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1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淨土教觀學苑 淨界法師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標題:#

  • 修:修正
  • 習:不令間斷,生轉熟
  • 兩個法門:
    • 止觀(總相-調心,本課程以此為主)
    • 坐禪(別相,下手方便-初學以坐姿最易相應,以坐姿修習止觀)
  • 止觀:
    • 止觀功德:
      • 世出世的功德,皆因修習止觀之果。持戒→止觀
      • 攝心→心定→知生滅法相(生命真相)。得定則心不散,如惜水(智慧)之家,善治堤塘(圍欄)。先止→再觀。
      • 廣大布施不如一天出家修寂靜(出世俗家或出煩惱家-在家解脫煩惱,修止觀)
      • 布施、持戒、忍辱=>凡夫可作,仍順生死流(無功德力);精進、禪定、智慧=>止觀..逆生死流,大事業,須注意很多細節
        • 色身安樂:擾動與雜染
        • 內心安樂:法喜安樂是寂靜、清淨隨順涅槃而不生煩惱
    • 止觀體性:
      • 止:1.善取所緣境;2.專一並相續安住於所緣境
        • 因-以善緣心(無貪嗔癡)專一安住於所緣境(佛號、呼吸)(「心一境性」)
          • 作意思維:善取所緣境之相貌(佛號)--由身口造作,把佛號聲相在心中分明顯現
            • 作意:1.警覺作用;2.引導作用-引導這念心與佛號相應。剛開始修止須勉強自己(不能念要他念)。
            • 相續作意(多安住)。關鍵在「專」。
          • 所緣境有三:(1)眾身法界-雜染之五蘊(小乘-訶責無常無我);(2)佛法界-大乘,淨宗與密宗,觀佛身相(讚嘆皈依心,他力);(3)心法-通染淨,以心為所緣境;(天台與禪宗觀清淨心;唯識觀察妄想,再訶責對治)(001.mp3)
        • 果-三摩地:等持,以平等持心(不掉舉不昏沉),於一境相續運轉=>奢摩他品
          • 先心輕安→再身輕安
        • 淨土法門:彌陀的相貌即是名號,念前要觀想只有名號能救拔。
          • 善取所緣境-念誦聽:(1)念-內心作意要念佛;(2)誦-創造聲相;(3)聽-用耳根取所緣境
            • 只能自念自聽與只注意當下的佛號
          • 相續安住-10句成片(334)-(1)易調氣;(2)韻調攝心→靜坐可用五點記數法
            • 五點記數法:
              • (1)安置地輪令心下沉,於地上取聲相,令氣血下沉..所緣境不能超過腰部
              • (2)形象清楚分明:五點觀想為光明的蓮花(往生蓮花必來)(光明對治昏沉)
              • (3)寧少不可草:決不可貪多!
              • (4)先依記數,再求圓融:慢慢增加片數(10片->...),先有歡喜心再進步
            • 比喻:大聲念如煮大鍋菜..待心寂靜即用334慢慢敦,用心力運轉
      • 觀:止為無分別,觀為有分別的觀察與揀則(1)如所有性(不變真如);(2)盡所有性(世俗諦之所有差別)=>成就無漏的諸善智慧(毗缽舍那品)
        • 依止:須先身心輕安狀態(先修止),再修觀
        • 方法:就曾經學過的佛法,於三摩地(寂靜)中,假借文字所生理解,對此義理生出影像,做出(1)觀察;(2)勝解(深刻);(3)捨離心相(把觀的影像捨掉)...如是重複..
        • 種類:空觀、假觀、粗觀、微細觀
        • 果地功德:(1)忍-忍可真理;(2)樂-法喜(會對佛陀感激不盡!);(3)見觀-不必依文字起觀(聖人境界);(4)慧為總相-此即毗缽舍那
        • 補充:用觀對治顛倒
          • 死亡無常觀:斷常見、思維死亡無定期、思維死亡時所依止的願力與佛號...
          • 界差別觀:(1)隨業流轉-煩惱障、業障、報障;(2)求生西方淨土(法身德-對報障;般若德-對煩惱障;解脫德-對業障)(002.mp3)
    • 止觀差別:=>總之只有分1.漸次;2.圓頓
      • 小止觀:文義簡要(非小乘),易理解,即此(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切止觀的基礎。道理少易懂,但難行。
      • 漸次止觀:比小止觀更細。即(釋禪波羅蜜)。先靜,再動。
      • 圓頓止觀:即(摩訶止觀),直接觀心。道理多難懂,但易行。強調大乘不二法門,一念心染淨不二。動靜皆如。利根人。
      • 不定止觀:淺深不定,能大能小。即(六妙門)。依操作者判定漸次。


作者:天台智者大師(003,004end)#



隨文釋義#

  • 總論
    • 佛法大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邪因緣論:常見。梵天作主。
      • 無因緣論:偶然的生命。
      • 正因緣論:
        • 業果思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善惡果報=>有相業果,但有得失,心不安。=>持戒
        • 空性(自淨其意):善惡無常無我...以我空與法空,用止觀熄滅愛取煩惱。=>止觀
    • 止觀功德
      • 止:伏煩惱結、長養心識-強迫心安於所緣境,讓精神力強、成就禪定
      • 觀:斷除惑、策發神解、成就智慧
      • 「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 止觀雙運:如雙輪,止多觀少為愚(如持牛戒求升天;或依止禪定以為涅槃之常見=>落入外道種性);止少觀多為狂(至少結下佛法的善根)
      • 十住菩薩(指權教菩薩,非指法身菩薩)禪定薄弱:(1)廣學而須分別;(2)悲心重,障礙禪定修學
      • 佛:定慧均等
    • 結示著述緣起(大師著小止觀之因緣):接引初學,引導修學止觀的第一步。(005end)

  • 分論
    • 標章勸戒:
      • 止觀不易成就,不要鄙視此文
      • 只要剎那間內心與法相應,此覺悟的功德是不可思議!非財富布施所能比喻。
      • 標章名:(1)前方便:第一章至第五章;(2)正修:第六章;(3)調伏真妄交攻:第七~第九;(4)證果
    • 正示十章:
      • 具緣第一:———————————————————————————————————————————————————————————————————————————————
        • 持戒清淨:因戒生定,因戒發慧。持戒才能輕安,易於修止觀。兩種健人:不作惡;作惡能懺。
          • 持戒相狀:
            • 1.清淨護持,無所毀犯:正法、相法時期居多。如淨衣,易可染色。
            • 2.犯輕戒,如法懺悔:一念心性與法之間有垢,洗乾淨即可。
            • 3.犯輕重戒:小乘法無法懺悔(小乘只有我空,法不空,法是真實的),大乘法門仍可取相懺(因我空法空)。(006end)
          • 懺悔方法:對過去訶責,對未來發願
            • 事懺(前九為有相行;第十為無相),對殺盜淫妄的根本罪。
              • 前方便:1.信因果(一切善法的根本);2.生怖畏(如針氈);3.起慚愧(重善法,輕惡法-可折損煩惱的力量)
              • 正修懺法:4.求滅罪法;5.發露先罪(悔-對過去的罪業為對象。並有懺悔主-大乘為菩薩);6.斷相續心(懺-當下發願未來要斷相續心)
              • 功德增上:7.起護法心(發菩提心之一,令正法久住);8.發大願度眾生(發菩提心之二);9.常念十方諸佛(求佛力加被)
              • 無相行:10.觀罪性無生(罪業自性空,須有因緣才能生起)
              • 罪滅之相:心無憂悔、法喜充滿。但不應期待各種相狀出現。
                • 1.戒功德:身心輕利、瑞夢、賭瑞相、善心開發(包容心與慈悲心加大)、
                • 2.定功德:成就禪定功德(修止觀時覺身心若有若無,未到地定)
                • 3.慧功德:解悟心生、善識法相、知經義趣
            • 理懺:偏重內心觀想以滅罪,但仍須事修
              • 前方便:同事懺
              • 正修:端坐起觀-觀罪性空(自力),念十方佛(他力);出觀-燒香禮拜、懺悔誦戒、讀誦大乘(007end)
        • 衣食具足
          • 衣法具足相狀:(1)上根:不遊人間,隨便一件布蔽體即可。堪忍力強;(2)中根:只有糞掃三衣;(3)下根:允許三衣外,可有其他的百一等衣(同性質的衣只能一件)...多的衣要說淨。知量知足。
          • 食法具足相狀:色身安穩,內心才安穩。
        • 閒居靜處:不做眾事(耗損精神的雜務...太複雜的事業影響修行);靜:無憒鬧。人聲干擾會帶動攀緣心。
        • 息諸緣務:易帶動攀緣心
          • 息治生緣務,不作有為事業。
          • 息人間緣務:與不學佛之人往來易受刺激攀緣心。會帶動世俗的妄想。過渡時期的暫時心情。
          • 息工匠技術緣務:
          • 息學問緣務:世間學術。
        • 近善知識
          • 外護善知識:護持修行
          • 同行善知識:同參道友
          • 教授善知識:教授內外方便禪定法門(008end)
      • 訶欲第二:———————————————————————————————————————————————————————————————————————————————
        • 五欲過患:
          • 總標:修止觀須訶五欲。五欲會破壞內在止觀的功德。所訶的是世間有漏五欲。
          • 別明
            • 色慾:破壞禪定。不能只有壓制(止),應「觀」五欲過失。
            • 聲欲:同上
            • 香欲:修行時起煩惱很明顯;但工作動盪中起煩惱,卻不易查覺。
            • 味欲
            • 觸欲
        • 訶欲之法:目的為保護內心的功德。征服煩惱是在臨命終才決定成敗,否則隨時會反撲。
          • 得之轉劇:沒有滿足之時。故須即時處理。
          • 五欲無樂:有過失的。五欲本無樂,樂受來自心中妄想。
          • 競爭與鬥爭
          • 如逆風持火炬:破壞寂靜的功德
          • 如踩毒蛇
          • 無實如夢,故不滿足。與真實的功德不同。
          • 短暫不久
          • 如大賊竊取功德,應遠之。(009end)
      • 棄蓋第三:———————————————————————————————————————————————————————————————————————————————
        • 棄概之法:
          • 棄貪欲蓋:此指內意根所生欲,靜中所修(前指外五塵之欲,動態中修)。此為第六意識打妄想生煩惱。
            • 心生欲覺,念念相續,覆蓋善心(止觀),令不生長,覺已應棄。=>第一個念頭可以,但不能相續
            • 《大智度論》「諸欲求時苦,得之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時。 諸欲患如是,以何當捨之?得諸禪定樂,則不為所欺。」=>棄五欲後,住善法取代五欲。用功才能放棄得更徹地。
          • 棄瞋恚蓋:失佛法的根本。
            • 惡口之府藏:嗔心起時不要講話!
            • 九惱:彼人(惱我、惱我親屬、讚嘆我冤家)x(過去、現在、為來)
            • 對治嗔心:
              • 思維業果(有相):錯誤思維:痛苦是他人給的!=>應思維:「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央」
              • 無常觀:暫時的。「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
              • 無我觀:我不可得。
              • 慈忍觀:逆境可幫助修道!把文字佛法,轉成內心的智慧,需要逆境刺激才能轉。但要化解得了才行,否則可能造罪業。(010end)
          • 棄睡眠蓋:(棄愚癡)。修行昏沉或睡眠太多
            • 睡:內心昏暗;眠:完全躺下睡著。
            • 破壞樂法心,難生法喜。因為法與內心間有昏沉阻礙。
            • 其他煩惱易察覺對治,但睡眠如死,無法覺識,第六識無法創造功德,也無法對治。無法修觀。=>要趁昏沉還沒堅固前即時對治。
            • 諸佛菩薩訶睡眠弟子偈曰:(不能睡的理由)
              • 汝起勿把臭屍臥 種種不淨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體 諸苦痛集安可眠(報障)
              • 如人被縛將去殺 災害垂至安可眠(業障)
              • 結賊不滅害未除 如共毒蛇同室居(煩惱障)
              • 亦如臨陣兩刃間 爾時云何安可眠(成敗關鍵時)
              • 眠為大闇無所見 日日欺誑奪人明(結勸)-須對治,若常如此則為隨喜。臨命終不能打鎮定劑,因一片黑暗,無法保持正念。有可能到畜生道。
              • 以眠覆心無所見 如是大失安可眠(結勸)
              • 如是等種種因緣,訶睡眠蓋,警覺無常,減損睡眠,令無昏覆。(用前面種種警覺自己)
              • 若昏睡心重,當用禪鎮杖卻之。(打也沒用!起來拜佛)
            • 要善調:不能每天都如此,習久成性!隨順現在的因緣來修行。定課前不要做耗損精神體力的工作。
          • 棄掉悔蓋:
            • 掉-如鐘擺搖動;悔-生起追悔心;掉舉後若回想而產生後悔則為蓋;若放下,則不為蓋
            • 三種掉:(1)身掉-到處攀緣;動作戲謔;動來動去;(2)口掉-喜吟詠;辯論是非;開玩笑;世間語;(3)心掉-內心放逸;攀五蘊緣;思文藝;惡覺觀等。
            • 兩種悔:(1)因掉生悔:止觀前有掉舉之事,然後後悔=>生蓋;(2)造業後後悔造罪=>生蓋
            • 偈:
              • 「不應作而作的後悔」(ex後悔之前的掉舉);「應作而不作的後悔」(ex後悔沒做定課)=>煩惱火讓人墮惡道?=>因執著追悔易觸動罪業,臨命終若有悔惱,一定要解開,否則易墮惡道(印光大師)
              • 「悔已莫復憂」:若造罪業後有懺悔過了,就不要一直再想而後悔。因罪性本空,「何其自性,本自清淨」
              • 追悔無濟於事:只能「不以心悔,不作能作;諸惡已作,不能令不作(做了就做了,別再追悔)」
              • 故應訶責悔蓋,讓心清淨
            • 拜懺時的追悔,可以後悔;但拜懺後,開始修止觀就不能再追悔,若追悔則成蓋(蓋止觀功德)。完全放下!(011end)
          • 棄疑蓋:疑為對人對法猶豫不決,無信心
            • 三種疑:
              • 疑自:懷疑自己的能力。諸根暗鈍,第六識,執持力差,易忘記。或罪業重。勿自輕,因宿世善根難測。
              • 疑師:輕慢師長的相貌威儀。末法時代的師長也是凡夫,如臭皮囊中金,心中有也功德。師雖不清淨(但仍須具善知識條件-戒定慧、慈悲),亦應生佛想。
              • 疑法:疑從痴起。疑為惡中之惡。須靠智慧才能除疑。故應學習善法。
        • 問答:不善法多,為何只棄五法?=>五法具足貪嗔癡與等分此四法,含所有塵勞法門。貪(欲蓋)、嗔(瞋恚蓋)、癡(睡眠與疑)、掉悔(等分攝)
        • 勸修:棄五蓋為調伏內心煩惱。臨命終時之一心不亂:一心為定(如石壓草);不亂為觀慧(調伏煩惱)。學習觀察煩惱,一觀即勢力薄弱。(012end)
      • 調和第四:———————————————————————————————————————————————————————————————————————————————
        • 修心之要:修心即修止觀前的根本。
          • 真正發心:菩提心(上求下化)
            • 四因緣發菩提心:(1)見佛神變(神通道力);(2)聞法發心;(3)悲眾生苦;(4)哀聖教衰
            • 不惜身命:障緣多。易退轉。關鍵在因地的發心。(因地不真,福報現前易被障)
          • 具足正見:思維諸法實相。憑什麼上求下化?一念清淨心。一念淨心來自於點滴的止觀修行。
        • 調和之法
          • 總說
          • 調和五事
            • 調飲食:佛陀訶責色欲(須斷除),但要調飲食與睡眠。
              • 飲食能資身進道。吃太多,氣急身滿,百脈不通;心閉塞,遲鈍。因為血液都到胃部消化;吃太少,氣血虛弱,精神不濟
              • 吃穢濁物令心識昏迷(五辛生吃增嗔;熟吃增淫);吃不適合體質之物,動宿病,四大違反。
              • 心法不能離開色法。(013end)
            • 調睡眠:睡覺時為無明癡心所覆蓋,無明了性。睡太多,腦部缺氧,易頭昏腦脹(心闇眛)。應覺悟無常,調伏睡眠。
              • 佛陀:中夜四小時睡覺;
              • 瑜伽師地論:一天可睡六小時(不要太久)。但可以小睡(半小時到一小時)
              • 睡前動腦思慮,第六識會活動,導致作夢(無夢才是休息)。
            • 調三事(身、息、心)相互影響,須合用。
              • 入禪調三
                • 調身:修前一個小時(定外),若太雜亂,則氣息也亂,散亂難錄(紀錄所緣境)。不寬不急。
                  • 逆作方便(準備工作,皈依):由粗到細,先拜佛(調身與調息),再經行,再打坐。
                  • 安身得所:(由下而上調身)
                    • (1)打坐處所,長坐安穩(後座稍高,才能長時坐;坐墊通風);半跏:左腳上右腳下.....;全跏:右上左下(降魔坐);右下左上(吉祥坐)...但長坐仍須換腳;左手在右手上(與腳配合),放在腳上
                    • (2)以腰部為中心,前後左右調整身體(若拜過佛則不須);脊椎骨稍彎曲;鼻端與肚臍對齊;收下額
                    • (3)閉口吸氣再慢慢用口吐氣,觀想堵塞處開通;閉口,舌頭頂上齶(因牙齒氣脈原不通,令其通),並生津幫助消化;眼閉不讓光進即可.(014end)
                • 調息:不澀不滑
                  • 入息:鼻孔至丹田;反之為出息。息有四種相,風、喘、氣、息(前三為不調相,第四為調相)
                  • 前三不調相:1.風相:有聲音,因氣管或肺有病;2.喘相:不順有阻礙,氣虛;3.氣相:氣息太粗太急,因太急躁;4.息相:為調相
                  • 第四為調相-息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深長綿延。
                    • 資神安穩:地水火風,風大最重要。即道家之吐納,著重吐氣,吐氣慢,吸氣快(3:1)。
                    • 守息則定
                    • 調法:(1)下著安心-(所緣境要低,在丹田);(2)寬放身體;(3)吐氣時-想氣遍毛孔,出入通無障礙
                    • 拜佛時下實上虛,即可調好。且不要快。若要修止觀,拜佛時間不能太長,以免耗精神。
                • 調心:不沉不浮
                  • 正念:調伏亂想;正知:令沉浮,寬急得所...明了,寂靜狀態。此為修止。
                    • 沉相:昏沉相。心中昏暗,無所記錄。頭低垂。=>繫念鼻端。因頭氣血不足,令增加氣血。但只是一時方便。
                      • 或打開眼睛,取光明相(宗喀巴大師)。地放可放蓮花燈,也可觀想。
                    • 浮相:心飄動,身不安,念外異緣。=>安心向下,置於丹田=>且要訶責五欲,以對治攀緣煩惱。
                    • 急相:初學用功過於急切=>攝心用念?....肩膀聳起,表緊張急躁,會胸或頭痛=>休息幾天不修行即可
                    • 寬相:老參提不起勁易發生。心志散漫,念力薄弱。=>想極樂依正報對治
              • 住禪調三:隨時調整,不用按照次序。按照入禪的原則調整。調至身息都不存在,只剩一念明了的心。(015end)
              • 出禪調三:與入禪相反-細到初:心→息→身
                • 調心:先放心異緣,放鬆專注狀態,自由活動。
                • 調息:先吐氣,觀想百脈的氣息於全身毛孔散開。
                • 調身:微微動身-肩膀、手臂、頭頸再兩足。用手磨毛細孔,以免受風寒(禪定越高,身體毛細孔放越大,用毛孔呼吸)=>再雙手搓後覆蓋眼睛
                  • 注意:(1)打完坐避免馬上上廁所:保留丹田中的氣,散發至各處後在上廁所。(2)並且不要碰冷水。....須待細法散開才能大動作。至少兩分鐘。
                  • 善「入住出」...善能次第,習諸善法:應隨順現在的因緣而修行。
      • 方便行第五:———————————————————————————————————————————————————————————————————————————————
        • 何謂方便?以微小善根,成就廣大功德。比喻:欲拿十丈高珍寶,以方便之樓梯,慢慢爬上,即可取得。
        • 一者欲:即希望、願望。欲離妄想顛腦,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欲脫輪迴,生淨土。「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 心地法門一定要有好樂才能成就。不是坐著就有。有好樂,遇到困難一定會想辦法克服。
        • 二者精進(行):精-專一不夾雜;進-相續不間斷。
        • 三者念(心):銘記不忘。念世間無樂,禪定可貴。
        • 四者巧慧(觀):深入觀察後抉擇。捨世間妄想虛樂,取出世禪定真樂。
        • 五者一心:總結前四如意足(欲行心觀),一心分明世間惡,知禪定貴;一心決定修止觀,終不退轉。要知道為何修行?抉擇後的修行力量才會強大。(016,end)
      • 正修第六:———————————————————————————————————————————————————————————————————————————————
        • 總說:前五科為方便,調整身心於隨順於止觀;此科為止觀修行方法
        • 一、坐中修:
          • 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總相介紹止觀):
            • 止觀類別:(1)初學先坐中修;(2)再歷緣對境修。
            • 何謂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初坐禪心粗亂,先修止破除;若止不破,就修觀破之。
            • 止觀修法:
              • 修止方法
                • 1.繫緣守境止:(色法,正念)把心綁在所緣境上(繫緣=守境)。因凡夫需有所住。ex:繫心鼻端-鼻端為氣息出入之門;或繫心臍間-氣海依止在臍間(注意丹田,易得定與治病)。(017:17)
                • 2.制心止:(心法,正知)制=調伏。觀照現前一念心,發現昏沉或掉舉,即令調伏。即覺照的功夫。
                  • 補充:1,2:三摩地=三昧=等持=止=平等持心(不昏沉與掉舉),於一境轉轉(所緣境,如佛號)
                    • 方法:專一安住;相續安住=>1.正念(專注,專一安住);2.正知(隨時檢查覺照,相續安住)
                    • 次第(念佛法門):
                      • 1.內住:念佛前先有信心,皈依名號。觀想名號代表彌陀所有功德,思維妄想的過失。;
                      • 2.等住:前念等於後念,前後念都安住於佛號(一串念珠的時間);
                      • 3.安住(正知):覺察妄想,馬上修正
                      • 4.境住:自己與佛號間沒障礙。中間沒有粗的妄想。對正定境界心喜,破除粗的昏沉。
                      • 5.輕安?
                      • 6.寂境:觀察散亂過失。調伏細的掉舉與昏沉。尚未得定。念佛有法喜。對佛號信心更強。內心有安住的家了。(坐中修)
                      • 7.最極寂境:(境中修)任何煩惱於境中,只要佛號一起就消失。佛號生,一切法不生。
                      • 8.專注寂境:
                      • 9.等持:佛號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欲界定(明了與寂靜二功德,對治昏沉與掉舉,但身心仍粗重)
                      • 10.未到地定:由風大升起身輕安與心輕安。色身若有若無..三昧樂周遍全身。(明了、寂靜與輕安三功德)
                    • 念佛法要一書:「念佛容易,信願難!!」。必須從始至終,保持對彌陀的皈依。(017end)
                • 3.體真止:(前二為有相,此為無相)先修我空法空觀,再安住空觀境界(止)
                  • 總說:體會通達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安住此境界而不動。先觀真如道理,再安住。故先觀後止。觀一切諸法皆因緣生,無自性,故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為止。
                    • 「一切諸法,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018-00:00~14:00)
                    • 禪定:內心寂靜,但仍有一個恆常不變,有主宰性的我存在;觀(息心達本):把自我消滅。內心寂靜只是因緣所生法。可能因其他因緣而被破壞。無一恆常的我存在。因緣所生,畢竟空。
                  • 分說:
                    • (1)從時間:觀此心真實性不可得:ex:觀察貪煩惱的過去現在未來...;但不能否定剎那的念頭(因緣有),但要熄滅自性的執著
                    • (2)從空間:內六根與外六塵相合才有識生,故為因緣生。
                    • 「自心不可得」-我空觀:
                      • 先確立「我」的定義-(1)常(老少相同,生生世世不變);(2)主宰=>再來觀察我.....五蘊非我,離五蘊找不到我,故我不可得=>消滅我執
                      • 斷惡修善與自我一衝突,斷惡修善就有障礙;有我就有對立
                      • 有自我無法通身靠倒皈依彌陀名號,故無我觀是所有善法的基礎。一念相應無我(見惑),則功德無量,動搖無量劫來的根本煩惱。修止觀如學射箭,慢慢才會中。(018 end)
              • 修觀方法:(止為無分別住;觀須思維,故為有分別住)
                • 分類:
                  • (1)對治觀:對治煩惱,不淨觀對治淫欲;慈心觀對治瞋恚,方法有二:一者,七重因果,眾生皆母;二者,自他交換,假想別人是我,即同理心,大家都愛自己,都想離苦得樂,故須包容別人;界分別觀,對治我執。觀察五蘊十二界皆非實有;數息觀,對治多分別.....皆有為事項的觀法,一次只能對治一個煩惱。重點在正觀,觀諸法總相,能對治所有煩惱。
                  • (2)正觀:觀諸法無相,因緣所生,因緣無性,即實相。先觀所觀境一切皆空,能觀之心,自然不起。(前面都說談過)...
                    • 「諸法不牢固,常在於念中。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說明-18:00~)
                    • (1)第八識依業力變現依正二報=依他起性(俗地)+圓成實性(真諦);(2)第六識受用境界時起分別(常在於念中)。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先否定分別心,先破「徧計執」,才能證入圓成實性,才能看到如實的依他起。...
                    • 明白這些道理(先觀空再入假),觀空有二-「解」與「見」。解=觀空的道理;見=看到真實相貌。「一切無想念」=了了分明,但不破壞。把心中的話都拿掉,看到境界本來面目。
                    • 念佛法門操作(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用佛號切斷名言(若能用佛號切斷妄想,表示罪業消滅)。能用佛號折服妄想,才算有把握破三界業力。(019,31:00)
          • 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對治粗心):(對一般情況)昏沉=>應修觀,觀光明、喜樂、極樂境界;若浮躁,分別心強(世或出世法)=>應修止。
          • 隨便宜修止觀(對治粗心):(對特殊狀況)若昏沉修觀無效果,可改用止來對治(稍有功夫者才可能用止)。若浮動修止無效,如煩惱強大,則修觀(如訶五欲)。隨個人狀況調整。(019end)
          • 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已得禪定,對治細心):得禪定者,色身若有若無,內心輕安快樂。因心細,易產生邪知見。因為只修止,無修觀,我仍在,只是我變寂靜而已。以為禪定就是涅槃。此為有漏禪定。
          • 為均齊定慧修止觀(對治細心):定多觀少=>癡闇;觀多定少=>心浮動,如風中燈,照物不了
        • 二、歷緣對境修:~~~~~~~~~~~~~~~~~~~~~~~~~~~~~~~~~~~~~~~~~~~~~~~~~~~~~~~~~~~~~~~~~~~~~~~~~~~~
          • 總標:
            • 為何要歷緣對境:遇到因緣不修,則有間斷,使功夫相續。
            • 六種緣:行、住、坐、臥、作作、言語
            • 六種境(塵境):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意對法
          • 別明修法
            1. 歷緣修止觀:(止為體真止,觀為空觀)
              1. 行:行=辦事。
                • 行前應判斷是善惡。觀一切法空時,修一切善法。看因地發心是善惡。隨順往生即可做。
                • 行中修止:因行而有各種善惡法產生,知行心與行法皆不可得,妄念心息為止。觀外境是空,是修止。
                • 行中修觀:觀能行的心是空,即修觀。
              2. 住:同上
              3. 坐:結跏趺坐。
              4. 臥:吉祥臥是因要調四大,隨順往生即可做。
              5. 作作:
              6. 言語:不要馬上講,先審查講話的動機。若隨順煩惱,說不善無記語,就不應說。為善則應語。
                • 語中修止:因此語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知語心與一切煩惱善惡法皆不可得!
                • 語中修觀:由心覺觀,鼓動氣息,衝於咽喉,唇舌齒齶,發出聲音,因此才有一切善惡等法。反觀語心,不見相貌!語者與語中一切法皆空
            2. 對境修止觀:(止為體真止,觀為空觀),止破所取相;觀破能取心。境界無好壞,心與境接觸,不分別境界好壞,觀察此一能分別的心是畢竟空,斷妄想相續心。
              1. 眼見色:
                • 修止:見色如水中月,無有定實!見順情之色,不起貪愛;見違情之色,不起嗔惱;見非違非順之色,不起無明與諸亂想,名修止。
                • 修觀:云何名眼見色時修觀?應作是念:隨有所見,即相空寂。所以者何?於彼根塵空明之中,各無所見,亦無分別,和合因緣,出生眼識,次生意識,即能分別種種諸色,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念色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見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2. 耳聞聲:同上
              3. 鼻嗅香:同上
              4. 舌嘗味:不分別六味(酸甜苦辣鹹淡)。因心有分別而有(遍計執)
              5. 身對觸:同上
              6. 意對法:同上
          • 結示勸修:
            • 歷緣對境的重要:內可加強善根,因大乘要上求與下化;外可增福德因緣(020end)
      • 善根發相第七:———————————————————————————————————————————————————————————————————————————————
        • 緣由:止觀功德現前時,即出現善根發相。須辨別真偽。
        • 說明:根功能:(1)攝持不失;(2)增長廣大。本在種子位,因止觀功德,而發動顯現。過去善種子為因,今此止觀為緣,因緣和合而善根開發。
        • 差別:
          • 外善根發相:非打坐時出現,而是歷緣對境出現。過去曾做過的業本在內心寂靜不動,因止觀而被激發。如布施、持戒、孝養父母,恭敬師長、供養三寶、好樂佛法等。為散亂心所現。******此為外事,若非正修,與魔境相濫,故不分別。=>(1)因天魔要破壞止觀,故教你去做善事,為了增長善亂心;(2)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名魔業。(只是福報大,但生死業強)
          • 內善根發相:禪定心行時所表現。
            1. 正明善根發相:有五種不同(五停心)
              1. 息道善根發相:數息觀-出入息為所緣。發於欲界定或未到地定,迥脫根塵(解脫根塵障礙),靈光獨耀,不見身心相貌(為內心分別)。覺身心運動八觸(痛、癢、冷、捻暖、輕、重、澀、滑),身心安定...
                • 知息道根本禪定善根發相:八觸(色身振動等)原因-(1)因病痛(病觸);(2)因煩惱生(蓋觸);(3)因鬼神障礙(魔觸);(4)初禪觸(得定,初禪四大與欲界四大接觸而生;別人看不到,只有自己知道在動)..虛偽的八觸產生會讓身心擾動(前三種)
                • 隨息殊勝善根發相:十六特勝的相貌(其中四種),(1)全身毛孔呼吸;(2)見身內36種物,如門打開;(3)心大驚喜,寂靜安快。
              2. 不淨觀善根發相:(最終仍須以空觀對治)
                • 九想善根發相:突然見其他死亡男女,身死、膨脹、壞爛、膿流...白骨,心悲喜,厭患所愛。(過去只能比量,現在是現量-眼睜睜看到此境界出現)
                • 背捨善根發相:前只能見欲界,此可遍三界。見內外身不淨,厭患五欲,不著人我。
                • 大不淨善根發相:前針對正報,此對依正二報。見依正二報皆別不淨。
              3. 慈心善根發相:修慈心觀,忽發心慈念眾生,看見親人得樂之相,其他怨恨的人,五道眾生皆如此。以自我修持力(四無量心-慈悲喜捨),觀想給予他人拔苦與樂。(021,end)
              4. 因緣觀善根發相:即我空觀,不共外道之法(前三可共外道)。觀十二因緣,不見人我,離斷常見,破諸執見,得定安穩,解慧開發,心生法喜=>內凡加行位菩薩
              5. 念佛善根發相:(菩薩才有,不共於二乘)念佛三昧善根發相。憶念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議!此所緣境非前四的五蘊,而是佛法界。
                • 十力(智慧)、四無畏(無過失)-一切智無所畏(無誤)、漏盡無所畏、說盡苦道(說戒定慧等諸盡苦之正道)無所畏、說障道(禁忌、戒律)無所畏
                • 皈依心生:要相信佛號是彌陀的化身與功德總持
            2. 分別真偽:真-從內心發現;偽-鬼神或罪業所生
              • 邪偽相:色身亂振動、變重、冷熱等;內心闇閉、起惡煩惱(內心惡種子發動)、想做其他散亂事業、燥動、憂愁(偶爾無妨)、昏醉等..或鬼神加勢力,發邪定邪智,顯神通,謂得道,欺騙世人.臨命終永不值佛,墮鬼神地獄。聖人與我空法空真理相應,決不如此!
              • 對治法:知虛妄不真,不受不著,用正觀破之(所干擾的我了不可得!)
              • 鑑別法:與定相應,並增上,不會產生燥動,而是更加寂靜安定。譬如與惡人共事,恆生觸惱;若是善人,則久見其美。
            3. 用止觀長養諸善根:善根發時,應用止觀令增長,非停留在發相境界。因修止觀因緣,才有善根發相,故應加強止觀根本,而非欣賞善根發相。但得本,不愁末!(022,end)
      • 覺知魔事第八:———————————————————————————————————————————————————————————————————————————————
        • 總說魔境:與前同是定中才生之禪相。但非內心產生,由外力作用而生。
          • 魔羅,殺者。奪功德財,殺慧命。脫魔之法:(1)自性功德力(自力);(2)三寶功德力(他力)
          • 四種魔:煩惱魔、陰入界魔(五蘊、十二入、十八界,色身障礙也是魔)、死魔(分段生死障礙)、鬼神魔。此針對鬼神魔。
        • 別明魔境:針對鬼神魔
          • 精魅:本為修道人,因失念而墮入畜生道。吸收精華而成鬼怪。變化種種相貌之人,破壞修止觀之人。十二時,變十二生肖來擾。對治法:說其名字與訶責(因被認出會心虛),即消失。
          • 堆惕鬼:(=惡夜叉)拘那含牟尼佛時,有一比丘,好惱亂眾僧,為眾擯出,嗔恚命終,自發惡誓為鬼,乃至今日常惱坐禪之人。壽命一劫,劫盡命終,落阿鼻地獄。禪定時現蜘蛛爬人頭面,刺痛有找不到;觸動掖下;現親眷抱人;現吵鬧聲等...對治法:專注一念,內心罵之:「我知你是誰,你是破戒種,我是持戒者,不怕你」,出家人誦戒本;在家誦三皈五戒。
            • 原因:(1)因邪想坐禪,非成就涅槃,而好樂身通感應,故與鬼神感應道交;(2)真為生死求菩提心,但修止觀時,一時失念(如高速下方向偏差),故易與之感應。
          • 魔惱:(有定功才會出現)化三種五塵境界:(1)違情事,令恐懼;(2)順情事,令愛著;(3)不順不違,讓分心。又名殺,又名五箭,射色身香味觸。或現男女、親屬、或現佛。
            • 現佛時,應「一心不亂」,不應著外境所現之佛,應繼續信願持名,若非佛,魔會消失。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023end)
            • 魔惱人方法:(1)先令失止觀;(2)再現相破壞
            • 十軍(智論):(1)欲(淫欲)是汝初軍,應用不淨觀對治;(2)憂愁為第二-剛修行,斷欲棄愛,止觀功德未起,感悶悶不樂。應思維未來廣大功德對治。;(3)飢渴第三軍,應調伏;(4)渴愛為第四-指生活資具;(5)睡眠第五軍,應調伏;(6)怖畏為第六,因懺悔殺業,但仍害怕罣礙(應觀罪性本空,諸法因緣生滅);(7)疑悔第七軍,懷疑法門與師長,後悔..(8)瞋恚為第八,此指精進修行者,且智慧高者,因訶責他人之放逸,故易瞋恚。因用慈悲心對治。(9)利養虛稱第九:虛名;(10)自高慢人第十:指有功德者=>應以止觀破除魔軍。
        • 除卻之法
          • 自力:(1)修止(體真止):知虛妄,不憂怖,不取不捨(不捨只不要刻意去除之,因本非真實),繼續念佛;(2)修觀:反觀我不可得,你干擾誰?(3)若仍不去(因冤親來擾),不惜身命,正心不動,觀一切法如(魔界如=佛界如),此為自性加持力;一念平等心與真如相應,此為魔所無法到的境界。
            • 若仍除卻不了,須知從未有人被魔所吃掉,都是自己破壞自己的止觀,非魔王破壞。是魔王引誘行人,自己破壞止觀。故只要「覺知」魔事即可。
          • 法力:若長久不去,讀誦大乘經、持咒,存念三寶。印光大師勸念佛人,兼念大悲咒,以消與眾人所結之冤。
          • 總結:應親近善知識;觀諸法實相,善修止觀。若分別憶想,就入魔想;若不動不分別,則趨向涅槃。(024end)
      • 治病第九:———————————————————————————————————————————————————————————————————————————————(第七、八為內心障礙,此為調色身障礙)
        • 發病之源:發病原因(1)用觀、心息鼓擊,發動本病(本來有病,因心息鼓動衝擊,而被逼出來);(2)修止觀時,不能善調身息心,出入定時沒按次第而犯病=>需善用其心
        • 病發之相:
          • 四大五臟生患
            • 四大增損病相:(1)地大不調:堅固體性,長硬塊腫瘤,身沈重,身體變瘦...引發各種病;(2)水大不調:濕性,肺中有痰,沒胃口,腹痛下痢。;(3)火大不調:上火,怕冷怕熱(身體好是不怕冷熱),筋骨雖痛,口氣不好,便痢不通。;(4)風大不調:動性,氣虛,頭重腳輕,呼吸急促困難。
              • 夢中也可判斷四大不調(大智度論;夢經)
            • 五臟生患之相:(1)心-頭痛,口乾舌燥,心與口通。應少思慮以養神;(2)肝-憂愁不樂,易生氣,頭痛眼闇,夢境多,睡不好(肝主眼,戒嗔怒以養肝氣);(3)脾-長溼疹,沒胃口(脾主舌,吃淡以養脾氣);(4)肺-水腫、鼻塞(肺主鼻),少語言以養肺氣。;(5)腎-喉嚨塞住,肚脹或耳鳴(寡色慾養腎氣,腎主耳)
            • 生患因緣:以五臟為基礎,再判斷四大,和合判斷病相。原因有二,內外發動(內-止觀之內;外-散亂時)
              • 外:怕風,不怕冷;少吃多嚼
              • 內:用心不調,用心急切過猛;不知取捨定法發時
          • 鬼神業報得病:得病因緣(1)四大五臟不調;(2)鬼神(冤親債主);(3)業報(殺業,因精進業障現前得病)
        • 治病方法:
          • 四大五臟治病法:
            • 修止治病:
              • 心安住病處:找到病處,打坐時心安住在此。因心為果報之王,王所至處,群賊逬散。病處為氣血堵塞,安住心能把氣脈打通。
              • 止心守丹田:意守丹田,丹田為氣海。
              • 止心足下:無論行住坐臥,把注意力放腳掌。四大不調,是因心識上緣導致。想太多導致心浮氣躁。走路很重要:腳掌要全部著地,否則為短命之相。
              • 安住空性:觀察五蘊為空,不取病相,安住空性。因病痛來自起心動念,導致四大不調。攀緣是病本,心無所得即斷攀緣心(不用斷,觀察攀緣心是空即可)。=>中醫:精逸塵擾(心少動,身多動...現在是相反)(025end)
            • 修觀治病:
              • 六字訣(吐氣觀想聲相):想像六種氣息治病-吐氣時,做出六種氣息的嘴型,但不要出聲。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 、六呬。「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肝臟熱來噓字治,三焦壅處但言嘻。」
              • 觀想十二息(吸氣時觀想功能):(1)上息-身體沈重,觀想吸氣有上升功能以對治;(2)下息治虛懸;(3)滿息;(4)焦息;(5)增長息;(6)滅壞息;(7)暖息;(8)冷息;(9)衝息治阻塞不通;(10)持息治戰動;(11)和息通治四大不調;(12)補息補四大衰。原理是內四大不調時,假借外四大來調整。內外用氣息交流..
              • 假想觀:不借氣息,直接用心觀想治病。譬如身冷,觀想身中有火氣起。
              • 空觀: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不可得。(只有佛能說出此法)
              • 結論:用止觀控制病情即可,不需執著。仍應看醫生吃藥。
          • 鬼神業障治病法:
            • 鬼病:專注持咒(手合掌、必要出聲持咒,三密相應),但不能與鬼神對立,只能保住自己。
            • 業報病:修福懺悔(但病不會自己好,而是可能遇到貴人把病看好)
          • 結示治病十法:(1)信:相信必能治病;(2)用:隨時常用;(3)勤:專精不息,不亂更改;(4)住緣中:專心不打妄想;(5)別病因起:知發病因緣;(6)方便:吐納或觀想須方法正確;(7)久行:要有耐性長期;(8)知取捨:若有損就要調整;(9)持護:要知禁忌;(10)識遮障:有功德不要亂說,病沒好不要懷疑毀謗此法(026,end)
      • 證果第十:———————————————————————————————————————————————————————————————————————————————
        • 初心證果之相:初地菩薩
          • 修體真止成就空觀: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不空諸法,但空掉名言分別),即「體真止」。
            • 從假入空,二諦觀(依世俗諦趨向真諦),即慧眼或一切智。...放下善惡業果,放下世俗名言,契入空性,大悲心依此而出。
            • 但不能執著空觀為究竟=>二乘境界。因見一切諸法皆空。
            • 空觀可修,見因緣空為方便,但不可錯損菩提。
          • 修方便隨緣止成就假觀:目的-成就佛功德(廣學法門-道,上求佛道);利益有情(觀察眾生根機-病,下化眾生)。
            • 從假入空,假觀即法眼、平等觀、道種智(諸佛道法-藥,眾生種性-病)
            • 空中種樹:菩薩有菩提心(有大地),證空性後,可修種種行(從空出假),分別眾生諸根,說法無量。
            • 淨土宗:以上為聖道門之假觀。淨土為觀娑婆苦,與極樂樂。五念法門-禮拜門、讚嘆門、觀察門、做願門、迴向門。不只觀察惡道苦,更要觀察無常苦(三世怨)。惡道苦只有三惡道有,但無常苦遍三界。(027end)
          • 修二邊分別止成就中觀:平衡空假,非另有觀法。
            • 因前二種方便道,才能入第一義諦觀。佛一念能具足一切佛法,因有「中道正觀」,凡夫則無法如此。
            • 修「中道正觀」方法:(1)正-知非空非假,消滅空假之執著;(2)中道-觀一切法非空非假,但不能破壞空假,即空即假即中;(3)先觀自己一念心性即空假中,再觀一切諸法即空假中。
            • 中觀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龍樹菩薩)
              • 因緣所生法:即所觀境,假借染淨因緣所生,包括十法界一切諸法。即現前一念分別心。=>三種觀法:(1)我說即是空:不可得,凡是皆因緣所生,所有事都可改造;(2)亦名為假名(因緣有):一動念頭,即會有假名假用產生。;(3)真空不礙妙有;因緣有不障自性空
            • 功德:即佛眼,一切種智。定慧力等。六根清淨,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愣嚴定、普現色身三昧....常住法性身中,諸佛稱歎授記。...十方國土示現八相成道,具足真應二身-此為初發心菩薩(分證即佛)-了達諸法實相,「慧身不由他悟」(非心外求法)。初心與佛本質無差別,但凡夫到初心最難。
            • 「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一念心是根本重點,非外在事物!
        • 後心證果之相:初地以後
          • 仍不離止觀。二地以上能止觀雙運。
        • 結論: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清淨名無垢(空)。五道鮮潔不受色(假)。有學此者成大道

結示:#

  • 修止觀目的是把雜染心修成清淨心,依兩個法門(1)自依止-內在菩提心,不求福報神通,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2)法依止-戒律基礎下,依佛陀的止觀二法=>達到清淨的心。(EN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