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7

「法法消歸彌陀的功德海」


  • 修〔淨土宗〕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如果你願意跟阿彌陀佛保持一個真的是相應的,能念所念心心相印,你的思考模式非常重要。
  • 印光大師說:念佛人要保持一種「即眾生心,投大覺海」的心態。
  • 你經常能夠「法法消歸彌陀的功德海」,其實對一個修淨土的人非常有利,因為你跟彌陀已經打成一片了。你用這種心態來念佛,那真的是「一心歸命,順從本願」

  這個地方是講到三十二應身。也就是說眾生能需求的心是能感,菩薩的大慈悲是能應,感應道交使令菩薩現身而說法。

  感應道交現身說法,蕅益大師的註解,他分成二種的說明,他說:我們感應有二種差別:一種是「顯應」,就是你去憶念阿彌陀佛,憶念觀世音菩薩,你很明顯的看到佛菩薩現身,而且很明顯的聽到佛菩薩為你說法,清清楚楚。但這種機會不多,這種人跟佛菩薩有很特殊的因緣。

  一種叫「冥應」,就是不明顯,不明顯有現身也不明顯有說法的情況,但事實上佛菩薩已經採取行動了,而且有幫你破除災障,也幫你增長善根,這個叫「冥應」,這種機會很多很多。


  從〔淨土宗〕的角度來說,我們講「本尊相應法」,你看「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佛菩薩不打妄語,你憶念佛陀的身相,憶念他的功德,你稱念他的名號,現前(當下)當來(臨命終)…。

  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你說:誒!阿彌陀佛怎麽沒有現身,沒有說法呢?
  這個是因為我們本身有障礙,我們有遮障,其實佛菩薩已經現身,我們沒有看到,叫「冥應」。古德很多這種例子,有一個禪師,他在參禪的時候,誒!他腳踢到一個石頭,“啪”!打到一個竹片,他開悟了!

  我不知道諸位怎麽解釋這個公桉,要是站在〔淨土宗〕的角度--阿彌陀佛的加持。為什麽這個竹子會產生這個聲音呢?

  比方說,過去有一個公桉說:有一個人他在參禪的時候,他聽到《法華經》講「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他產生了疑情,為什麽諸法是寂滅相呢?我看一切法是很多很多的因緣,怎麽會是寂滅呢?他不懂這個道理。他日夜參究的打坐,秋天過去了,冬天來了,冬天過去,春天來了。有一天,在春天打坐的時候,突然間聽到黃鶯的叫聲,“啪”!開悟了。開悟以後他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天百花開,黃鶯鳴柳上。」因為諸法是寂滅的,所以才有這一切的因緣出現。

  其實寂滅相跟生滅的因緣是同時存在的,但是我們只看到生滅的因緣,我們沒有看到後面的寂滅相,這二個是即空、即假、即中。菩薩在看事情是看到兩個,一個是看到諸法的寂滅相,一個看到諸法的生滅相,我​​們只看到生滅相,阿羅漢只看到寂滅相,沒有看到生滅相。

  那麽這黃鶯是怎麽來的呢?為什麽就有黃鶯呢?為什麽你就沒有聽到黃鶯叫呢?-- 阿彌陀佛的加持。

  我們修〔淨土宗〕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如果你願意跟阿彌陀佛保持一個真的是相應的,能念所念心心相印,你的思考模式非常重要。

  印光大師把〔淨土宗〕一個很重要的心態講出來……我很清楚的講一句話,往生與否跟你念佛是沒有什麽太大關係的,這是決定你的品位,你不要以為你一天到晚念佛,你就可以往生,這是兩回事。念佛是一個廣大的功德法聚,無量光無量壽,它會創造很大滅惡生善的功能,但是不保證往生!你的心態是很重要。

  印光大師說:念佛人要保持一種「即眾生心,投大覺海」的心態。

  你的整個身心世界,整個進入彌陀的功德海,就是你這個身心世界也不存在了。說你應該遇到什麽災難,誒!這災難消失掉了,你要觀想,我沒有這個能力,彌陀本願的加持,因為你已經進入到彌陀的功德海。我們在看經典的時候,突然間有一點心得,誒!阿彌陀佛的加持。

  你經常能夠「法法消歸彌陀的功德海」,其實對一個修淨土的人非常有利,因為你跟彌陀已經打成一片了。你用這種心態來念佛,那真的是「一心歸命,順從本願」

  所以我們在「冥應」當中,其實我們在念阿彌陀佛,你憶佛、念佛,阿彌陀佛是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怎麽沒有見佛呢!佛陀有現身,我們看不到,但是冥冥當中已經幫我們消除罪障,增長福慧。這個道理你要清楚,因為佛菩薩發的願他不會白發的,眾生有感,菩薩就一定有應,千江有水,一定是千江月。

第76.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成就厭離.明十四無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