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17

如何斷疑生信?

深知自己的業障深重,恭敬心不夠,功夫不得力,因此無法真信切願地念佛修行。
若無法斷疑生信,就不容易提起一念的心力,斷惡修善,精進念佛。
無法斷疑生信 ,如何能度人?如何能讓人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 每想要度化別人時,說極樂與彌陀,總感空虛與不實。
世人要「眼見為憑」啊!
老法師常提到他剛出家時,回去見恩師,恩師指著他說:「要信佛啊!」。法師納悶,怎麼自己都出家了,老師還這麼說?
如今稍能體會老法師當年的感受了。修行無法精進,斷十惡的速度慢,念佛還常打妄想,不正是自己還沒真信佛嗎?
偶爾看到世間無常的事,或自己受到病苦或煩惱折磨時,雖稍能感受生死輪迴之苦,欲求出離,但這種心也只能維持一段時間,又退了。
這不正是一些大德所說的:「生死心不切」嗎?印光祖師常說要把「死」字貼在額頭上,雖偶爾也會這麼來鞭策自己要精進,但這個心力仍感不足啊!
受世間的苦不夠多,還要為家親眷屬等俗事終日奔波 ,因此無法全心地「厭離娑婆」;
無法對極樂與彌陀真信,不能如實地體會什麼叫「真的往生極樂」,也無法全然地生起「欣求極樂」之心。
日復一日地聽經聞法,念經、拜佛與念佛,偶爾看到某某法師或居士大德的「往生記實」,或「淨土聖賢錄」記載的往生事蹟,當下雖受感動,但終究覺得隔了一層紗,很難真正信受。
心中總有那麼點「欲望」,期望諸佛菩薩能給自己來個示現,就算在夢中也好,讓自己可以真實看到極樂,見到彌陀,那麼自己就可以死心塌地信佛了,而能真正地精進修行了。而且,當要度化別人時,再也不用心虛了。
當然了,雖然這麼說,這終究還是得靠自己真修實幹才能做到。

淨空老法師:精進的障礙




問:「請問如何才能真正從內心深處信佛?」 學佛答問-淨空法師 新加坡居士林2001.03.30   答:你問得很好。這個問題是學佛人第一個大問題,內心深處信佛,難!我記得我在講席當中也跟大家說過許多事。我一出家就教佛學院,就開始講經,兩年之後才受戒。受戒之後,我到台中去看李老師,李老師遠遠的看到我來了,就指著我大聲的說:「你要信佛!」說了好幾聲,我走到他面前,我也愣住了。那個時候我學佛很多年了,我學佛七年才出家,兩年後受戒,總共九年,而且講經講了兩年,怎麼還不信佛?他就跟我解釋真正信佛難!有很多老和尚出了家,一直到死都不相信,可見得實在不容易。信佛,你決定有成就;你不信佛,你沒有成就。   信佛的條件,一般講有兩種:一種是你過去生中善根深厚,你那個信是真信,死心塌地的相信,你什麼都不懂,一句佛號老實念,成功了。就像諦閑老和尚那個鍋漏匠徒弟、哈爾濱極樂寺往生的修無法師,都是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過去生中善根深厚,他真信,所以出家沒幾年,他這一句佛號就發生力量,預知時至,自在往生,這是一種。第二種真正信佛是通宗通教的人,經論裡面的道理他真的明白,真的清楚,契入佛的境界,他相信了。只有這兩種人是真信。   除這兩種人之外,出家、在家,說實在話,都是半信半疑,不能真信,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煩惱當家,成見作主。如果真正信佛的人,不是這樣;他一定放棄自己的成見,隨順經教的教誨,那是真信,絕對不會受世間種種知見所干擾。我們不是上根利智,也不是善根非常深厚,在這個狀態之下,我們唯一的途徑是努力修學。古人說的「深入經藏」,深入經藏不是說深入《大藏經》,說老實話,我們今天一般同修們沒有這個能力深入經藏;受現代的教育,文字就是障礙,《藏經》擺在你面前,你沒有能力看,你連句子都斷不下來。古時候的書籍沒有標點符號,念書的人自己圈句子,所以這些書籍擺在面前,確實我們自己連斷句的能力都沒有,還談什麼讀經!


【斷疑生信的方法】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0二集) 淨空法師主講 我們今天智慧不能現前,業障不能消除,關鍵在什麼地方?關鍵在信心。這是真的,世出世間法統統是信心出了問題,有疑,不能真信,這個疑斷不掉。 斷掉有方法,學教的人,佛教給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能斷疑生信;把你的疑心念掉,「讀書千遍」,一千遍把疑心念掉,這是個好辦法。 不研教的人用念佛,一句接著一句,如果像黃念老那樣,一天十四萬聲佛號,我相信念上半年、一年,你成功了,你得念佛三昧。得不到念佛三昧的人,念佛當中夾雜,有妄想、有雜念,功夫不純,念十年,功夫成片都得不到,心太亂太雜了。這種人很多,用佛的話來說,這種人是真正可憐憫者,原因是煩惱習氣太重,在這一生當中他沒有一個真正能夠依靠的人、能夠信任的人,沒有主宰。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找到一個真正能夠相信的,永恆不變的,決定不懷疑的,找誰?《無量壽經》。釋迦、彌陀,我對他有決定的信心,這個信心堅定不移。他的教言很多,我只取一種就夠了,這一部經就行了。一生就搞這一樣東西,搞上十年、二十年,你就成為第一。

要怎樣斷疑生信?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三一集)2011/6/2

要怎樣斷疑生信?就要多讀經、多聽經,讀經、聽經能幫助我們斷疑生信,能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可是這個裡頭先決的條件我們今天缺乏,這是多少讀經、聽經的人還是有疑惑,原因在哪裡?他沒聽進去,他沒聽懂。這個道理印光大師講得最好,他沒有誠敬心,心浮氣躁。特別是現在年輕人心浮氣躁,貢高我慢,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瞧不起傳統文化,瞧不起古聖先賢。對現前的,心目當中沒有父母、沒有尊長,這樣的人,佛菩薩來教他,他都不會成就。不是佛菩薩不慈悲,教不了!他不具備領悟的條件,所以印祖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萬分誠敬你就得萬分利益。像惠能大師那樣的人,那是萬分誠敬,所以他一聞就開悟了,就證得圓滿了。我們這些人就是誠敬心不夠,所以你沒有得到真東西,這個事情非常非常麻煩。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一五集)2011/7/26  「倘時信時疑,半信半疑」,這種人絕大多數,學佛的人多,這樣的人多,真正信的人太少了。或者是「勉強試念」,大眾在一起念佛,有幾個帶頭的,大家跟著一起念,所謂依眾靠­眾,那都是時信時疑,半信半疑,勉強試念,「意實未安」,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心不在焉,有口無心。 「或口雖念佛,而心慕他宗,皆非真實念也。」這個地方講的都是眼前事實真相,口裡面跟大家念佛,心裡面還想別的,這他宗是什麼?譬如參禪、持戒、念咒,甚至於還講氣功,怎­麼樣幫助身體強健,搞這個,想這些東西,心力分散,不能集中。 而佛在大小乘經裡都是教導我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他的心思太多,他不能集中,換句話說,他哪一樁事情都沒做好。這是許許多多人講到功夫不得力,為什麼不得力不知道­,找不出病根。殊不知病根,你看經上講得這麼清楚,講得這麼明白。 下面說,「要之,疑情不斷,正信難生。信願有虧,資糧欠缺。」這就是他不能往生,說誰呢?說念佛的人,不是說別人。信淨土的人,修淨土的人,最後不能往生,原因就出在這裡­。換句話說,疑情不能不斷,正念不能不生,我們斷疑生信,發願求生,這個條件就具足了。 「故須截斷狐疑」,截斷狐疑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讀經,讀經讀不下去,聽講,聽明白了、聽懂了,經就可以讀得下去了。讀經讀不下去,還是信心不足,所以要聽講,聽講幫助你斷­疑生信。所以「老實念去,驀直念去,拚命念去,直拚到死!花開見佛,悟無生忍。如是才是大善。」敬於佛者,是為大善。

信心裡還夾雜懷疑,喜悅的心生不出來

實實在在說,昨天我聽胡小林講演,講得不錯,他的反省很如法。反省什麼?我們自己的信心,我們說信佛了,我們說發願求生淨土,真的嗎?如果是真的,喜悅的心生出來,為什麼那種喜悅生不出來?這就有問題。問題在哪裡?沒有完全接受,雖然信了,信裡頭還有懷疑。真正相信,真正不懷疑,我們在歷史上看到一個標準的人,那就是唐朝時候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他一絲毫懷疑都沒有。神秀跟五祖二、三十年,為什麼五祖不傳衣缽給他,傳給惠能?神秀有懷疑。怎麼知道有懷疑?你看《壇經》上記述的有,五祖宣布要傳法,大家寫一首偈子來給他看,真開悟了,衣缽就傳給他。沒人敢寫,神秀心裡很清楚為什麼沒有人敢寫,大家都認為傳人一定是他。逼著他非寫不可,他不寫,這個就等於說參加考試,五祖不了解他心地,寫出來又怕有錯誤,搞了好幾天,才寫出這麼一首偈。寫出來之後又不敢送給老師,最後想什麼方法?貼在牆壁上。老師看到讚歎,出來說是我做的,老師不讚歎就算了。這就懷疑!他那個懷疑不是小的,他很嚴重的疑情、疑惑。斷疑生信,我們今天天天研究經教,在這裡學習,為什麼?斷疑。我們相不相信?相信,相信裡頭有懷疑。我們的懷疑絕不比神秀少,神秀那是障礙開悟,我們這個障礙往生,這個麻煩可大了。 
文摘恭錄—2012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九七集) 2013/5/1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