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24

第86.首楞嚴經卷6.四種清淨明誨.盜戒 大妄語戒 誦咒治習.

蕅益大師說:為什麽我們無始的罪業,因為燃一炷香就能夠一時酬畢呢?

  蕅益大師說:從因緣上來觀察,你為什麽盜取他的財物呢?你為你的色身,你當初是因為你色身的執取,要增長你色身,結果去盜人家財物,所以問題在色身嘛!你現在用色身來供養佛陀,而且你是依止這種清淨的智慧,而發起廣大的願力。

  光明能夠破除黑暗,同樣是發生在色身,以前是依止愚癡顛倒的心,貪著色身的心,來盜取他的財物,叫做黑暗;後來在佛前誠心的懺悔發願,還是依止色身,但是還是依止光明的心,光明能夠破除黑暗。

  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無始偷盜的罪業,在燃香的過程當中,能夠一時酬畢,這是要有智慧的觀照才可以,不是你在那邊燒一燒就算了,要有光明的智慧。這一點諸位要看看蕅益大師的註解就很清楚。

  你慢慢的研究,再看蕅祖的註解,就會發覺四根本重戒,每一個行為都要有理觀在裡面,要有理觀才能夠產生重大滅惡增善的效果。

-------------------------------------------------------------------------------------------------------
那應該怎麽對治呢?對治方法有四段施捨之法:

  一、捨貪:
(身捨貪悋)『若諸比丘衣鉢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

  要修學三昧,你最好對世間的衣服、缽具你該用的,生活上有需要你就拿去用,有多餘的東西盡量不要積畜;如果乞食當中有剩餘的食物,布施給飢餓的眾生,不要儲存太多的財物跟飲食,這是障道的。

  二、捨慢心、瞋心:
(心捨慢瞋)『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

  大眾集會當中能夠以謙卑的心頂禮大眾師,假設有人跟我們思想不一樣,對我們有誤會,捶打我們、罵詈我們,我們內心表示歡喜信受,就好像別人在讚歎我們一樣。偷盜對治的方法就是捨,捨外面的物質,捨掉內心的瞋心跟慢心。

  三、身心俱捨:
(身心捨盡)『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

  也能夠拿色身去供佛陀,內心中也能夠捨掉種種的瞋恚跟高慢,乃至於血肉骨肉都可以跟眾生共同來受用,有同體大悲的心。

  四、不著權乘:
(不著權乘)『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前面是偷盜身心,​​這裡是偷盜佛法:你不能夠將佛法的不了義說;「不了義說」我們看經典,佛陀有的說法是常法,放諸四海皆準的,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如此;但是佛陀有時候是一時的方便,針對當時情況的開示,這叫「不了義說」,有他當時環境背景的。

  把「不了義說,迴為已解」。

-------------------------------------------------------------------------------------------------------
【辛四、大妄語戒】
大妄語跟小妄語的差別,同樣是妄語,但是小妄語它只是一種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比方說,見言不見,不見言見,乃至於聞言不聞,不聞言聞…等等,六根的一種虛妄的過失。而大妄語是針對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所說的。

我們一再講過,說為什麽修「止觀」,你有大妄語就會影響到你的止觀?我也是隨順佛陀的教理在思惟啊?

  因為我們講到大乘的「戒、定、慧」,它是互含互攝的,它的戒當中有「止觀」,「止觀」中有戒。所以你的戒法有過失,你就染污到你的止觀,因為大乘佛法是以「一心真如」來開顯戒定慧,它是三個互含互攝的,所以有大妄語的過失,三摩地就不能清淨,這是互動的。
...
大妄語的過失,我們把它做一個歸納有二個過失:第一、自己的過失當然就是欺誑心,所以你自己斷了你自己的善根,斷除自己成佛的因種。第二、對整個佛教來說是「以凡濫聖」,你是凡夫,結果說你是個聖人,破壞佛法的正確次序,造成眾生的誤導。
...
我讀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他講到一個觀念,他說:菩薩示現有二種,一種是逆向操作,示現病相。你看濟公和尚裝瘋賣傻,那種人瘋瘋癲癲的示現,喝酒吃肉,他絕對不能夠以善知識自居的,不可以善知識自居,因為你這樣子做出一個壞榜樣。菩薩示現如果是正正常常的,變成一個祖師,他就必須要很正常,按照佛陀的教誨去做,就要很正常;如果奇奇怪怪的,他就不能現祖師相。現出寡婦相、婬女相,他只是針對某一種因緣來度化,如果要現出善知識,這個菩薩要變得很正常、不能不正常。蕅益大師這樣說,你要以善知識來出現的話,他要現得很正常,因為他才能夠把佛法的整個次序,才能夠建立起它的章法制度。

-------------------------------------------------------------------------------------------------------
【戊二、明誦咒治習】
誦咒主要的目的是對治我們無始的習氣,前面的四根本重罪是對治煩惱的正使,這地方對治習氣。

在末法時代想要成就菩薩道,一定要堅持「四種律儀」,大小乘共許的。要這四種律儀「皎如冰霜」,“冰霜”它是特別的潔白,一塵不染,它表面可能會有灰塵,但是冰霜的裡面不可能有灰塵,特別的潔白。四根本清淨了以後,你自然不會生起種種枝葉的微細戒法的過失,因為根本被你斬斷了。你沒有婬心、殺心、偷心、妄心,其它的過失就算會有,但是它的勢力也薄弱了。所以其它的「心三口四」,殺盜婬妄是身業,其它“心三”是貪瞋痴;口業的二舌、綺語、妄言、惡口。根本被你斬斷了,它也就自然不生起了。
...
菩薩道的修學是由內而外的,小乘的戒法是由外而內的,這二個方向是不完全一樣,小乘由外面慢慢慢慢到裡面,菩薩道是由裡面慢慢慢慢影響到外面。這個地方大家要好好的體會體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