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25

第101.首楞嚴經.卷8.明四加行.分證十地及等覺.

事實上圓教的菩薩,他的菩提道的過程主要的是依止兩種根本,一個是「菩提心」,一個是「空正見」。

  菩薩剛開始修學佛法的時候,是真為生死而發了菩提心,我們首先思惟我們自己,在生死輪迴的痛苦而發起出離的道心,進一步我們觀察一切的有情也在輪迴當中,而生起救拔的大悲心,由大悲心如理的作意而生起四弘誓願,就形成了所謂的菩提心。但是這個菩提心基本上要「空正見」的加以保護,才能夠增長廣大。

  「空正見」我們從本經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菩薩在運用空觀的時候他是兩個方向的:

  第一個、是「內空」,他向內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性是「即空、即假、假中」,所謂的空觀是照了我們心性不變之體,它是清淨本然週徧法界;假觀是照了我們心性隨緣的作用,它具足無量無邊的德能。所以發菩提心,云何應住?你一定是依止不生滅心而住。你看六祖大師去參訪五祖的時候,五祖問:你為什麽來出家修學呢?他答:我不為別的,只為作佛。所以從圓教的思想,你出家的目地,你修行的目地,乃至於為了要弘護正法續佛慧命,這個都是心外求法,這個只能說是權教菩薩的發心。因為菩提心不能建立在一個外在的因緣,因為外在的事相因緣是變化的。比方說,阿難尊者是看到佛陀的相好而出家,佛陀的相好是變化的,它會隨著消失掉嘛。

  我們菩提心生起,為什麽要修學佛法?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我要開顯我自性的功德,我要成就佛道。所以發菩提心的思想就是說,我們為什麽要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是假藉這樣的因緣,來開顯我們自性的功德,法法銷歸自性,是這個思想。所以菩薩不見外在有一法可得,「離心」沒有其他的法門,所以他整個稱性起修就是菩提心依止一念心性而住。這是第一個思想--「內空」。

  第二個、菩提心向外在的去接觸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的時候,他也是要修「外空」,觀一切所緣境也是空假中三觀。為什麽呢?因為要破障。我們內心當中有三種障礙,第一是煩惱障、第二是業障、第三是報障;以空觀破煩惱障,以假觀破業障,以中觀破報障。所以當我們講空觀的時候,我們講菩提心跟空正見,其實這個「空正見」是包括假觀跟中觀在裡面,菩薩觀一切法空,是不壞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


  所以這菩提心第一個、依止內在的心性而住。第二個、他開始依體起用的時候,用空假中三觀破除障礙,而成就三德祕藏。前面所說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他的整個菩薩道的操作都是「稱性起修」這個道理,所有的修行,還是在回過來開顯我們自性的功德,所以菩薩不見有一個法可得,都是一種歷事練心,如此而已!你要掌握這個思想,你去看前面的修學位次就很清楚。
-----------------------------------------------------------------------------------
蕅益大師說:在「​​煖地」的時候,他「即以佛覺,用為己心」,他心中還存有這種「己心」的數量,還存一種能觀智,有一個能觀智可得。他依止能觀智到「頂地」的時候,「又以己心,成佛所履」,他還存有一個「所履」,還存一個所觀境,有一個所觀的這個初地的覺性的執著。到第三加行「忍地」的時候是「心佛二同」,他還存著一個「二同」的執著。到了「世第一地」的時候,心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能所雙亡,當下「二無所目」。這時「迷覺中道」,迷也不可得,覺也不可得,這時入了世第一就是「非心非佛」。那麼世第一接下另一個剎那,就「啪」!進入了「歡喜地」,把初地的無明給破壞了,這時候他的心性又更深一層。

  我們講「稱性起修」,比方說你剛開始學《首愣嚴經》的時候,你也是講這一句話「稱性起修」,但是你現在講「稱性起修」跟你初學的時候那肯定不一樣,你對心性的深層「更深一層」。所以他的整個修行就是「無不從此法界流」,你依止一念的心性而去拜佛、去修懺、去唸佛,最後這所有的修德,還是讓你的心性更加的智慧、更加的慈悲、更加的開闊。所以他是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最後「數量消滅,迷覺中道」,入了名世第一地。
------------------------------------------------------------------------------------------
 到了「不動地」的時候,內心只有一真法界的真如之心,名不動地。「不動地」所證得的真如叫「不增減真如」,這個菩薩他已經沒有增減的相狀。比方說,我們偶爾去做一個閉關加行,欸!我們感到內心的正念增加了;從閉關出來,到外面去走動以後,啊!感到戒定慧又減少了。所以我們在八地之前的功德會有增減的差別相狀,到了八地以後他入「無功用行」,他的整個功德是任運的現前,他不管是動、不管是靜,他的功德完全一樣,他沒有所謂的閉關修行、歷事練心,他沒有這種差別,對他來說都一樣,動靜一如,完全是無功用行。
-----------------------------------------------------------------------------------------------
我們看菩薩的階位,有一件事情值得我們去注意的。我們看前面十信位的時候,十信位的菩薩在下手的時候,他是先修智慧,然後再修禪定,最後再修戒波羅蜜,十信是這樣子。但是在講到功德圓滿的時候,他是戒波羅蜜先圓滿,然後禪定波羅蜜圓滿,最後智慧波羅蜜圓滿;下手的時候是「慧定戒」,圓滿的時候是「戒定慧」。在十地的時候,戒波羅蜜先在二地圓滿,禪定波羅蜜在四地圓滿,後面的幾地就成就智慧,包括空觀的智慧,假觀的智慧。
-------------------------------------------------------------------------------------------------
蕅益大師講出一個譬喻:比方說一個家,爸爸剛好要出去,一腳在外面,一腳在裡面,這個大兒子要進門,也是一腳在外面,一腳在裡面,兩個人在門檻的地方產生了交集,這個就是「等覺菩薩」。說體相相同,但是一個是攝用歸體,一個是依體起用,這兩個產生了差別,就是方向不同。佛陀真如的方向是要依體起用,等覺菩薩的真如是攝用歸體,方向不同,但是兩個真如是完全一樣。這個等覺就是所證覺體與佛相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