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3

淨界法師:靈峰宗論導讀

靈峰宗論導讀

  • 靈峰宗論總目錄
  • 思維「苦諦」重要!
  • 正見、發心與願力
  • 圓頓:阿彌陀佛即我心,我心即阿彌陀佛(非權教之僅認我為業障凡夫,通身靠倒而已)
  • 教與觀:教=>佛陀教法,解門。;觀=>行門
    • 「教觀譬膏火。終始相需」=>最重要!教觀如膏火,膏油生火,火融膏油,輾轉增勝。終=>成佛;始=>發心
    • 先修空觀。不先修空觀,無法開拓心量,只注意現世安樂,無法解脫自我的思考障礙。能破煩惱障,不會隨暫時因緣的成敗得失而浮動
  • 發心與正見為修行根本=>止觀與持戒才有依據(知為何而戰)。持戒幫助止觀,止觀幫助持戒。
  • 四念處(念:能觀;處:所觀境):-身受心法
    • 對治思惑:愛取煩惱-身不淨(所受)、受是苦(能受)
    • 對治見惑:我見顛倒-心無常(能執我)、法無我(所執法)
  • 布袋和尚的〈插秧偈〉:「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後原來是向前。」
  • 以平日的正念,達成臨終的正念:逆境的重要
  • 稱性(依止清淨心)起修(慚愧覺悟修省三心)=>全修(三心增上)在性(清淨心)
  • 不能頓盡者。塵緣之累。不可暫忘者。出世之心。待無累而修行。何如藉修行而脫累。且塵勞逼迫。正可警悟苦空。磨礲情性。每見人宂中偷閒。吟詩習字。作種種清課。豈不能偷閒玩大乘。息心學定慧邪。彼於詩字得少幻味。未嘗於大乘定慧得真法味也。然縱不得味。亦為無上菩提而作種子。且幼時詩字。亦向不得味中來。安知佛法漸熏習。不於現身得受用邪。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詩字。吾見右軍李杜。不出生死。用之佛法。吾見散亂豓喜。愚癡特迦。大事已辦。

———————————————前言————————————————————#

  • 解釋論題:菩薩造論。專釋一經為「釋經論」;總括多部經之要義,組合而成為「宗經論」,略名為「宗論」。
  • 論主:蕅益大師、西有道人,附表一:釋「西有」:
    • <阿彌陀經>:「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 「佛告」:佛親口說
    • 「有」:真實有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名號總持極樂世界依正功德
    • 「今」現在說法:國土已成就,可馬上受用=>現在式(01,end)
  • 附表二-釋「天下歸仁」:「克己復禮為仁」;下手處:「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02,end)
  • 悟道:因知此身,從無始來,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但是堅固妄想所現之影,剎那剎那念念不住,的確非父母所生也。
    • 小乘與大乘我空相同,但法空不同。小乘滅色取空,色與空為對立,故有法執。大乘為當下空性,有等於沒有,生滅不已。
  • 附表三:性相二宗
    • 性宗:愣嚴經代表,一切法因緣生,真如緣起。
      • 真如受薰:受身口意造作染淨,真如若善則真如變現善報,若惡則變惡報
      • 差即無差:表面十法界依正差別,但真如本性無差別
    • 相宗:解深密經。阿賴耶緣起。
      • 賴耶受薰:賴別不造業,受前七識造業,保存業力,待因緣成熟變現果報。
      • 無差成差:賴耶本身即雜染,因阿賴耶受薰,故阿賴耶時刻不同變化,而也差別
    • 匯通兩宗:現前一念心性。心有雜染與清淨。性宗或淨土宗強調清淨,差即無差,肯定佛性;阿賴耶表雜染心,否定心識(都有罪業)=>天台智者大師調合二者
      • 不斷性惡,但斷惡法現行功能=>佛為法王,於法自在
  • 代表著作:楞嚴文句、梵網合註、彌陀要解(03,end)
  • <靈峰宗論>主要教義:
    • 論文綱要:共十卷-1.願文;2.法語;3.問答;4.普說、茶話、說、文、偶錄、解;5.書、論、辯、議、記;6.緣起、序;7.題跋、疏;8.傳..;9.頌(讚嘆法寶之詩歌)...贊(讚嘆佛菩薩);10.詩偈(佛教體裁)、見聞錄...
      • 附表四:文章體裁-文以載道
        • 直接陳述(就單一主題說明)
          • 說:談述-<念佛三昧說>、<孝道說>...章法較不嚴謹
          • 文:篇章-<戒殺文>...章法嚴謹
          • 解:詮註-<格物致知解>...詮釋某觀念
        • 比較考量(對比說明)
          • 論:陳述考量-<念佛即禪觀論>...比較兩件事
          • 辯:判別是非-<戒衣辯偽>...破斥錯誤思想,依聖言量
          • 議:謀定事宜-<儒釋宗傳竊議>...個人心得看法
    • 修學宗旨
      • 策發生死心:真正發心
      • 鍛鍊純剛骨:精進行道...要靠自己當下提起正念斷妄念
      • 開示真實乘:具足正見(04,end)

———————————————正文————————————————————#

發心篇(建立目標)#

  •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途種子;但執著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種子;但一昧出離生死,便是二乘種子;但具真實自覺覺他心,便是菩薩種子;但從自覺聖趣,光明發輝,徹其源底,共迴向淨土,普與眾生,同登極樂,便是無上菩提種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 但執著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種子:喜歡感應神通變鬼神道,若破戒則入魔道。念佛不能一直想看到佛....
    • 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心若惡,則法邪;心若善,則法正。意業為前導,身口隨之造業。
      • 因地發心重要,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皆無問題,但重要是因地發心。(04,end)
  • 不可不趨向者,中行之道;不可稍夾帶者,鄉愿之心。然狂狷似與中行遠,而實不遠,鄉愿似與中行近,而實天懸。良以學道所最嚴者,在毫釐心術之辨。佛法中,亦有狂狷中行鄉愿。創自凡夫,始聞妙法,直下以諸佛自期,乃至權乘小道,亦所不願,是名真狂。既趨佛乘九界事業,皆所不屑,是名真狷。了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以心即佛故。上求無厭,與大智相應,以生同佛故。下化無疲,與大悲相應,念念悲智隨四悉檀,善自護,亦善護他,是名真實中行。儻名關未破,利鎖未開,借言弘法利生,止是眼前活計。一點偷心,萬劫纏繞,縱透盡千七百公案,講盡三乘十二分教,興崇梵剎如給孤獨園,廣收徒眾如無相好佛,無明業識不斷,具為自誑自欺。況一知半解,沾沾自足,是望鄉愿為極果,僅成鄉愿真因而已。
    • 狂狷:狂=>主動積極;狷=>有所不為之保守=>但兩者皆能守節操,與中庸之道不遠...
      • 真狂:直下以諸佛自期,乃至權乘小道,亦所不願...偏悲增上
      • 真狷:九界事業,皆所不屑...偏智增上
    • 真中行:上求下化,悲智雙運。四悉檀:即方便門。以念佛為例:(1)歡喜意;(2)生善(生信心);(3)對治(破惡);(4)入理(心佛不二)
    • 鄉愿:表面看似中庸,但差很遠。表面上弘法利生,但仍貪名聞利養,因地不真雜染,果報仍雜染...砂非飯本
  • 世人談及生死。鮮不悚慮。往往不能真為生死者。眼前活計放不下耳。然所以放不下者。秖不曾徹見生死之苦。以從來為俗為僧。皆向順境中捱過。故畏三界心。自然發得不真切。儻以遠大慧眼。曠觀無始輪迴。痛念此生。果從何來。死後當至何趣。前際茫茫。後際墨墨。饒鐵石心腸。必為驚怖。然後依正教。開圓解。起圓行。敢保十人有五雙到家。最懼因地不真。道眼昏暗。或為世味所牽。或為邪師偽法所誤。袈裟下失卻身。此予所以俯仰時流。而寤寐永歎也。
    • 生死心不切之關鍵:眼前活計放不下=>愛取暫時的安樂
    • 為何無法放下暫時的安樂而追求永久的安樂?:不曾徹見生死之苦...從未觀察過生死之苦,因為都從順境中度過,以為輪迴不苦,故無法發出離心
      • 附表六:生死之苦
        • 總說苦諦:
          • 示相-此是苦,逼迫性:不寂靜的急迫性
          • 勸修-此是苦,汝應知:非逃避,而是如實觀察苦的相貌而了知
          • 作證-此是苦,我已知:已證明真實不虛(06,end)
        • 別示苦諦:
          • 苦苦:對治來生安樂的期待(1)地獄:有間斷苦(劍樹刀山)與無間斷苦(油鍋,即無間地獄);(2)餓鬼:飢渴與寒熱,刀杖驅逼之苦;(3)畜生:繫縛打殺,互相吞噉
          • 壞苦:無常變壞之苦,對治今生安樂的貪求
          • 行苦:生滅遷流之苦,通於今生與來生。剎那生滅,不寂靜...
        • 結勸:苦諦-「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菩薩必須覺察到苦,才能發菩提心。
        • 結勸:集諦-「已作地獄業,云何安穩住。」
    • 儻以遠大慧眼。曠觀無始輪迴...:必須看到無量的生命,才能發菩提心。最怕:(1)因地不真;(2)道眼昏暗
      • 受苦而為出離=>出離心;見眾生苦而欲度化之=>菩提心
  • 研真窮妄名之為學。蓋能深造自得。則左右逢其源。故愈博而愈約。否則愈博愈無頭緒。去道亦愈遠矣。古人發心出家。必矢志參學。由痛念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所以三登九上。百城煙水。不憚其勞。念念了當大事。豈肎著相計名。尋行數墨。附葉攀枝。以徒資口耳哉。末世不然。名為欲續如來慧命。撐如來法門。而不知痛為生死。惟積學問。廣見聞。冀可登座揮塵而已。嗟嗟。不與菩提大心相應。云代佛揚化。吾不信也。不與為生死心相應。云大菩提心。尤不信也。勝負情見不忘。僅成阿修羅法界。名利眷屬意念不忘。僅成三塗魔羅種子。隨其所見所聞而起法執。不能捨棄名言習氣。不達如來說法旨趣。不知種種四悉因緣。僅成凡外戲論窠窟。學問益多。害心益甚。學人益盛。正法益衰。吾所以每一念及。未嘗不夢寐痛哭者也。...(07,end)
    • 修行的根本:「研真窮妄」
    • 痛念:(1)生死事大-不怕死,只怕生;(2)無常迅速-對治今生的貪著;(3)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要精進....念念了當大事。豈肎著相計名。尋行數墨。附葉攀枝。以徒資口耳哉?
  • 吾今為諸昆仲徹底說破。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以因地真正故也。若想做律師受戒。想做法師聽經。想做宗師參禪。想有權勢營福。則受戒聽經參禪營福。必皆墮三惡趣。故智者大師云。為利名發菩提心。是三塗因。毫釐有差。天地懸隔。錯認定盤星。醍醐成毒藥。
    • 發心正,則持戒、聽經、參禪或營福皆必悟道。否則為名利心,則如智者大師云。為利名發菩提心。是三塗因。
    • 錯認定盤星。醍醐成毒藥:
      • 附表七:定盤星(指南針)
        • 約平時:依願導行,依行滿願。=>須有願力!
        • 約臨終:<普賢行願品>「...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臨命終時-業力=>六道輪迴;願力=>往生西方

正見篇(有正確理解):次第-業果=>空性=>真如#

  • 總標:討究佛法。第一要務。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况弟子乎。雖勝義法性。貴在親證。儻非黃卷赤牘。作標月指。示真實修行出要。何由得證勝義。試觀外道。亦出家求出生死。不知正法。求昇反墜。故不畱心教典。饒勇猛精進。定成魔外。脇尊八十出家。晝觀三藏。夜習禪思。乃有濟。有謬云。年少力强。宜習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豈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習教。將謂如來教法。僅同舉子業。博名利於半生者乎。一歴耳根。永為道種。大士所以捨全身求半偈也。今佛法流布。賴迦葉阿難二祖。徹底悲心。人皆視作等閒。殊不知恒沙世界。無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聞也。
    • 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佛陀因地,以法為師;果地亦以法示人。發菩提心後之首要為討究佛法。
    • 勝義法性。貴在親證。儻非黃卷赤牘。作標月指:我空法空真理非文字所能描述,但仍要文字詮釋之(標月指)
      • 加行智:帶相觀空(往根本趨近,加行...從假入空)
      • 根本智:離諸相
      • 後得智:借文字攝受眾生(從空出假)
    • 引證:
      • (1)外道:不留心教典,但成魔外(有定無慧,因有神通而引生邪見。神通只看片段,無法看全貌→斷滅見;心識不滅→常見..無涅槃之邪見,誹謗正法)..(08,end)
      • (2)佛子: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習教=>都應研究教理,解行並重!念佛,也要看教理,才能深信切願地念佛。
    • 結示:
      • 一歴耳根。永為道種:附表八-釋「一歴耳根。永為道種」..種子具有聖道的功能
        • 淨法界等流正法:淨法界-佛陀自受用之清淨法界;等流正法-大悲心而起文字,文字非正法,但隨順於正法
          • 聞慧:聽聞正法-「正見」=>四聖諦:苦集滅道....雖無法調伏罪業,但能生起慚愧心
          • 思慧:思維生命真相-「正思惟」=>「正語」、「正命」、「正業」=>「正精進」=>「正念」....具有調伏力量
          • 修慧:禪定-「正定」
      • 大士所以捨全身求半偈也:釋迦牟尼佛求法故事
      • 佛法流布。賴迦葉阿難二祖。徹底悲心。人皆視作等閒。殊不知恒沙世界。無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聞...:應珍惜聽聞佛法的機緣
  • 別明:闡明佛法
    • 宇宙無非旅泊。而泊宇內者。畢竟是甚麼人。五蘊身心。邸中幻物。喚作自己不得。然離身心。又喚何物作己。謂無豈不斷滅。別有與神我何異。經云。見與見緣。幷所想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透此雙超斷常二見。便知現前一念。離過絕非。便知宇內外一切物。泊今一念妄想心中。猶浮雲之在太虛。是謂不被物轉。便能轉物。回視妄認四大為身。緣影為心。復生厭離。必出此三界。乃歸家者。何啻日劫相倍而已。偈曰。宇宙泊在吾心。吾心本無所泊。一任亂想昏沈。本有靈明如昨。彩雲端見仙人。豈被手扇遮卻。不遮卻。耆婆童子空摸索。咄。 =>發明「五蘊皆空」之理
      • 泊宇內者。畢竟是甚麼人:誰在流轉?
        • 五蘊身心。邸中幻物。喚作自己不得:即蘊計我...身心不是我
        • 然離身心。又喚何物作己:離蘊計我...
        • 無豈不斷滅:斷滅見
        • 別有與神我何異:外道
        • 附表九:「五陰身心」有無之辯識(09,end)
          • 大乘甚深緣起<攝大乘論>-阿賴耶緣起+第六識分別心
            • 分別自性緣起:阿賴耶緣起(親因緣)...能分別種種自性為緣起-過去的業力
            • 分別愛非愛緣起:第六識(增上緣)...於善趣惡趣,當時的善惡分別心(分別愛非愛種種自體為緣起)-今生的心念,懺悔改變業力
          • 五陰體用:(1)陰-覆蓋真如法性(只含蓋有漏位);(2)蘊-積聚,五陰各積集同類法(通有無漏,範圍廣)
            • 五陰:
              • 色法-色陰:質礙
              • 心法
                • 受陰:領納(不帶名言)
                • 想陰:取像(立名言)
                • 行陰:造做(思心所)
                • 識陰:了別
            • 五陰執著:=>惑、業、苦→流轉
              • 即陰即我:(1)色法即我-斷滅見(人死如燈滅,粗顯);(2)心法即我-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識是我...(具禪定力)
              • 離陰即我:離開五陰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但外道說不出此我為何?(常見)
            • 我空真理:何謂我?我應該:常、一、主宰=>但找不到!故無我
      • 見與見緣。幷所想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見-根;見緣-塵;想相-識=>根塵識十八界為虛空華,即五蘊=>無所有=>見一切法空
      •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但見與見緣-本是妙淨(本自清淨)+妙明(本自具足)
      • 透此雙超斷常二見....不被物轉。便能轉物:
        • 「不被物轉」:憑什麼萬緣放下?可能因苦諦而忍耐暫時放下。但必須看透我法二空,建立無量的生命觀,才會超越暫時的忍耐...
      • 回視妄認四大為身。緣影為心。復生厭離。必出此三界。乃歸家者
      • 宇宙泊在吾心。吾心本無所泊...=>不要向外攀緣,要向內觀!不離現前一念心性
    • 世閒學問。義理淺。頭緒多。故似易反難。出世學問。義理深。線索一。故雖難仍易。線索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古云。立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能觀心性。則具一切佛法。且如此心。不在內外中閒諸處。亦非過去現在未來。亦非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緣生。豈非卽空。而十界十如。三千性相。炳然齊現。無欠無餘。豈非卽假。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於其中閒。無是非是。豈非卽中。迷此一念卽空。則為六凡。迷卽假。則為二乘。迷卽中 。則為別教。惟悟現前一念。當下卽空假中。則十界無非卽空假中。不於九法界外別趨佛界。亦不於佛界外別有九界。是謂三千果成。咸稱常樂矣。向此薦取。方知千經萬論。咸非心外施設。勉之。 =>發明真如佛性
      • 線索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現前即「當下」能思維明瞭法義的分別心。
      • 立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宗鏡」(010,end)
      • 能觀「心性」。則具一切佛法:
        • 空觀:(1)不在內外中閒(空間不可得);(2)非過去現在未來(時間不可得);(3)非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緣生 ...=>豈非卽空
          • 小乘:滅色取空
          • 大乘:緣起性空。心性剎那變化,但有明了性。
        • 假觀:十界十如。三千性相。炳然齊現。無欠無餘。豈非卽假
          • 附表十:十界十如三千性相(參考
            • 一念心具十法界(地獄、惡鬼、畜生、人...佛)x10=>十法界各具十法界成「百界」x100=>各界具十如是...故百界成千如x1000=>五陰有千如;眾生有千如;世間有千如=>三千理具
            • 十如是:
              • (1)如是相(外在形相,色法);(2)如是性(內在本性-善性、惡性、出離性、菩提性);(3)如是體(性相和合=>五蘊);
              • (4)如是力(內之潛伏功能,即種子);(5)如是作(外造作之顯現作用,現行);
              • (6)如是因(過去業因);(7)如是緣(現前的助緣);(8)如是果(未來的等流果);(9)如是報(未來的異熟報);
              • (10)如是本末究竟(本:如是相;末:如是報...前因後果互相隨順)...內心改變,未來果報即改變
        • 中觀: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於其中閒。無是非是。豈非卽中...無是:真空;無非是:妙有...空有不二
      • 迷此一念卽空。則為六凡。迷卽假。則為二乘。迷卽中 。則為別教。=>以迷悟安立十法界
        • 迷此一念「即空」:以為有所得(不知空)=>六凡
        • 迷「即假」:不修假觀,不知差別因緣=>二乘(不起煩惱,不障出來,但有所知障)
        • 迷「即中」:為別教(難調伏空有)
      • 當下卽空假中。則十界無非卽空假中:(三觀修行次第)觀現前一念即空假中=>再觀十法界(佛界與九法界同,只迷悟不同)....千經萬論。咸非心外施設。
    • 教觀譬膏火。終始相需。故離教觀心者闇。迷心逐教者浮。浮則茫無歸著。闇則愈趨愈譌。此末世禪教。所以名盛而實衰也。須知一切了義大乘。諸祖公案。皆我現前一念註腳。說來說去。總不離我一心。我今此心。全真成妄。全妄卽真。若不能當下反觀。則靈知靈覺之性。恆被一切法所區局。縱慧成四辯。定入四空。依舊迷己為物。認物為己。若能直觀現前一念。的確不在內外中閒諸處。無體無相。無影無踪。但有一法當情。皆心所現。終非能現。此能現者。雖云量同虛空。亦無虛空形相可得。若有虛空情量。又是惟心所現之相分矣。一切時放教歴歴明明。空空蕩蕩。亦不認歴歴明明空空蕩蕩者為心。以心體離過絕非。不可思議故。了知一切惟心。心非一切。忽然契入本體。一切語言公案。無不同條共貫矣。=>細說操作方法(011,end)
      • 教與觀:教=>佛陀教法,解門。;觀=>行門
        • 「教觀譬膏火。終始相需」=>最重要!教觀如膏火,膏油生火,火融膏油,輾轉增勝。終=>成佛;始=>發心
        • 離教觀心者闇:不學教而修觀易錯誤消息....闇則愈趨愈譌
        • 迷心逐教者浮:心外求法...浮則茫無歸著
      • 操作方法:
        • 教法:諸祖公案。皆我現前一念註腳。說來說去。總不離我一心。我今此心....應明白一念心性即空假中
        • 觀法:「我今此心。全真成妄。全妄卽真」=>最重要!大乘不二法門
          • 若不能觀:慧成四辯=>有教無觀;定入四空=>有觀無教
          • 空觀:若能直觀現前一念。的確不在內外中閒諸處....若有虛空情量。又是惟心所現之相分矣=>先修空觀。不先修空觀,無法開拓心量,只注意現世安樂,無法解脫自我的思考障礙。能破煩惱障,不會隨暫時因緣的成敗得失而浮動
          • 空觀修法:「歴歴明明。空空蕩蕩」=>雖知道空(空空蕩蕩),但與境界接觸時,但能清楚分明事件的因緣果報(歴歴明明)。
          • 「了知一切惟心。心非一切。忽然契入本體」:先帶相觀空,依語言文字所描述的真如觀之....先「萬里晴空,一輪明月」,依一念心(菩提心)修觀=>再把明月卸除(見第一義諦)
  • 結示: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如堅舟。智如柁師。餘五度萬行。皆舟中器具也。須時時念生死苦。警悟無常。不得沈迷五欲。執著世情。知世情定了我生死不得。五欲定牽入放逸坑。墮惡道苦。此生死長夜中真實信心。發此心已。急求智慧以為導師。第一親近明師良友。第二讀誦方等大乘。非明良決不能益我身心。非大乘決無有出世正楷。人有信心而無智慧。則能增長煩惱。有智慧而無信心。則能增長邪見。故知船及柁師。相須度險。缺一不可。况俱乏邪。
    •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如堅舟。智如柁師。」:佛法修學次第:(1)信心=>(2)智慧
      • 建立真實信心的方法:(1)思維苦諦(報障):「時時念生死苦。警悟無常。」;(2)思維集諦(煩惱障、業障):「不得沈迷五欲。執著世情。」...情乃生死根本;五欲乃三惡道根本(012,end)
      • 已有信心後急求智慧:「發此心已。急求智慧以為導師。」...方法:(1)依人-近明師良友;(2)依法-讀誦方等大乘=>非明良決不能益我身心。非大乘決無有出世正楷。
      • 「有信心而無智慧。則能增長煩惱」:有信心無智慧,生傲慢,更多煩惱=>需我空智慧
      • 「有智慧而無信心。則能增長邪見」:...

持戒篇(對治身口業)#

  • 總標:稽首大慈悲。救護末劫者。我念末劫苦。破戒為第一。我思救苦方。無越毗尼藏。毗尼若住世。正法永不滅。行成果斯尅。教不屬空言。或因持戒力。速成淨滿尊。或因淨尸羅。嚴淨諸佛土。或因別解脫。作獨覺聲聞。或因善戒力。生禪及天道。亦作人中勝。福樂好名稱。如是差別果。皆由戒所得。近果說差別。究竟歸一乘。如是勝妙法。願為我昭明。普度長夜中。無依無怙眾。
    • 稽首大慈悲,救護末劫者:皈依三寶。大慈悲=>佛;救護末劫者=>僧寶與法寶
    • 破戒為第一:此生苦與來生苦。
    • 毗尼藏:戒律。
      • 戒律功德總標:(1)自利:教不屬空言、行成果斯尅;(2)利他:正法永不滅(有一定的軌範)....面對有為法,需有一定的規範依止才不會亂(出世法,慧學最勝;世間法:戒學最勝)
      • 戒律功德之五乘分說:
        • 菩薩戒-「或因持戒力。速成淨滿尊。或因淨尸羅。嚴淨諸佛土。」:淨滿尊(=報身佛=盧舍那佛。正報功德);嚴淨佛土(依報功德)
        • 聲聞戒-「因別解脫。作獨覺聲聞」:獨覺聲聞
        • 善戒-「或因善戒力。生禪及天道。亦作人中勝。福樂好名稱。」:禪(色界、無色界)、天道、人道
    • 「近果說差別。究竟歸一乘」:暫時功德有五乘差別;究竟則只有一乘....戒體=>與境界接觸,則起斷惡、修善、度眾生之念 (013,end)
      • 善法不用佛陀出世即有;但戒法須佛陀出世才能定出來!修善功德僅單一所緣境;但持戒功德則徧十法界
  • 別明:
    • 大般若云。三十二相無別因。皆由持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能得野干之身。况復佛身。大佛頂云。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則名三無漏學。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婬。必落魔道。若不斷殺。必落神道。若不斷偷。必落邪道。若不斷大妄語。如刻糞為栴檀。欲求香氣。無有是處。戒之關係大矣。=>犯戒過失
      • <大般若>佛之三十二相皆持戒所得...野干-卑劣之狐狸身=>修善不代表能持戒,但持戒能得尊貴身
      • <大佛頂>(破戒過患):「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則名三無漏學。...」:若不持戒則趨向=>魔道、神道(鬼神,修羅...)、邪道
    • 四不壞信。尤從戒始。蓋昏塗寶炬。示人以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何路超生脫死。何路墮坑落塹。凡發心起行。親師取友。擇法眼目。看教指歸。工夫要訣。巨細精麤。無不從學戒而辨。故從上佛祖。雖教觀有偏圓權實種種不同。未有不以戒為初基。以戒辨邪正者。清淨明誨。的是樂邦左券。此信不可壞也。=>持戒功德
      • 總標持戒之重要:
        • 「四不壞信」:四種信心-佛法僧戒。次第:從有相入無相,從戒開始。
        • 「昏塗寶炬...」:戒如昏暗錄途中的火炬,示人何路可行,指明出離之道,引導人趨向聖道。
      • 別明:
        • 「親師取友。擇法眼目。看教指歸(教法)。工夫要訣(行法)」=>有「巨細精麤」四類,皆依戒法而判定。
        • 「教觀」有「偏圓權實」差別:(1)偏:不合乎中道,二乘偏空;(2)圓:大乘;(3)權:方便;(4)實:究竟=>因地有「偏圓」不同,果地有「權實」差別(014,end)=>
      • 「清淨明誨」:三世諸佛所制定的明白教誨,只要違背戒律(殺盜淫妄),即非正法!
        • 佛滅度後,標準即戒律=>「以戒為師」!
    • 二死大海。戒為舟楫。欲受戒品。尤以發菩提心為本。蓋菩提心。正出世戒體。大小律儀。則菩提心之相也。發出生死心。降伏愛見。是聲聞戒體。發上求下化心。自調調他。是大乘戒體。發生佛體同平等普度心。是最上乘戒體。旣發心已。專精護戒。微細無虧。卽三乘正行也。持戒不發心。止得世閒樂果。發心不持戒。難免三塗苦輪。故須本末兼舉。始終一致。方能保任解脫。名波羅提木叉。不然。有目無足。有足無目。何能速到清涼池哉。=>持戒方法
      • 二死:分段與變異生死
      • 「欲受戒品。尤以發菩提心為本。蓋菩提心。正出世戒體。大小律儀。則菩提心之相也」:菩提心為出世戒體,大小律儀則為其相
        • 附表十一:戒體(體-菩提心)與戒行(用)
          • 戒體:無量戒行的依止(與境界皆匯歸斷惡修善度生之心)
            • 釋名-「納法成業名體」:領納至心中,以明了心性,發動防非止惡的作用。
            • 述義-如何領納戒法:「謂法界塵沙二諦等法...名為戒體」<事鈔>
              • 所領納的對象:十法界有情無情、有為無為皆為持戒領納的對象;
              • 能領納的心:即菩提心。三寶前誓願,期限內,斷惡修善,身口遵守儀軌,攝心專注..「測思敏慧」:以「思」心所分別造作,並與「慧」心所思維生死之苦,與涅槃之樂...須觀照,不能只有念佛而已。再與前面的對象冥會
              • 心境和合:要期之心(第六識),與前妙法相應,內心升起清淨誓願(緣起),領納在心(第八識種子)
            • 功益:
              • 現生功德:戒體種子二六時中常起現行,因最初的對象為十法界;能引生後面的種子,能憶能持能防=>(1)能憶念當初的戒體;(2)能持不失;(3)能防-境界無法干擾...輾轉加強薰習=>產生抗拒煩惱的力量...乃至臨命終時,亦靠此指戒體保護
              • 究竟功德:用無邊聖法,栽培戒行...超凡入聖(015,end)
          • 戒行:
      • 「發出生死心。降伏愛見。是聲聞戒體。發上求下化心。自調調他。是大乘戒體。發生佛體同平等普度心。是最上乘戒體。」
      • 「專精護戒。微細無虧」:微細的戒不持,容易放逸。遮戒有攝心的功能。
      • 「本末兼舉。始終一致」:本=戒體;末=謹慎不放逸態度。應輕重等持。
  • 結示:受戒易。守戒難。莫將大事等閑看。浮囊渡海須勤護。一念差池全體殘。理勝欲。便安瀾。把定從來生死關。任他逆順魔軍箭。凜凜孤懷月影寒。
    • 「莫將大事等閑看。浮囊渡海須勤護」:持戒如渡海浮囊,若破一洞即會沉沒。應思維破戒過患,與持戒功德,以調伏自心。生起持戒的信心。
    • 「理勝欲。便安瀾。把定從來生死關」:產生理觀的正念,慢慢調伏。
    • 「任他逆順魔軍箭。凜凜孤懷月影寒」:月影-佛性如月亮,但先得月影(依名言安立真如,月影非真的月亮,但仍有光明)。凜凜孤懷-一絲不苟,嚴持戒律。

止觀篇(對治意業)#

  • 總標:顯密圓通。皆以解行雙進為要。解者。達我現前一念心性。全體三德祕藏。與諸佛所證。眾生所具毫無差別。十方三世。顯密契經。惟為發明此一念心性。達此一念心性。卽顯密二詮之體。從此起於顯密二行。顯行依經修觀。廣如二十五圓通法門。略則惟心識觀。真如實觀。二種收盡。二十五境。各具二觀。且約耳根言之。先從徵心處破妄。惟心識觀也。圓解旣開。卽於聞中入圓通常流。真如實觀也。密行亦具二觀。達字字句句無非法界者。真如實觀也。心無異緣。專持此呪。悟知音聲如響。能持之心如幻者。惟心識觀也。由惟心識。進真如實。密行成。顯行亦圓滿矣。=>「止觀」總說
    • 「圓通」:首楞嚴大定功德(果地)-(1)圓(周徧法界);(2)通(具足無礙);(3)常(體性不變);..皆以「解行雙進」而來(因地)
      • 解門:理解諸法實相-「達我現前一念心性。全體三德祕藏。與諸佛所證。眾生所具毫無差別。」=>當下的妄想心性,即佛之三種功德。因地須自知是佛,才會有果地功德。
        • 附表十四:解釋「達我現前一念心性。全體三德祕藏」
          • 眾生識體:(1)本自清淨(離諸塵染);(2)本來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3)本來平等(法身德).....=>由「妄想」故,翻成煩惱、翻成結業、翻成生死(016,end)
      • 行門:「達此一念心性。卽顯密二詮之體。從此起於顯密二行。」
        • 顯行:(1)所觀-「依經修觀(隨文入觀)」-廣如二十五圓通(25個所觀境);(2)能觀-略則惟心識觀(用清淨法對治雜染法)。真如實觀(雜染法即清淨法)。
          • 25境各具二觀,約耳根言之(以耳根為所觀境..即聞之功能)
            • 惟心識觀:先從徵心處破妄=>現前一念心性為阿賴耶,賴耶種子決定,性決定,善惡決定,應以正念對治妄想,正念與妄想對立...阿賴耶生萬法,以安立染淨差別因果...應消滅妄想而現佛性
            • 真如實觀:圓解即開,即於聞中入-圓通常=>現前一念心性為真如佛性,無種子之差。真如全體受薰,無法分割。受雜染受薰即全體雜染;清淨則全體清淨。大乘不二法門思考...妄想即真如,無法消滅
        • 密行:密=諸法實相道理放在咒語中,密語全體即真實法界。密教也是他力門。
          • 真如實觀:「達字字句句無非法界者。真如實觀也。」=>佛號即彌陀所有功德
          • 惟心識觀:「心無異緣。專持此呪。悟知音聲如響。能持之心如幻者。惟心識觀也。」
        • 修行次第:「由惟心識。進真如實。密行成。顯行亦圓滿矣。」=>雜染法與清淨有明確界限,再做染淨不二觀法。=>先用如夢幻的戒定慧對治妄想
        • 顯密觀法差異:(1)所觀境,顯教重觀現前一念心性;密教重觀佛法;(2)能觀則兩者相同,有惟心識觀與真如實觀
  • 別明:
    • 理觀
      • 對治止觀:(一個法門對治一個煩惱)...四念處(念:能觀;處:所觀境)
        • 思惑:愛取煩惱-身不淨(所受)、受是苦(能受)
        • 見惑:我見顛倒-心無常(能執我)、法無我(所執法)
        • 觀身不淨: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 錯認色身(所受用)為清淨,對自為身見;對他為淫慾
          •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內不淨
          • 「饒你會莊矜。畫囊盛」:外不淨
          • 「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死後不淨
        • 觀受是苦:妄想驅馳。吸攬前塵作所依。業感原無意。苦樂隨因異。苦果實堪悲。酸辛難比。世樂雖榮。享盡愁還至。切莫把五欲塵勞枉自迷。
          • 心法(能受用):貪睡→喜歡多睡的樂受能相續,不是真的想睡...此對治能受用的「受」
          • 「妄想驅馳。吸攬前塵作所依」:所依=>六根(六根之受乃妄想活動與境界接觸而生)
          • 「業感原無意。苦樂隨因異」:行苦,恆常剎那變化...違背眾生追求涅槃寂靜
          • 「苦果實堪悲。酸辛難比」:苦苦
          • 「世樂雖榮。享盡愁還至」:壞苦
          • 「五欲塵勞」:...應把五欲受用調整為大乘法樂的受用
            • (1)勞的過失:不寂靜,追求受用須藉種種因緣而生(追求時苦,得時怖畏,失時憂惱..擾動不安)=>須追求聖道之輕安樂(與法相應時);
            • (2)塵的過失:染汙意,因煩惱而產生罪業(017,end)
        • 觀心無常:迷卻真常。緣氣紛紜集一腔。離彼前塵相。分別成何狀。饒你會思量。終歸罔象。過未無踪。現在原長往。切莫把流注心機作主張。=>更細微之我見顛倒(即觀心無我,我空觀)
          • 「迷卻真常。緣氣紛紜集一腔」:一念不覺,攀緣之氣產生堅固妄想。
          • 「離彼前塵相。分別成何狀」:能緣心為虛妄=>判斷真妄方式-境界除去,分別心若不在,則是妄心;若仍在,則為真心
          • 「饒你會思量。終歸罔象」:所緣境為虛妄
          • 「過未無踪。現在原長往。切莫把流注心機作主張」:不應隨順剎那變化的妄想,當作是我
        • 觀法無我:藏性周圓。循業隨心法法全。和合因緣舛。戲論須排遣。外道枉糾纏。盲無慧眼。妙有真空。覓我同陽燄。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無我所(法空觀)
          • 「和合因緣舛」:舛(違背),指小乘的因緣觀之我空法有是不完整的,因沒看到法之具足性,一為無量的本性。ex水具足濕火地性,故人看為水,鬼看為火,菩薩看為琉璃,隨因緣而變現,但水性其實具足一切(佛看到)。
          • 「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不要把十法界依他起的法當作本來面目。外境乃依內心功德而生,應向內增長內心功德。
      • 圓頓止觀:(根本法門對治所有煩惱)...楞嚴經
        • 經云。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消滅。變其所受地獄苦。成安樂國。顧一念至微。何力用如此。須知一念之性。本豎窮橫徧。一切事理性相。從不在現前一念之外。故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試思平日。起惑造業。畢竟是誰。今書經懺悔。又畢竟是誰。此造業懺悔之念。在內在外在中閒邪。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邪。過去現在未來邪。果覓之了不可得。則罪福無主名真懺悔。阿難所以頓獲法身。性比丘尼所以成阿羅漢也。若於無可得中。妄計有心可得。則旋犯旋悔。旣悔仍犯。如隔日瘧。有何了期。然大乘緣種。不可思議。勉强力行。功無虛棄。出世善根漸勝。世閒漏種漸消。如明破暗。亦決不誣也。
          • 「經云...成安樂國」:楞嚴經。一念間,將首楞嚴大定法門開示未學,則轉地獄苦成安樂國=>讚嘆法門功德(018,end)
          • 「一切事理性相」:事-俗諦;理-真諦。一念決定生死差別。
          • 「起惑造業。畢竟是誰。今書經懺悔。又畢竟是誰」:疑情..在內在外在中閒邪。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邪。過去現在未來邪?=>果覓之了不可得(我空與法空觀)...罪福無主名真懺悔
          • 「妄計有心可得。則旋犯旋悔。旣悔仍犯。如隔日瘧。有何了期」:說明對治止觀與圓頓止觀之差...ex用不淨觀對治,仍有我在,無根本解決
          • 「勉强力行。功無虛棄。出世善根漸勝。世閒漏種漸消。如明破」:修行下手處,勉強自己思維我法二空之理
    • 事修(假觀)
      • 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慮宜遠。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謙。處同輩宜退讓。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鬱失措。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應念身世苦空。切莫隨流逐隊。衣取蔽形。莫貪齊整。食取克餒。莫嗜美味。嘗省此世。前生作何功行。可坐享檀施。十二時恒簡點身口意業。善多邪。惡多邪。無記多邪。堪消四事邪。不堪邪。如此慚愧覺悟修省。自然習氣漸消。智光漸露。祖意佛意。顯於一念清淨心中矣。
        • 「骨宜剛。氣宜柔」:骨剛(求聖道)氣剛(因有我而與人對立)=>調整為:骨剛氣柔
        • 「志宜大。膽宜小」:志大-願力;膽小-處事戒慎恐懼
        • 「心宜虛。言宜實」:心虛-謙卑;言實-講話真實
        • 「慧宜增。福宜惜」:增長智慧,珍惜福報
        • 「慮宜遠。思宜近」:計畫遠大,考慮時則切合實際,有下手處可以按部就班(以上對己,以下對人事)
        • 「事上宜虔。接下宜謙。處同輩宜退讓」:(對人)同輩易有忌妒心=>布袋和尚的〈插秧偈〉:「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後原來是向前。」
        •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鬱失措」:(對事)得意奢侈者,失意必失措
        • 「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懺悔主要是不再造作
        • 以上的差別依止三種心:
          • 「應念身世苦空。切莫隨流逐隊」:覺悟心,應覺悟苦空(019,end)
          • 「衣取蔽形。莫貪齊整。食取克餒。莫嗜美味。嘗省此世。前生作何功行。可坐享檀施」:慚愧心。眼前受用皆是許多因緣所成。
          • 「十二時恒簡點身口意業。善多邪。惡多邪。無記多邪。堪消四事邪。不堪邪」:修省心
        • 「如此慚愧覺悟修省。自然習氣漸消。智光漸露。祖意佛意。顯於一念清淨心中矣」:實法=>清淨時;權法=>歷事練心,須依「慚愧覺悟修省」
          • 稱性(依止清淨心)起修(慚愧覺悟修省三心)=>全修(三心增上)在性(清淨心)
      • 圓教從名字初心。便用佛知佛見修行。豪傑丈夫。具一切無明煩惱。偏向冰凌劔鋒上行。非冰凌劔鋒。不能鑄無明煩惱成菩提般若故也。天降大任。必先苦勞拂亂。令動心忍性。頑鐵不鍊不成鋼。美玉不治不精瑩。松柏不歴歲寒不挺秀。孤臣孽子不厲熏不達。豈有粥飯習氣。煖輭形態。可坐進此道者。夫小小境緣。便成事障。因平日無分毫契心恰意處耳。果達妙理。則現前極惡逆事。第一玄妙。為第一明師良友。若捨此等境界。何法可修。可悟可頓邪。兄平日學問。大率向語言文字上著眼。不向義理上體會。躬行處較勘。轉得此關棙子。方是大乘淨土因也。
        • 「圓教從名字初心...不能鑄無明煩惱成菩提般若故也」:歷事練心重要性
        • 「非冰凌劔鋒。不能鑄無明煩惱成菩提般若故也」:必須靠逆境才能轉煩惱成菩提
        • 「天降大任。必先苦勞拂亂。令動心忍性」:任勞容易,任怨難...逆境的重要!
        • 「契心恰意...。果達妙理。則現前極惡逆事。第一玄妙。為第一明師良友。若捨此等境界。何法可修。可悟可頓邪」:心中須有法寶的力量,才能受逆境的刺激
        • 「轉得此關棙子。方是大乘淨土因」:以平日的正念,達成臨終的正念。剛開始先靜中修(透過文字佛法,明白道理後),再於人事逆境中以佛法轉為心中勝解(智慧)...但須對佛法有一定的理解後(悟入實法)再歷練,否則會與眾生結惡緣。
      • 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故日忠以行已。恕以及物。又日。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
        • 自勵:嚴以律己(自利,不必考慮因緣)
        • 容人:寬以待人
        • 取友:切磋之誼
        • 利生:慎重之行(利他,須考慮因緣,故須慎重。如六祖之待獵人隊十六年)
        • 「忠以行已。恕以及物」
        • 「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天爵-仁義忠信,重內心功德;人爵-功名富貴之利。先成就天爵(忠恕),自然招感人爵(榮華富貴)
      • 病是吾輩良藥。消盡塵寰妄想。覰破此身虛幻。深明苦空無常無我觀門。皆賴有病境耳。願寬心耐意。安忍無厭。作隨緣消舊業想。轉重令輕受想。代眾生受苦想。正不以不如人為愧也。=>色身之病
        • 病是良藥,有三好處:(1)深明苦空無常無我觀門-無常=>苦=>無我=>畢竟空;(2)消盡塵寰妄想;(3)覰破此身虛幻
        • 成就方式(三種假觀):寬心耐意。安忍無厭=>(1)隨緣消舊業想(智慧);(2)轉重令輕受想(智慧);(3)代眾生受苦想(慈悲)(020,end)
      • 身病易治。心病難遣。古云。克己須從性偏難克處克將去。慈雲大師亦云。行人各有無始惡習。速求捨離。當自觀察。何習偏重。訶棄調停。取令平復。勿使行法。唐喪其功。夫惡習豈惟殺盜婬妄而已。二六時中。四威儀內。苟可動人念頭者。最能折福損壽也。=>心病
        • 內心煩惱病乃宿世累積而來
        • 「克己須從性偏難克處克將去」:從最嚴重之處著手對治。
        • 「行人各有無始惡習。速求捨離」:捨離方法-(1)當自觀察。何習偏重;(2)訶棄調停。取令平復。勿使行法。唐喪其功。
          • 「勿使行法。唐喪其功。」=>佛法功德必依清淨心而生,故必須對治煩惱,以免染汙善法。
        • 「苟可動人念頭者。最能折福損壽」:四威儀中,最能造(動人)的是口業
      • 人不難有志,難有忍。事不難有察,難有容。故曰,有容德乃大,有忍乃有濟。
        • 人:不難有志,難有忍
        • 事:不難有察,難有容
  • 總結:不能頓盡者。塵緣之累。不可暫忘者。出世之心。待無累而修行。何如藉修行而脫累。且塵勞逼迫。正可警悟苦空。磨礲情性。每見人宂中偷閒。吟詩習字。作種種清課。豈不能偷閒玩大乘。息心學定慧邪。彼於詩字得少幻味。未嘗於大乘定慧得真法味也。然縱不得味。亦為無上菩提而作種子。且幼時詩字。亦向不得味中來。安知佛法漸熏習。不於現身得受用邪。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詩字。吾見右軍李杜。不出生死。用之佛法。吾見散亂豓喜。愚癡特迦。大事已辦。
    • 歷緣對境修:
      • 「不能頓盡者。塵緣之累。不可暫忘者。出世之心。」:境緣無法逃避,但處世不忘菩提
      • 「待無累而修行。何如藉修行而脫累。且塵勞逼迫。正可警悟苦空。磨礲情性」:加強正念,讓對境界的取著慢慢淡薄。依眾靠眾,於大眾中互相刺激而加強忍力而修行(磨礲情性)。智者除心不除境...=>六和不是指大家都一樣,而是互相包容,允許差別的存在
    • 做中修:「偷閒玩大乘。息心學定慧邪」:玩大乘=>空閒時習,解門;息心學定會=>行門。佛法善根不可破壞,因為稱性(本性)。
    • 總結:散亂豓喜=>佛法能對治散亂與愚癡(以佛弟子為例)...先修習佛法,再學世法,則世法有佛味。

淨土篇#

  • 總標:出三界火宅。有橫豎兩塗。以自力斷惑超生死者。名豎出三界。事難功漸。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橫超三界。事易功頓。遠祖云。功高易進。念佛為先。經云。末世億億人修行。罕一成道。惟依念佛可得度脫。如趁船渡海。不勞功力。夫能篤信西方捷徑。至誠發願。一心念佛求往生者。真大丈夫矣。儻信不真。願不切。行不力。佛雖大慈為舟。如眾生不肎登舟何哉。(021,end)
  • 別明:
      • 六信=>實德能
        • 事理無礙(實有):信事-極樂世界實有(十萬億佛土);信理-萬法唯心(極樂世界不出我心)
        • 因果同時(功德):信因-信願念佛;信果-四種淨土
        • 自他不二(能力):信自-自心本具(自己有能力德能);信他-諸佛教誨(他力信心,相信彌陀本願功德力)
      • 念佛工夫,秖貴真實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養的可歸,熾然欣厭。次信現前一舉一動,皆可迴向西方,若不迴向,雖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迴向,雖誤作惡行,速斷相續心,起殷重懺悔,懺悔之力,亦能往生。況持戒修福,種種勝業,豈不足莊嚴淨土。只為信力不深,勝業淪於有漏,又欲捨此別商,誤之誤矣。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須改也。
        • 第一信:「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二」:需一萬大劫才能相信。(心力不可思議)
        • 次信:「娑婆的是苦,安養的可歸,熾然欣厭」:(佛力不可思議)。厭離容易,欣樂不易
        • 次信:「一舉一動,皆可迴向西方...豈不足莊嚴淨土」:(法力不可思議)帶業往生之理-「千年暗室,一燈即明」,真實能破除虛妄。
        • 總結:
          • 障礙:(1)信力不深-信心不夠;(2)捨此別商-三心二意(022,end)
          • 兩類的信心:(1)信自-自心彌陀;(2)信他-善導大師,最業凡夫,通身靠倒
    • 願:願離娑婆,欣求極樂
      • (煩惱障):
        •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此事秖問心。不必問知識也。知識亦勸淡世情輕活計。專修出要耳。天平一頭低。一頭必昂。雖巧識强捻。不得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漢武秦皇。不能扭作一句。况下者乎。
          •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判斷得力標準
          • 「天平一頭低。一頭必昂」:光明多一分,黑暗即少一分。但以加強光明為主(加強佛法薰習),因世間不易馬上脫離。
      • (所知障):
        •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現在無際。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謂無。應用千變萬化。而不可謂有。三世諸佛。一切眾生。從無二體。十方虛空。剎塵差別。皆吾心所現之相分耳。是故四種淨土。皆不在心外。乃名唯心。謂極樂不卽唯心。則西方豈在心外。而吾心豈局東方者哉。人謂諸有為法。皆如夢幻。不知心性。不可喚作有為。不可喚作無為。因迷故卽無為成有為。有三界輪迴因果。喻如夢幻泡影露電。若返迷歸悟。則又卽有為成無為。如夢得醒。幻復本。泡歸水。影歸質。露不異溼性。電不異常光。今念佛求生淨土。正返迷歸悟。至圓至頓。槪以夢幻埽之。可乎哉。今人於夢幻妻子家緣。不能當下割捨。夢幻功名富貴。不能當下遠離。夢幻苦樂寒暑。不能當下覻破。乃至夢幻詩文機鋒轉語。不能當下唾棄。獨於夢幻西方。則不求生。亦大惑矣。夫依對待而論。娑婆活計。添夢者也。求生淨土。醒夢者也。不可不求生也。依絕待而論。惑業感於三界。惡夢也。念佛生於淨土。好夢也。亦不可不求生也。惑者又曰。當下卽是淨土。何必西方。問曰。當下卽飽暖。何必喫飯穿衣。當下卽富貴。何必貨殖科甲。當下是學問。何必讀書。當下是帝京。何必北上。旣世閒法毫不可廢。何獨於出世法而廢之。苟深思此理。淨土之生。萬牛莫挽矣。天如大祖師云。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釋迦復起。不易斯言。=>破除唯心淨土與西方淨土知見障礙
          • 實相妙理:「吾人現前一念心性...則西方豈在心外。而吾心豈局東方者哉」
            • 「現在無際」:本來面目
            • 萬法唯心(攝用歸體)=>唯心萬法(依體起用)
          • 知見障礙:「人謂諸有為法。皆如夢幻...正返迷歸悟。至圓至頓。槪以夢幻埽之。可乎哉」
          • 破執:「今人於夢幻妻子家緣...」
            • 絕待而計:三界-惡夢;極樂-好夢(1.身相妙好,攝受眾生;2.神通自在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3.依報莊嚴;4.衣食自在,應念而至;5.見佛聞法,道業增長)
            • 對待而計:娑婆-添夢(易生煩惱);極樂-醒夢(有覺悟因緣-彌陀大悲願力攝持內心,故不退轉;佛光常照色身,菩提心不退;寶樹靈禽演說妙法;菩薩道友,無惡因緣;壽命無量)(023,end)
            • 破偏空:中觀-因緣生法即是空,不易相信淨土;唯識、天台-空是破徧計執;但不破依他起如幻(徧計本空,依他如幻)
            • 破偏有:「當下卽是淨土。何必西方」-當下是因,但仍要事造才有
    • 行: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一心為止;不亂為觀
      • 念佛求生淨土。乃一門圓攝百千法門。非舉一廢百也。但必一門深入。念佛為正行。餘一切戒定慧等為助。正助合行。如順風之舟。更加板索。疾到岸矣。念佛之法雖多。持名最為簡便。持名之法亦多。記數尤為穩當。真操實履之士。豈求異愚夫愚婦哉。
        • 淨土法門分:(1)善導之專修;(2)永明、藕益之圓修(廣修善法,但仍求生淨土,一門攝百千法門)=>但仍須以彌陀名號為根本法寶,再正助合行
      • 嘗讀十六觀經云。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是故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噫。此真念佛三昧之祕要也。蓋但言作佛。不言是佛。則謂佛非固有。何異權乘。但言是佛。不言作佛。則謂佛非修證。何殊魔外。故大佛頂經。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夫知其本因。則十界無不卽心而是。謂佛界非心是乎。隨所緣出。則十界無不由心而作。謂佛界非心作乎。予己巳。晤千里鄭老居士。見所繪聖像。微細精妙。巧逾天工。恍悟心作心是之旨。長公完德。尤窮工極緻。完德久參念佛是誰公案。予謂苟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而更參誰字。可令人捧腹大笑。大集經偈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至心想像見佛時。卽是不生不滅法。大勢至法王子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永明禪師云。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壽昌禪師云。念佛心。卽是佛。夫何疑哉。夫何疑哉。=>以內因與外緣讚嘆持名法門殊勝
        • 是心作佛=>因;是心是佛=>果
        • 「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是故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想」=>佛的功德來自於想;業障海亦從想生=>念佛三昧之秘要!(024,end)
        • 「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內因力)心可能創造佛,也可能創造地獄;隨順各種因緣造作,生各種果報(外緣力)
          • 「知其本因。則十界無不卽心而是。謂佛界非心是乎」
          • 「隨所緣出。則十界無不由心而作。謂佛界非心作乎」
        • 若相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再參念佛是誰,是多此一舉!=>念佛心即是佛,直下承當。
  • 結示:念佛法門。雖該羅八教。圓收無量百千三昧。而下手之方。又最直捷痛快。蓋凡念相好念法門念實相等。固先開真解。然後下手。萬無夾帶疑情之理。只今持名一法亦止驀直持去。不用三心兩意。深信淨土可生。發願決定往生。以持名為正行。以六度等為助行。萬修萬人去。斷斷可保任者。若一點好勝之心。涉入參究。謂為向上。則腳跟不穩。禪淨兩失之矣。智者不可不決定其所趨也。(025,end)
    • 觀想觀像念佛須先開真解才能下手。
    • 「驀直持去。不用三心兩意」:即「深信淨土可生。發願決定往生」=>念佛時,不用參究念佛是誰。一參究即動搖信願。
    • 禪淨雙修:須站穩腳根=>以持名為正行。以六度(般若)等為助行。所緣境是佛號,但念佛時知心作心是。(參究則是觀察一念心性)

———————————————結勸————————————————————#

  • 學道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發見識。無真實為生死心。饒你有志氣力量。只作世閒豪傑。斷不能為出世聖賢。無真實剛骨。饒你要出生死。決被情欲牽。熟境迷。利名移奪。魔患埋沒去。無真正見識。饒你怖生死。勇猛直前。必被邪師惡友引誘。輕安少得縈惑。或墮光影門頭。或坐知見窠臼。乃至或以味禪為功德。或以空寂為家鄉。極勝亦流入二乘權曲境界。無由直趨菩提。良由眾生心性雖與佛等。無始迷妄積習深厚。欲返本源殊非容易。果能念念觀察世閒苦空無常無我不淨。下從地獄。上至非非想。總非究竟安寕地。儻不誓求出要。三界流轉。有甚了期。生不知來處。死不知去處。茫茫苦海。言之痛心。豈容為生死心不切。旣生死心切。視世閒一切事。那件出得生死。那件稍有真實。便痛發省悟。向千纏萬繞中努力一踴。直得殺父淫母他家活計。將無始恩愛眼前活計。盡情割斷。如悉達初出家卽誓云。設骸骨枯腐。不盡生老病死之源。終不返還。如此志氣。方不被一切業境奪去。方名具大剛骨。旣離愛網專求出要。必應甄別邪正。洞明權實。了悟頓漸。若不遇真師匠。唯應讀誦大乘。深求至理。不依文解義。不離經穿鑿。法法會歸自己。處處體認心性。自於真宗。漸堪趨入。儻遇明師良友。不問聖凡。但具正見知如來祕密藏者。卽可依之人。放下身心。不惜體面。不辭勞苦。不畏饑寒。乃至不吝身命。畢生服役。咨稟法要。自然福至心靈。感應交徹。如螟蛉克肖。時雨化生。以得親近善知識故。則能親近最上妙乘。以得習學上乘法故。則能出生廣大圓滿智慧。切莫高推聖境。自處凡愚。戀剎那幻境。忘曠劫遠猷。自暴自棄。非才之罪也。重說偈曰。佛性眾生性。一性無二性。迷之沈六道。悟之為三乘。迷雖無量惑。厥病唯有三。一者戀世閒。不知世閒苦。二者雖知苦。苟且自因循。三者雖勇猛。得少便為足。以此三病故。長夜在生死。或復出生死。亦墮權小乘。我依諸佛語。為設三妙藥。一者怖生死。對治根本病。念念如救頭。莫復存餘想。二者奮剛勇。降伏愛見魔。五欲不能牽。八風不能動。三者開正見。遠離諸邪曲。根選擇圓通。現生成正覺。此三或自具。或復藉餘緣。唯有明師友。名為真實救。策發生死心。鍛鍊純剛骨。開示真實乘。令行稱性修。修性不相離。斯名正覺印。迷性言修習。修墮有為功。廢修談法性。自然外道同。是故佛與祖。垂訓咸雙顯。雖或性奪修。而非不修習。雖或不言性。而性在修中。性非修不顯。修非性不立。但以生死心。勇孟不退心。廣大弘遠心。親師習正法。必能親悟入。知我言不誣。
    • 病相:
      • 真為生死:若無則只能做世間豪傑。
      • 具足剛骨:(行門)堅定行力。若無則被五欲刺激。印祖云:念佛時起煩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斷要他斷。行門做得多(念佛與拜佛),加強專注力,則行力強。
      • 開發見識:(解門)要明白生命真相。若無則易發煩惱、生邪知見、沈醉禪定、空寂為樂...等各種障礙=>須謙虛
    • 藥方(重說偈頌)
      • 「重說偈曰。佛性眾生性。一性無二性。迷之沈六道。悟之為三乘」
      • 三種病相:(1)戀世間;(2)知苦,但苟且因循;(3)雖勇猛,但得少為足
      • 妙藥:
        • 怖生死:對治根本病。「念念如救頭。莫復存餘想」。菩薩應怖畏生死,但因悲心故,而流轉世間...
        • 奮剛勇:降伏愛見魔。「五欲不能牽。八風不能動」
        • 聞正見:遠離邪曲。「根選擇圓通。現生成正覺」
      • 依眾靠眾:「明師友」=>「策發生死心。鍛鍊純剛骨。開示真實乘」
      • 性與修:「雖或性奪修。而非不修習。雖或不言性。而性在修中。性非修不顯。修非性不立」
      • 三心:「生死心。勇孟不退心。廣大弘遠心」=>「親師習正法」須不斷薰習佛法。
  • 舉頌勸修:
    • (一)
      • 持戒為本,淨土為歸(正行)
      • 觀心為要,善友為依(助行):觀心-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內因力);依止善知識(外因緣)
    • (二)眾生知見佛知見,如水結冰冰還泮; 戒力春風佛日暉,黃河坼聲震兩岸。 切莫癡狂向外求,悟徹依然擔板漢。
      • 水與冰同濕性:佛與眾生不二(修行前的基本理念)
      • 春風與太陽融冰:持戒與念佛(修行方法)
      • 心不外求,開悟後仍與一般人相同做早晚課與念佛(莫向外求)(026,en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