的是你自己。因為,你會比以前更加精進地去看戒色文章,找到好文,當然是你先受到啟發。所以,當您一心想著如何勸人戒邪淫時,你自己是最先被自己勸化的那一個啊!還有人說,自己要工作,還要照顧家庭,其實也挺忙的,所以沒有精力去勸人戒邪淫。答:這種說法也不成立。試想,既然這麼忙,為何您在邪淫放縱的時候,就有時間,獨獨在勸人戒邪淫的時候,又沒空了?正如索達吉堪布在一些開示裡提到的,末法時代的人們,行持善法方面,心力不足,昏昏欲睡,作惡造業方面,則是精力充肺,通宵達旦。比如,轉載一篇戒邪淫文章,只要網絡稍微不給力一點,就掃興不做了;但是提起玩游戲、追偶像劇、看娛樂節目,就可以做到廢寢忘食、海枯石爛、天荒地老。要清楚,這是業障深重的表現,是心魔在作祟,不讓您行善,以便早日積資淨障,而最終受害的,還是你自己。
  3、勸人戒邪淫,功德無量。
  勸人戒邪淫的功德有多大?比如,你無意中轉載了一篇戒色文章,而有一個邪淫者,機緣巧合,看到了你轉載的這篇文章,剛好對他胃口,深深觸動了他,給他當頭棒喝,令他幡然悔悟,從此踏上了永斷邪淫、開啟嶄新人生的不歸路。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回頭的浪子,從戒邪淫之後所產生的一切今生、來世的安樂福報,都緣於您那天剛好花了幾分鐘,轉了那篇決定他命運的文章!若非如此,該邪淫者,可能還會造很多惡業,感受無量苦果,兩相一對比,就知道您的功德有多大,更何況你積累的是無人知曉的陰德,這就更不可思議了。再比如,你轉載的戒色文章,被人看到,他也覺得好,也轉載了,就此而言,他轉載所產生的一切功德,都與你有分。特別是當今網絡具備的跨地域、即時性、受眾廣等特點,使得通過網絡來行善造惡,都有極強的放大效應。所以,如此滾雪球一樣的善行會讓您原本微小的功德得以成倍成倍地增長,這是不可想象的!
  又比如,你傳播的戒色文章,勸化了一個戒邪淫者,這個戒邪淫者,很感恩,也投身到勸人戒邪淫的事業中。由此,此人也勸化一些邪淫者,而被勸化的邪淫者又去勸其他人,這樣輾轉教化,互相勉勵,不斷擴展。然後,當我們回溯這一切善行源頭的時候,會發現:原來是基於你那次傳播了一篇戒色文章,結果產生了這種多米諾骨牌般的連鎖效應,真不可思議!還比如,你勸了一個人不邪淫,這個人從此安分守己,改惡向善,他的父母很欣慰,夫妻和諧,子女有依靠,朋友得良友,同事關系融洽,社會少一個色狼,多一塊棟梁,等等潛在的正面效應,說不能盡。
  還記得中學政治課上“世界是普遍聯系的”這樣的論點嗎?還記得“蝴蝶效應”這部電影嗎?的確,勸人戒邪淫的功德有多大呢?如果以無私的心去做的話,恐怕只有全知的佛陀能完全了達了!
  4、勸人戒邪淫,回報豐厚。
  先看一個公案:明朝冒起宗,從小就誠心誠意地誦讀《太上感應篇》。戊午年進了考場參加鄉試,感覺昏昏的就像做夢一樣,覺得有神人幫助作文。得領鄉薦名額,但會試沒有考中。回家後,發願為感應篇添注解。考慮到貪淫好色,很損陰德,所以在“見他色美”一條,列舉了很多報應事例。當時協助抄寫的是南昌羅憲岳。辛酉年,羅憲岳考入縣學生。戊辰年正月,羅憲岳夢見三位神仙,當中是白發黃衣老翁,左右各站一位紫衣少年。老翁拿出一本冊子對左邊少年說:“你讀一下。”左邊少年朗誦了好一會兒。羅憲岳聽出所讀的是冒起宗“見他色美”的全部注解。讀完了,老翁說:“該中。”隨後叫右邊少年詠一首詩,少年詠道:“貪將折桂廣寒宮,須信三千色是空,看破世間迷眼相,榜花一到滿城紅。”羅憲岳醒後詳細記下夢中事,寄給冒起宗的兒子,並對他說:“你父親就要考中了,但‘榜花’二字不知指什麼?”等到發榜時,冒起宗果然考中。後來冒起宗在陳宗九書房的藏書中,發現《類書》中有“榜花”二字的注解:“唐朝科舉,禮部發榜時,姓氏生僻的稱榜花。”冒姓就屬於這種生僻之姓,故詩中暗示為“榜花”。(摘自《壽康寶鑒(白話)》)
  評:勸人戒邪淫,功德無量,福報豐厚,此類案例,從古至今,都有不少,只是有些沒有公布。末學就是一個受益者,“自作自受”,只要您努力勸人戒邪淫,這種無欺的緣起力最終會反彈到您身上,讓您快速成功戒邪淫的!共勉!
  此文若有錯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共戒邪淫,得大自在!

2017/11/18

終於相信因果定律

在此懺悔,因為邪淫,果報來得又快又急的經過。
發生邪淫之前,先是看了印光大師的「壽康寶鑒」關於邪淫的果報。

後來上網查了邪淫的果報,看到一位師兄分享了邪淫的果報,但自己只當作勸戒邪淫的文章而已,並未提起恭敬之心來看待。

如同這位師兄一樣,抱著僥倖的心理,因而邪淫。

雖然知道不該行邪淫之事,如此明知故犯。心裡懷疑著,會不會真的有什麼果報發生?

2017/11/17

【大德开示】大邪淫、中邪淫、小邪淫及其果报详解

http://www.namofo.org/read.php?tid=11349


什么叫邪淫?邪淫的种类和过患?
索达吉堪布开示

回覆:戒邪淫,要达到什么境界,才算成功了?

回覆:戒邪淫,要达到什么境界,才算成功了?

感恩並隨喜您的分享。
圓覺經雲:「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可見六道凡夫是很難做到「斷淫」的,更何況在這末法五濁之惡世,網路媒體的黃色信息層出不窮,吾人阿賴耶識的淫慾種子此起彼落,消了又長,甚至加速累積,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淨化完?
所以,阿彌陀佛才在西方極樂世界建立了清淨無染的修學聖地,讓吾輩業障深重的六道凡夫,只要真信切願持名念佛,臨終之際蒙彌陀接引,即可往生彼土,並與觀音、勢至等大菩薩、諸上善人共同修行,徹底斷除煩惱與淫慾,趨向佛果地上的境界。同時發願返回娑婆,回頭再來度化此世界的家親眷屬與眾生們。如此斷淫,方可指日可待啊!
在此分享末學的修學與戒淫心得。
願以此功德迴向遍法界虛空界眾生,同生極樂世界,徹底斷淫。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16

淨空老法師:「住奇特法」

「所以說此乃奇中之奇,特中之特,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法。亦不可安名」,不能說它個名號,說什麼都是多餘的,所以「只是勉強名之為奇特法」。這個奇特法就是這部經,就是這個名號。

「今日世尊欲宣彌陀弘願一乘、最奇特之法,住於彌陀之所住,佛佛相念,故曰:住奇特法。」彌陀、我心本是一體,說法如是,聞法亦如是,這是真正住奇特法。我們在此地將它簡單做個總結。奇特法是指本經,「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心就定了。奇特法就是這一句名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決定得念佛三昧,決定往生不退,親近彌陀,成就無上菩提。

衆苦相逼時,能念佛嗎?

平時生病時,雖是小病,但要提起正念來念佛,也不是容易的事.更何況臨終時,四大分離,衆苦相逼之際,還能提起正念嗎?
所以古德才說:若平時有一百分的功夫,重病時只剩十分的功夫;臨終時更只剩一分的功夫!
若無善友一旁助念,還能夠提起正念嗎?
能不警覺嗎?能不精進嗎?

平常更要觀想自己身臨眾苦相逼時,該如何提起正念.此為大矣!

沒好沒壞,正好念佛

此生乃百千萬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日
無富貴,無權位,無俊色,便不致沉迷於聲色,所謂"富貴學道難",無財色名食睡之極重貪障
無貧賤,無重疾,無殘疾,便不致汲汲於求生,所謂"身安則道隆".無怨恨惱怒煩之極重瞋障
無極貪極瞋之障緣,二河白道,正好中路直行,直奔彼土

2017/11/15

念佛的好處跟功能(聖嚴法師)

長期臥床的父親身旁固定放著一台念佛機,播放阿彌陀佛聖號,一邊聽著佛號,看著窗外的陽光花草,心情較能放鬆,平靜。
前幾日,因為細菌感染連續吐血,造成敗血症緊急送醫,在醫生及護士的協助及悉心照顧下病情終於緩和下來。 
昨天經父親同意,在他的病床旁放上念佛機,播放他平日裡熟悉的”阿彌陀佛”聖號,希望可以紓緩父親的病痛,讓他的情緒可以平穩、放鬆。 
護士巡房時看著念佛機問我:伯伯怎麼了嗎?
我說:沒有,只是老人家平日聽習慣了,他會比較安心。 
護士:那可能要請你們把房門關小一點,我們擔心路過的人會害怕。 
原來,還有這麼多人還停留在聽佛號=助念,快往生了才會在病床前播佛號的錯誤觀念。 
聖嚴法師曾說:「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所以發願要將自己知道的佛法,盡量分享給需要的人。 
念佛的好處跟功能其實很多,藉這個機會分享給大家: 

時刻觀想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睡前,今晚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早起,今日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下一時,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下一刻,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下一分,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下一秒,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樂境生起,順境現前時,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障緣現前,苦惱相逼時,將蒙佛接引生極樂,放下了嗎?

2017/11/11

世界的比喻


  • 操場如六道
  • 操場中心自轉的是自己
  • 操場外圈的跑道是天人
  • 司令台上的校長就是阿彌陀佛、諸佛如來


2017/11/10

戒定慧之杯水喻

水中有砂石,要逐一清除,讓杯底再現,即是戒定慧的過程。
停止讓水再翻動為戒
用夾子把水中砂石清除,夾出一顆砂石,即為戒。讓水持續保持不動,即為定。砂石清出一顆,杯底有可能透出一分,即得慧。
如此不斷循環,自可日漸心朗慧現。

放下與念佛

佟愛國老師說:「信願的標準是放下的程度」。放下就是「應無所住」,然後再「而生其心」念佛。
既然今天就要去極樂世界,要隨時檢視自己放下的程度是否已經達到信願的程度。
放下自己的身體了嗎?
放下工作了嗎?
放下家親眷屬了嗎?
放下冤親債主了嗎?
放下弘法利生的欲望了嗎?
放下種種的五欲六塵了嗎?

2017/11/8

臨終三大要(白話文)- 印光大師 著述

  人生最悲慘的事情就是死,可是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避免死。因此,要想自利利他的人,不能不早點考慮這件事。其實,這個“死”字,本是假名。是由於前生所招感的一期報身結束,捨棄這個軀殼,又換別的軀殼罷了。不懂佛法的人當然毫無辦法可想,只好任憑他隨業力流轉了。現在既然知道如來普度眾生的淨土法門,自然應該生信、發願、念佛,預備往生的資糧,以求擺脫生死輪回的幻化痛苦,實證常、樂、我、淨的真實快樂。假使自己的父母、兄弟、眷屬得了重病,已沒法治愈的。你應當發孝順慈悲心,勸他念佛,求生西方,並給他助念。讓病人因之死後,就能夠往生淨土,所得的利益是說不完的!

 這裡提出三件大事,作為幫助臨終的人往生的根據。言語雖淺俗,義理出於佛經。希望閱讀的和聽見的人們,遇到這種事,就照樣來辦。 所說的三件大事:一、善巧開導安慰,使病人樹立正信;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成他的淨念;三、切忌搬動啼哭,以免誤事。真能按這三條辦理,決定能消除過去世的罪業,增長淨土因緣,承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只要能往生,便超出凡俗,進入聖境,了脫生死,出離輪回。再繼續進修,最終必定達到成佛的果位。這樣大的利益,完全依靠眷屬助念的力量。能這樣做,對於父母才是真孝順,對於兄弟姊妹才是真友愛,對於兒女才是真慈愛,對於朋友和一般人才是真慈惠。用這個來培植自己的淨土因緣,啟發人們的信念。久而久之,不難互相影響形成風氣哦!

 現在逐條說明,才不致到臨時不知該怎麼辦。

今天就要去極樂

印祖所雲把死貼在額頭上,不就是隨時保持著今天就要去極樂,阿彌陀佛就要來接引的心情嗎?
如同今天下午就要搭飛機去日本旅遊了,將去日本享受頂級的招待,吃頂級的拉麵。
此時此地,尚未出國,雖然肚子餓,隨便找個東西應付即可,完全不須花任何心思,大費周章,而是把所有的心情放在他鄉的日本。
去極樂世界的準備狀態就是如此。把今天就要去的心情縮減到下一刻就要去,何能不精進念佛?
正所謂:念不一,不生極樂。

【淨空老法師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二三集)】
念到最低的三昧,功夫成片,我們常說的,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頭只有佛號,除佛號之外什麼東西都沒有,這叫成片。有這個功夫就決定得生,一切時、一切處,想往生佛就來接引你,這最淺的。如果念到事一心,往生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念到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這就是功夫的淺深,不在乎多少,蕅益大師沒說多少,功夫淺深。功夫淺深完全是說你放下多少,你對於娑婆世界、六道十法界統統放下了,功夫深,這個人念一聲阿彌陀佛,抵得一般人念十萬聲佛號都不止。十萬聲佛號散心念的,不能聚成功德,沒功德;一心念的,功德無量。
我們真想去,不能再用散心。李老師以前常常告訴我們,要換心,把散亂心要換成寂定心,寂是清淨,定是平等。活在這個世間,一切時一切處用清淨平等心待人接物,用清淨平等心生活。無論在什麼環境,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你都得自在,你不受干擾,你心是寂定的,你的功夫是真實的。一念相應一念佛,真功夫,不再搞假的了。這是入大寂定。

2017/11/7

何需再等700年?

西元548年覺明菩薩與八位徒弟因戰亂分離,約700多年後,他們才再相會,菩薩再度為徒弟們宣說出苦妙法.若非有緣,何能再見?
如今我們都已經聽聞到這個妙法了,何需再蹉跎700年?
更何況,我們淪落六道,都已經不知多少千百年了?

【覺明妙行菩薩簡介】菩薩初於晉明帝時代(司馬紹,公元298~325年,在位二十七年),出生在貧苦家庭,受盡苦惱,而精進念佛七個晝夜,感得阿彌陀佛現身授記,後於75歲時坐化,並直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授予祂“覺明妙行”稱號,為極樂世界的摩訶薩菩薩。

從那以後,菩薩多次來到這個世界,顯現不同身形,隨順不同根性,宣說佛法,教導各類眾生。有時化身為比丘,有時是居士;有時是國王,有時是宰相;有時是女人;有時是屠戶、乞丐;有時是在暗中,有時是在明處;有時是順境,有時是逆境。

其中,公元507年,南朝梁武帝天監六年,菩薩出家在北魏東都洛陽的淨因寺,為大比丘僧。500年至508年,北魏與南朝發生戰爭,為了躲避戰亂,菩薩渡江南下,住在南京雞鳴山的山腳下,當時有八個人歸依他修學佛法。這八個人即是後來明末清初時轉世的吳城八友。大約548年,概因侯景叛亂發生兵變,師徒離散。二年後(約550年),菩薩在杭州的武林山示現圓寂。

唐僖宗李儇(862~888)在位期間,菩薩化身為僖宗的長子李震,受封為清河建王。《全唐文》記有《授建王震魏博節度使制》。885年年初,在隨唐僖宗從四川成都返回長安途中,李震悄悄離隊,投奔湖南霜華山的慶諸禪師。慶諸禪師一見到他,就很驚異地對他說:“你乘願力而來,才生在帝王之家,就從紅塵中脫身出來追隨我,真是火中芙蓉啊!”於是剃度他出家,法名“普聞”。關於僖宗長子“建王”出家一事,從《盆溪李氏族譜》、《五燈會元》、《禪林僧寶傳》等有關資料可以找到答案。

明代崇禎十六年(癸未),即1643年農歷五月二十八日,至清代順治四年(丁亥),即1647年農歷十月初二日,蘇州的無朽等八人(吳城八友)扶乩問道,菩薩以法身大士降乩說法的形式隨機降臨,微細開示念佛法門,令他們舍偽歸真,求生極樂。所說的都是修行的正確要領和佛法的微妙教義。前後共有二十四次扶乩法會,最後由八友之一的常攝編輯成書,取菩薩所說偈語中“確指正修路”這句話,命名為《西方確指》,意思是西方淨土的正確指歸。縱覽全書精髓,可以濃縮為兩句話,即: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2017/11/6

方法(勸進行者之書信)

聽聞了真實的道理之後,總要有行動.能夠做到,才算是真的理解了這個道理.如果做不到,只能說是空談罷了.而這需要能夠具體行動的方法.
所謂的"戒定慧","因戒而生定,因定而發慧",正是具體的方法.

防止妄念與貪嗔癡等惡習的產生,看清楚他們在心裡是如何地起伏,然後讓他不再發生,這就是"戒",而這也就是"放下"的功夫.

第一步是覺查.
先做到查覺念頭的產生,還談不上滅除.因為我們太習慣他們了,根本沒能力滅除.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正是這個道理.
先認得"賊"的面目,才有機會抓得到他們,把他繩之以法.

第二步是放下.
認得了自己的妄念紛飛,才有機會放下貪嗔癡.也就是,放下各種妄想.
放下佔有的念頭,貪心就沒了;
放下人我對立的念頭,瞋心就不起了;
放下控制人事物的慾望,就不愚癡了.
此正謂:"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熄滅得越多,身上的能量就消耗得越少,定力才能逐漸增加.

要時常注意自己的念頭有沒有往熄滅貪嗔癡的方向上前進,這就是修行的開始.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無不時時刻刻都面臨著外界的考驗.
問題是,自己警覺得到嗎? 會隨著習氣而忘了嗎?

我們可以觀察看看:放下了孫子的奶奶,她的生活有沒有變得更加自在?

何謂著世事,譊譊憂無常?(勸進行者之書信)

如果擔心未來, 擔心老後, 擔心工作….這個時候,就要有依靠,趕快抓緊一塊浮木,甚至上船,否則終必隨波逐流,不知將何去何從.

外在的依靠並不真實,生活表面上看來不錯,不會有什麼危機感的,那只是個虛妄的狀態而已.

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大,再不抓住,再來就更沒機會了!

浮木在哪裡?就在眼前啊!

與其終日憂憂於未來,不如放下這些擔憂的事,抓緊浮木,透過老師或善知識的指導,了知這些真實的道理,花個幾年,逐步堅實自己的心.

工作照做,畫畫照畫,年齡照老,生活照樣前進,但是對於真實的道理愈加透徹了解,就算沒工作了,失去健康了,甚至面臨所愛分離,也會有足夠的力量來面對.

水杯中放進泥砂,然後拼命攪動,是看不見杯底的.只有讓水與砂慢慢地沉澱下來,光線也才能透進去,自然可以照見一切.

道理越清楚,心也就越安定.自然能度過一切苦厄.

當此之時,再拿起畫筆,所畫即自己的所見,而且是真實之見,這幅畫的深度自然天成.何愁不會讓人感動,不會有人欣賞?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心所想,手所畫,所畫物,合而為一的境界,正是如此.
(與畫師妻之書)

2017/11/4

照見淫習

一時淫念趁隙而入,習氣又起。所謂生理之本能與習氣交加,讓人防不甚防。
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此則可謂「一念淫心來,百萬漏洞流」啊!
縱然覺得自己功夫不錯,但隨時隨地都可能被這趁隙而入的一念擊潰,能不慎乎?能不精進乎?

習氣讓人隨業而轉,而習氣中的淫習更讓人沉淪六道,無有出期。
所謂戒定慧,若無戒無定,則唯有往下沉淪往三惡道去;若無慧,則只能往上享人天福,福報享盡仍難免沉淪。
難怪諸位大德皆說:「戒律很重要,而定為樞紐」。戒不住則沉淪,定不住還是照樣沉淪。
有戒有定,則道業增長;加上有慧,念佛求生西方,則永脫輪迴,淨業成矣!
方法唯有念佛,以攝心為戒,祈求諸佛之加佑,令心不亂。

南無阿彌陀佛。願以此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