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苦樂兩滅」正是說明這捨念的相貌,他因為捨心的堅定,對於苦受跟樂受在心中完全消失,他不管遇到什麽境界,他也沒有痛苦也沒有快樂。「鬥心不交」這個「不交」就是不再生起。這「鬥心」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我們追求快樂跟痛苦的心,他不再生起,而且他也不再追求。也就是說他離開了苦樂,他完全沒有後悔的心。這個「鬥心」古德說因為我們凡夫厭惡苦惱追求安樂,所以心中有所爭鬥,我們看到痛苦會要排斥,看到安樂想要追求,這就是鬥心。他那一念捨心,在整個無煩天當中已經生起。
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就是說,凡夫的捨心是靠禪定來攝持的,而聖人的捨心除了禪定以外,多了一個我空的智慧。他能夠知道在捨心當中,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凡夫的捨心當中有一個自我意識,就是「我」不捨心,還有那個我在,聖人的捨心是我空的相應。這無煩天內心沒有煩惱的擾動,特別的清涼。
(總結)整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當然這四禪的特點都是禪定。初禪他除了禪定增上他還有戒波羅蜜增上,他多少靠對業果的思惟產生覺觀、產生訶責煩惱,所以初禪是戒波羅蜜跟禪定增上。二禪是禪定轉深以後,他是喜心增上跟光明增上,喜悅之心綿延不斷,身上放出光明。三禪是清淨增上跟妙樂增上,到三禪他那種寂靜妙樂同時現前,一方面快樂,一方面又不擾動他的寂靜,寂靜當中又充滿了快樂。四禪「凡夫四天」就完全是捨心,這捨心可分成兩類:前面的三天是捨心跟福德,廣大的福德性能夠所求如願;第四的無想天,是捨心跟無想增上。所以你就可以看得出之間差別的相貌,同樣是禪定,但是心態不同,所出現的果報自然不同。
整個色界的十八天當中,它的特點是「獨行無交,未盡形累」。在蕅益大師的註解說:「獨行」是講他的色身,「無交」是指他的內心;就是他的「若身若心」都沒有婬欲之事。簡別前面的欲界天是「心跡尚交」,多多少少「若身若心」都還有愛欲的煩惱。到了色界以後若身若心都沒有這件事情,但是「未盡形累」都還有色身的障礙存在,還不能夠窮盡色身的累贅,「自此已還,名為色界」。這地方是說明色界的相貌,作一個總結。
-----------------------------------
「四空」的意思是「滅色歸空」,他就是討厭這個色身。前面的捨心,是厭惡苦樂的感受,他現在連色身也討厭,他覺得這個色身是個累贅,這個色身行住坐臥很麻煩,就像一塊肉,你走來走去就覺得是個負擔、是個累贅。所以他就在禪定當中,訶責色身的障礙,讚歎無邊的虛空,虛空是無障礙的,就把色身歸於無邊的虛空,最後色身就消形歸空,就叫四空天。
--------------------------------------
利根跟鈍根說明:古德說「執事昧理,名之為鈍根」。這個人他做什麽事完全看事相,他理觀薄弱,所以他必須要經過整個五不還天,再經過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到非想非非想處。「空無邊處」就兩萬大劫的時間,「識無邊處」要花四萬大劫,「無所有處」要六萬大劫,「非想非非想處」要八萬大劫,他要經過一般人二十大劫的時間,才能夠成就阿羅漢果;因為他的理觀薄弱,他必須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前進,這叫鈍根人。
凡外還墜:若從四禪「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而入四空天,觀想空相而不能夠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迷漏無聞」迷於有漏的諸天,便入輪轉,死了以後還要流轉生死。這地方是說明,凡夫外道因為執事昧理,一者、進步很慢,二者、便入輪轉。
業果為民:阿難!這個「諸天」指的是什麽?是包括了欲界天,也包括了色界跟四空天,這地方不包括五不還天。這些天人都是凡夫在業果酬答,就是因為各有什麽樣的持戒、有什麽樣的禪定功德,所以就招感這些種種諸天的果報,因果酬答報盡以後,還是要進入三界的生死輪迴。也就是說,這種果報都是暫時的因果的酬報而已,這是指諸天的人民來說。
天王示現:諸天的天王就不同,包括欲界天、四禪、四空的天王,有很多都是法身菩薩遊心三昧,在真如三昧當中,他為了要增進他的福德智慧兩種廣大的資糧,以諸天的果報來修學,而依止這個修學來迴向聖倫,迴向他的無上菩提所修行的道路。
我們都知道,菩薩不能入偏空涅槃,他一定要有個生命體,阿羅漢是成就我空以後,他馬上把生命消失掉,大乘佛法是不同意這樣的看法。大乘佛法認為生命沒有錯,你把生命消失掉幹什麽呢?身心世界沒有錯啊!錯在你心中的執取,所以菩薩必須藉假修真。那借假修真就有問題了,你一定要來生得一個果報;當然有些智增上菩薩,選擇到諸佛菩薩的國土去,但是有一類的悲增上的菩薩,他不想離開眾生。在沒有佛出世的情況之下,他又不想到五濁惡世的人間來,那怎麽辦呢?他只好到天上去。這種菩薩到天上去,那是做天王,遊行三昧,漸次增進;他在那個地方教化天人,因為他不想要跟人在一起,就去教化天上的人。等到彌勒菩薩的下降,一佛出世,千佛護持,他們再下來幫助佛陀。講到這一類的人,他不想到淨土去,他也不想到人間來,那怎麽辦呢?只好到諸天做天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