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31

唯識三十頌 直解

唯識三十頌 直解#

  • 天親菩薩造,三藏法師譯,藕益大師解
  • 參考:唯識三十頌 直解(蕅益大師)
  • 天親菩薩大乘最具代表之論典即此頌
  • (觀心法要)
    • 妄心:既不自生,亦不他生,又不共生,不無因生,只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012)
  • 修行者的第三能變乃關鍵,否則一般人只受初能變影響(受業力支配,心隨境轉)
  • 業種子須成佛才能被消滅破壞,懺悔業障的重點在對治煩惱,讓罪業種子無因緣可得果報,再栽培憶佛念佛的念頭,先讓淨業得果報,帶業往生,先到極樂世界再說。之後阿賴耶的種子將不會再得果報。(附表十三:十大地法,014,40)
  • 三性(重要!三性一定要明白才能了解唯識)=>徧計執性、圓成實性、依他起性=>先破遍計執(大死一番),再悟圓成實,再以依他起(用)
  • 資糧位-「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於識相性能深信解。其相云何。」=>聞思智慧,但無法解脫,但朝向解脫方向(順解脫分)。
    • 求住唯識性:「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未起識)未起真實智慧,(求住唯識性)但強迫自己安住此理,希求無上菩提。煩惱障與所知障仍未伏。
    • 資糧位無禪定,只有聞思智慧。大部分心隨境轉,外凡=>須經一大阿僧其劫,止觀力薄弱,易受刺激,靠願力與信心支持。但易退轉。故祖師力勸求生淨土。

———————————————解釋題目————————————————————#

  • 唯識:
    • 唯:破小乘執有
    • 識:強調心識活動(否定中觀之偏空)
    • 離:離有無,處中道
    • 附表一:(唯識觀心法要,藕益大師)
      • 萬法唯識:萬法-所變現;唯識-能變現。
      • 唯識觀法:要先破二執,才能現真性。以空觀為方便而悟入萬法唯識。
      • 若境(隨順無明凡夫,之雜染緣起)...有三種(瑜伽師地論)(1)有尋有伺:對欲望有所尋伺,最低;(2)無尋唯伺:消滅粗尋,內心仍隱約有欲望的伺;(3)無尋無伺:完全無欲望之希求
      • 若教若理若行若果(清淨緣起):教理-先明白道理;行-修止修觀;果-功德
      • 無論雜染或清淨緣起,皆不離現前一念心識。
  • 三十頌:
    • 唯識相:世俗諦(初24頌)
    • 唯識性:勝義諦(第25頌)
    • 唯識行位:修行位次(最後5頌)

———————————————隨文釋義————————————————————#

  • 唯識相
    • 略辯唯識相:「問:若說唯識,為何世間與聖教皆說有我法?」「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
      • 所變相(由假說「我」「法」)
        • 我相:主宰意。能自我決定性質。
          • 世間說有我相。謂有情命者等:凡夫我-無體隨情假。遍計執。無體=無自在力,由業力決定。隨情假=自我捏造。
          • 聖教假說我相。謂預流一來等:初果、二果各階位。聖教我相-有體施設假。有體=有依他起的自體,有作用但不顛倒。有我空智慧,有自在力-(1)不墮惡;(2)不退轉 (01,end)
        • 法相:軌持意。(1)有明顯的軌範(物);有明了性(心);(2)可保持
          • 世間說有法相。謂實德業等:
            • 實:法的體性,地水火風空;德:數量,勢力,強弱;業:作用
            • 外道認為離開心,有獨立體性,類似科學=>錯誤理解=>「遍計執」
          • 聖教假說法相。謂蘊處界等:以心識為主=>「依他起」
        • 總結:空不礙有;有不礙空。
          • 既無實我實法。但是由於假說。所以隨情施設。妄有種種相轉:「文以載道」,說法功德大,聽法功德亦大(因能趨向聖道)
      • 能變相:「而彼種種我法之相。不過皆依識所變現」
        • 第八(異熟識):熟-成熟業力,把善惡業果變成果報的功能;異-因變果有三種差異:(1)異時而熟(造業與得果報不同時);(2)異類而熟:因地有三性,但果則無記(性質改變);(3)變異而熟:數量改變。堅固不堅固。
        • 第七(思量識):捏造微細的我相與法相
        • 第六(了別境識):了別六塵境界,安立粗的我法二相(02,end)
        • 附表二:問答釋妨(成唯識論)
          • 問:若無我,為何世間有恩怨頌習記憶的事?=>答:有情眾生,依第八識(根本識)任持種子(記憶),與一切法互為因緣,薰習力故(現行與種子互為因緣增勝)。
          • 問:若無我,誰流轉三界?誰求厭苦求涅槃?有我才有業果報,因果才成立...=>答:流若有我,就不會有變化了,因果也不成立,壞四聖諦。轉三世是一念心識,非我。
          • 總結:我是自我捏造。定無實我,但有諸識,前滅後生,因果相續,由妄薰習,似我相現,妄執為我。
    • 廣辯唯識相
      • 三能變相==============================================================================
        • 初能變相(第八識,因緣變,異熟能變):﹏﹏﹏﹏﹏﹏﹏﹏﹏﹏﹏﹏﹏﹏﹏﹏﹏﹏﹏﹏﹏﹏﹏﹏﹏﹏﹏﹏﹏﹏﹏﹏﹏﹏﹏﹏﹏﹏﹏﹏﹏﹏﹏﹏﹏
          • 「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唯捨受。是無覆無記。觸等亦如是。恒轉如暴流。阿羅漢位捨。」=>雜染相(初阿賴耶識~恒轉如暴流)=>清淨相(阿羅漢位捨)(003,end)
          • 附表三(第八識之三相門-自相門、因相門、果相門)(觀心法要)
            • 自相:自體相貌,以阿賴耶為自之體相。第八識有很多功能(相貌),其中阿賴耶最能代表,阿賴耶=「藏」,攝持不失。即能藏、所藏、執藏。(1)因地攝持善惡種子;(2)果地攝持一期身心果報
              • 所藏(因地):受薰。受前七薰習。前七主動生善惡,第八被動藏起來(受薰)。能受薰的原因是「無記性」。
              • 能藏(因地):持種。把前七種子藏於自體中。因明了性恆常相續,故能持種。
              • 執藏(我愛執藏,果報):被第七執為自內我,第七為能執藏,第八為所執藏。一般所言藏(阿賴耶)乃指我愛執藏。
                • 第七識依每期的不同果報執此識為我,ex:女人時執為我,國王時執為我,螞蟻時執為我
                • 不動地前才捨「藏」:指把第七對第八的我愛執藏破壞
            • 因相:即持種功能(一切種識)
            • 果相:即異熟功能(執受一期的果報)(異熟識)。對望未來為因,對望過去為果=>合而為藏
          • 十二門(藕祖)
            • 一名阿賴耶識者:(自相門)此云藏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即約當體自相言也
            • 二名異熟識者:(果相門)由過去善惡業習成熟之力。所感無記果報總主。以此異熟識體。望前善惡業習。業習是因。此識是果也。=>凡夫至等覺皆有異熟,範圍最廣。
            • 三名一切種識者:(因相門)此識一類無記。受前七識諸法之熏。持前七識諸法之種。現在未來前七諸法一切現行。皆由此識所藏種子發起。諸法現行是果。此識是因也=>如實紀錄善惡業種。附表四:明種子義
              • 種子體性:種子為能變,萬法為所變。第八識中,親自引生差別果報的功能。
                • (1)剎那滅:(因地生滅)生起即滅(無住與異)。揀別外道之不生滅的我。故諸行無常。因地剎那生滅,果報亦如此。若因地不生滅,則違背因果。
                • (2)果俱有:(果地生滅)果報與種子俱生和合(頓生頓滅,步調一致無前後差別)。在有漏位皆為生滅性。(04,end)
                • (3)恆隨轉:雖生滅,但恆常運轉,至究竟位才消失。即習氣相續。
                • (4)性決定:善種子生善果報,惡種生惡報,種子體性決定不變。重報輕受即是。
                • (5)待眾緣:等待眾因緣和合才得果報。揀別外道之生命出自偶然。
                • (6)引自果:個別果報為各自的業力引生。揀別外道一因多果論。
                • 總結:種子、第八識與所生果=>非一非異=>體用因果。(種子與第八識-體用;種子與現行-因果).譬喻:水為種子;第八識為大海;波浪為現行果
              • 種子生因:
                • (1)本有:法爾本有,「本性住種」=>(唯立本有)瑜伽師地論所重
                • (2)新薰:數數現行,身口意活動所薰成,「習所成種」=>(唯立新薰)攝大乘論所重
                • 總結:本新合論(本有+新薰)
              • 種子類別:(漏即煩惱)
                • 有漏種子
                  • (1)名言種子:第七意識名言分別,即思想=>等流果(依攀緣境界而等流)+異熟果(滋潤業種子得果報),且會相續。兩大功能:(1)發業;(2)潤生(臨終所起,得果報)
                  • (2)業種子:第六意識思心所發動善惡業=>異熟果(果報受完即無)
                  • 總結:業種子太多,難對治。修行懺悔以對治名言種子(思想)為主。
                • 無漏種子:對煩惱有對治力
                  • 生空無漏種子:對治煩惱障
                  • 法空無漏種子:對治所知障
                  • 俱空無漏種子:空空(捨空),空觀。主要對治名言種子。(05,end)
            • 四言不可知者:(了別功能-能緣心與所緣境皆不可知)。此識「能緣」行相極為微細(不可覺知)。此識「所緣」五淨色根及諸種子亦甚微細。此識「所緣」外器世間難可測量也(境界廣泛無法窮盡)=>(1)能緣微細不可覺知;(2)所緣廣大不可窮盡
            • 五言執受處者:(所緣相)即指此識所緣相分。執受二字。指勝義(與)浮塵五根及諸種子。處之一字。指依報世間。此三皆是第八識所緣境也。
              • 對所緣執受:執-執持以為自體;受-心生感受=>第八與根身、種子同甘共苦;但對器世間只有處(攀緣,但無執受),ex:被棒子打,身心感到痛苦;但若棒打桌子,則不會;若造罪,罪業種子會令心不安;若持戒造善,則心寂靜=>故第八對種子會有所感受。
            • 六言了者:(能緣心)即指此識能緣見分。識以了別為現行之相狀也。
              • 附表五-所緣行相門
                • 正明行相
                  • 不可知:
                    • 所緣相分
                      • 執受:根身、種子=>心識與根身同甘共苦
                      • 處:器世間=>所緣相分甚深廣大
                    • 能緣見分:了(了別)=>能緣見分微細難知(剎那生滅非能了知)
                • 證有本識(依教理證明第八識的存在的十種教義)(前八雜染,第九清淨,第十通染淨)
                  1. 持種心:(因相)具有執持善惡種子的功能。心識具有串習累積的功能,故有持種。(非第六識,因:(1)前念滅後,無法薰習後一念,須前後念同時存在;(2)有善惡,無法受薰包容善惡,故第六識無法持種)
                  2. 異熟心:(果相)。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此識為何?識緣名色扮演異熟功能。變現果報必為無記。
                  3. 三界趣生體:(約自體)三界果報體必有依止處。具普遍三界的功能。前六識無法普遍三界。
                  4. 有執受:(約作用)心與境界接觸有感受。誰執受?只有第八識。
                  5. 壽煖識:(約因果之相續)壽命、體溫與心識三者互相攝持。睡眠時前六識不活動,但有溫度,表壽命在,身體中仍有明了的心識,此即第八識。
                  6. 生死時心:(約因果之相續)臨終出現三種心-(1)明利心(第六識明瞭清楚時,往生時機)=>(2)昏昧心(第六開始昏暗)=>(3)夢覺(第六識不活動)=>只剩第八識善惡交攻,釋放業力
                  7. 緣起依:(約因果之相續)依緣起法,識緣名色(第六),創造名色者應為第八識,不可能是第六識創造第六識。
                  8. 識食體:(約因果之相續)食者,滋養色身,有四-(1)斷食(分段飲食);(2)觸食(接觸歡喜境界,不吃也可維持);(3)思食(心中有願望);(4)識食(地獄眾生無前三食,只能靠第八識維持)(06,end)
                  9. 滅定有識:(約聖人心識)三果以上聖人所入滅盡定,前六識不活動,但仍有一心識存在以支持生命,此執受根身的微細心識即第八識。
                  10. 染淨心:(通凡聖)不能以一時現行的第六識是以安立凡聖,因未斷除煩惱的聖人,第六識仍會活動,故無法判定。應以第八識種子的斷除來判定凡聖。
                • 證有本識(依聖言量):
                  • (阿毗達摩經)「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成就功德(或造惡)乃日積月累,微細的第八識受前六識造業之薰習(受薰→持種→變果報)
                  • (解深密經)「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避免被誤解為常一的我
                  • (入楞伽經):藏識如大海,受境界風而生各種波浪...
            • 七云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者:謂與此遍行五心所恒相應起也。遍行心所。具如百法中釋。(此約相應的心所)
              • 附表六:五徧行心所..(1)徧一切心(心王);(2)徧一切性(善惡無記);(3)徧一切地(三界九地);(4)徧一切時(有漏無漏時,通凡聖。轉凡成聖之關鍵)
                • 依迷悟分二門
                  • 流轉門(成唯識論):觸(根塵識三合和)=>作意(如理或非如理,警覺)=>受(樂苦捨)=>想(於境取相,設名言)=>思(造善惡)....約凡夫安立
                  • 還滅門(瑜伽師地論):作意=>觸=>受=>想=>思...約修行者決定。不管觸,以作意引導。
                • 以四力成就作意
                  • 境界力作意:(外因)依外在環境薰習。孟母三遷。
                  • 憶念力作意:(外因)經常憶念五欲,破壞正念。
                  • 希望力作意:(內因)願力、目標。
                  • 串習力作意:(內因)習慣。(07,end)
            • 八云唯捨受者:(果相)受有三種。謂苦樂捨。今第八識。行相極不可知。不能分別苦樂。故唯與捨受相應也=>無論苦樂皆不帶名言,對業性如實轉為果報
            • 九云是無覆無記者:(因相)性有三種。能為此世他世順益。名為善性。能為此世他世違損。名不善性。亦名惡性。於善不善損益義中不可記別。名為無記
              • 就無記性。復分為二。若與染汙相應。名為有覆無記(我愛執,覆蓋無我真理;障礙聖道)。若無染汙。其性白淨。名為無覆無記。
              • 今第八識。是善惡所招苦樂之果。體非善惡。又不與根隨煩惱相應。故是無覆無記也=>第八識造作業性無覆無記
            • 十云觸等亦如是者:謂觸等五箇心所。亦如第八識惟是無覆無記性攝。亦屬異熟。所緣行相亦不可知也。
            • 十一云恒轉如暴流者:(總結)恒。謂此識無始以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轉。謂此識無始以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恒則非斷。轉則非常。非斷非常。因果法爾。望前名果。望後名因。喻如暴流。長時相續而非斷常也。
              • 附表七:因果法喻門(以水流譬喻)
                • 非斷非常,以恆轉故(成唯識論)
                  • 恆:(世俗諦)一類相續,常無間斷。(1)因地-性堅持種,令不失故;(2)果地-是界趣生,施設本故
                  • 轉:(勝義諦)念念生滅,前後變異。(1)果相-因滅果生,非常一故;(2)果相-可為轉識,薰成種故(功德不決定,會進退)
                  • 總結:恆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暴流,因果法爾。
                • (觀心法要)解釋「恆轉如暴流」
                  • 能漂溺故:令眾生輪轉生死大海(善業:漂;惡業:溺),無法解脫。
                  • 轉識(前六識)間斷,此不斷:波濤有起滅,但水流不斷
                  • 習氣(善惡種子)與第八識心所法恆隨轉:內在習氣種子如水內之魚;外在觸等五法如水面草(跟隨水活動)(08,end)
                • (觀心法要)解釋
                  • 生命本來面目即:現前一剎那法(心識),望前為果,望後為因
                    • 約現在果談過去因:塵點劫前,猶若今日。現前一念心識變現過去影像而攀緣之,非實際攀緣過去,因過去已消失。
                    • 約現在因計未來果:無量劫後,猶若指掌。現前一念心識變似未來果相,非實緣未來事,以未來未生,無可緣(未來事已成熟,故可看到,但非真的緣未來事)
                    • 總結:十世古今,不離當念。
                      • (宗境)過去未來無體,剎那薰習,唯屬現在=>不論看到過去或未來,生命只有當下一念。
                      • 現在正起妄念之時,妄念違真,名為初識,非過去有識創起,名為初識=>黑暗非累積三千年,只有當下的黑暗,只須把某個當下的黑暗消滅,即可光明。現前的煩惱,即無始的煩惱。=>時間與空間即現前一念心識!
                      • 無自性:一切法空,皆無自性=>法空,指無自性(非無),但待緣起。無自性即假借因緣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無自性即「不決定」,依因緣而變化。反之..有自性=>法的存在,不必等待因緣即可存在。
            • 十二云阿羅漢位捨者:煩惱斷盡。名阿羅漢。即聲聞乘之第四果。緣覺乘之辟支佛果。永斷俱生我執。大乘菩薩八地以上。永伏俱生我執。皆名為阿羅漢。爾時此第八識。不復名阿賴耶。但名異熟及一切種。若至如來位中。并捨異熟識名。但名一切種識。亦名菴摩羅識。亦名大圓鏡智相應心品也。
              • 附表八:三位功能
                • 我愛執藏現行位:七地前、二乘有學與凡位之「阿賴耶識」,第七識執為「實我」「實法」「我執」不斷(阿羅漢位捨去阿賴耶)
                • 善惡常果位:凡夫至金剛道前之「異熟識」(金剛道後捨異熟)
                • 相續執持位:凡位至佛果皆有「一切種識」(不可捨,只能轉,成佛後只剩一切種識)(09,end)
        • 第二能變相(第七識,思量能變)﹏﹏﹏﹏﹏﹏﹏﹏﹏﹏﹏﹏﹏﹏﹏﹏﹏﹏﹏﹏﹏﹏﹏﹏﹏﹏﹏﹏﹏﹏﹏﹏﹏﹏﹏﹏﹏﹏﹏﹏﹏﹏﹏﹏﹏
          • 一名末那者:末那=「意」=「恆審思量」。(1)恆-相續不斷;(2)審-思量。對所緣境做深入思維與觀察(前五識非恆非審;第六識審而非恆;第八識恆而非審;第七識亦恆亦審)。依功能立名。
          • 二云依彼轉:(所依門)彼。指第八識。(1)第八識之現行。是此識之根本依(增上緣)。(2)第八識中所藏第七識之種子。是此識之種子依(親因緣)。轉。謂相續生起也。=>非自然生,非他生,乃過去相續串習所生起。
          • 三云緣彼:(所緣門)生起後攀緣什麼境界?=>緣彼第八識之見分而起微細我法二執也。=>錯認第八識即本來面目。第八原是無覆無記,受第七恆審思量,把無覆無記轉變為阿賴耶(我愛執)
          • 四云思量為性、五云思量為相:(體性門、體相門)以恒審思量為(內在)體性與(外在)行相=>產生我執與法執
            • 附表九:我執、法執行相(成唯識論)
              • 釋名:
                1. 我-主宰:(1)不被一切法主宰,外在因緣不能改變;(2)能主宰一切法,決定性質)=>福報大時,某斷時間可主宰。但若認為「常一」不變,即為我執
                2. 法-軌持:某一時空能保持不變的軌範(體性)=>唯識學之法空觀:法約心安立(法的規範由心決定),離開心識而有獨立體性(心外有法)即「法執」。(ex:多人同時一百元,功德依各人內心之造作決定)
              • 種類:
                • 分別執:(後天學習)能執-第六識;所執-五取蘊(粗,有間斷)=>即蘊計我
                  • 最易執色法為我,起斷滅見;
                  • 執心法(受想行識)為我-a.感受是我;b.想是我,把外境轉成影像是我;c.行是我,相續遷流;d.識是我
                • 俱生執:(天生)
                  • 能執-第六識;所執-五取蘊(粗,有間斷)=>禪定中,不動分別,但仍執寂靜的狀態是我
                  • 能執-第七識;所執-第八見分(細,無間斷)=>無想定中前六識不動,但仍有一個我相(010,end)
              • 過患:(1)我執-煩惱障-障大涅槃;(2)法執-所知障-障大菩提
              • 伏斷:
                • 分別我法二執:(1)現行-地前漸伏,初地永斷;(2)種子-初地頓斷
                • 俱生我執:(1)現行-七地前漸伏,八地永斷(無功用行);(2)種子-金剛(佛)無間道頓斷
                • 俱生法執:(1)現行-地地或伏或起,金剛無間永斷(只有佛能);(2)種子-金剛無間道永斷
            • 第七識內擾第八而成賴耶,外擾前六而成有漏:生命無法解脫即我愛執。
          • 六云四煩惱常俱等:(心所染俱門)若無調伏我法二空,與平等性相應,則引生四根本煩惱
            • 一者我癡。即是無明。愚於自識所變我相。迷於無我真如之理=>攀緣第八識,自己捏照一個我相。如見繩妄想為蛇(但不排斥真理)
            • 二者我見。即是妄執。謂第八識之見分。本非成法。妄執為我=>長時間顛倒推求,產生錯誤的看法(會排斥真理,我空觀很難修)
            • 三者我慢。謂恃所執我。倨傲高舉=>以自我為中心
            • 四者我愛。謂於所執我深生貪著也=>愛著與保護自我,自我利益優先
            • 總結:此四障解脫,障菩提心,障大悲心,無法自他交換
          • 七云及餘觸等俱:(心所相應門)。謂遍行五心所。定得相應。及八種大隨煩惱。別境中慧。亦得相應。共有十八心所(四根本+五遍行+八大隨+別境慧=18)=>別境中慧:能簡擇所觀境,但是錯誤的,錯認第八為我。
          • 八云有覆無記攝:(三性門)有覆無記-由與四煩惱等相應。隱蔽真理(障聖道)。故名有覆。非善不善。故名無記=>不能把我愛判為惡,只能說染汙有漏(有漏業有善惡;無漏業則純善)=>第七無法修觀,無記故無法自我修正,只能靠第六識。
          • 九云隨所生所繫:(界繫門)謂隨其所生三界九地。即繫屬于此界此地(揀別前六識的活動侷限)
            • 1.粗分:隨第八識所得果報即繫屬之(ex得男身,即為男之思量)。只攀緣當期阿賴耶為我
            • 2.細分:因無念心所,故無法分別前念我與當前一念我,只能了別當下心念為我
            • =>且第七對第八變現的果報無感受(011,end)
          • 十云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三功德力對治末那-阿羅漢、滅盡定、出世智慧
            • (1)謂此我執相應之末那。二乘無學。方得永斷。菩薩八地以上。方得永伏。故阿羅漢無有=>二乘無學與大乘八地
            • (2)那含聖者(阿那含)。登地菩薩。入滅盡定。亦暫伏滅。故云滅定無有。=>我空智慧現前
            • (3)聲聞初果以上。菩薩登地以上。真無我解(根本智)。及後得智。二無漏道若現前時。亦暫伏滅。
            • 故云出世道無有也(無有染汙末那,但有清淨末那)
            • 附表十:伏斷門(對治第七識之恆審思量)
              • 行法(觀心法要)對治煩惱非以相殺,而是以二空智,深觀煩惱,本無自性=>非只觀粗煩惱相,而是「深觀」煩惱的真實體性
                • 方法:觀現前一念煩惱=>「既不自生,亦不他生,又不共生,不無因生,只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
                  • (1)不自生:若不假外緣自生,應一切時生=>自生不能成立
                  • (2)不他生:若他體所生,怎會體性不同?而且對同一境界,有時會起煩惱,有時不會=>故他生不成立
                  • (3)不共生:自生與他生則不成立(自不生,他不生,故一定不共生)
                  • (4)無因生:無因緣生..
                  • 結論:只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只是一時因緣,所生的虛妄相貌。
                • 方法:觀時空-煩惱生時,不在內(只有內臟,找不到),不在外(在外即與我無關),不在中(何謂中?);不在過去(已滅),不在未來(未生),不在現在(剎那生滅,無住相,根本無現在)=>故覓心了不可得
                • 總結:生即無生,終無自性,自性既無,他性何有?自他既無,豈有共性?有尚叵得,況無因生=>如此研觀,勿令休息,解種熏發,惑種自消
              • 位次(成唯識論)
                • 補特伽羅我見相應:一切異生,二乘有學,七地前菩薩,緣阿賴耶識起補特伽羅我見=>我愛執
                • 法我見相應:一切異生、二乘與菩薩,法空智不現前,緣異熟識起法我見=>法執
                • 平等性智相應:一切如來、見道及修道位,法空智現前,緣「無垢識」與「異熟識」起「平等性」智?(012,end)
              • 結勸(觀心法要):第七識恆審思量攀緣第八識見分,妄起我痴我見我愛我慢,干擾第六識,產生人我相,成有漏,故雜染。要出輪迴,須勤觀「無我」,以消滅恆審思量的染汙末那=>第七識的俱生我執,細難斷,有次第:
                • 1.先用第六識與相應之正慧心所,持戒=>修定=>生智慧(依大乘教理,如實觀察,使無我正解種子,日漸薰習)...一切法因緣生,須以止觀的因緣對治煩惱,煩惱才會消失....(須先搭船渡至彼岸)
                • 2.(見道位)無漏實智現前,方得永斷(船到岸,即可捨船)
        • 第三能變相(第六識,了境能變)﹏﹏﹏﹏﹏﹏﹏﹏﹏﹏﹏﹏﹏﹏﹏﹏﹏﹏﹏﹏﹏﹏﹏﹏﹏﹏﹏﹏﹏﹏﹏﹏﹏﹏﹏﹏﹏﹏﹏﹏﹏﹏﹏﹏﹏
          • 一云差別有六種(別相):。(=>依根立名)謂依六根而住。由六根而發。繫屬於六根。助六根了別(了別者為識,非根)。如六根之各緣一塵。故有六種識。
          • 二云了境為性(總相):六識皆以了別塵境為自性
          • 三云了境為相(總相):六識即以了別塵境為行相
            • 附表十一:差別有六種,了境為性相
              • 了境:了境為性相(第六識夾帶前五識於六塵做三種了境分別,故前五隨第六識轉)。性-體性(內二分-自證、證自證分);相-行相(見分)
                • 第六識與前五識差別-(1)空間-前五攀緣為別緣(個別攀緣,有特定範圍),第六為通緣(皆可了別);(2)時間-前五只能攀緣現在;第六能通三世;(3)前五不能單獨活動(須第六識幫助,若眼看物,心不在焉,則看不到);第六可獨頭活動
              • 了境三種差別:
                • 自性分別:於現在所受諸法,於自相上分別之=>當下取相不帶名言,攀緣現在(自相:於境取相,不帶名言,第一念)
                • 隨念分別:於昔時所受諸法,於共相(=名言)上追念分別=>攀緣過去,追憶名言。依別境之念心所(共相:帶名言)
                • 計度分別:於過現未三世不現前諸法,思構分別=>慧心所。假借名言思構分別
              • 八識比較:前五與第八只有自性分別;第七有自性與計度分別;前六則三種分別皆有 (013,end)
          • 四云善不善俱非:(三性門,因地造業)此六識若與信等十一相應。即善性攝。若與無慚等法相應。不善性攝。俱不相應。即非善非不善無記性攝也=>造善造惡皆第六意識
          • 五云此心所遍行等:。五十一心所法。皆得與第六識相應。若前五識。但除慢疑見三種根本煩惱。亦除四不定十小隨煩惱。餘皆得相應也(共三十四)=>心所需依心王生起;心所與心王相應;心所繫屬各自心王
          • 六云皆三受相應:(受具門,受用果報)前六識。皆能領納順違俱非境相。領順境相。名為樂受。領違境相。名為苦受。領非順非違境相。名不苦不樂受。亦名捨受
            • 附表十二:五受相應門(心識與境界接觸的領納功能-受)
              • 三受:
                • 逼惱受:(1)苦受(粗重無分別-無隨念計度分別,只有自性分別,不帶名言,直覺反應);(2)憂受(微有分別-隨念計度自性分別皆有,建立名言)
                • 適悅受:(1)樂受(同上);(2)喜受(同上)
                • 不逼不悅受:捨受平等轉
              • 身受與心受:
                • 身受:前五識相應=>業力變現果報=>苦、樂(直覺,不帶名言)
                • 心受:第六識相應=>憂、喜(非業力變現,乃煩惱,第六識名言建立)...苦是第一隻箭,第二隻箭乃憂,修行人應調伏憂受,但苦受不可避免(014,end)
            • (以下說明第六識相應心所)
            • 初遍行觸等。次別境謂欲。勝解。念。定。慧。所緣事不同
              • 遍行(已說過):五心所在同一境界活動。
              • 別境:(各別境界)一欲。二勝解。三念。四定。五慧-欲緣所欲觀境。勝解緣決定境。念緣所曾習境(銘記不忘)。定慧緣所觀境。(五心所在個別境界活動)
                • 附表十三:十大地法(成唯識論)(地-依止如大地,念頭依此法生起,如大地生長善惡念頭-五遍行+五別境)
                  • 非十大法狀況:內心善惡種子遇境緣刺激而生善惡念...單純就五遍行,等流習氣任運轉生
                  • 十大地法(作意引生,刻意栽培):念→定→慧→勝解→欲→作意→觸→受→想→思→(善)或(惡)
                    • 作意:心念生起的第一念...警覺心,譬如一打妄想,作意不能打而念佛,引導趨向所緣-包括如理作意或非如理作意..但此時尚未與佛號相應(尚無聲相)
                    • 觸:創造聲相,音從耳入→觸,即開始與佛號接觸,心境接觸
                    • 受:寂靜安樂之受
                    • 想:生起名言,若修止,則名言少;若修觀,則名言多,如極樂世界依正莊嚴
                    • 思:開始造業→尋伺→善惡心所生起
                    • 欲:作意的產生原因?往前看,則作意乃從欲而來。若希望往生,則會帶動作意,憶佛念佛。故希望(欲)乃關鍵,希望不同則作意不同。如小乘(出離)與大乘(自度度生)之異。若無解脫的希望,則法無力量。十大地法關鍵→欲-欲作、欲觸、欲受、欲想、欲思。
                    • 勝解:欲來自深入觀察而產生理解。
                    • 念→定→慧:即止觀,念(念佛,銘記不忘,經常思維五欲過失與聖道差別)→定(不散亂)→慧(觀真相,修行目的為何?)
                      • 修行目的為何?五欲樂與聖道樂之差別:
                        • 1.障礙與非障礙:五欲產生-(1)煩惱障(擾動相,破壞快樂,降低安樂),名言與第七的法我二執有關;(2)業障(心不安);(3)報障(老病死)
                        • 2.堅固與非堅故:五欲樂不堅固,但聖道樂可相續至來生
                        • 3.解脫與非解脫:五欲無法解脫生死苦惱,無法對治;聖道能具解脫苦惱之力量
                      • 凡夫隨業往生;淨土則隨念往生(用第六識產生強大念頭引導業力...臨終不可打嗎啡,以免心識暗鈍,須第六識暗鈍前臨終開導)(015,end)
            • 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信心功德、智慧功德、禪定功德參考大乘百法明門:善十一者
              • 其他17善心所:前面11個善心所的組合-ex:欣=信+慚愧。其實只要11個善心所即足以對治煩惱=>「少善能抵多惡」,先生善,再破惡(016,end)
            • 煩惱。謂貪。瞋。癡。慢。疑。惡見。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掉舉。與惛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煩惱體性:煩躁惱動,擾害身心,違背涅槃寂靜之法。
              • 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參考大乘百法明門]
                • 貪:染著,有所期待。「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一切無樂時」=>資糧位時,法空觀不易修,應透過轉五欲樂為大乘法樂,安住三寶以修習
                • 瞋:對苦聚之憎恚。貪不障礙善根,嗔會障礙善根,壞大悲心,故菩薩重治嗔。=>治法:(1)隨緣消舊業想;(2)善知識想-只有面對冤家逆境才能有機會生起寬恕與包容的功德,並修忍辱波羅密。
                • 癡:無明-(1)對異熟果(因果)疑;(2)對真實義疑(因謗法故;因賣酒與毒)
                • 慢:侍己於他,高舉,生苦為業(不聽勸諫,易招感罪業),會折損功德→對治:觀一切人皆菩薩,惟自己是凡夫,看他人優點;
                • 疑:對諦理猶豫不決。懷疑有三:疑師、疑法、疑自。
                • 惡見:利使,造業力量猛利。參考大乘百法明門
              • 隨煩惱二十:參考大乘百法明門
            • 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四不定心所
              • 悔。即惡作-(1)應做未做;(2)不應做而做..若追悔惡法即是善;反之為惡,故不定
              • 眠。即眠睡=>若為修行而睡即善;為放逸而睡則惡
              • 尋伺。尋即尋求=>覺;伺即伺察=>觀...尋伺須依名言而安立,即依思想...(對娑婆的尋伺淡一分,對極樂的尋伺多一分)
                • 改造尋伺:(1)立目標;(2)數數薰習
              • 二(數目)各二(通善惡)者。謂悔眠為一。尋伺為一。此二各通善染二性也(017,end)
          • 依止根本識(七共依門)。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八俱轉門)。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九起滅分位門)=>第三能變相貌,即「了境能變」...(1)前六識因地造業力強;(2)果地感受明顯...此解釋六識了境的功能生起的原因(云何應知現起分位)
            • (七共依門-前六識所共同依止)依止根本識:謂前六轉識。必以第八根本識之現行而為共依。又必以第八識中所藏前六轉識種子為各別親依也
              • 親因緣:過去薰習種子所生起(第六識種子-1.根利遮輕;2.根利遮重;3.根鈍遮輕;4.根鈍遮重)
              • 增上緣:前六識須依第八識種子現行(ex:若第八識現行到畜生或天道,則障礙前六識的明了性)=>人道最佳,為法器
            • (八俱轉門)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謂前五轉識。皆仗眾緣。方得生起現行。如眼識九緣生。耳識八緣生。鼻舌身三識七緣生。緣具則不妨俱起。緣缺則不必俱生。故云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多少無定。水喻第八藏識。濤波即喻前五識(境界風為因緣,才能起浪)
            • (九起滅分位門)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單指第六識生起因緣):謂前五識。所藉緣多。緣有具缺。故起滅不定。第六意識。所待緣少。緣具無缺。故常得現起。但除五位。暫時不行。一者生無想天。二者入無想定。三者入滅盡定。四者極重睡眠。五者極重悶絕
              • 附表十四:起滅分位門(起-現行位;滅-種子位;分位-差別情況)
                • 前五識:須待眾緣和合,外緣具足才能活動,必須第六識幫忙。前五識剎那變化,難相續。
                • 第六識:兩個因緣(1)與尋伺相應,自能思慮不藉他引。可隨外門轉,也可不待外緣,隨內門轉;(2)藉緣少,現行時多。除了「五無心位」(第六識不起作用)外。
                  • 第六識主要為:(1)五俱意識;(2)獨頭意識=>參八識規矩頌直解。=>第七、八識恆時轉;第六識多時轉;前五識少時轉
                  • 五無心位:
                    • (1)無想天(天道):色界四禪,外道無想定,破名言,滅想,五百劫
                    • (2)無想定(人道):外道凡夫,調伏徧盡貪,未伏上染,不去想樂受...此定會障礙智慧,因消滅第六識,善根受影響
                    • (3)滅盡定(=滅受想定):(人道)三果以上無漏聖人,止息想作意,伏滅無所有處之貪,我空智慧現前。滅盡定時間短(一天),暫時休息而已。但與上相同的都是第六識不活動=>大乘訶責無想。大乘凡夫,超過無想聖人(發不起菩提心)
                    • (4)極重睡眠:身太疲勞,第六識不活動
                    • (5)極重悶絕:突然昏去(018,end)
            • 結示:三能變相。為自所變二分所依=>三能變相:八識自證分(體,要生了別功能,須有相見二分);所變二分:相分、見分(外在作用)
              • 附表十五:識有四分(每組心王心所活動,了別境界時都有四分=>證明萬法唯識)
                • 正明四分:(掌握:體=>用;能=>所)
                  • 相分(所緣):相即相狀,乃識「所緣」之影像(顏色、聲音、香味...)=>相分即所緣
                  • 見分(能緣):即能緣,乃識了別照境功能。只有心法
                  • 自證分:有兩意-(1)識之自體,相見二分所依止的體性。也是心法;(2)親證自「見分」緣「相分」不謬,能作證,判定是否正確
                  • 證自證分:能親證自證分(證明自證分不謬),亦為心法。
                • 四分三喻:
                  • 喻一:
                    • 體:證自證分=>境背;自證分=>鏡面
                    • 用:相分=>鏡中影像=>所照;見分=>鏡光=>能照
                  • ex:鬼道的自證分看水為火;見分打妄想,自證分會判斷警覺
                  • 喻二:
                    • 體(能證知):證自證分=>人;自證分=>智慧
                    • 用:相分=>布=>所量=>所照;見分=>尺=>能量
                  • 喻三:
                    • 體(能證知):證自證分=>蝸牛殼;自證分=>蝸牛頭
                    • 用:蝸牛二角=>相分與見分
                  • 三量:能量=>見分;所量=>相分;量果=>自證分...對自己來說,一切都自心所變現(對他人來說為心外之法)
                  • 結示法要-四分互緣量果差別:(成唯識論)
                    • 1.相分:(1)見分所緣
                    • 2.見分:(1)自證分所緣;(2)能緣相分
                    • 3.自證分:(1)能緣見分;(2)能緣證自證分......1,4之量果?
                    • 4.證自證分:(1)能緣自證分.................2,3之量果?
                  • 結示法要:(性相通說)一心真如迷為「識」,一念不覺,真如變為四大妄相=>相分;智光變為能見之妄見=>見分;故萬法皆皆八識見相二分所立,故「萬法唯識」
                  • 問答1.八識乃依眾生相用差別差別而立,從八識差別相用中,觀其「緣生性空」,悟入「一心實相」。=>「即用顯體」,用作用來安立八識(非真有八個體)
                  • 問答2.薰習成,非本來具,故因緣不同,招感結果不同。初禪無鼻舌二識(但有鼻舌根);二禪以上無五識;無想天人入無想定,前六不動,只有七八=>八識依眾生因緣業力而立(019,end)
      • 所變唯識(所變萬法)=========================================================================
        • 正明所變
          • 問:云何應知依識所變。假說我法非別實有。由斯一切唯有識耶?(如何知外境是心識所變現?)...
          • 答: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諸識的自證分,依體起用(轉變),即了別的作用,產生能分別的見分;與所分別的相分,見相二分皆從八識來,萬法即所分別=>此正明所變唯識。而決無實我實法也
            • 諸識:八心王與五十一心所的自證分;轉變:。諸心心所之自證分。皆能變似見相二分也。所變見分為「分別」,相分為「所分別」。
            • 依五位百法分:
              • 唯識相:
                • 能分別:(1)心王有八。即自體唯識;(2)心所有五十一。即相應唯識
                • 所分別:(3)色法十一。即所變影像唯識;(4)不相應行有二十四。即分位唯識(差別的不同色法之專有名詞)
              • 唯識性:無為有六。即實性唯識也...我法二空真理
          • 自己在心中的影像造業,非在外境造業。外境乃共業。心外無實法。ex:甲傷害我,甲是傷害自己心中的影像,在心中造業;若我也傷害甲,也是自心造業,傷害自心影像。
        • 廣釋外難
          • 一、釋分別由何難
          • 問:釋分別由何難(既然外在由心產生,此分別心怎麼生起?)
          • 答:「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過去業力+今生環境
              • 由一切種識(過去第八識種子)。如是如是變(種子位變為現行位,有各種差別)。以展轉力故(今生前七識轉變,相互造作,現行資助輾轉)。彼彼分別生。
              • 謂由第八識中。含藏前七識心心所法一切種子。此等種子。熏習生長乃至成熟。轉變不一=>傳承過去的業力
              • 又以此現行互相資助力故。彼彼分別而便得生
              • 何假外緣。方生分別哉=>故不必外在即可生
            • 補充:非外道之唯心無法而已,心變現境界(法),境界又影響心
            • 附表十六:心法生起的因緣
              • 四緣引生
                • 親因緣:有為法親辦自果。體有二:(1)種子;(2)現行
                  • 有為法:有造作因緣,非自體生;辦自果:有力量,成就果報
                  • 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親因緣主要指種子..因種子勢力強且累積相續,現行只一剎那
                • 所緣緣:(所緣境界)..若有法是帶己相,心或相應所慮所托。體有二:(1)親;(3)疏
                  • (1)若有法:存在的法,能見聞覺知;(2)是帶己相:現其相貌,非種子位,在現行位;(3)心心所思慮所托
                  • 所思慮所托:(1)所思非所托=>第七識產生的我,是思慮所生,但非實有;(2)所托非所思=>鏡子與影像,影相依鏡而生,但鏡子無法思慮此影像)
                  • 親的所緣緣:影像相分,個人別業所感
                  • 疏的所緣緣:本質相分,眾生共業所感(ex:一朵花,有其本質相分,但每個人看到的影像相分不同)
                • 等無間緣:八現行識及彼心所,前聚於後自類無間,等而開導,令彼定生
                  • 前一念的滅,對第二念的生起,有開導作用(前念滅,後念才能生)
                • 增上緣:除以上之外皆增上。為存在的法,有殊勝的勢力,能隨順或障礙其他的法。ex:念佛求生,信願為親因,而善業為增上。(020,end)
              • 結示輾轉而生
                • 相分有二(所緣境)
                  • 本質相分:第八識相分-(1)賴耶所生之實種法-阿賴耶種子所變現;(2)根身(正報)與器世界(依報)...乃共業所感=>(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
                  • 影像相分:個人受用(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 (1)前五識托第八識相分為本質,自於識上,變相而緣(有什麼業力,即出現在前五的影像相分=>業力)
                    • (2)第六識托法塵為本質,自於識上,變相而緣(前五影像落謝到第六識,第六識安立名言,再變化...分別好的或壞的=>分別心)
                    • (3)第七識托第八見分為本質,自於識上,變相而緣(產生我法二執)
                  • 舉例:如一人被多鏡所照,此人為本質相分(共業),各鏡為影像相分,依各鏡光滑程度,照出不同好壞的影像(別業)
                • 識變-第八識變似
                  • 前六識所依:六根 + 前六識所緣:六塵之本質與影像 =>自變自緣
          • 二、釋生死用何難
            • 問:雖有內識而無外緣。由何有情生死相續(前為點狀,此為線狀,生死如何相續?)
            • 答: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1)親因緣:有漏無漏業種子;(2)增上緣:煩惱與所知障種子(二取)或願力;(3)產生異熟果報
              • 謂生死相續。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
                • 界內分段生死:由有漏善不善業種子為因。煩惱障(愛取)種以為助緣。招於六道身命麤異熟果。前盡後生。
                • 界外不思議變易生死:界外-二乘與菩薩;不思議-妙用難測;由無漏(戒定慧)有分別業種子。為因。所知障(大悲願力)種以為助緣。感于三種意生身細異熟果。前後改轉(惡法漸少,善法漸增)
              • 是則二種生死。皆由內識惑業所感。何藉外緣哉。
              • 二取。即指煩惱所知二障。俱有執著義故。
              • 附表十七:分段生死之緣由(12緣起)
                • 現在世
                  • 能引支
                    • 1.無明:((1)異熟果惑;(2)真實義惑)=>發業惑
                    • 2.行:(1)福業;(2)非福業;(3)不動業(禪定)=>業種子
                  • 所引支:3.識、4.名色、5.六入、6.觸、7.受=>八識中能生當來異熟果之種子=>名言種子
                  • 能生支:
                    • 8.愛、9.取:第六識相應之貪心所=>潤生惑(現行)
                    • 10.有:行~受等六支受過愛取潤緣,有力量決定招感當來異熟果位
                • 未來世
                  • 所生支
                    • 11.生:從母胎托生之初剎那,乃至未老死之果法
                    • 12.死:由苦果之衰變,乃至死滅位為止(021,end)
          • 三、釋三性不離難
            • (一)、正釋三性不離識(重要!三性一定要明白才能了解唯識)
              • 問:若唯有識。何故世尊處處經中說有三性?(三性:徧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 答:應知三性亦不離識。所以者何?=>三性仍是一念心之差別所安立,三性乃依心識三種相貌而立
              • 徧計所執性:「由彼彼徧計。徧計種種物。此徧計所執。自性無所有。」=>徧計所執性。徧-普徧,計-執著。
                • 初云由彼彼徧計者。謂能周徧計度。妄執我法。然第八識及前五識。非能徧計。第七末那。但計不徧。惟第六識。為能徧計也
                  • 能徧計心識:彼彼-種類繁多。第八與前五不帶名言,不能徧計;第七識能執取,但無法普徧色心諸法,只對第八識見分。只有第六能徧計。
                  • 指薩迦耶見:第六識能於五蘊中普徧執著有一常我(非指第七識的普特伽羅執我)
                • 次云徧計種種物者。謂所徧計。即是依他所起色心諸法也。
                  • 所徧計者:依他起的色心諸法。ex:第六識於男女身的色心諸法執取。但第六識無法攀緣真如,故只能攀緣依他起。
                • 次云此徧計所執自性無所有者。謂彼不過即于依他所起心心所體見相分等。虗妄執為實我實法。如於繩上妄執為蛇。而實我法。離於心心所體見相分等皆無自性。如繩外別無實蛇也
                  • 合和能所:自性無所有,虛妄,第六識自我捏造出。ex:看到繩,業力生起為繩(依他起),但妄想為蛇(徧計執)。
                  • 「情有理無」:凡夫執有,但實無。凡夫所看到的都是徧計執(都是自我安立的名言),看不到依他起(本來面目)。
                • 此四句。明徧計性不離識竟。
              • 依他起自性:「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依他起性=>依:依託;他:眾多因緣,即八識造作因緣,分別所現。包括色法與心法,見分相分與自證分
                • 次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者。謂此心心所體及相見分。皆由分別緣之所生。故名依他起自性也。=>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分別心相互作用所顯現(三能變相互作用)
                • 心心所法。皆有緣慮。故若染若淨。皆名分別。即以此分別為緣。展轉復生染淨心心所體及見相分。此明依他性不離識竟。
                  • 以八識分別心為因緣,輾轉生起染淨...即八識造作,產生業力...影像相分第一念,尚無名言分別,完全業力因緣所生=>依他起自性(完全依託業力之因緣)
              • 圓成實性:「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非不見此彼。」=>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 次云圓成實於彼等者。謂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即於彼依他起性之上。常遠離前徧計所執。
                  • 圓成實:圓滿(周徧法界)、諸法實性(無變異,善不加,惡不減)、成就(恆常存在,法爾如是)
                  • 於依他起上修我法二空,遠離徧計執
                • 故此圓成實性。與彼依他起性。譬如麻之與繩。水之與波。既非是異。亦非不異。亦如無常無我等蘊處界有為諸法。與無常無我等性。非異亦非不異。蓋若言異。則應蘊處界不是無常。若是不異。則應無常不是蘊處界等共相。今圓成實與依他性。亦復如是。若言是異。則應真如非彼依他實性。如水非波所依體性。若言不異。則應圓成實性亦是無常。如波生滅。水亦生滅。豈可乎哉。(圓成實與與依他起之關係)
                  • 喻一、麻與繩:麻為體,繩為用。依他起是事相(有多種相用),圓成實是理體。
                  • 喻二、水與波:水為體(濕性),波為相用之一。非異亦非不異。
                  • 喻三、無常無我等蘊處界有為諸法。與無常無我等性
                  • 故:圓成實與依他起=>非異亦非不異。依他起為依某一業力因緣而生的相貌。但當中有不隨業力而變的理體,即圓成實(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 後云非不見此彼者。謂若未達徧計本空。未證見於圓成實理。不能見彼依他起性。蓋必無分別智證真如已。後得智中。方能了達依他起性如幻等故。(修證次第)
                  • 先觀我法空破徧計執=>證得圓成實性=>才能見依他起。
                • 此明圓成實性亦不離識。以即識之實性故也(022,end)
              • 附表十八:三性觀法(破除徧計,開顯依他起、圓成實)
                • 三性差別:以「聞(聽聞了解)」、「思(調伏與勝解)」、「修(禪定)」,所成「妙慧」為體,於中觀察,從緣所生,一切色心心所等...(般若心經幽贊)
                  • 依他起性:似空花相,誑惑愚夫
                  • 徧計執性:愚夫不了,妄執為我為法,喻實空花,性相都無(以為此色心諸法有自體)=>即心中的無明
                  • 圓成實性:依他起上,我法本空,由觀二空所顯真理,譬若虛空
                • 唯心識觀(占察業報經)
                  • 總說:一切時、一切處,身口意所有作業,應當觀察,知唯是心,..要知道所有的分別境界是內心自己想像產生的,自己安立的名言,非境界產生的
                  • 別明:
                    • 內心自生長、短、好惡、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見,無量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
                    • 當知境界離一切差別相,「離一切相」=>「一切法唯心想生」故一切法之差別為心中想像分別而生
                  • 結勸:常應如是,守記心「知唯妄念,無實境界」,勿令修廢,是名修習「唯心識觀」=>以佛法名言,破除世間名言(觀想境界由心中名言所生,破除之,則生諸法實相)。但非無想(不知來由)。
                  • 問:為何不直接觀真如,而要先觀徧計,次觀依他,後觀圓成?
                    • 答:若開始就觀境界即真如,捏造一個無名無相之空,以為真空,仍是徧計執,即落入第六識相分。更會落入惡取空,墮阿鼻地獄=>此道理無所得,無影像...故必先以我法二空破執(開口變錯,弄念即乖),看到無相之理
                      • 於現前諸法,強觀無實;既知無實,便解如幻(破徧計執);既解如幻,便悟實性(解圓成實);既悟實性,方能從體起用(依他起)。(023,end)
            • (二)、轉釋依三性立三無性
              • 問: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
              • 答: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
              •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為了避免對三性執著,而安立無三性。因非了義,故為密意(若圓滿了義說,會公開說;對若破執著,則用密意,只有某些人聽得到...有所破,亦有所立)
                • 相無性:依徧計所執。立相無性=>空的相貌。體相畢竟非有。體空,相亦空。(唯識只說徧計執為空,但依他起為有,非中觀所說的一切皆空...)
                • 生無性:次依依他起性。立生無性。此如幻事。托眾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生指自體為空,非自然而生(唯識之依他起為世俗諦,中觀則含十法界染淨)
                • 勝義無性:依圓成實性。立勝義無性。謂此勝義。由遠離前徧計所執我法性故。假名無性。非謂全無勝義性也。
                  • 勝義無性:對理論不能執取,否則落入徧計執(避免對圓成實執取,故安立此來防止)
              • 補充-三諦與三性:徧計所執→真諦理(我法二空);依他起→世俗諦;圓成實→中諦(024:22)

  • 唯識性
    • 「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圓成實性
      • 此乃遠離我法二執。二空妙智所顯。即諸法之勝義。所謂一真法界。亦即名為真如。真實而不虗妄。如常而無變易。
      • 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在迷不染。在悟不淨。常如其性故。即唯識之實性也。
      • 附表十九:唯識實性(實:不虛妄)
        • 自性:「於一切位,常如其性」(觀心法要)...=>ex濕性,出現水與冰不同相貌
          • 於一切位:凡聖因果世出世間諸分位,因真如「不變隨緣」
          • 常如其性:於一切位,常如其性,因真如「隨緣不變」
        • 差別:(唯識實性的差別)
          • 虛妄與真實:虛妄=>徧計執性;真實=>圓成實性
          • 世俗與勝義:世俗=>依他起性;勝義=>圓成實性(024,end)

  • 唯識行位(修行方法)
    • 「論曰。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依幾位如何悟入。」
      • 一問誰人悟入(誰能修?)
      • 二問幾位悟入(次第?過程?)
      • 三問如何悟入(如何?)
        • 具大乘二種種性。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謂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已聞所成。具此二性。方能悟入。何謂五位?
          • 無性種性:無法發出世善根、二乘種性、不定種性...
          • 菩薩種性:大乘二種種性-(1)本性住種性:過去有修習善根,具信心;(2)習所成種性:具勝解(智慧)
          • 附表二十:大乘二種性差別表(觀心法要)
            • 有本性種子,也有薰習種子:沒聽到三寶時完全不知,一聽到之後馬上開悟=>有信心+有智慧
            • 有本性種子,無薰習種子:聽了但不懂,但仰信=>有信心+無智慧(無因緣觀調伏,易增長煩惱...易福報大,但煩惱也多)
            • 無本性種子,無薰習種子:完全不想聽....
              • 無信心+有智慧(非皈依心學習,以分別心當學術研究,易增長邪見)
    • 一資糧位
      • 「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於識相性能深信解。其相云何。」=>聞思智慧,但無法解脫,但朝向解脫方向(順解脫分)。
      •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未起識)未起真實智慧,(求住唯識性)但強迫自己安住此理,希求無上菩提。煩惱障與所知障仍未伏。
        • 為求無上菩提。修習無量福智。名「資糧位」。為有情故。勤求解脫。名修「大乘順解脫分」
        • 乃至未起加行位中順決擇識。但以四弘誓願。求住唯識真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
        • 此位菩薩。發起大菩提心。親近真實善友。作意勤求正覺。修集福智資糧。以此四種勝力。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于我法二取隨眠種子。止觀力微。猶自未能伏滅。但能伏于分別二執之現行耳=>悲增上或智增上
    • 二加行位
      • 「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其相云何。」
      •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仍帶相觀空
        • 為欲見道。復修煖頂忍世第一四種加行(具禪定)。伏除二取。名加行位。順趣真實決擇分故。亦名大乘順決擇分。
          • 煖位: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名為煖位
          • 頂位: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名為頂位
          • 忍位: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于無所取。決定印持。于無能取。亦順樂忍。忍境識空。名為忍位
          • 世第一位: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雙印二取皆空。名世第一位。從此無間。必入見道。異生法中。此最勝故=>16剎那入見道位
        • 然諸菩薩於此四位。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也
        • 煖位頂位。依識觀空。則境空識有
        • 下忍印成境空。上忍印成識空。世第一法雙印二空。皆帶空相。未得全除
        • 彼相滅已。方實安住真唯識理。名通達位
      • 比較資糧位與加行位
        • 資糧位:無禪定,只有聞思智慧。大部分心隨境轉,外凡=>須經一大阿僧其劫,止觀力薄弱,易受刺激,靠願力與信心支持。但易退轉。故祖師力勸求生淨土。
        • 加行位:有禪定。息諸緣務,內凡,雖帶相觀空,但皆安住真理,不受刺激。(025,end)
    • 三通達位
      • 「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如實通達唯識相性。其相云何。」=>次第:先證唯識性,再證唯識相
      • 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於所緣-對所觀境界(心識);智-我法二空。
        • 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真理。亦名見道。
        • 謂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依名言安立法,皆屬戲論)。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智真理平等平等(能所雙亡,諸相剖得)。俱離能取所取相故。=>連能執取的名言都要消滅,才能見道。與真如相應時,不帶名言。
          • 然真見道(第一剎那)。是根本智。親證真如。不變相故(只有見分,無相分)。名為挾帶。=>自受用。離名言相。=>證唯識性
          • 若相見道(第二剎那)。是後得智。變相觀空。仍名變帶。=>他受用。以方便表達真如。與聖道相應,能創造名言(變相觀空),引導眾生以趨真如。=>證唯識相
          • 頌但說真見道者。以真見道勝故=>有真見道,必有相見道
    • 四修習位
      • 「謂諸菩薩所住修道。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其相云何。」
      • 「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麤重故。便證得轉依。」
        • 自體:(1)無分別智離諸戲論。說為無得。(2)妙用難測。名不思議。(3)斷世間故。名出世間。
        • 作用:斷二障種子,成就菩提涅槃
          • (1)煩惱所知二障種子。性無堪任。違於精細輕安之無漏法。名為麤重。令彼永滅。說之為捨。
          • (2)捨煩惱障。便能證得大般涅槃(破惡)。捨所知障。便能證得大菩提智(生善)。菩提涅槃。名為二種轉依果也。(026,end)
        • 附表21-十地菩薩斷惑證真表(地者..1.不動義-不管順逆皆不動,寂靜涅槃的功德;2.能生義,生各種波若波羅密,菩提功德)
          1. 歡喜地(初地)-斷異生性障-證徧行真如...歡喜感恩三寶。異生性障-無明我相與法相,有無量差別;徧行真如-平等無差別的真如
          2. 離垢地(二地)-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初地仍會無意惱犯眾生,此時遠離三界過失(戒圓滿)
          3. 發光地(三地)-斷闇鈍障-證勝流真如...發光-禪定圓滿自在。闇鈍障-三地前會忘失佛法,此時有陀羅尼總持功德,而不忘失
          4. 燄慧地(四地)-斷微細煩惱現行障-證無攝受真如...四地前仍有微細貪嗔癡煩惱,於此斷除。只有所知障,無煩惱障(剩種子,無現行)(此地之前為從假入空,斷俱生煩惱障,偏重自受用。以下從空出假,斷所知障)
          5. 極難勝地(五地)-斷於下乘般涅槃障-證類無別真如...五地前對生死與涅槃的差別無分別,於此證得不生不滅。凡夫與二乘難超越。
          6. 現前地(六地)-斷粗相現行障-證無染淨真如...染淨平等。六地前對貪嗔癡雜染與戒定慧清淨有分別,於此則無=>破所知障,能度化難度之眾生=>不垢不淨
          7. 遠行地(七地)-斷細相現行障-證法無別真如...有功用行之最後地,之後即無功用行
          8. 不動地(八地)-斷無相中作加行障-證不增減真如...八地前對空性有入觀與出觀之差別,於此則無出入觀差別=>不增不減
          9. 善慧地(九地)-斷利他中不欲行障-證智自在所依真如...通達無礙。九地前仍會懈怠,於此則精進勇猛,主動積極
          10. 法雲地(十地)-斷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證業自在等所依真如...十地前利他事仍有障礙,於此則身口意大自在,恆順眾生(業自在)
    • 五究竟位
      • 「謂住無上正等菩提。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其相云何。」
      • 「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 頌中此字。即指前頌所說二轉依果
          • 此轉依果諸漏永盡。性淨圓明。故名無漏。
            • 含容無邊希有功德。故名為界。界是藏義。
            • 能生世出世間五乘利樂。亦名為界。界是因義。
          • 此轉依果。又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語道故
          • 此轉依果。又惟是善。謂清淨法界。四智心品。皆有順益相故
          • 此轉依果。又復是常。謂清淨法界。性無生滅。四智心品。亦永無斷盡故
          • 此轉依果。又是安樂。謂二自性皆無逼惱。又能安樂諸有情故。二乘所得擇滅無為生空智品。唯永遠離煩惱障縛。無殊勝法。故但名解脫身=>小乘只有解脫身,無安樂力量(無法利他)
        • 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默法故。永寂二邊。默契中道。名大牟尼=>大牟尼(寂默。熄滅空有二邊)
        • 所得二果。永離二障。即名「法身」。所謂清淨法界。四智菩提。五法為性。具足法報化三身體用差別不同。廣如論釋也。
          • 身乃心的依止處:凡夫為業報身;菩薩為意生身;二乘無身(灰身泯智);佛為清淨法身
          • 清淨法身:佛的心遍滿法界,並無滅度,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結示勸修————————————————————#

  • 諸法不牢固,常在於念中;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
    • 諸法指五蘊,不牢固,剎那變異;第一個念指第八識,第二個念指第六識。
    • 先修我法二空,一切名言皆空。一切無想念指消滅雜染的想念,取而生起的是清淨的想念,與菩提心相應的想念。(027,en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