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21

第84.首楞嚴卷6.三學以戒為本.四種清淨明誨.婬戒 殺戒。☆☆☆☆☆


  • 聲聞是從事相上來安立戒法,它所攝受的是偏重身口二業,大乘是從理性上來安立戒法,他偏重在收攝這一念心。聲聞戒的安立他從事相上,他為了要令正法久住,所以聲聞戒的制戒,他是隨犯隨制的,有眾生犯戒了,佛陀開始制戒,佛陀不能夠在眾生沒有犯戒的情況之下來制戒,因為聲聞戒的基本精神就是從事相上安立。每一個地方,佛陀出世的環境不同,當然制戒有所不同,聲聞戒佛陀不能夠頓制。但是菩薩戒是約內心安立,我們看《梵網經菩薩戒》,佛陀是一時頓制菩薩戒,不必有人犯戒,它超越時空,不管在什麽環境之下都是這樣制。
  • 在這二種不同的精神當中,一個是事相的安立,一個是理性上的安立,就產生不同的效果。在聲聞戒當中戒定慧是獨立的,你看我們在〔天台宗〕把小乘叫做「三藏教」。為什麽叫「三藏」?三藏就是經、律、論。這三種教法是獨立的叫「三藏教」。我們在學聲聞戒的時候,聲聞戒法、聲聞的定、跟聲聞的慧是各自獨立的,沒有人說你持戒就能產生禪定,那是兩碼子事;你有禪定就能產生無常、無我的智慧?這也是沒有關係的。所以在聲聞戒的「戒、定、慧」是各自獨立的,因為它理觀跟事修是分開。
  • 大乘戒法就不同,它理觀當中有它持戒的事修,它持戒的時候也要有理觀的幫助。大乘戒法的特色是,三學是互含互攝的。你講大乘的戒,它一定有大乘的止觀的觀照在裡面,你講大乘的止觀,它一定有大乘的戒法在那個地方防護的。
  • 以下的殺盜婬妄四種戒法,其實跟聲聞戒所說的是完全不同。
  • 大乘戒,三個是有它的次第的。大乘的戒法是「攝心為戒」,小乘的戒法是「收攝身口」的。大乘是收攝我們放逸散亂之心叫做「戒」,慢慢的收攝久了以後,我們成就一種專注的禪定,由禪定的寂靜中開發心中我空法空的智慧。這是三種成就真實無漏功德的修學的方法,依止三種方法而成就無漏的功德。
  • 蕅益大師他講到婬戒的時候,他把三種關係講清楚,他說:婬戒首先先斷身業的婬慾,但是他主要思想還依止一念心而修學,依止一念心性而修不婬,不婬他也是空假中三觀這樣觀照,他第一個是達到身業的不婬,就是「攝心為戒」。第二個、內心的不婬是講「定共戒」。蕅益大師講這定共戒,這個戒的攝心當中已經有一種專注的禪定,這個禪定是「大乘的禪定」。第三個、斷性亦無,那就是「道共戒」就是智慧。
  • 大乘的戒法三學是互含互攝,依止他內心的淺深而安立。大乘戒法它完全是依止一念心而安立「戒定慧」,從身業的防護,內心的防護,到最後對治能所。
  • 庚二、詳示(分四:辛一、婬戒。辛二、殺戒。辛三、盜戒。辛四、大妄語戒。
  • 【辛一、婬戒。】
  • 婬戒:「戒」禁止的意思,主要是戒除我們身口意的婬欲;戒法是能對治,婬欲是所對治。能所雙舉叫婬戒,也可叫戒婬;一個能對治的法,一個所對治的煩惱。

    (持戒功德)『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持戒的功德:假若在三界中的六道眾生,他的內心已經不生起婬欲的念頭。有什麽功德呢?不隨其三界的生死相續。因為三界就是以婬欲為正性命,以婬欲為生死的種子,既然種子消失了,那當然就沒有這種果報。

      說明「其心不婬」:你內心當中不婬欲,不是我們平常住在道場,我們平常在那個地方拜佛靜坐,這叫其心不婬,不是這個意思,這叫緣缺不生,沒有因緣的刺激,你不生起婬欲,這跟這個地方不太一樣。

      「其心不婬」是說你內心產生一種觀照的對治力,一種防護的道場的力量生起、防護力生起。這個地方的「其心不婬」,其實他是講出一個目標,後面蕅益大師會解釋它的過程,它有三個次第,身業的不婬、意業的不婬,連能對治的心也不可得,最後是覓心了不可得,根本就沒有婬欲這個念頭存在。這才叫其心不婬,它是有三個次第。本經在修學婬欲的目標是「其心不婬」。

    (犯戒過失)『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
           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說明一個修行者沒有調伏婬欲煩惱的過失。

      我們修學大乘的三昧,不管你是修耳根圓通或念佛三昧都好,我們剛開始的目標是要脫離三界的煩惱,如果因地沒有在「止觀」當中,建立四種清淨防護的道場,沒有把最初的婬心加以對治,結果是三界的塵勞是不可能出離的。

      會產生什麽結果?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我們在心中聽聞佛法產生多聞的智慧,心中能夠善巧的分別各式各樣的法義,乃至於禪定現前,這地方的禪定應該指的是欲界定跟未到地定,因為初禪以上根本不可能有婬欲的念頭。

      假設你在因地沒有把婬慾念頭調伏,一路的在禪定跟智慧的加持當下,反而助長婬心的勢力。然而這樣會什麽結果呢?有三個結果:

      一、「必落魔道」在三界當中,魔道就是以婬心為他的根本,魔道以婬欲為根本。有三種的差別:一、上品魔王。魔王他有什麽特色呢?有三種特色:1、慾望熾盛,魔王的貪欲煩惱很重。2、福報很強,魔王在因地的時候很喜歡修福報,他做慈善事業、齋僧、蓋道場…,他福報特別大。3、內心特別靈巧,他很有智慧。以三種的特色而做魔王,當然這種人是福報很大,禪定智慧也特別高,叫「魔王」。

      二、中品魔民,他各方面的福德、禪定智慧都次一等的,變成男眾魔王的眷屬。

      三、而下品就變成女眾的眷屬。

      彼等魔民魔女,都有他各自的魔子魔孫,自己都認為自己已經成就無上之道。成為魔道:第一個關鍵就是先起邪見,自己認為婬欲是種功德之相、不障道!他一定是以這樣的邪見產生。

      這地方講到你因地發心,沒有把婬欲的煩惱調伏,結果你整個禪定智慧的加持,反而往魔道的方向去,這是講到它的過失。這以下佛陀對末法眾生提出警告。

    (預記末法)『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
           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佛陀在世的時候曾經預言說:我在的時候當然沒問題,什麽是功德相,什麽是過失相很清楚。但到末法時代有二個問題:一、眾生本來就障深慧淺,他也沒什麽判斷力。二、去佛久遠,邪見熾盛,造成末法一個魔強法弱的時代,正法的勢力已經單薄了,邪知邪見魔法的力量特別的強盛,這時候魔子魔孫就出來活動了,很多很多的魔民、魔女遊行於世間。

      遊行於世間,幹什麽呢?廣行貪欲。“行”包括它實際的行動,也包括它口業的宣揚。他宣揚婬欲是種功德之法、是助道之法,來鼓動眾生心中的貪欲,而且以善知識自稱,使令很多眾生受到這種邪知邪見的誤導,而墮落愛見之火坑,而失掉菩提正念。

      末法時代最大的問題就是邪正不分,不知道什麽是通往涅槃的路,也不知道這是走向魔道的路,也不知道這是走向地獄的路。有人說:欸!為什麽這個人造罪這麽重,他為什麽不直墮地獄呢?為什麽先到魔道去呢?因為他福報還在,他福報很強。一個人要墮地獄之前,他善業要先表現出來,善業很強,他必須要把他的福報花光了以後……它後面會說,我這些魔子魔孫福報享盡以後是直墮地獄。他雖然心術不正、邪知邪見,但是他可以是修些福報,所以先到魔道裡面去受用福報,等到福報享盡直墮地獄。在末法時代正知正見的善知識少,所以他們就開始出來活動。

      這是佛陀的預言跟警告。應該怎麽辦呢?

    (諸佛教誨)『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
           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你要輾轉的教化世間人,在修學大乘的三昧,不管是《首愣嚴王三昧、念佛三昧》,一定要斷除心中的婬念,因為這是魔道之因。這是過去諸佛、現在諸佛、乃至於未來諸佛,決定不可破壞的一種清淨而明智的教誨。

      應該怎麽斷?為什麽要斷婬欲呢?佛陀就講出一個道理:

    (菩提之本)『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
           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祇名熱沙。
           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

      阿難你應該知道,假設我們因地的時候,沒有斷除我們婬欲的念頭,而修習禪定跟智慧,這有什麽過失呢?譬如你現在想要吃飯,但是你沒有拿米來煮,你用砂來煮飯,用大火來蒸熱砂石,希望砂石變成飯,經過百千劫的時間,它只變成熱砂。為什麽呢?因為砂不是成就飯的正因,因果不相符合。你用有所得的攀緣心,產生婬欲為根本,你怎麽能夠成就諸佛菩薩不生不滅涅槃的功德?因果不相符。

    (菩提之本)『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
           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
           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假設我們以貪愛婬欲的身心,依止這樣來修學佛陀的妙果,在過程當中雖然成就多聞的智慧,乃至於有少分的禪定,但是因為婬心沒有斷除,皆是婬根,因為你以婬欲為根本,結果是根本成婬,結果所有的禪定智慧都加持在心中的婬欲當中,結果輪轉三塗,先到魔道裡面享受天福,最後直墮三惡道,是決定不能出離三界的。三界都不能出了,更何況是如來涅槃的清淨之果?又怎麽能夠修證呢?

      應該怎麽辦呢?
      「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本經在斷婬心,它的重點在「婬機」;「婬機」就是婬欲的念頭,一種不如理的作意。前面我們講到:「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六根當中有一個機。

      蕅益大師說:這個「機」跟前面那個「機」是一樣的。就是為什麽六根會活動呢?六根會向外攀緣呢?那當然就是一種無明妄想的攀緣,那個「機」嘛,那個機關沒有把它關掉,六根就動,你把那機關關掉了,六根的功能向外攀緣就熄滅了。婬機亦復如是,就是婬欲心的不如理作意產生的相續。

      那應該怎麽斷呢?
      要「身心俱斷,斷性亦無」。蕅益大師說這地方有三個次第:先求身業的斷除,這就是「攝心為戒」;再求內心的斷除,因戒生定是「定共戒」了;斷性亦無就是「道共戒」了,能所雙亡,惟是一心,這是「斷性亦無」。這對諸佛菩薩的菩提涅槃,才可以有所期待、有所希望。

      諸位看看蕅益大師的註解,他老人家講得很詳細。他講到「攝心為戒」,什麼叫攝心?要怎麽攝心呢?第一、所攝何心?第二、如何攝心?

      蕅益大師說:攝心為戒,斷除婬機,到底你所攝的心是真心還是妄心?
      蕅益大師說:真心你不用攝,真心它好好的,你攝它做什麽?多此一舉!那自然是攝妄心。

      妄心它沒有自體要怎麽攝呢?「妄心無體,云何可攝」?
      蕅益大師說:斷除妄心,主要就是「不取」,不隨妄轉的意思,這就是斷除婬機。斷除婬機不是說你都沒有婬欲的念頭,若你沒有慾念那你就不用修行,你就成佛了。當然我們是帶著婬慾念頭來修學,問題就是你整個修學的因地發心,你要依止「不生滅心」來修學,你要告訴你自己,這不是你要的。但是它有一種等流習氣生起來,這時候你要觀照,婬欲的念頭要「不取」。

      蕅益大師講,主要的關係在「不取」,你觀想婬欲的念頭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它本來就是沒有自體。你能夠「心常覺照,不隨妄轉」,這就是斷除婬機方法,這個就是攝心為戒的方法。

      我們會一再說明,大乘的持戒跟「止觀」是相配合的,它主要是不隨妄轉,不是要你把婬欲的念頭全部斷掉。那怎麽可能呢?

      諸位看看〔菩薩戒〕,菩薩戒在斷惡念是斷相續,任運的現起的它不斷。菩薩戒有一個觀念,菩薩戒有一條很重要的開緣,它說:『菩薩為斷彼故,生起樂欲,精勤對治,而數數現行無違犯』,這個菩薩他對貪瞋痴的煩惱已經想要斷除,他已經安住在不生滅心,但是煩惱還是不斷的活動,但是他已經在對治了「不隨妄轉」,他產生一種抗拒的力量,這時候不犯菩薩戒,因為你已經慢慢脫離它了。

      最可怕的是你還跟它在一起,而且你還不知到怕,你也不知道它是過失,這是最可怕的!我已經知道這個人不是好朋友,我的功德都被你偷走了,但是你一天到晚跟著我,但是我已經知道你不是我的好朋友。這時候你慢慢對它產生防備心,這時候你開始在斷除婬機,這個輪盤一直在動,你把開關關掉了,但是它還有些剩餘的勢力,這輪盤的機,那個生機被斷掉了,斷相續心,破和合識。

      蕅益大師講:斷除婬機,關鍵在「不取」。不取就是有「止觀」的意思在裡面「觀照力」。

    (判決邪正)『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破邪顯正:如我前面所說的,修學三摩地,一定要先端正其心,這才是佛陀所說的「正法眼藏」。假設有人宣說,婬欲對我們修行是不障道的,而且是有幫助的,這是魔王的邪知邪見。

      有人說:《愣嚴經》是照妖鏡,其實主要就講到四種清淨明誨。我們講破邪顯正,修行你要很清楚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你才能夠一路的走上去。《愣嚴經》很強調端正其心,就是你依止什麽心態來修學。

      蕅益大師說:我們剛開始修學的時候,你因地發心有錯誤還看不出來,因為你沒有什麽福報,但是到後面的時候,你會發現越差越多。有些人開始貪求慾望、貪求名利。

      為什麽會這樣呢?
      蕅益大師說:其實他因地發心就錯誤,他自己沒有發覺,福報一加持下去的時候,那整個邪惡的力量就現出來。追根究底就是因地夾雜,他剛開始的時候沒有真正的依止不生滅心來修,最後產生後患無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