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因緣觀大小乘是不太一樣的,小乘的「因緣觀」是從業感而安立的緣起,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由身口意的造作所創造出來,這就是所謂的「業感緣起」。那麼業感緣起就建立了一個善惡的因果,它的不圓滿的地方就是說,業感緣起的思考模式還是一種對立的,善惡對立、染淨對立,有我就沒有你,有生死就沒有涅槃,有涅槃就沒有生死。所以業感緣起到最後會使令修行人在修習我空觀而趨向於偏空的涅槃,所以這業感緣起所帶動的思考是偏重於斷惡這部份,因為他趨向於偏空涅槃的時候,修習一切波羅蜜的善法,廣度一切眾生變成沒有意義,因為你最後的結果是偏空涅槃,所以說「業感緣起」是一個對立的思考。
大乘的「因緣觀」是建立在「現前一念心」,以一念心來建立整個十法界的染淨因果。當然我們這一念心就是真妄不二的和合體,大乘佛法在看一切法的時候,是抱著一個比較中道的思想,善念當中有惡念,惡念當中也有善念,生死當中也可以成就涅槃,涅槃當中也可以出現生死。那麼這個思想能夠建立,就是他能夠從一念心而建立整個緣起,從這一念心建立緣起當中又有漸教跟頓教的差別。
《唯識學》建立緣起是從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的受熏而產生種子,由這個種子而變現根身器界。從圓頓的思想,就是從一念心性,從真如緣起,真如受熏,真如是全體不變也是全體隨緣的。
唯識的賴耶緣起跟真如緣起,最大的差別在哪裡呢?
「阿賴耶識」的因果思想,它那個時間,因果不同時。阿賴耶識的觀念是我們今生造業是來生得果報,所以在唯識當中很少提到說你這一念心造業的時候,你當下的果報就成就,《唯識學》很少提這樣的觀念,因為它建立種子。
「真如」沒有所謂的種子,它是全體受熏。真如是清淨本然,但是你用善惡的業力熏它,它全體循業發現。所以「真如緣起」的思想,它的因果是當下的,說你在起煩惱的時候,造罪的時候,你的地獄的果報就成就了。我們從前面的經文來看,很清楚有這種觀念說因果是同時的。所以你要掌握真如,真如的思想跟阿賴耶識是不太一樣,阿賴耶識是從種子然後變現果報,真如是不可以分割的,它沒有所謂的種子,它是全體受熏,全體不變,全體隨緣。從清淨本然而安立了循業發現,而這樣的清淨本然跟循業發現是同時存在的。這個觀念懂了以後,你就明白整個《愣嚴經》講的因果,你就很清楚,它是從真如緣起來安立因果的。
(第十、訟習)
這個「訟」就是爭訟,意思是說我們自己有了過失,但是我們不想把這過失發露出來。那怎麽辦呢?用種種的言辭來加以爭辯,目地是來覆藏自己的過失,叫爭訟。這個因果也是從當下同時來安立。
圓瑛老法師後面有一段開示講得非常好,圓瑛老和尚說:我們一個人,一般正常人都是有造善有造惡,我們有時候拜佛、念佛,有時候也造作一些罪業,包括前生、也包括今生。這怎麽辦呢?我們對於已經造的罪業怎麽辦?圓瑛老和尚提出一個觀念說:修行人你要做一個很殊勝的法門就是「有因無緣」。就是你不能夠去創造一個去刺激罪業的因緣,譬如你今天你有一個田地裡面有很多的種子,但是你不去灌溉,不去澆水,不去施肥,這個種子它也不能開花結果的。
所以圓瑛老和尚說:在淨土往生的臨終正念當中,你要能夠做到所謂的「有因無緣」,使令苦果不成。這個「惑、業、苦」是我們起了煩惱,造了罪業,那麼罪業到苦果這個中間你要把它切斷,不能讓業轉成果報。那這怎麽辦呢?當然就是你要斷惡念的相續。
這個思想在《大乘起信論》有提到的,說我們「正念真如」的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破和合識,斷相續心」,因為你根本沒辦法去對治種子!這個種子煩惱有「種子跟現行」,這個種子沒辦法對治的,只有持愣嚴咒,所以我們是講怎麽樣對治「煩惱的現行」。我們要注意這一點,煩惱的第一念是沒辦法對治的,凡夫是沒有辦法對治第一念的。你看《菩薩戒》第一個煩惱它不治你的罪,因為這不是你的錯,這是你的等流習氣;你是生死凡夫,遇境逢緣肯定起煩惱嘛。但是你煩惱第一念起來以後,你的觀照力,止觀力量沒有現前,第二念開始制罪。《菩薩戒》是從一個比較合理的角度來制罪,它是從第二念來制罪,就在煩惱的相續開始制罪。
這個觀念就是說:我們今天只要你能夠每一個惡念起來!第一念不能怪你,但是你第二念的時候,你馬上轉念念佛,或者用空觀,或者你思惟煩惱的過失,觀察煩惱是生滅的,你要「正念真如,不隨妄轉」,然後把煩惱的相續破壞掉,這樣子就能夠達到臨終的正念。
我們一再的強調,臨終的正念是有兩種情況:一個是祖師的正念。祖師的正念是怎麽樣?他完全沒有煩惱,這個我們做不到!第二種是有煩惱,但是你憶念你的真如「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能夠做到不隨妄轉,我們現在是做這一件,我們求的是凡夫的正念就是「不隨妄轉」。祖師的正念是根本沒有煩惱,這根本做不到。
這一段諸位可以明白圓瑛老和尚的開示說:從有因無緣當中做到苦果不成,而成就帶業往生,這個觀念是很重要。
這一段是講到這十種煩惱,蕅益大師說:雖然煩惱有很多,但這十種已經完全收攝了,佛陀的智慧把它收歸成十種的煩惱。
說什麽叫六報呢?為什麽這些果報是會歸成六種呢?
佛陀說:我們眾生在因地的時候,是根據六根接觸六塵而引生六識,六種的情識來造業,在果地上招感這個惡報,是從六根的感受來受報。
意思就是說,這根塵識它的因果有不太一樣,造因的時候是由「識」來引導,就是你的名言分別、你的想像,但得果報的時候是由根,就是這個受報。在《唯識學》講:想蘊是決定你的因地,你遇到事情的時候你是怎麽想,你安立的是什麽樣的名言分別;比方說,你今天看到佛像,你安立這佛像是功德相,你就造一個善業了,你就會去禮拜、讚歎、供養等等。
我們因地的時候是依止「想」來造業,果報的時候是依據這個根的受,「感受」是一種直覺的。從《唯識》的角度來說,我們造業有選擇權,你可以選擇造跟不造;但受果報的時候,感受是在根,你沒有選擇權,你說:我不想受!沒辦法,受果報只有認命,但是你造因的時候,你可以選擇,你要造不造。
其實我們修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受果報跟因地,修行主要是注意那個因地,因為果報現前,你根本一點辦法都沒有,你沒有選擇權,那完全是一種感受。這以上是一個總標,把因跟果的造作過程說出來。
(第一、見報)
這個「見報」意思是說,我們在造業的時候,是六根接觸六塵產生六識,這一段是講,眼根當中的眼識「見」的功能來造業。也就是說,你造業時候它的一個啟動的動機是從眼睛開始,你眼睛先看到這個東西,生起貪愛、生起瞋恚,然後再造業的。你的因地是以眼根為主,所以你得果報的時候,你的果報也是從眼根來開始受報。我們造業就像有一個開關,是先有一個開關打開了,然後那個煩惱跟罪業才會整個發動出來。也就是說,當我們因地的時候,我們習慣性是從眼睛先看到東西,然後再去造罪的,未來得果報的時候,也是從眼根開始受報。
(臨終見墜)『云何惡報從六根出?
一者見報招引惡果,此見業交,
則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
亡者神識,飛墜乘煙,入無間獄。』
說什麽是地獄的惡報從六根而出呢?
首先講「一者見報」就是因地的時候,他是以眼識來帶動造業,以眼識為主,以其他的諸識為助伴,這樣的情況就會有「此見業交」就是有見業報跟交業報。這「見業報」是以眼根當中的眼識來得他的正式果報;說「交業報」雖然其餘諸識不是一個主導者,但是當時是幫助眼根的眼識來造業,叫交業報,那麼其餘諸根的諸識來受果報,他當時是助伴,所以得果報的時候也是助伴。
「則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假設我們是以眼根的眼識來造業,臨命終的時候,這個罪人是先看到這個世間上生起猛火,而且這個火是充滿十方世界。在此說明「眼根是屬火」,所以你是眼根造業的,你第一件事情「先看到火」,因為眼根的屬性是屬於火,
看到火以後,「亡者神識,飛墜乘煙,入無間獄」;他就很想要往高處跑,想要爬高或者想要幹什麽,他就會想要飄飛而上,但是他本身造業的時候依止情想,而情想是屬於下墜的,所以雖然怎麼爬還是爬不上去,最後還是墜下於煙火當中,而直接入於無間地獄。這地方是講到我們依止眼根來造業的,臨終的情況,他是先看到猛火而生起的。
到了地獄以後,是什麽情況呢?
(本根發相)『發明二相:
一者明見,則能徧見種種惡物,生無量畏。
二者暗見,寂然不見,生無量恐。』
他隨著煙火而墜入無間地獄以後,這個罪人他也是從眼根當中,他見到兩種不同的情況:「一者明見」,這個「明見」的意思就是說,他在因地的時候造業,他是明目張膽,毫無忌諱的在眾人的情況之下造業。這種情況他在得果報的時候,「則能徧見種種惡物,生無量畏」;他就普遍見到種種的邪惡之物,比方說牛頭馬面,或者火蛇火狗,這種可怖畏的現象,就顯現在他的前面。罪人看到這個景象以後,生起無量的畏懼,這是他的明目張膽造業的地獄果報情況。
「二者暗見,寂然不見,生無量恐」。這個罪人他造業的時候他是在暗處,別人不知不覺的情況之下造業,他到地獄以後,他是什麽都沒看見,整個外在環境是一點動靜都沒有,所以他就很害怕。是怎麽回事呢?他心中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他什麽都沒有見到,這個是暗見。
這是講到他的本根,他依止眼根造業,所以他得果報的時候,先從眼根出現恐怖之相。但是他在造業的時候也可能會帶動其他諸根來助伴,所以他後續也會有交報,就是六根在因地的時候是互相的造作,得果報時也是互相來受報。
(正示交報)『如是見火,燒聽,能為鑊湯洋銅;
燒息,能為黑煙紫燄;燒味,能為焦丸鐵糜;
燒觸,能為熱灰爐炭;燒心,能生星火迸灑,煽鼓空界。』
如是見火:其實眼根見火這地方的「見火」,古德解說是少了一句,應該是見到鐵床銅柱這種火燒的色法。因為因地的時候可能是看一些美貌男女之色而造業,所以他得果報的時候,顯現眼根當中看到這種怖畏的色法。
燒聽:因為眼根屬於火,那麼火它是燒,但是在燒的時候,因為因地造業有耳根的助伴,所以就燒到耳根。諸位知道耳根屬於水,所以火跟水的和合變成什麼?「鑊湯洋銅。」一種熱的湯或者是洋銅,這種被融化的銅汁;聽到這樣種種的音聲,乃至於有這樣種種的痛苦出現。
燒息:這眼根的火燒到鼻根的息,這個「息」就是氣息,這個氣息跟火的接觸,就產生黑色的煙跟紫色的火燄,就會有種種臭穢的氣味發生。
燒味:這個是跟舌根的和合,舌根是屬於金,那麼火跟金的和合會變成什麼呢?「焦丸鐵糜。」就是口中會嚐到焦熱的鐵丸跟鐵糜的這種熱汁,來燒灼他的身體。
燒觸:能為熱灰爐炭,這個「觸」是身根,它是一種觸,觸就是和合,我們因地的時候可能跟男女的柔軟的身體和合,所以得果報的時候因為眼根的火跟身根的觸和合,就會感受到有這種熱灰,有這種爐炭來燒觸我們的身體。
燒心:這個「心」屬於風,風者動也,這個火跟風合起來的時候,罪人就會感覺到滿天星空當中,有很多的星火普遍的灑下來,而且充滿整個虛空之界,完全是無處可躲,無處可逃。
這也就是說,他是以眼根來當本根來造罪。這地方的意思說,得果報當然以眼根為主,但是其他五根就不一定,看你在因地的時候依止哪一根跟眼根配合,哪一根就有罪業,假設其他哪一個沒有,他就沒有這個果報。這個「交報」就是在因地當中有交互作用,得果報的時候才會交互受報,我們看得到眼根的得果報以火燒為主。所以你看一個臨命終的人他要是看到熱火,那他是眼根得果報,第一個先看到火的話,他的因地一生當中,他的眼根的罪業最重,所以他眼根先發動出來先看到火,這是一個判定的方式。
(第二、聞報)
這個因地當中的造業,是以耳根的聽聞來當作整個造業的主導者,那麼他臨命終的時候,他就有不同的情況。
(臨終見墜)『二者聞報招引惡果,此聞業交,則臨終時,
先見波濤,沒溺天地,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獄』
這個人他因地的時候是以耳根的耳識,來聽種種音聲所帶動他的罪業,這罪業當然有他耳根本身的業報,也有其他諸根來幫助的所謂的交報。本身的業報跟交報和合起來,在臨終的時候,他先看到波浪濤天,淹沒整個天地;因為耳根屬水,所以他看到的是水,徧滿天地,這波浪一波一波的向他衝過來。那麼這個亡者神識當然他也想要跑,他要往高處跑,他跑到屋頂上面去,但是因為他本身是屬於純情,或者九情一想,他的情執重,所以到最後他內心的情感還是把他壓下來,進入乘波浪之流沒入於水中,而入於無間地獄當中。這個是他臨終的時候所看到的情況。
(本根發相)『發明二相:
一者開聽,聽種種鬧,精神愗亂。
二者閉聽,寂無所聞,幽魄沉沒。』
他到了地獄以後,他的情況是兩種:「一者開聽」也就是說他聽到的是一個動態的聲塵而造業,別人跟他講什麽話,別人對他有所銜恨,這就帶動他的煩惱跟罪業,他是由聽到音聲來造業的,所以他得果報的時候他在地獄當中,也會經常聽到種種的吵鬧恐怖的音聲,這種音聲非常大聲而且根本沒有停止,使令這個人「精神愗亂」,這個「愗」就是昏,昏昧錯亂。這個音聲!他跑到哪裡都有音聲,所以不知道如何是好。
「二者閉聽」他在因地當中造業的時候,是依止靜態的聲塵而造罪,就是別人都沒講話,但是他從別人的表情當中,他懷疑別人對他有銜恨心而造業,就是從靜態的音聲造業,所以得果報的時候,他就到一個地方是寂然而無所聽聞,完全沒有音聲,他的神識就跟隨這個波浪而沉沒,完全在無聲無息當中,隨波浪而沉沒。這是他得果報時他的本根所發出的這種痛苦相狀。
(正示交報)『如是聞波,注聞,則能為責為詰;
注見,則能為雷為吼,為惡毒氣;
注息,則能為雨為霧,灑諸毒蟲,周滿身體;
注味,則能為膿為血,種種雜穢;
注觸,則能為畜為鬼,為糞為尿;
注意,則能為電為雹,摧碎心魄。』
六根交互受報,「如是聞波」耳識屬於波浪,它以水波為主。
注聞:水波跟耳根結合就產生「為責為詰」;到地獄中,耳朵常聽到空中有一種很大聲的訶責他的聲音,或者詰問他的音聲,訶責他為什麽要這樣做!詰問他為什麽要這樣做?
注見:當耳根跟眼根的見和合,眼見是屬於火,水跟火合起來就變成雷,就像天上的雷這種吼叫的音聲,或者是邪惡的毒氣來傷人,這個是見。「為雷為吼」的意思就是譬喻看到很多的眾生對著他現出怒目兇惡的吼叫相狀,這是講到他的見跟耳根的結合。
注息:跟鼻根的氣息結合,「則能為雨為霧,灑諸毒蟲,周滿身體」;這個水跟氣息結合在一起就產生下大雨,或者是天空很多的霧,那麼在這雨水跟霧當中,就遍滿很多很多有毒的小蟲,隨著雨水、隨著霧,就爬滿自己的身體,這樣的一種痛苦。
注味:「則能為膿為血,種種雜穢」;他的耳根跟舌根,舌根是屬於味也包括金的意思;那麼水跟味結合在一起就產生膿血,種種污濁臭穢的東西出現,他經常跑到哪一個地方,都很多污濁臭穢的東西沾滿了身體,這是他的耳根跟舌根交互的造業。
注觸:耳根跟身根的觸交互和合,「則能為畜為鬼,為糞為尿」,就是他會看到很醜陋很卑賤的畜生或者很多怖畏鬼,經常在他的身旁,跑到哪裡去都沒辦法躲避,或者經常接觸到糞尿這種不淨的東西沾滿他的身體,這是他的耳根跟身根交互作業的結果。
注意:意根的思是屬風,動態的風,耳根的水跟風的結合,「則能為電為雹」就是看到空中突如其來的閃電,冰雹的突然而來,他的精神感到一種很強大的壓迫感。
耳根主要內涵是水,看到很多臭穢的水沾滿他的身體,這是耳根交互主要的相貌。
(第三、齅報)這個齅就是鼻根當中的齅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