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25

大佛頂首楞嚴經. 淨界法師講解

你能夠用本經的「不隨妄轉」,你說我妄想很多,但起碼我能夠安住真如、不隨妄轉,然後再配合佛號,你肯定可以往生!我不敢保證你今天能夠成就很大功德,你要成就功德,那你要修《梵網經》;怎麼去發起菩提心,斷惡修善度衆生《法華經》。但起碼你修「首楞嚴王三昧」能夠做到怎麼樣?不隨妄轉,心常覺照,不隨妄轉。煩惱很多、但是我還是正念分明,你煩惱、打你的,我安住到我的真如;那麼這個時候,就像懺公師父常說的:「在本來無一物當中,把佛號提起來。」就是一方面順從真如,一方面順從本願,達到臨終的正念,肯定可以做到。你說誒、積功累德到了淨土以後再做也可以,也可以!所以本經,我覺得它在整個菩薩道當中破除虛妄、安住真如,這個地方的確是我們整個修學宗旨。
(第132.大佛頂首楞嚴經卷10)

大佛頂首楞嚴經. 淨界法師講解134 部影片

淨界法師開示大佛頂首楞嚴經要義簡介.楞嚴經的重點:修習首楞嚴王三昧!本經首楞嚴三昧的特色:把煩惱根源找到,拔掉,從根本上破壞煩惱的勢力!讓我們很快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安住正念,乃至於達到臨終的正念,感應佛陀加被,往生凈土!禪凈雙修!佛陀的心:安住在首楞嚴王三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究竟堅固,一切善法不會被破壞。煩惱的根本:生滅心,妄想,顛倒想。我們想法,跟著感覺走的時候,這個就是顛倒想。想法是從外面外境來的,外面的刺激引生的,統統是妄想。真實想,真心:想法,是從內心生起的,升起一個想法,外境不管怎麽變,想法不變,這是真實想。從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顛倒想。依體起用,发起菩薩誓願。阿難尊者的大誓願:透過首楞嚴三昧的洗滌,找到家,同起大悲,心佛眾生一體。覺悟了法身,圓教的初信位,微細惑要經過二十五圓通洗凈六根煩惱。首楞嚴王三昧,就是正念真如。楞嚴經的觀念,主要修六個字:名相位,立德業。整個卷經文講這兩個觀念,一個從假入空,一個從空出假!當然,整個經文講的非常非常詳細,佛陀舉了很多很多例子,他一定讓你有辦法懂!
佛教的修學,把生命的因緣分成二個部分:第一個是「雜染的因緣」,第二個是「清淨的因緣」 

雜染因緣的相貌,簡單講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我們一個人會產生痛苦,首先一定是先起「煩惱」。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時,產生貪瞋的煩惱,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控制得住,下一個步驟就是「造業」。一旦造了業,就要受痛苦的「果報」,這就是雜染痛苦生起的因緣。

另外一個因緣是: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就是我們這一念心跟境界接觸時,產生般若的「觀照」,慢慢的從因緣當中成就「解脫」,最後成就廣大的「清淨法身」。

我們的生命,就有這二種情況出現,一種是雜染的因緣,一種是清淨的因緣。問題是,我們現在是安住在雜染的因緣,所以學佛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這雜染的因緣轉成清淨的因緣。就是從煩惱障、業障、報障,轉成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就做這個工作。

應該怎麼做呢?從本經的開示,倓虛老和尚說有三個次第:第一個、首先要「不迷」;第二個是「不取」;第三個「不動」

我們面對因緣時,首先要生起智慧的觀照,當然這個觀照不是向外的,是向內觀照,觀照你的起心動念,所謂「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我們受外境的刺激,所產生的妄想,它的本性是空的,不要跟著感覺走、跟著一時的想法走。「知真本有」,我們的真如本性,所生起的菩提願望,那是可以隨順的。所以心跟境接觸時,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一時的感覺、什麼是恆久的願望,你要把心中的真、妄,很清楚的把它區分出來,然後產生「不取」,最後「不動」。

在佛法當中,修學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動」──不要亂動。講一句實在話,我們不修行便罷,只要開始在心地上用功,就會感覺「一個人亂動是很危險的」!以我自己的生命經驗,看過很多人在修行過程當中,因為一念的差錯、一念的亂動而前功盡棄。這些情況,《楞嚴經》後文會講到,真的不能亂動。

《楞嚴經》的基本思想是──以不變應萬變!在「真妄交攻」當中,身心世界亂動,對你是非常不利的,因為魔境會干擾你,當然我們現在還沒辦法驚動魔王,但是你的冤親債主也會干擾你,給你一些錯誤的訊息;還有你內心的煩惱也會反彈,你要調伏它,它也要調伏你。這個時候內外交攻,怎麼辦呢?不要亂動!所以在整個修學當中,先求「不變」,再求「隨緣」,你一妄動,可能就前功盡棄了。

問題是要怎樣「不動」呢?就是要「不取」。那為什麼能夠「不取」呢?首先「不迷」。就是要清楚什麼是真、妄。佛陀花了三卷半的時間,先作一個心理建設,我們到現在都還沒有進入二十五圓通、真實止觀的修學,必須先把「不迷」的基礎打好──所謂「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八個字,我們要花一年的時間來學習這個道理,這樣對以後整個心念的止觀,才有比較堅固的基礎。
(第15.首楞嚴經.卷2.十番顯見三:約觀河顯見性無遷,明身有遷變,明性無生滅.)
-------------------------------------------------------------------------------------------------------------
當我們的心變成攀緣心的時候,它非常可怕──遇到不好的環境,開始變成邪惡;來到好的環境,又變成正常。所以你控制不了自己,因為它容易被外境所轉。現在你要調整它,根本不是它的對手,因為它無始劫來都是這樣變化多端,根本不受任何管束,你拿它沒辦法。那怎麼辦呢?

  第一件事情:把心帶回家──你不要管它、你管不了它的!

  我們講到先成就「不變之體」。所以第一件事情,先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心的本來面目,所謂「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就從生滅當中,找到不生不滅的本性,然後在那個地方安住下來。

  ...其實本經講了十卷,就是在講「怎麼去調伏這一念心」。告訴你:第一個、你沒辦法調伏它的,只能夠先把自己安住下來,找到生命的本體;然後從本體當中再出來,就在隨緣當中積功累德。所以,首楞嚴王三昧的修行就是二個內涵:第一個、成就「不變」;第二個、成就「隨緣」,最後的目標是「萬德莊嚴」
(第17.首楞嚴經.卷2.續十番顯見四.十番顯見五:約標指顯見性無還。)
-------------------------------------------------------------------------------------------------------------
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對我們最大的幫助,簡單講就是「破障」-破除身心世界的障礙;這一點可以從本經的「序分」,乃至於「正宗分」看出來。你看「序分」是阿難尊者遇到摩登伽女的災難,而請佛開示圓頓止觀法門;到了「正宗分」的二十五圓通,乃至於整個五陰魔境,佛陀都是著眼在「破障」的法門。

  本經所要破除的障礙,其實有三種:第一個是「煩惱障」,第二個是「業障」,第三個是「鬼神障」。這個煩惱障跟業障是屬於我們內心的障礙,鬼神障是屬於外在的障礙,外障是比較容易破除的。本經是持〈楞嚴咒〉,以誦持神咒來破除鬼神障。主要的重點還是在破除「內障」,因為本經的觀念是說:「內魔不起,外魔不生。」所以內心的煩惱才是根本障礙。

  所謂「破障」的意義:比方說我們開車要到高山去,雖然這部車子的力量很大、方向也很正確,但是道路當中有大石頭擋著,你就開不過去了,最後只好無功而返。那麼我們在大乘的菩提道中,雖然內心有很強烈的菩提心,也找上正確的法門,但是當我們身心產生障礙,如果不知「破障」法門,可能就會前功盡棄,乃至於墮入天魔外道,最後就失掉了菩薩種性。所以破障法門極為重要!

  當我們心中產生強大的煩惱,或者重大業障現前時;我問你,怎麼辦?你說你馬上念佛、持咒,其實這都是表面的對治。透過本經的學習我們知道:當你認為身心狀況不對時,最好的方式就是「正念真如」,以「即空即假即中」的觀照,趕快把心帶回家。也就是,當障礙現前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在這當中產生迷惑顛倒、產生堅固的執著,然後身心亂動,那就完了!所以本經的意思是說:當障礙現前時,記住不要亂動!為什麼不要亂動呢?就是不能「取著」,怎麼能夠不取著呢?要有智慧的觀照-它是「即空即假即中」

  所以當業障、煩惱現前時,安住在「不迷、不取、不動」,就可以把所有的障礙降到最低。因為我們知道煩惱障、業障也是生滅法,而他們最大的天敵就是時間,你只要「不動」,它很快就消失掉。


  我們修行最大的忌諱就是盲目的亂動!為什麼盲目亂動呢?因為你沒有智慧,所以必須不斷的學習、依據本經的方法,來加強自己的觀照,使令我們能夠「不迷、不取、不動」。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不知道什麼時候用得到,可能臨終的時候煩惱現前,因為你修學《楞嚴經》的不迷、不取、不動,才把你的正念守住。所以平常就要加強「不迷、不取、不動」的理觀,這點很重要。

第37.首楞嚴經.十八界:5 明身識界即藏性.6 明意識界即藏性.

------------------------------------------------------------------------------------

當我們在修習首楞嚴王三昧,或者說是大乘圓頓止觀之前,必須先建立大乘的正見。什麼是大乘的正見呢?本經引導我們觀察生命,主要是把生命分成兩種情況:一個是真實的、一個是虛妄的;一個是真實的功德,一個只是虛妄的因緣關係;就從這兩部分來觀察生命。



  在前三卷的整個經文當中,佛陀所開顯的,剛開始是講到我們「能觀的心」有真妄的差別。我們能觀的心在面對外境時,有所謂的「攀緣心」和「常住真心」攀緣心是說我們的心對外境有所執著「仁者心動」。我們這個心態的產生,是某種人事因緣的刺激而產生的,所以這個心是隨境而生、也隨境而滅。這種攀緣心是要不得的,不管是念佛、持咒、拜佛,乃至修任何的功德,你用攀緣心來修學,得不到真實的功德;因為它的根本就是虛妄的。所以在修行之前,一定要把心帶回家,回歸到你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本性;就是先遠離外境的執著,回到清淨本性;從本性當中去發動你的修學,這樣所有的功德都是如來密因、都是諸菩薩萬行的圓滿。



  所以修行第一步,先找到你的真實心,這個非常重要!找到你的心之後,從你的心開始觀照,這時候面對「所觀境」一切的人事因緣,應該怎樣去觀察呢?佛陀講到了「會四科、融七大」,在前面的四科,佛陀主要是在傳達一個觀念,就是:「妄相無體」;說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身心世界,它的相狀只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一種幻妄稱相而已,沒有真實的體性。所以前面四科,是在破除我們對妄相的執取;因為我們一直認為身心世界是真實的,那個就是「自我」;其實是我們自己想像、捏造出來的,這個身心世界是變化的、虛妄的。所以在四科當中,主要是發明「達妄本空」,只是一種生滅的現像而已,並沒有真實的體性。



  但是到了「七大」就不一樣了,主要是講「性本具相」;所以「四科」是發明整個生命的過程,而「七大」是說明生命的根源這個幻妄稱相-「即空即假即中」的影像,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我們一念心性所變現出來的。我們這一念心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含攝無量無邊的性德,所以到了「七大」,就講到「性德」是真實的。



  四大是講「相妄」,七大是講「性真」─講到「地、水、火、風、空、根、識」,它的體性是徧滿整個法界,只要有因緣、它隨時出現;你有一處的因緣,它就在一處出現;你有兩處的因緣,它就在兩處出現,它的體性是徧滿法界的。就像我們念佛一樣,為什麼我們念佛能消業障呢?它的功德是從哪裡來的?不是從佛號而來。如果功德是從佛號而生,那你放錄音帶就好了嘛!你說功德是從我的心生起,如果從你的心生起,那你就不用念佛嘛!我們念佛,能夠真實產生滅惡生善的功德,這個功德從哪裡來?以本經的解釋──「相妄性真」,這個功德的體性是徧滿法界──你一處念佛,它就一處顯現;你二處念佛、二處顯現;都是個人的循業發現;它的相狀是循業發現,但它的體性卻是真實徧滿。



  我們能夠從「四科、七大」當中,看到生命的過程是相妄性真、周徧法界的。就會知道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只要我們願意努力,所有的功德都可以顯現,而且所有的功德都是徧滿法界,沒有一個地方欠缺;所以說前面的三科,就是讓你打下整個大乘的「止觀」基礎。



  我們這三科經文即將圓滿,阿難尊者也將要開悟。就是:你要清楚你內心當中,什麼是我們的主人翁、什麼只是暫時的過客?你要把它分清楚。



第41.首楞嚴經.卷3.明藏性即空大性. 明藏性即根大性




「性、相」──「體性」是徧滿,「相狀」是因緣顯現。佛陀在前面的三卷,一再的重複這個觀念,這就是整個修「首楞嚴王三昧」的基礎。



第42.首楞嚴經卷3.續明藏性即“根”大性.明藏性即“識”大性。

---------------------------------------------------------------------------------------------------------------



 那麼前面的三卷經文,我們可以把它會歸成兩個重點:第一個、是「相妄性真」;蕅益大師在註解當中經常提到說:「觀相元妄,觀性元真。」「相」的意思,就是我們整個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只要你看得到、聽得到、摸得到的,都是虛妄、生滅變化的。在這些相狀當中,我們很容易產生一種「我愛執」、一種顛倒想,因此而起惑、造業,乃至於流轉生死。所以佛陀前面三卷經文,就是在破除這種虛妄相。「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種虛妄相,經過我空、法空的智慧,修「不迷、不取、不動」;把虛妄相破了以後,顯出什麼東西呢?顯出了現前一念心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這就是真實的「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這才是不生、不滅一個真實的功德。



  所以:我們一個大乘佛弟子,觀察生命有兩個方向:第一個,當我們把生命「攝用歸體」、把整個身心世界回歸到真實的時候,那就是一念心性。但是當我們「依體起用」,一念心性受了業力的熏習,就會隨緣而顯現種種的五陰身心──可能是一個男人的身心,或是一個女人的身心;這就是「體、用」的一種關係。



  比方說,有一個大海(大海是比喻法性的本體),被業力風一吹,產生一個水泡;這個水泡當然各式各樣,有大水泡、小水泡(水泡比喻我們身心世界是生滅變化的);等到這個身心世界最後結束了,它又回歸到大海去。所以當有人問我們說「你從什麼地方來」?答案只有一個,我們的生命是從「真如本性」而來,從「現前一念心性」而來;等你死了以後,經過幾十年,你的身心世界消失了,又將往那裡而去呢?還是回到「現前一念心性」。生命的現象就是這樣不斷的變化──「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而我們的一念心性本來就無生、也就沒有滅──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它是不生不滅的!這就是我們修行當中所要找到的本來面目。



  我們講「大佛頂」,其實就是在講這「一念心性」,你把「大佛頂」找到了,才能夠成就「如來的密因」、才能夠依此修學成就「諸菩薩的首楞嚴王」。所以它是《楞嚴經》的核心思想。古德說「開悟的楞嚴」,是要你悟到什麼呢?就是悟到:「從生滅的假相當中,找到了不生滅的心性」,這也就是所謂的「明心見性」。

...(中略)...

  其次,我們更進一步了解「真妄是不二的」;佛陀剛開始把「真」跟「妄」作一個詳細的分別──真實的心性是不生滅的、虛妄的相狀是生滅變化的;但是到最後佛陀告訴我們說:生滅中有不生滅、不生滅中也有生滅;相中有性、性中有相。波浪當中有大海,大海當中也有波浪。這是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就是說:雖然我們的目標是開顯現前一念心性,但是你要怎麼回家呢?還是要借用你現在的身心世界!

...(中略)...

  你看看後面的經文講到「二十五圓通」,二十五圓通其實就是前面的「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而且還特別講到六根,你還得從生滅的六根門頭,去悟入不生滅的本性。所以我們常說:「借假修真」。你要借假生滅的因緣來成就智慧。你為什麼會有智慧?好比你聽音聲,音聲是生滅的,但是它所詮釋的道理是不生滅的。你還得要假借你的身心世界去拜佛、去修福報,所以必須假借你生滅的因緣,來積功累德、來成就不生滅的清淨功德。這就是我們在前面三卷經文所得到的第二個思想,也就是──「真妄不二」的道理。



  如果你把「相妄性真」、「真妄不二」這兩個思想掌握住了,前面的三卷經文大概就明白了。這是整個前面三卷的思想,也是《楞嚴經》修止觀最重要的觀念。
----------------------------------------------------------------------------------------------------------



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時,必須要抓住「破妄顯真」這個根本思想;整個楞嚴三昧的修學,就是要破除虛妄的相狀,而開顯真實的心性。這個重點,修學的次第有兩個︰



  第一個、心要安住下來。當我們的內心接觸外境時,你是習慣安住在外相?還是安住在內心?如果是住在相狀,從本經的說明,有兩個過失︰第一、它在「時間」上是生滅變化的,所以你會覺得有一種「不安穩」性。就像很多初學者剛來學院,情緒變化很大,在高興的時候、很高興,痛苦的時候、很痛苦;這個人沒有真正安住,心還在外境上活動。你看老參最特色的,就是心比較平靜;雖然外境是變化的、動態的,但是他懂得收攝,心已經慢慢收回來了。安住外相過失:第二、在「空間」上是不圓滿的;如果我們執著一個外相,就失掉了其他,所以不管做再大的善事,執著一個「相」,就很難使令功德達到圓滿。因此,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你的心跟任何相狀接觸,記得!不要安住在「相」上,要把它迴光返照,安住在一念明了的心性上;你只是藉這個「相」來修「心」而已。



總之,修「首楞嚴王」三昧,首先要做的就是向內「安住」,這是第一個、心要安住的問題。一個心安住了以後,才可以說修行已經開始上路、找到高速公路了。



  第二個、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調伏」內心。如何去調伏自己這種動盪不安的心呢?在本經這堂課裡,會講到以「空、假、中」三觀來調伏內心:



  一、「空觀」主要是破除心中的妄想。因為我們離開了外在的相狀,但是心中的妄想又會創造很多的相狀──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來障礙自己,而「空觀」能夠破除妄想所捏造出來的相狀,才能達到所謂的離念心體。



  二、「假觀」是假借相狀來開顯功德,比方說拜佛來表達對阿彌陀佛的歸依,如果沒有佛像,怎麼修歸依呢?無論是禮拜、稱念、觀想,都需要透過相狀──假借假名、假相來開顯內心的功德法,所以最後會講到︰「離一切相,而即一切法」,其實要破的是相狀,所開顯的是一種功德法。法不能沒有,但是這個法怎麼生起的呢?必須假借「相」。所以「假觀」讓你重新安立了假名、假相,就是所謂的「借相修心」─安立一個假相,好比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乃至於憶佛、念佛的假相來莊嚴自己的功德;這就是「假觀」。



  三、「假觀」照「俗」諦理,「空觀」照「真」諦理,然後「中觀」呢?就是讓「空、假」這兩種智慧達到平衡,使令空觀不障礙假觀、假觀也不障礙空觀,能夠平等地運轉。這個「中觀」是照「中」諦理。



  綜上所述,在整個圓頓止觀當中,首先你的心要安住下來;一顆心老是在外境上活動,是很麻煩的,因為外境你控制不了,變化太厲害,所以先把心收回來,然後好好地調整你的心,用「空假中」三觀來調伏內心。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從自利的角度來說,可以成就「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從利他的角度來說,可以成就「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這是最快速的成佛法門,也是本經的主要中心思想。





第49.首楞嚴經.卷4.答相隨性遍以釋相違性難. 重明理性:明不變隨緣用。

----------------------------------------------------------------------------------------------------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要把握兩個很重要的原則;第一個,是修學的方法;第二個,是講到修學的目標。



  「首楞嚴王」的修學方法是什麼呢?關於這一點,蕅益大師很強調兩句話︰第一是「稱性起修」,第二是「全修在性」。「稱性」這個「性」是指我們眾生本具的性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現前一念心性;這個「稱」是隨順安住的意思。也就是在整個生命當中,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時,一定要安住在心性,不能安住在外境。



  為什麼不能安住在外境?這當中有三個過失:

  第一個、外境是「對立」的:只要我們這一念心落入了外境的事相,馬上產生好壞、得失、成敗的對立;在對立的世界當中,很容易刺激我們產生貪、瞋的煩惱,因為我們習慣在如意的境界產生快樂,就起「貪」,在不如意的境界產生痛苦,就生起「瞋」,所以心住在外境,一定會經常起煩惱,因為你的心住在錯誤的地方。



  第二個、外境是「生滅」的:它變來變去,你今天認為是這樣,明天又變化了,弄到你自己覺得躁動不安。我們心本來沒有不安啊,為什麼會不安呢?因為你老是注意某一件事情,這件事情不斷的變化,心就跟著它變。所以弄得你非常不安,是你給自己找麻煩,外境本來就是變化的,它是業力所變現的。



  第三個、外境是「有限量」的:住在外境修學善法,你的功德就不能圓滿。



  所以在本經當中,佛陀一再告訴我們:心跟外在的人事接觸,記得「把心帶回家」,一定要安住這一念心。生命要站在心性的角度來面對,用一種「歷練」的角度來面對;而不是用「受用」的角度,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簡單說,「稱性起修」就是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來修學,不能安住在外境,這個觀念非常重要。



  當我們把心帶回到心性之後,應該怎麼修呢?「全修在性」,這時候要修習「空假中」三觀;前面是強調「性德」,這是強調「修德」。用「空觀」來照了「空如來藏」,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本自清淨,破除我們的無明妄想。「假觀」是照了「不空如來藏」,我們這一念心本來具足,安立種種假相來啟發心中的功德。「空觀」是破惡,「假觀」是生善,「中觀」是空有同時、空有無礙的一種平衡──中道了義的平衡。在整個修學當中,一定要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來修學「空假中」三觀,而整個修學目的,還是在開顯心性本具的功德。所以人生只是當做你歷練的對象,這就是修《楞嚴經》的主要中心思想,抱著歷練的態度,你才能夠修首楞嚴王三昧。



  掌握了方法之後,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呢?前面說過就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時,要經常用這兩句話來檢討自己──讓心中的相慢慢減少;雖然在複雜的因緣當中不斷活動,但心中的我相、人相減少了,表示你進步了;就是當你的慈悲心、智慧心、布施心、禪定心,這些善法的力量增長了,這就是一種進步。如果說越修行,心中的相反而越多,那就糟糕了,那你的方向肯定錯誤了。所以要用「離一切相,而即一切法」來檢討自己,是不是走在正確的「首楞嚴王三昧」目標上。以上所述,就是我們修《楞嚴經》的兩個主要原則。



第51.首楞嚴經.卷4.結責迷情.答滿慈重徵妄因。

------------------------------------------------------------------------------------------------------------
我們研究一部經典,一定要掌握它的中心思想─應該生起怎樣的觀照?從本經來說,它的觀照方法,主要是四個字,就是「內外、真妄」的觀照

  我們研究本經,一路走來你會發覺,佛陀講到「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一切因緣所生法,祂分成了「內」跟「外」的差別、「真」跟「妄」的差別,這是很清楚的。所以說,我們剛開始把生命的相貌分成─外在的相貌跟內在的體性;外在的相貌基本上是虛妄的,那麼內在的體性是真實的。

  換言之,虛妄跟真實是怎麼判斷呢?虛妄的東西是變化的;你看到這個東西很莊嚴,明天就產生變化了;凡是會變化的都是屬於虛妄的,就像空中的浮雲,一下子變成一隻兔子、一下子變成一隻老鷹,都是屬於虛妄相。唯有真實的東西不會變化、不會有生滅相。

  總之,我們的觀照,所謂「內外、真妄」是兩個次第。剛開始對外在的環境,觀察它是虛妄的,而我們這一念明了的心是真實的;先遠離對外境的執取,因為它是變化的,你不能安住,安住在上面,會很痛苦,它不安穩性的。所以平常就要經常觀察,不要去攀緣外在的相貌,因為你掌握不了它、控制不了它。



  當我們遠離外境之後,開始進入內心世界─把心帶回家了;又發覺我們內在的妄想也是虛妄的、真如才是真實的。所以,內心也有虛妄跟真實的差別。這時候,進一步遠離內在的妄想,最後才找到真實不生不滅的本性。所以它是遠離外境、遠離內在的妄想,最後才回歸到我們最初的本來面目,這就是十方諸佛菩薩,真正安住的處所。

第53.首楞嚴經.卷4.答阿難再執因緣起疑問: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

-----------------------------------------------------------------------------------------------------------


蕅益大師把《楞嚴經》的「正宗分」分成六大科,前一科是「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這第二大科是講到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當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道理。也就是前一科把現前一念心性的真實相標出來,說明了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所觀境」修學的目標以及安住的處所。以下「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妙三觀門」是說明「能觀的智慧」,應該用什麼善巧方便來趨向目標、趨向我們的所觀境。前一科是「所觀境」,這一科是「能觀的智」也可以說︰前一科是「如如理」,這一科是「如如智」。
...(中略)...
以圓教的角度,從最初的發心乃至於究竟的佛果,都是以「一心三觀」來照一境三諦,所以整個圓教都是微妙不思議。這當中以「空觀」來破除煩惱障,成就般若德;以「假觀」來破除業障,成就解脫德;以「中觀」來破除報障成就法身德;在因地叫做「三觀」,果上成就「三德」,因果相隨順,就是整個三觀的內涵。
...(中略)...


佛陀為末法時代,以及正法時代的二乘、初心菩薩,開示整個妙修行路,就是「一心三觀,照一境三諦」。

第54.首楞嚴卷4.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
總之,本經的道前基礎,有兩個重點︰第一個、你的心要安住在什麼地方?第二個、你對治煩惱的處所在哪裡?這兩個重點,你要很清楚!所謂「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應住」前面已經講很清楚了,到底這些攀緣心的煩惱,什麼地方是你下手對治的處所,我們等下一堂課,再詳細說明。

第56.首楞嚴經.卷4. 開示圓通本根:第二義者應審詳煩惱根本。


本經的道前基礎有兩個︰第一個,是要「審觀因地的發心」,就是在開始修學佛法之前,要知道我們因地是依止什麼來安住的;或者說要了解我們的目標是什麼。

 所以我們最終一定要提昇到「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換言之,「眾生」是我們一念心性所顯現的眾生,「佛道」也是我們一念心性所顯現的佛道。意思是說,所謂的「稱性起修」,必須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發動你的菩薩道。

如同印光大師常說的:「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我們修學的目的,只是在開顯自性的功德,依止一念心性而起修;所以我們三皈依的第一皈依︰「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什麼叫「發無上心」呢?也就是發起一念不生不滅的心,這個就是無上心。一定要依止「理性」而發心,不能依止「事相」;因為事相是一種生滅法。剛開始修學,一定要把「因地的發心」先確認。

  第二個道前基礎,就是應該「審詳煩惱的根本」。當我們的心開始要趨向佛道、趨向涅槃的時候,首先,很現實的事情就是對治煩惱;這地方,佛陀一再提醒我們,要知道煩惱的「根本」在哪裡?「根本」的意思就是︰煩惱是在哪裡活動的?它的處所在哪裡?

  按本經的說法,六根是對治煩惱最好的方法。

兩個道前基礎︰一個是「理」、一個是「事」;理性是講到安住的問題、發心的問題;事相是講對治煩惱處所的問題。

第57.首楞嚴:六根差別功德:明眼根相,耳根相,鼻根相,舌根相,身根相,意根相.

-----------------------------------------------------------------------------------------------------
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要掌握兩個重點︰第一個、是內心的安住;第二個、是內心的降伏。那麼「安住」跟「降伏」其實是牽涉到「理」跟「事」的相互作用。我想我們剛開始修學,一定是先把內心安住下來,這時候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不能安住在一種「有為」的事相上。...
因為「有為」諸法是生滅變化的,而且這個變化你作不了主。如果我們依止事相而住,就會躁動不安;所以剛開始一定要找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現前一念心性,然後安住下來;這個「安住」也就是你所要確定的修學目標。
安住以後,他的修學如印光大師說的︰「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所有的修學依止一念心性而發動;最後的功德,還是在開顯這一念心性。我們講「法法消歸自性」,表示這個人已經安住下來了....那麼本經當然是以離一切相的─「理體」來安住的。
安住之後,接下來就是「事相」的對治了,因為「理體」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超越時空的;而修行一定要有一個「所觀境」,我們要對治煩惱、斷惑證真,就必須知道煩惱在哪裡;所以安住之後,就開始要有事相上的對治。
我們的身心世界有六根、六塵、六識,而對治煩惱最好的處所就是「六根」─六根門頭。為什麼呢?因為它向外可以攀緣六塵,向內可以牽動六識,剛好居在中間;所以整個《楞嚴經》的所觀境,就是在六根當中。特別到了「二十五圓通」,我們會強調有兩個圓通,特別的重要︰一個是「耳根圓通」,另外一個是「念佛圓通」。一個是從耳根的「反聞聞自性」,而趨向真如本性;一個是從「憶佛、念佛」,思惟諸佛的功德,強烈的歸依而產生感應道交。蕅益大師說:這兩個都非常重要!一個是從「耳根」入手,一個是從「意根」入手。所以,對治煩惱,基本的用功處所,就是在六根當中,生起觀照。

第59.首楞嚴.卷4.明返妄歸真六根互用:妄體本眞,以修顯性。

----------------------------------------------------------------------------------------------------
本經的整個重點,是修學「首楞嚴王三昧」;這當中的主要觀念,蕅益大師說:就是要我們能夠「正念真如」。蕅益大師把正念真如的過程,根據經文分成了六大科;這六大科中,最重要的是前面兩科,總共佔了七卷經文。

  第一大科是「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這是確定本經的一個理觀;所有的三昧,一定有它觀照的智慧,本經是觀照諸法的圓三諦理;也就是對五陰身心世界,生起「空假中」三觀──「空觀」是照了五陰隨緣不變的體性,所謂的真諦理;「假觀」是觀察不變隨緣的相用,也就是我們的循業發現。簡單說︰「空觀」是觀照清淨的本性,「假觀」是觀察業力所變現的假名假相假用,「中觀」等於把「空、有」這兩種觀照,作一個平衡。

  那麼「空、假、中三觀」,在本經當中,佛陀總結是「觀性元真,觀相元妄」,這個方法非常好!但是「空、假、中」有些人聽得不是很懂,佛陀是說:我們怎麼去觀察生命呢?可以分成兩部分來觀察︰第一個、我們的身心世界有它暫時的因緣,因為過去的業力而變現一個你,有你的色身,以及內心很多感受、想法,這叫一時的因緣。我們不能否定這些生滅變化一時的因緣,這是「假觀」所觀的。

  「假觀」是觀察現在暫時的因緣;「空觀」是觀察永恆的功德,就是你的目標在哪裡?現在是處在什麼因緣、未來的方向在哪裡?所以修首楞嚴王三昧,是觀察現在的因緣,以及未來的一個歸依處,兩個同時觀照。在第一大科當中,佛陀「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總共花了三卷半,來建立整個三昧的觀照智慧。

  當我們建立理觀之後,佛陀第二科講︰「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這是講事修。而在事修之前,佛陀提出了兩個重要的觀念,所謂的「二決定義」

  第一個、是觀察你的因地發心是什麼?修學空假中三觀,能夠破除種種障礙、生起種種功德,所謂「因地發心」,也就是你的目標在哪裡?為什麼要修空假中三觀?這當中佛陀一再強調「以不生滅為本修因」;我們修「首楞嚴王三昧」,目標是追求不生不滅的本性,不是追求有為的功德,這是所有大乘佛弟子剛開始就應該確認的目標──不求人天福報、不求二乘涅槃,只追求無上菩提、追求開顯一念心性的無上菩提。如果你一開始因地發心是生滅的,就不可能成就不生滅果;所以佛陀在講事修之前,先確認我們因地的發心,要很清楚我們的目標在哪裡。

  第二個、所對治的煩惱在哪裡?這是講「過程」空假中三觀是「能觀的智」,那「所觀境」在哪裡呢?佛陀是講「六根門頭」。整個煩惱的活動範圍,就在我們見聞齅嘗覺知當中,帶動了很多的攀緣、很多的煩惱,所以用空假中三觀來照了六根,就能夠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回到我們清淨的本性。
第二大科當中,佛陀講「二決定義」,事實上把整個修習止觀的目標跟過程,所謂「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這地方等於是一種兼顯、一種兼帶的開顯。開顯什麼呢?開顯「六解一亡」之義。

  既然空假中三觀所對治的是六根門頭,每一根當中又有六個結扣,所謂「動、靜、根、覺、空、滅」有六種結;當根中的六結解開之後,最後的「一」也不可得;這「六解一亡」,就是把前面的理觀跟事修,作一個總結、融通;我們到經文就會清楚。

  那麼這一科的大意是什麼呢?就是把理、事做一個圓融。

第63.首楞嚴经.卷5.答阿難心猶未達六解一亡:結巾喻迷惑顛倒

--------------------------------------------------------------------------------------------------
我們修學首楞嚴王三昧時,當中有兩點特別要注意︰

  第一、就是所謂「相妄性真」的觀念︰所謂相狀,是來自過去業力所顯現六根、六塵、六識的相互作用;這種作用,也就是「根」接觸外塵時,產生一種了別的心識,這些都是一種暫時、生滅的因緣,所以叫做「虛妄」。而這根、塵、識的背後,它真實的本來面目,所謂「現前一念心性」是不生不滅的,從古至今,從沒有改變過,這個我們才叫「真實」。一個修首楞嚴王三昧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跟外境接觸,一定要告訴自己──眼前這些都是暫時的因緣,千萬不能夠心隨境轉!如果我們被一時的因緣所轉,將會失去永恆的功德,所以必須把這個「相」照破,破妄顯真──觀察根、塵、識,只是我們一生暫時的因緣,都是生滅法;而這個生滅的背後,真正的本來面目、現前一念心性,才是我們真實的歸依處。這是我們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第一個觀念「相妄性真」。

  其次,第二個觀念是「性相不二」︰雖然說相狀是暫時的,我們今生的根塵識都是暫時的,但是捨棄了今生的因緣,你就回不了真實的家;所以剛開始還是要依止假相來迴光返照,才能夠返妄歸真;我們剛開始一定要「借假修真」,對於現前的假相,這些根塵識還不能完全否定。換句話說,對於眼前的因緣你是執著不得、但也棄捨不得!應該保持「不即不離」的態度──不能執著它是實有,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作用;這就是我們修首楞嚴王三昧,對於今生的因緣的一個態度。

第65.首楞嚴:二十五圓通.如來垂詢,眾聖各說.1陳那觀聲塵.2沙陀觀色塵.

-------------------------------------------------------------------------------------------------------
這一大科是講到《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法門,等於是說明我們修首楞嚴王三昧的二十五個方便;在這二十五個法門當中,可以用一句話來作總持,就是︰「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方便有多門」是指我們正念真如,它的所緣境特別的廣大,可以說是整個因緣所生法;也就是日常生活當中的根、塵、識,都是我們的所觀境。身為一個有情衆生,由於過去的業力、而變現了六根六塵六識──依止六根來攀緣六塵,而產生六識的分別;有情衆生一生當中,身心世界的活動,都沒有離開十八界,所以整個日常生活即是《楞嚴經》的所觀境,這一點跟一般的三昧不太一樣。

好比我們平常念佛或者持咒,一定要遠離外在的因緣──「都攝六根」,一定要把外在的因緣放下,另外提起佛號、提起咒語,修持《楞嚴經》不必!你平常經常打妄想的地方、起煩惱的地方,就是你生起觀照的地方;《楞嚴經》的修行特色就是「就路還家」,你平常最熟悉的地方,就是你修行的地方,不必再改變,所以說它的特色是「方便有多門」。

第二個,「歸元無二路」︰但是它真正觀照的智慧其實是相通的,二十五圓通的觀照智慧,都是空假中三觀不管你遇到什麼境,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空觀」,也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在前面三卷半的經文當中,我們一再強調看到事情,第一句話你要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們不要被物質的假相所迷惑,要看清假相的背後,它的本來面目到底是什麼。一個人經常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就不容易起顛倒,才能體悟到與「我空、法空」相應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如來藏妙真如性的本體;這就是我們剛開始第一步要做的「從假入空」,從身心世界「根塵識」的因緣法,回歸到整體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

接著「假觀」,又開始「從空出假」──從不生不滅的本性,又回到我們現前的身心世界;我們現在的因緣,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我們應該找到自己的定位,利用今生的根塵識來積功累德。換句話說,我們也不能否定今生的因緣,人身難得,雖然我們「從假入空」,破除了我、法二執,但是當我們「從空出假」,所依止的是一種大悲願力,假借今生的根塵識來積功累德、求生淨土。

當我們的「整體生命的真如觀」,跟「個體生命的因緣觀」達到平衡時,這就是所謂的「中觀」;空假中三觀就是這樣操作的。

不過從本經來看,初學者偏重在「空觀」,就是偏重從根塵識的假相,回歸到與我空、法空相應的真如本性;從解脫道的角度來看,這「空觀」是一個重點。總而言之,你能夠掌握這個──以六根、六塵、六識為所緣境,而生起空假中三觀,那你大概就能夠掌握整個二十五圓通的一個綱要。

第67.首楞嚴:二十五圓通.迦葉觀法塵.7阿那律觀眼根.8槃陀觀鼻根.9憍梵觀舌根

------------------------------------------------------------------------------------------------------
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有一句話非常重要,所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一個修行人應該要找到自己的方便門,看你過去生的因緣,在六根六塵六識中,哪一個門是你特別熟悉的,就從這地方起修,這樣才會事半功倍,甚至於日劫相倍;所以說找到你的門,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二點,當你掌握到入門,還要掌握到它的修觀方法─空假中三觀是怎麼觀的?它的操作過程,你要很清楚。

如果掌握到你的門,又能掌握修觀的方法,那你這個人修行就上路了;雖然說還沒有到達目標,但是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你的生命就沒有空過了,對你來說每一天都是在增上。簡單說修習止觀︰第一個掌握你的下手入門,第二個掌握你的觀照智慧,有這兩個重點。

第68.首楞嚴二十五圓通.10畢陵觀身根.11須菩提觀意根.12舍利觀眼識.13普賢觀耳識

------------------------------------------------------------------------------------------------------------------
我們在修學止觀圓通的時候,要注意兩個原則,所謂的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首先,你要找一個方便門,你要有一個法門來安你的心。這就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了。比方說你看有些人,他的方便門就是拜佛。你要他持咒他也持不好,你要他念佛他很難攝心,但是他一拜佛心就靜下來,這個就是他的方便門。有些人他念佛可以念得很好,但是拜佛他會覺得很躁動,拜佛就拜少一點,無所謂。所以,剛開始你一定要去找你過去的方便門。

  這個方便門不是一生養成的。我經常講,我們不能夠否定過去,你不可能跟過去切割的。...佛法講生命是一個水流,所以我們必須找到過去當中相應的法門。你看有些人他拜佛也不相應,持咒也不相應,但他一坐下來,整個身心世界當下寂靜,這個就是他的方便門嘛。你要找到你過去生很熟悉的那個門,你走起來事半功倍,這點非常重要。

  找到方便門以後呢?接下來不是就完了,你要示真實相,在方便門當中開顯真實的道理,就是你要有這種觀照智慧。你看我們前面講的尊者,有些尊者是完全注意自己的呼吸,有些人是整天講經,有些人是整天持戒。方便是不同的,但是最後他迴光返照的、正念真如的時候,都能夠從事相的因緣回歸到不生不滅的本性。這關鍵點就是你要能夠迴光返照,最後的結果都是你要問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當你在注意呼吸的時候,你要問呼吸,你從什麼地方來?當你念佛的時候,你要問你自己,佛號從什麼地方來?當你持戒的時候,你要問你自己,為什麼我能夠持戒?持戒是誰?你為什麼可以持戒呢?為什麼桌子不能持戒呢?當你講經的時候,你要問你自己,講經者是誰?所以,整個《楞嚴經》的方向,就是你要迴光返照,你就有希望開顯真實相。你要是心外求法那就沒辦法了。


  所以我希望,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第一個,你要找到你過去生相應的方便門,你很熟悉的,你跟它一接觸,你的心馬上安定下來。第二個,找到方便門以後,你問它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為什麼我可以持戒?為什麼我可以講經?為什麼我可以念佛?你往那個方向找進去,就能夠找到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所謂的不生滅心,這個就是你的整個菩薩道的安住處。

第70.首楞嚴經.卷5.二十五圓通.17目連觀意識.18火头觀火大.19持地觀地大。

----------------------------------------------------------------------------------------------

面對生活的所緣境的時候,你第一個用以觀照的智慧,就是達妄本空。這個空觀所破除的是一種虛妄相的執著。這個虛妄相是什麼呢?就包括了六根六塵六識。你看我們的六根,有見聞嗅嘗覺知六種相狀,乃至於六塵六識都各有各的相狀。這六個相狀要產生作用,必須要根塵識的和合。比方說我的眼根要看到色塵才能夠產生眼識,這個相狀才能夠如實地表現在我的心中;如果這個根消失了或者塵消失了,那麼這個識也就消失了。所以根塵識這三個,如果一個消失,其他兩個就共同消失。所以,相狀的產生,必須根塵識要同時具足,就是我們所說的「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所以,我們宇宙間的身心世界,所謂的根塵識,會在我們生命裡面出現,要假借因緣和合的力量。從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別離而滅,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它是緣起無自性的。所以,達妄本空就是空掉這個相狀的一種自性的執取,因為它是因緣和合才有的。...當我們死亡以後,我們今生的根塵識根本就是覓之了不可得,所以我們講它是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只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的一個剎那剎那生滅相續的假相。所以,空觀是空掉這個假相的實體,它是無自性的,這叫達妄本空。





第71.首楞嚴經.卷5.二十五圓通.20 月光觀水大.21 琉璃光觀風大。

------------------------------------------------------------------------------------------------------------------------------------



有很多人都問我,從念佛的人角度來說,我們為什麽要恢復本來面目,我們現在的面目來念佛有什麽缺點?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了解。

  我們凡夫現在的情況是這樣,我們一念心開始生起作用的時候,一定要經過​​根塵識的相互的作用,我們一念明了的心,一定要依止根去攀緣塵,產生一個了別的識,這樣我們才能夠產生一個認知的功能。當然根塵識沒有錯,根塵識是依他起性它沒有錯。問題就在我們的心依止根攀緣塵,而產生識的過程當中,我們心中產生一種執取,心有所住。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或者是住在根、或者住在塵、或者住在識,有所住就產生二個問題出來:

  第一、使令我們心靈的力量變得非常的脆弱。你看我們修行人一般都是變來變去的,我們前一段時間內心發願要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過了半年以後整個​​心完全退轉。為什麽呢?因為我們深受外在假相的干擾,就是我們心隨妄轉,為虛妄的假相所轉,我們的心變成不決定。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信心也不決定,發願也不決定,念『阿彌陀佛』的持名也不決定。所以為什麽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五蘊身心開始敗壞的時候,有些人的信願行還是可以堅定的現出來,有些人的信願行就現不出來,因為他本身不知道怎麽去脫離根塵識的方法。當我們諸根敗壞的時候,我們怎麽把我們平常的信願行現出來?所以我們的心住在根塵識,會受到根塵識的影響,因為它是生滅法,變成我們的心靈所栽培的功德,都變得非常的脆弱而不堅定。這第一個問題。

  第二、我們的心住在根塵識,使令我們所修的功德都變得非常的狹隘。我們可能在修行當中,信願行是依止某一個根、某一個境、某一個心態而產生的一個三資糧。心有所住,就會產生顧此失彼,我們的心不能廣大。

  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到底有什麽好處呢?簡單的講有二個好處:

  第一、讓我們心靈的力量更加的堅定;第二、讓我們心靈的力量更加的廣大。因為我們慢慢慢慢,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不再受根塵識干擾。當然我們還是要用根塵識,這個大家要清楚;我們要用根塵識,但是你可以不受它干擾。我們可以無住,但是我們又可以生心;我們一方面要生起心,但是又要無住。我們不能像小乘一樣,對根塵識是全盤的否定,一種斷滅的心態,這個我們覺得沒有必要。但是我們也不能像凡夫一樣,把根塵識咬得死死的,弄到自己很痛苦。



 本經的原則就是說,你怎麽用根塵識來積功累德?我們講借假修真,但是又能夠不受根塵識的干擾,你一方面要生心,但是你又要跟根塵識保持距離。

  那這關鍵在哪裡呢?就是我們剛開始說的,你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動」。本經的原則就是你要怎麽去運用根塵識來斷惡修善,來發菩提心,來積功德,但是你又怎麽跟根塵識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這個就是本經的一個主要的目的。

  當然這樣的目標必須有它的過程,必須有它的一個方便門。這時,當二十五位聖人講出二十五圓通以後,佛陀就敕令文殊菩薩,來簡擇當機的圓通本根,就是我們怎麽達到「不迷、不取、不動」,怎麽能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這當中從哪一個地方下手會比較簡單。這科的大意是這樣子。


第79.首楞嚴經.卷6.佛敕文殊簡擇,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

本經的方便門是什麽?我們怎麽能夠找到這部經的入口,它的門在哪裡呢?
  我們分二部分:一、講到這部經的理觀。二、它的事修。

  這部經的理觀:就是以不生滅心,而修學「空、假、中」三觀。我想你要修學《首愣嚴王三昧》,第一個,你的內心是依止什麽心態,「云何應住?」是很重要的。在本經當中講到修學《首愣嚴王三昧》的人,對整個生命的現象,要以「無住為住」,以不生滅心來當作你因地的發心。你生命不是要追求什麽,而只是恢復你本來的面目而已。

  你生命的目的是幹什麽?
  就是把你原來的清淨本性把它恢復出來而已。這種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向外追求,它是向內安住的。

  安住在不生滅心的時候,我們開始調伏其心,空假中三觀,使令我們能夠保持中道。一方面「觀相元妄」,一方面「觀性元真」,用空假中三觀,使令內心當中能夠保持平衡的中道思想。這個就是整個本經的理觀,以不生滅心來修空假中三觀。依止一念心性而修空假中三觀,依止空假中三觀還是開顯一念心性,「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如此的輾轉相續,就把整個五蘊身心的障礙破壞掉了。這就是整個本經的理觀。

  本經的事修:它的正行主要是二十五圓通,但本經的意思是以耳根為根本。蕅益大師說:念佛圓通也不錯、也是可以。總而言之,以念佛圓通跟耳根圓通,這二個交互的作用,禪淨雙修來當正行。另外本經講到有二個助行是很重要的:一、嚴持四重禁戒(四種的清淨明誨),調伏四種煩惱,這是助行的第一個「持戒」。二、誦持神咒,持咒的功德來破除我們的障礙,特別指的是鬼神障。

  你能夠把這部經的理觀跟事修都掌握了,那你就掌握這部經的「門」,它的方便門你就掌握到了。那我們就可以進入裡面去受用這部經的種種功德,種種的作用。

第83.首楞嚴經.卷6.文殊說偈,歎美耳根圓通法勝 以寓勸修。

-----------------------------------------------------------------------------------------------------



我們在修學《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主要有兩個方法:第一、理觀。第二、事修。



  理觀: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在修三昧的時候,跟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你內心要生起一種觀照的智慧,所謂的「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徧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這句話就說明整個修學三昧的空假中三觀。你跟外在的六塵接觸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句話「念念照常理」,我們不能被外在的假相所迷惑而產生執著,你要觀照那種不變的真理。這時候我們對真理慢慢的安住「心心息幻塵」,對這種塵相的執取,慢慢慢慢心中那種我相、人相的對立性慢慢的消滅掉,這時候內心當中「徧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人生是一場如夢如幻的緣起而已。



  我們在《愣嚴經》的調伏煩惱,它是一種從根本上的對治。你看我們過去用不淨觀來對治貪煩惱,那是枝末上的對治。真正的煩惱,從〔唯識學〕的角度來說就是遍計執,一種對立性,我們有我相、人相的對立就有煩惱。那為什麽會有對立呢?因為你對假相產生的執取。所以我們知道煩惱它的根來自於對假相的執取,執取產生對立。所以你在修《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你就是要慢慢慢慢脫離外在的塵相,安住在真實不變的真理當中。這是理觀的部分。



  事修有兩個:第一、嚴持淨戒,第二、結壇持咒。

  嚴持淨戒前面講過了。在結壇當中前面講得很多要結一個「愣嚴壇」,這結壇有兩個目的:第一、它主要就是恭敬三寶,從三寶的加持當中能夠遠離魔境。第二、我們從壇場的施設當中,能夠借事顯理。這一點在蕅益大師的《愣嚴文句》很強調,比方說你看到壇場的蓮華,你就知道我們要安住在不生滅心,你看壇場的蓮華外面的圓鏡,就表示依不生滅心,所生起的空假中三觀,乃至於整個香爐都是表法的。所以你在進入壇場以後,你看到壇場,你的心就能夠慢慢慢慢從有相的分別,慢慢慢慢它會引導你趨向於空假中的真理當中,壇場有借事顯理的效果。


第89.首楞嚴經.卷7.建立身心清淨,正修行者道場。

我們在正念真如的過程當中,主要有兩種的方法:
  第一、依教起觀:我們根據本經的語言文字的教法當中來生起觀照。比方說佛陀告訴我們經常能夠迴光返照「你從什麽地方來?」從語言文字的引導,念念之間能夠返妄歸真,遠離五蘊的假相,慢慢慢慢的回歸到真如的本性,這個是一種依教起觀。

  第二、持秘密神呪:我們至誠懇切、一念不生的持『楞嚴神呪』,它也能夠達到這種潛移默化之功「密詮實相」,秘密當中也能夠引導我們的攀緣心而回歸到不生滅心,也是有這種效果。

第92.首楞嚴經.卷7.楞嚴神咒功德妙用不可窮盡。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有三種力量是特別殊勝廣大而不可思議:

  第一種是我們內在心靈的力量,在『起信論』上說,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都是具足無量的性功德。具足性功德簡單的說,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它本來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種的功德,廣泛來講它具足諸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第二種力量是佛陀的加持力,佛力不可思議。十方諸佛在因地時候都發過廣度眾生的本願,這種本願的功德是存在法界當中的,每一個願對我們都有救拔的力量,所以我們講「佛力不可思議」,這個是指外在的佛力。


第三種力量就是正法的力量,佛陀所宣說的正法。我們依止這個法來修學,的確能夠斷惡修善,離苦得樂。在這個地方所說的正法,特別指的是『楞嚴呪』的正法,廣泛來說是五會的神呪,濃縮起來就是那八句的『楞嚴呪心』。在本經當中『呪』的法,它的特色它能夠「密詮真如實相」。這句話從二方面來說,什麽叫「密詮真如實相」?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去憶持『楞嚴神呪』的時候,第一、它能夠啟發我們內心真如本性的善根,它會把我們內在心靈的力量開發出來。第二、在《起信論》說,我們一個人不斷的跟真如本性相應,去觀照它或者持呪跟它相應,這個人心態不同了,他慢慢的厭惡生死的痛苦,欣求涅槃的安樂,自知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他那個菩提的善根就能夠法爾的生起來。我們持『楞嚴呪』亦復如是,你每天不斷的持『楞嚴呪』,你內心當中就會產生變化,慢慢的就能夠潛移默化的趨向於真如本性,遠離了這種生滅的攀緣心。

所以『楞嚴呪』向內能夠啟動我們心靈的力量,向外能夠感應十方諸佛的加被。為什麽呢?



  因為《首楞嚴經》所詮釋的正是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所以會得到十方諸佛同體法性的加被。因為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都是平等的一念心性,所以在自他不二的角度之下,得到十方諸佛同體法性的加持。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持『楞嚴呪』向內能夠開顯我們真如的功德,向外能夠感應十方諸佛的加持,這個『呪』是通內通外的。

第93.首楞嚴經卷7.結勸初學、護法述願:八部眾、菩薩眾。

這一科是說明因果而釋相,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眾生的輪迴,主要是從六塵當中來判斷,眾生對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有各式各樣的煩惱,造了各式各樣的業力,所以有各式各樣的果報出現,這當中都是以六塵為根本,從六塵當中可以判定他的煩惱相跟造業相,也可以從六塵當中知道他的結果。所以這六塵是窮十二變為一個循環。現在我們講到十二類生的第十種。
【戊二、明滅妄名真立六十聖位轉依號】

  前面是講凡夫的六道輪迴顛倒相貌,這以下是講菩薩的功德相,這「滅妄名真」是說,菩薩依止智慧的觀照,包括正念真如的理觀還有種種波羅蜜的事修;那麼理觀跟事修就建立了六十個聖位,這是轉依之號。

  這六十個聖位是怎麼算的?我們說明如下:
  《愣嚴經》在判教它的六十個聖位是:一、三漸次(有三位)判作整個修行的基礎,在有乾慧地一位,共四位。其中間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四位、十地、等覺位,再加上一個妙覺位,就構成六十個聖位。這聖位是這樣子來的,總共有六十個聖位的轉依之號,就是轉煩惱而依止菩提,轉生死而依止涅槃,二種轉依之號。

附:(一、三漸次三位。二、乾慧一位。三、十信十位。四、十住十位。五、十行十位。六、十迴向十位。七、四加四位。八、十地十位。九、等覺一位。十、妙覺一位。)

第96.首楞嚴經.卷7.迷真起妄成十二類生世界,卷8.滅妄名真,立三渐次。




  我們這一科是講到「明滅妄名真立六十聖位轉依號」,這一科在本經的修學過程當中,佛陀很強調一個字那就是「轉」,這個轉有兩個內涵:一個是「能轉」;一個是「所轉」。「能轉」的就是我們在心中要栽培的一種修行的力量,就是我們上一堂課簡單說的「三漸次」,整個戒定慧的內涵是能轉;「所轉」的就是我們內心的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在整個「所轉」當中又分成兩個內涵,一個是因地的轉,一個是果地的轉,我們是先求因地的轉然後慢慢的才有果地的轉變。



  在本經所描述的「三漸次」當中,我們可以知道其實整個修行,煩惱障跟業障的因地,我們是先轉業力。在整個「三漸次」,第一漸次的「除助因」跟第二漸次的「刳正性」這兩個就是在轉業力。就是你在修行當中,你對你的身口意三業,這個業力你要先轉變,我們講「深信業果,斷惡修善」。



  所以在整個「三漸次」當中,首先我們先持戒清淨,來對治我們的罪業,這時候就把業障轉成了解脫德。其次更進一步轉煩惱障,就是貪瞋痴煩惱的活動,就是第三漸次的「違現業」,這個違現業其實就是修《首愣嚴王三昧》的圓頓止觀。

  當然本經在對治煩惱,不是像前面我們所說的四念處,而是從貪瞋煩惱的作用去對治,是從它的體性去觀照。所以你看你貪煩惱活動的時候,在本經的處理方式就是「迴光返照,你從什麽地方來?」我們要去觀照煩惱是從什麽地方而來,它不是從色身而來,也不是從內心而來。所以煩惱它是怎麽樣呢?它是沒有一個真實體性的,我們講「覓心了不可得」,完全是我們一念的妄想捏造出來的,我們自己捏造出一個煩惱,然後就跟著煩惱走,是這樣子的!

  因為我們內心當中「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是本來沒有煩惱的,所以當我們迴光返照的時候,我們就把整個煩惱的根給切斷了。切斷的時候,當然煩惱還會活動,但是這個人煩惱慢慢淡薄了,他慢慢慢慢可以開始迴光返照,心常覺照,不隨妄轉。所以這個時候煩惱障就轉成了般若德,先轉業力再轉煩惱,最後就把我們的報障,生死五蘊的痛苦的果報轉成法身德。所以整個後面的修行的位次就是依止「三漸次」轉三障而成三德。當然修行次第先求斷惡修善,第二個再求返妄歸真,是兩個次第的。
*業障(解脫德)=>煩惱障(般若德)=>報障(法身德)

第97.首楞嚴.卷8.云何名為三種漸次?一除其助因,二刳其正性,三違其现業.

-------------------------------------------------
當我們在修學《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要注意兩個重點:

  第一個、你內心安住的問題,我們講「云何應住」。菩薩道的發心,我們不能夠住在外在的因緣,因為外境是變化的,外境是用來歷練的,是不可安住的。所以整個菩提心當中你的所緣境不能緣事相而發心,而要依你的真如理性而發起菩提心。就好像說我們今天跟敵人作戰,你雙腳的腳跟一定要先站穩,你腳跟沒有站穩,你什麽事都不能做,自己就先跌倒。本經的重要點就是依止不生滅心,發自內心的那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第一個、以理性而住,以真如為住。

  第二個、就是調伏的問題,當我們發心了以後,我們開始歷緣對境來調伏內心的煩惱,這個時候所依止的智慧就是空假中三觀的智慧,使令我們能夠「不偏空、不著有」而順入中道。

  在整個歷練的過程中,其實他是要有一個所緣境的發心,是從內心發心,但是在歷事練心的時候,他是要有以下這兩個所緣境

  第一個、菩薩所緣的是「佛法界」,依止覺悟的心所顯現的清淨的功德莊嚴,這一部分本經講的不多。在上一科我們講到修學位次,菩薩的乾慧地,乃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本經有略略的帶過,當然整個內涵沒有像《法華經》、《華嚴經》講佛法界那麽的殊勝,那麽的詳細。這是菩薩的第一個所緣境,就是「佛法界」。

  第二個、就是「眾生法界」,眾生依止迷惑顛倒的心,所捏造出來的惑業苦,這一部分本經反而講的非常清楚。佛陀很有耐性的、很詳細的把眾生依止無量的煩惱,造了差別無量的業力,所顯現的整個六道輪迴的果報,從這一科開始就詳細的分別解說。

  這當中我們從蕅益大師的開示,本科就是所謂的「借破戒惡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的差別」,這科的安立,阿難尊者的請問,佛陀的回答。蕅益大師認為有兩層意思,大家在進入經文之前要先了解,當我們在面對眾生法界的惑業苦的時候:

  第一層意思,佛陀是要我們怖畏當來的果報,對果報先產生怖畏,特別是對三惡道的苦,本經講得非常的詳細。我們看到當來的果報,我們現在就產生一種怖畏的心情,這第一點。

  第二層意思、對於惡因產生厭離,我們對果報產生怖畏,我們對煩惱的活動就會想要對治它、想要厭離它,我們就不喜歡煩惱。而有這樣出離的念頭正是一個修行的動力,我們因為怖畏果報,所以我們才會厭離我們當下的煩惱,厭離當下的煩惱,我們才會用空假中三觀的智慧去對治。


  所以說,本科主要的宗趣有兩個:第一、讓我們怖畏當來的惡果。第二、讓我們厭離當下的惡因。這是蕅益大師把它分為這兩個重點。
.....
諸位我們看前面的「明正助行所成伏斷圓三德位」。前面那一段佛陀雖然講正行跟助行,其實佛陀在整個十住、十行、十迴向的過程當中是偏重空觀的,就是一直在破除我法二執,我空觀破我執,法空觀破法執,讓心胸慢慢的擴大,內心的功德慢慢的顯現、慢慢的顯現、漸漸的圓滿。在前面是理觀破煩惱障,這一科以下就修假觀破業障。前面我們可以說是修空觀,偏重在轉煩惱障成般若德,這以下這一科是修假觀,轉業障成解脫德


  前面的對治在煩惱,這一科的對治在業力,對治罪業。

第103.首楞嚴經.卷8.借破戒惡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差別.


  所以在本經當中你會發覺,佛陀在開示因緣的時候,他會不斷的告訴我們「把心帶回家」。《愣嚴經》的思考一旦入了「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後,他不管遇到什麽人事的因緣,他就把心安住在一念的心性,從一念心性來觀察整個人生。所以他剛開始第一件事情,安住現前一念心性,我空法空相應的一個明了清淨的心性,先在那個地方安住下來,然後再做一個空假中的調整。

  其實本經我認為它不完全只是開悟,它還有一種修正煩惱的效果。當我們從身心世界觀進去心性以後,所謂的「正念真如」以後,那這個時候要起觀,空假中三觀。「空觀」是照了心性這個不變之體,就是我們觀察一切諸法的因緣都是緣起性空的,也就是說當我們入空觀的時候,觀察是「本來沒有」這個東西的,我們生命本來沒有這個身心世界。「假觀」這個是重點,這一大科是在講假觀了;就是當我們念頭一動的時候,那就有很多的假名、假相、假用。

  前一科講到「情想」的時候,本經是把假觀分兩部份:第一、是隨順於情感的妄想,這是一個開啟痛苦之門的假觀;第二、是隨順於智慧觀照的假觀,這是開啟了整個安樂功德之門。這「假觀」就好像是一個開關,你這個開關一打開這機器就啟動,你開啟的是一種痛苦的開關,就啟動了「惑業苦」;你開啟的是一種安樂的開關,那就啟動了「般若、解脫、法身」。所以這個「假觀」是重點!當然我們過去習慣性的是心隨妄轉,我們開啟的是一個痛苦的開關,所以我們在心性當中的十門,十法界之門當中,我們啟動了六凡法界之門,其實我們另外一個門,我們一直沒有打開,但那個門是存在的。

  所以這地方就是說,我們現在的重點,是我們怎麽去把心中的情感降低,把心中的智慧理智這一部分增加,這時候你就開始啟發諸佛的功德之門,也就是說我們改造我們的生命,你要先改造你對生命的心態,那個心態要改變。

  我們這一科,今天的主題來看,我覺得佛陀他用的方法,是怎樣改變心態!他從兩方面來改變:

  第一、他要你先了解這個果報的痛苦,你要怖畏當來的果報。你看每一個煩惱都有一個結果,菩薩看到這個結果的時候就生大怖畏想。我們要改造煩惱,如果對這煩惱所帶來的後果一點都不怕,那你很難改變!本經課程接下來,我們就要開講的整個「十習因,六交報」,就是你要先怖畏當來的果報,生起怖畏果報想。

  第二、對因地產生出離之想,你對煩惱跟罪業產生厭離心,我從今以後不再起貪瞋痴了,你要有這種厭離的想。然後你再生起「空觀」的對治,觀察你內心當中「本來就沒有」這個煩惱,那個時候才有力量。也就是說我們雖然平時經常修空觀、修不淨觀、修無常觀,但是因為我們對這煩惱的結果沒有產生怖畏,所以我們沒有力道,那個決心不夠。

  所以在修假觀當中,我們先觀察痛苦的結果,然​​後再找尋痛苦之因,先對結果產生怖畏,再對因地產生厭離。那你這個「怖畏心、厭離心」成就以後,你就容易修行上路了。

  以下是佛陀怎麽引導我們對煩惱跟罪業,乃至於整個痛苦果報產生怖畏心、厭離心。

第105.首楞嚴卷8.別釋地獄果報的因跟果: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

本經的修學重點我們把它歸納起來,簡單的講就是要「破妄顯真」,破除我們的無明妄想,開顯真實的心性。這當中從經文上來看,佛陀是以「顯真」為正行,也就是說在面對我們的身心世界,五蘊諸法的時候,首先你遇到狀況,第一件事情是「把心帶回家」。你一定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用空假中三觀的智慧來照我們一念心性,所謂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先把我們這一念心性的整個體性先開顯出來,然後在那個地方安住,所以「正念真如」等於是開顯心性。開顯心性以後接下來就是要「破妄」,這個「妄」在本經的整個內涵說是有粗細的差別,第一個粗顯的妄想就是殺盜婬妄的煩惱,這部份我們是用嚴持四重的戒法來加以對治。第二個妄就是比較微細的,就是有所得的攀緣心,那無明的妄動,這一部份就持呪,持《愣嚴神呪》來息滅我們這種攀緣的無明擾動。

 

  所以本經是以「正念真如」的理觀為正行,以持戒誦咒事修來破妄當作助行。這個正助雙行來達到我們「破妄顯真,轉凡成聖」的效果。

第115.首楞嚴經.卷9.示阿修羅趣.勸真修除三惑.


當我們在修學《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的心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種相貌(天台宗)智者大師給與一個名詞叫做「從假入空」。雖然其目標是趨向我空法空的真如,但是還要通過五陰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叫「從假入空」。這當中就揀別二乘人的空觀是「滅色起空」,二乘人是把五陰的整個作用給完全消滅掉,而另外證得空性,所以我們叫偏空的思想。(天台宗)的從假入空,〔禪宗〕有一句話講的好就叫做「就路還家」。我們無始來從家裡面一念不覺生起顛倒,就往外跑,真如不守自性!就把這五陰的身心給創造出來,走出一條生死的道路出來,現在想回家怎麽辦呢?沒有其他的路,就是這一條路,你還得乖乖的從這生死的路,回過頭來,去回到你本家。

 

  我們從一念的清淨心,把自己的色受想行識身心世界創造出來,你現在想回家,你還得面對你過去所累積的這種身心世界,所有的因緣你都要面對。所以我們一念的正念真如生起的時候,就會跟過去所累積的五陰的身心世界的種子,這種真妄交攻而出現很多的所謂的魔境。當然魔境雖多,但是對治的方法只有一個,倓虛老和尚說修學保持「不迷、不取、不動」這六字真言!這個「不迷」就是智慧觀照;「不取」就是禪定;「不動」就是持戒,當然關鍵還是在不迷。所以佛陀必須預先的說出想陰魔境的相貌,讓我們能夠事先的了知而能夠生起不迷,才能夠做到不動。

第121.首楞嚴經卷09.明想陰境:別明發相十種融通妄想。

所以本經的定位就是「破除虛妄」扮演了重要角色,把你的基礎打好,說這個杯子你還沒裝甘露水,但是起碼你先把這個杯子洗乾淨,那你以後所作的六波羅蜜,全部是一種成佛的資糧,全部是一種稱性的功德。你沒有經過《楞嚴經》的過程,杯子沒有洗乾淨,你依止虛妄的心來布施、持戒、忍辱,所有的心都是虛妄的,你的杯子沒洗乾淨,裝了所有的東西通通都是染污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每一個修學大乘佛法的人,這部《楞嚴經》這一關是必修的,是基礎的課程,因為你要先破妄,你才有資格顯真。

 

  所以本經在破妄這一部份,佛陀講得非常詳細:第一、你要怎麽破妄,要怎麽正念真如。第二、你在破妄的過程當中妄想會開始「真妄交攻」,妄想會反彈!你要怎麽辦?你要如何保持「不迷、不取、不動」!也就是說你要怎麽去安住,安住了以後在過程當中遇到障礙又怎麽去調伏。本經在整個破妄的過程當中,引導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是講得非常的詳細了。可以說為我們未來行菩薩道打下一個堅固的一個基礎,一個不生滅的基礎。

第131.首楞嚴經卷10.別示五陰: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