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26

第102.首楞嚴經.卷8.究竟妙覺,成無上道.文殊問經名。

這一段就講到究竟圓滿的妙覺,他的轉依的功德,這轉依的功德其實是有兩層的差別:
  第一層、是從乾慧地到等覺菩薩的階位,這個菩薩稱性起修以後,明白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依止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真如理而生起的三漸次,三漸次其實就是戒定慧。這時到達了乾慧地,就是「六根不偶,欲習初乾」。調伏三界的煩惱,乃至到了等覺菩薩,這時他成就了一個金剛喻定,就是「金剛心中」得到金剛喻定。第二層、這個等覺菩薩的止觀力量特別堅固,像金剛一樣,這時候他又在「金剛心中」又生起一個「乾慧地」,也就是說,我們在斷無明煩惱的時候,是有「如是重重,單複十二」的差別,才能夠窮盡妙覺。

  為什麽叫做「重重單複」,要兩重呢?我們解釋一下:
  第一重、就是從乾慧地,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煖、頂、忍、世第一,到十地、等覺,乃至金剛心。他第一重、是斷無明的正使,就是「無明煩惱的現行」。第二重、他入了金剛心以後,就到了等覺菩薩的後心,入了金剛喻定時後,他還要再從前面再走一趟,他要從金剛心中的乾慧地,金剛心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煖、頂、忍、世第一,到金剛心中的十地、等覺,來斷「無明的習氣種子」。他要經過兩重,這個諸位懂了哦!第一重斷「無明的煩惱」,第二重斷「無明的習氣」。就好像說一個裝了酒的杯子,你把酒倒掉以後,它裡面還有一些氣味,入了金剛心的時候,他要把前面乾慧地的習氣再把它斷掉,所以我們習氣是最後斷的。


  在《唯識學》的觀念也說這個觀念,《唯識學》說:俱生的種子是不能斷的,我們地地都是斷它的現行,只有到最後「金剛道後異熟空」,這時候的種子,在金剛心中突然間頓斷煩惱、所知障兩種的種子,就是這個意思。有兩重,第一重、斷煩惱的現行,第二重、斷煩惱的種子。到這個地方等於是把整個修行的階位講完了!

----------------------------------------------------------------------------------------
 在整個修行位次當中,菩薩所依止的智慧是什麽呢?是「皆以金剛觀察」。這個「金剛」就是依止不生滅心,所生起的空假中的三觀。這三種觀是依止不生滅心「稱性而起」,所以不可破壞就像金剛一樣,這地方指的是能觀的智慧。

  他所面臨的境緣是「如幻十種深喻」;所觀的境…當然菩薩的所觀境有兩種,一個是眾生法界,一個是佛法界,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總而言之,他把眾生法界跟佛法界都把它當作是夢幻泡影,如水中月,如空中華。依止「奢摩他」就是一心三止:簡單講是以「一心真如」為止,依止一念心性稱性而起,以心性為止所生起「毘婆舍那」內觀,而生起的空假中三觀,是要經過這樣清淨的修證。

  什麽叫修呢?蕅益大師說:稱性起修名之為「修」,全修在性名之為「證」。如是「漸次深入」,漸漸的一層一層的假借外在的因緣,對治心中的障礙,開顯內心的功德。那層層的慢​​慢的就像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往內深入,最後成就妙覺,成就佛道。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圓教的修學,稱性起修的思想就是「如幻三摩地」,你要知道什麽叫如幻三摩地,你就知道什麽叫「稱性起修」。
...
他這個時候已經不是要得到金牌,他把所有的得失完全放下,專注每一個動作,完全用這一念心去專注體操,就是老人說的用心去體會,不要用慾望來觀察人生,要用那一念心來觀察人生,慾望就是你的名言分別。你看我們在《愣嚴經》一路講來,六根、六塵、六識產生一個識,識就在我們心中一直在動、動、動,一直在引導我們。他說:你要把「得到金牌」的名言分別把它破壞掉,「活在當下」每一個動作。....他說:以你們的技術,你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接說:你們的心態錯誤,你跟我過去一樣,你不能用慾望的心來做事情。他接說:我過去訓練體操就是要得到金牌,得到金牌我才能夠改造到我人生,讓我活得快樂啊!他說:這觀念錯誤,慾望會讓你痛苦,而且你事情做不好!你一定要依止不生滅心,稱性起修,不要用慾望來訓練體操,要用你那個明了的心來做體操,「無不從此法界流」,用你的心去做體操,所有的體操還是在追求自我的完善。後來他這個觀念啟發了很多人。就是你不要去管外境的成敗得失,做你該做的事情,從人生當中啟發你內心的功德。這個思想就是我們這段經文說的「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在一心真如的心中,生起「毘婆舍那」的三觀,「清淨修證,漸次深入」的道理是一樣的。

  這是把前面的修行的位次作總結,總而言之,都是依止一心真如,不要依止意識分別心。
----------------------------------------------------------------------------------------
其實整個修學位次,當然有淺深的差別,但是能增進的就是三漸次,就是正行的「圓頓止觀」,助行就是「持戒」還有持「愣嚴神咒」。依止這樣的三漸次,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你能夠照前面的「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這叫做「正觀」。假設我們在修學菩薩道的時候,用有所得的意識分別心來起觀,這樣就是​​「邪觀」。你一開始邪,你後面一路走來就是邪。《首愣嚴經》修學只有一個思想,就是破壞你心中的名言分別。你該做什麽,你還做什麽,但是不要讓你的心被你的妄想不斷的牽動。這就是以不生滅心的根本思想。

在這一段,蕅益大師在判定邪正提出三個看法,他說:以三事來判定邪正。

  第一、安住「圓頓止觀」性修不二,名之為正。你在修行當中一定要性修不二,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你所有的修學依止一念心性而生起,最後還是開顯一念心性,以不生滅心來當本修因,這叫做「正」。
-------------------------------------------------------------
經題當中它彰顯了三個內涵:第一、彰顯本經的「體」,本經的體就是在第一大科講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的所依的理體,就是我們講以不生滅心為「體」。第二、「圓宗」就第二科講到以空假中三觀的正助雙行叫做「宗」。第三、「圓用」就第三科講到修行的位次,功德力「用」。

  第二、過程「知由三漸次,正助並修,戒乘俱急,名之為正」。在修學的過程當中,理觀叫「乘」,事修持「戒」,這兩個都很重要不可偏廢,一方面理觀一方面事修,這個叫做「正」。

  第三、「知六而常即,而不生退卻;知即而常六,而不生憍慢,所以能夠理事無礙,名之為正」。在道理當中我們產生信心,在事相上,我們點點滴滴一天一天的進步。前面講到「漸次深入」,我們只保證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事要漸修,這名之為「正」。

-------------------------------------------------------------------
(一、依體立名)
『佛告文殊師利:
 是經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囉無上寶印,
 十方如來清淨海眼。
《大佛頂》就是我們常說的現前一念心性,就是「不生滅心」,簡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不能夠根據六根去接觸六塵,根塵碰撞而產生一個識,不能依止這個,不能有產生意識分別。

「摩訶悉怛多般怛囉」。「摩訶」是大,「悉怛多」是白,「般怛囉」是傘蓋。海公說:其實「大白傘蓋」就是《大佛頂》,道理是一樣,一個是密,一個是顯。

「十方如來清淨海眼。」前面是講所依的理性,這地方是依止理性產生了智慧;依止不生滅心產生清淨廣大的智慧眼,依止不生滅心產生空假中三觀,這叫「清淨海眼」。

(二、依用立名)
『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徧知海。』
這一段的經題偏重在功德力用。這部經有什麽功德力用呢?是「救拔親因」。這個「親因」蕅益大師說:就是親因緣。救拔誰呢?一個是阿難尊者,一個摩登伽女,,,如果講得更遠一點,末法眾生都是救拔的對象

(三、依宗立名)『 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如來密因」就是前面的體,十方如來的祕密之因,非凡夫二乘跟權教菩薩所能了知的,叫做密因。「修證了義」正是講到本經的宗,就是空假中的智慧,依止空假中才能夠達到修證了義。這個「依宗」就是修學的方法。

(四、體宗立名)『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呪

  講體:「大方廣」就是《大佛頂》,就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妙蓮華」是講譬喻,是出淤泥而不染。這兩句話都是講體。

  講宗:「十方佛母陀羅尼呪」,依體所產生的智慧是十方諸佛之母,十方諸佛都依止這個稱性起修的空假中三觀而成就的,而且這樣的一種智慧能夠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叫「陀羅尼呪」。

(五、因果立名)『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愣嚴。』

  「灌頂章句」是講它的出處,因為本經是出自灌頂部所錄出的,屬於祕教部,叫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是講整個修行的因地,共有五十五位的真菩提路。他的果就是成就《首愣嚴》,堅固而究竟圓滿的真如,依止一念心性而修學,最後還是會歸到一念心性的真如的《首愣嚴王三昧》。
--------------------------------------------------------------------------------------------------
蕅益大師把「奉持」這句話講得非常的妙!什麽叫「奉持」?
  他說:你不管做什麽,法法銷歸自性,這個就是「奉持」。
所以「稱性起修」的菩薩是什麽意思呢?
  因為外在的因緣你控制不了,你該做什麽!你還做什麽!是這個意思。所以「稱性起修」的人,沒有所謂的末法時代,沒有這種事情!心性還有過去現在未來嗎?佛陀在世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就是這一種相貌,現在還是這個相貌啊!當然你要說,我是假借外境在修學,那的確是末法時代,那你感覺的出來,那的確是魔強法弱的時代。但是你要法法銷歸自性,那就事在人為,世間上沒有所謂的正法、像法、末法,你那一念心能夠轉過來就是正法,你能夠把自己生起的妄想,當下不隨妄轉那就是正法;那你跟著你妄想在動就是末法,就在一念之間而已嘛!

  這個「汝當奉持」就是說,就在你當下那一念當中,你的分別心生起的時候,你的觀照力要現前,「不迷、不取、不動」,你做你該做的事,你該做什麽,你還做什麽!這是「汝當奉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