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14

第81.首楞嚴經.卷6.文殊說偈,簡七大. 顯耳根圓通此土入道所宜。


  • 若以地性觀 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 云何獲圓通
  • 若以水性觀 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 云何獲圓通
  • 若以火性觀 厭有非真離 非初心方便 云何獲圓通
  • 若以風性觀 動寂非無對 對非無上覺 云何獲圓通
  • 若以空性觀 昏鈍先非覺 無覺異菩提 云何獲圓通
  • (識大虛妄)『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住,存心乃虛妄,云何獲圓通?』
  • 阿賴耶識是個生滅法,我們常說它是生滅跟不生滅和合,但是不生滅的體性我們凡夫看不到,我們看到阿賴耶識不斷的受薰,第六意識不斷的打妄想,第八識就跟著變化。因為你第六意識會去薰習阿賴耶識,你上一個念頭的阿賴耶識跟這個念頭的阿賴耶識不一樣了嘛!
  • 《唯識學》的好處,它建立了整個生命的相續,阿賴耶識恆轉如暴流,它建立了無量的生命觀,這一點是《唯識學》的貢獻。但是如果你想要很快的恢復本來面目,你站在《唯識學》的角度就很困難。因為你開始就站在一個生滅的體性來修學,你要煮成飯就要拿米來煮,你用沙是煮不成飯的,你一開始就是以生滅心,你怎麽能夠成就不生滅果呢?
  • 《唯識學》講的「存心乃虛妄」這個思想,在大乘止觀的定位,只是一種對治;它對治煩惱很有力量,這一點不能否認,在破徧計執這一部分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它告訴你說:當看到一切的境,你什麽境都不要管,你把你心中的分別心消掉就好,這個方法非常好;「徧計本空」它不空外境,就空掉你心中的名言分別就夠了。這一部分對我們一個初心的菩薩來說,提供一個很快解決障礙的一個方法。所以即便它不是圓滿的止觀,但是站在對治的角度,唯心識觀是不可忽略的。蕅益大師講在破執法門這一部分作出貢獻在這個地方。
  • (根大殊感)『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這一段是簡別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根大」,所提出的主要有兩個理由:
  • 第一、「諸行是無常」這個「諸行」是有為的造作之法都叫做諸行,只要有所造作的都是無常敗壞之法。但是這地方的諸行是針對我們在修『念佛圓通』的時候,我們講「都攝六根」以一句佛號都攝六根,以一句佛號淨念相繼。這時候所都攝的六根「見聞嗅嘗覺知」是無常敗壞的,這個地方是個問題。
  • 第二、「念性元生滅」能都攝的淨念,我們講憶佛念佛,這憶佛念佛你也是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所謂的淨念相繼,所以能都攝的這個念佛的心也是生滅的。所都攝的是無常的,能都攝的正念也是生滅的。那這個地方就會有問題了,「因果今殊感」我們以一個生滅的因地,而追求不生滅的果報,這個因跟果是不相應,所以「云何獲圓通?」
  • 站在了生死的角度,我們不講轉凡成聖;我是一個凡夫沒關係,我帶業往生,為菩提道求生淨土,就站在了生死的角度求生淨土『念佛法門』是不可思議的!因為有佛力的本願來攝受。但是站在一個「成就聖道,返妄歸真」的角度來說,那它的確比不上耳根,因為它沒有俱足「圓、通、常」三種功德。
  • 這個法門,你要站在什麽角度來分別它的好壞,因為『念佛法門』比較偏重在事修,因為你所緣境是佛的功德莊嚴,能念的心是生滅的,所憶念的境也是生滅的。但是它所成就的感應道交,它所成就的帶業往生,求生淨土這一部分卻是真實的。為什麽被簡別只是因為站在返妄歸真、站在一個轉凡成聖的角度,它比不上耳根,因為它的體性是生滅的。
  • 這一段蕅益大師有不同的看法,在《念佛圓通章》這一章裡面,蕅益大師有他的特殊的見解,他不認為『念佛法門』完全是事修!他不認為。他說一個人他如果能夠學習大乘經典,能夠解「第一義諦」,而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他知道我們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體性是沒有差別的,從自他不二的角度,開始生起憶佛念佛,那麽這種心態他就不是完全向外攀緣了;說我是業障凡夫,你是萬德莊嚴,我完全靠住你,那當然這個是對立的是生滅的。你能夠「發明心性」後再來念佛,那是什麽心態呢?蕅益大師講出一句話說是「托彼依正,顯我自性」,這種心態就是不同了,或者說是「托彼名號,顯我自性」。蕅益大師認為有事有理,有不生滅的理觀在裡面,他是依止不生滅心稱性起修,憶佛念佛,最後還是回歸到一念心性,「無不從此法界流」最後「無不還歸此法界」
  • 蕅益大師講一句話說:依「念佛法門」他能夠念到什麽程度呢?「一一理性俱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這樣子講的話「因果今殊感」這句話就對『念佛法門』的批判就不是很公平,因為念佛也有不生滅的理觀在裡面。當然這種人少,因為圓教的人在「念佛」是少;大部分「念佛」人還是偏重他力,偏重事修的多是這個意思。但是其實也是有理觀在裡面。
  • 文殊菩薩把整個七大的修學,因為它是有障礙的,是有對立的,是生滅的。從各方的角度來引導我們,悟入這種不生不滅的心性來說,的確是有困難,相對是有困難的,所以對初心菩薩來說應該簡別。
  •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佛陀內心當中有無量無邊的真實道法,依止這個道法成就廣大的功德,而這種真實的功德它必須要「真教體」真實的教化之體。這種真實的教法之體,這種清淨的功德是要寄託在音聞當中,包括音聲跟耳根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佛陀以音聲來詮釋道法,眾生依止耳根來吸收道法。我們要成就大乘的《首愣嚴王三昧》的道理亦復如是「實以聞中入」,應該從耳根來下手修學,是最為簡單方便。
  • 蕅益大師他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這一句話,是針對佛世的時候說的。佛在世的時候,眾生在得度只有音聲,那時候的人根機特別利;他一聽到佛陀講四聖諦就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到佛陀講華嚴經,就發起無上菩提心。所以佛世的時候的真教體,主要就是靠音聲。但是佛滅度以後,這真教體產生變化,因為根機羸弱必須要有文字的記載,我們不可能聽一次就開悟了,我們必須用文字每天不斷的去讀誦。我們現在叫做什麽?叫做積集資糧,為以後的開悟先把這個善根種下去,「一入耳根,永為道種」。
  • 所以到了末法眾生,根機羸弱,它的教體就三個,一個音聲、一個文字、法塵三個都有。佛在世的時候根機比較利,那隻有靠音聲,因為那時候也沒文字記載,完全靠上師的口耳相傳,眾生就能夠開悟。
  • 所以佛滅度以後,除了音聲以外,蕅益大師講「文字相」也是個教體,其次,「法塵」也是個教體。你聽完經典,看完經以後,你眼睛一閉,在心中如理思惟,我們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你慢慢慢慢用空假觀三觀來觀察人世間,這時候你心中生起一種獨頭意識,來觀察心中的影像(法塵),這樣也可以開悟。
  • (音備眾美)『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 「妙音」的意思是說:諸佛菩薩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你看佛菩薩發菩提心以後,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積功累德,不像阿羅漢,你看阿羅漢幾十劫,把心中的見思煩惱斷了以後,他就大事已辦;菩薩不是,菩薩要到眾生的世界積功累德。
  • 佛陀的無量無邊功德莊嚴,都是在一念的大般涅槃的心中,這是一種無相的境界。我們凡夫的心只能夠在有相的因緣中分別,怎麽辦呢?
  • 所以我們的心跟佛的心,中間必須要有個橋樑,我們常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你要找到門,諸佛菩薩的功德之門,所以佛菩薩留下他的名號,留下他的咒語。當我們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或持咒產生一個音聲,這個音聲就代表我們眾生心跟佛心之間的,心力跟佛力之間的橋樑,這個非常重要!
  • 為什麽依止耳根很容易脫離根塵識的障礙?很容易悟入不生滅的法性呢?耳根的三種功德:「圓、通、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