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1

第103.首楞嚴經.卷8.借破戒惡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差別.

當我們在修學《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要注意兩個重點:

  第一個、你內心安住的問題,我們講「云何應住」。菩薩道的發心,我們不能夠住在外在的因緣,因為外境是變化的,外境是用來歷練的,是不可安住的。所以整個菩提心當中你的所緣境不能緣事相而發心,而要依你的真如理性而發起菩提心。就好像說我們今天跟敵人作戰,你雙腳的腳跟一定要先站穩,你腳跟沒有站穩,你什麽事都不能做,自己就先跌倒。本經的重要點就是依止不生滅心,發自內心的那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第一個、以理性而住,以真如為住。

  第二個、就是調伏的問題,當我們發心了以後,我們開始歷緣對境來調伏內心的煩惱,這個時候所依止的智慧就是空假中三觀的智慧,使令我們能夠「不偏空、不著有」而順入中道。

  在整個歷練的過程中,其實他是要有一個所緣境的發心,是從內心發心,但是在歷事練心的時候,他是要有以下這兩個所緣境

  第一個、菩薩所緣的是「佛法界」,依止覺悟的心所顯現的清淨的功德莊嚴,這一部分本經講的不多。在上一科我們講到修學位次,菩薩的乾慧地,乃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本經有略略的帶過,當然整個內涵沒有像《法華經》、《華嚴經》講佛法界那麽的殊勝,那麽的詳細。這是菩薩的第一個所緣境,就是「佛法界」。

  第二個、就是「眾生法界」,眾生依止迷惑顛倒的心,所捏造出來的惑業苦,這一部分本經反而講的非常清楚。佛陀很有耐性的、很詳細的把眾生依止無量的煩惱,造了差別無量的業力,所顯現的整個六道輪迴的果報,從這一科開始就詳細的分別解說。

  這當中我們從蕅益大師的開示,本科就是所謂的「借破戒惡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的差別」,這科的安立,阿難尊者的請問,佛陀的回答。蕅益大師認為有兩層意思,大家在進入經文之前要先了解,當我們在面對眾生法界的惑業苦的時候:

  第一層意思,佛陀是要我們怖畏當來的果報,對果報先產生怖畏,特別是對三惡道的苦,本經講得非常的詳細。我們看到當來的果報,我們現在就產生一種怖畏的心情,這第一點。

  第二層意思、對於惡因產生厭離,我們對果報產生怖畏,我們對煩惱的活動就會想要對治它、想要厭離它,我們就不喜歡煩惱。而有這樣出離的念頭正是一個修行的動力,我們因為怖畏果報,所以我們才會厭離我們當下的煩惱,厭離當下的煩惱,我們才會用空假中三觀的智慧去對治。


  所以說,本科主要的宗趣有兩個:第一、讓我們怖畏當來的惡果。第二、讓我們厭離當下的惡因。這是蕅益大師把它分為這兩個重點。

---------------------------------------------------------
蕅益大師說:這一科的重點,佛陀要破除兩種邪見:
  第一、就是妄言「心淨則佛土淨」,所以他認為地獄沒有一定的處所,這樣是違背了唯心萬法的道理。就是說這件事情是有點執理廢事的。破除第一個邪見,就是有些人一天到晚觀照現前一念心性,既然現前一念心性是清淨本然,週徧法界,那只是各人循業發現而已。所以理觀過強以後,就忽略了事相的差別,就執著地獄沒有一定的處所。這一點是佛陀要破的第一個邪見,就是「執理廢事」。

  第二、有些人看到的確地獄有固地的處所,就執著地獄是真實有的,是真實有的不能改變的,你懺悔都沒有用的。這種情況是違背了萬法唯心之理,有點「執事昧理」。

  前面認為地獄沒有一定的處所,就忽略了因果絲毫不爽的道理;那麼假設你執著地獄有固定的處所,是真實有,又違背了法性本來空寂的道理。所以這個地方佛陀的回答,是「雙破」執著有跟執著空,而發明中道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以上這一段是阿難尊者提出了兩個疑情。
----------------------------------------------------------------
蕅益大師在這一段的總結他就說:觀此經文有「扶律談常」之意。
  我們前面經過一大段,在講到修行位次的時候,其實「修行位次」在正念真如的過程當中,他觀的時候是觀空性。因為破煩惱障,當然是觀空性,覓心了不可得,所以他從空觀裡面一直觀進去,把煩惱的力量慢慢慢慢的消滅掉。因為煩惱是根據「我愛執」,我們執著我們的生滅的因緣當中有一個自我,所以空觀把煩惱消滅以後,他才能夠轉凡成聖。但是在修空觀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忽略了因果的道理,所以佛陀必須把戒律的這部分把它給扶持起來,就是「扶律談常」,一方面暢談​​清淨的佛性,一方面強調持戒「斷惡修善」的重要,這一段有這一層意思。
---------------------------------------------------------------------
諸位我們看前面的「明正助行所成伏斷圓三德位」。前面那一段佛陀雖然講正行跟助行,其實佛陀在整個十住、十行、十迴向的過程當中是偏重空觀的,就是一直在破除我法二執,我空觀破我執,法空觀破法執,讓心胸慢慢的擴大,內心的功德慢慢的顯現、慢慢的顯現、漸漸的圓滿。在前面是理觀破煩惱障,這一科以下就修假觀破業障。前面我們可以說是修空觀,偏重在轉煩惱障成般若德,這以下這一科是修假觀,轉業障成解脫德

  前面的對治在煩惱,這一科的對治在業力,對治罪業。
-----------------------------------------------------------------------
佛陀先把眾生的內心世界分成兩分。我們一般人這兩分都具足,大部分人都是具足內分跟外分,一個是充滿了理想抱負,一個是充滿了種種的情愛跟貪欲,這兩種分都是具足的。
-------------------------------------------------------------------------------
【己二、約情想別示】
  前面只是把內分外分的名稱標出來,這以下就把內分的情愛跟外分的理想,它的相貌各別的標示出來。這地方有兩段:第一、墜落之本。第二、超昇之本。
  
  【墜落之本】眾生依止內分,產生墜落的相貌:

(貪愛為本)『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
       因諸愛染,發起妄情,
       情積不休,能生愛水。』

  這是講什麽是內分?先把它標示出來,說「內分」什麽叫「內」呢?
  眾生的分內的事情。這句話的意思,諸多古德的開示說法都是一樣,就是說眾生以造作惡業當作本份事!我們內心當中也的確有很多的善根,有很多煩惱。但是為什麽就把煩惱當作分內的事情呢?你造作煩惱不必別人教你,就是說這個人你把他放在深山地帶,沒有受過教育,他很自然的會造作很多的很自然的煩惱,這不必教的。但是外分就不同,你要經過教育才有的,正常人是不能生起外分。內分就是說,我們對於各種東西的貪愛是不必別人教的,做這件事情是眾生本份的事情,因為生生世世就做這件事情。

  為什麽叫內分呢?
  就是「因諸愛染,發起妄情」。眾生內心發動很多的愛染,愛本身就是染著。那麼貪愛以後呢!假設當然我們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是對治,用持戒或者止觀來對治,它就慢慢消滅。第二個假設你沒有對治,就會慢慢進一步就「發起妄情」,這個地方就是有「取」愛取的取,執著而不相捨離。

  我們在講十二因緣的時候有提到,「愛」的話就是你很喜歡,但是你不一定想要得到,可有可無,只是看著它很不錯很喜歡。到「取」的時候你就想追求了,你一定要得到,煩惱就更熾盛了。

  其實愛染跟妄情都是貪愛,只是一個是輕微的貪愛,一個是比較嚴重的貪愛。貪愛以後當然就造業「情積不休」,相續的去造作這方面的業力,最後的結果是產生貪愛的禍水,這個就是果報出現了,就是惑業苦。這一段是先把眾生的分內的相貌,這種情愛的相貌,所引生的惑業苦的道理講出來。

  這以下就引出事證來證明前面的道理是對的。以下有四段的事證:

(舉例驗證)『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
       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
       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
       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貪愛怎麽就能夠產生水呢?舉出這四個例子:

  第一、「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六道眾生,你可以實際去印證,譬如說我們內心去憶念美味的食物,當然這也是一種貪愛,他所緣境是飲食。那飲食並沒有現前啊,但是我們用貪愛的心去憶念美味的食物的時候,口中就自然生起口水,這是講第一種水,口水。

  第二、「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我們去憶念過去往生的人,一方面憐愛他過去對我們種種的好處,或者悔恨他怎麽這麽早就往生,為什麽不多住一段時間呢?這種或憐或恨之心,我們很自然的就在眼中流出眼淚來。這個淚水是怎麽來的呢?也是一種愛憐之心產生的。

  第三、「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當我們心想把自己所得到的財寶,把它拿出來看一看,看到自己有這麽多的珍寶,產生貪愛的液體,這時候你的身體就會產生光澤,像精神特別好一樣。這個也是一種水的潤澤。

  第四、「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當我們想著男女婬欲之事,男女二根,不管男眾女眾都是一樣,都會流出這個情愛之水。

  這個地方就引證,因為你有煩惱水,就產生業力的水,最後產生果報水,是這個意思。這個「水」到底是怎麽樣的情況?說:貪愛產生水,這個水會有什麽樣的結果呢?

(結示立名)『 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
       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這個貪愛,能貪的心是一個,但是所貪的境不同,如貪愛飲食、財物乃至於男女等等,他產生的這個結,使煩惱是一樣的。那麼產生水有什麽樣的問題呢?因為水性是「潤濕而不升」。

  你看我們看到水,水有一個特性,水往低處流。你看我們要把低處的水要拉到高處,那一定要馬達上去,它不會自己爬上去;但是你要讓水從高的地方流到下面,你就不用麻煩,它很自然的就往下流。所以水它有天生的本性,就是往低處下墜,這個就是「分內」。

  我們之所以會從人道做好好的,怎麽會下墜到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呢?
  答:就是你做人的時候貪愛的水太多了。

  意思就是說,理想會產生蒸氣,蒸氣是上升的;貪愛會產生水,是下降的。所以《首愣嚴經》的意思就是說,臨命終的時候,你到底是往下降還是往上昇,看你的氣比較多?還是水比較多?就是這個意思!你看氣體是往上昇,這個水是往下降。這一段是講到眾生的本分事,本分就是說你不用去教育他,他自然就會去做的。

  【超昇之本】就是「分外」,這就要教育了,要讀聖賢書了,因為你本來是不會做這種事情,要經過後天的教育。

(渴想為本)『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
       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

  說什麽是「外分」呢?
  眾生分外的事情,是要經過聖賢的教育才有的。為什麼叫做外分?就是「因諸渴仰」,經過聖賢之道的教育以後,對聖賢的功德,殊勝的境界;比方說我們念佛的人,對於佛的功德,對淨土的依正莊嚴的殊勝,產生種種的渴想、仰望,我們也想要得到,所以「發明虛想」,就產生很多很多的理想抱負出來。「想積不休」,一旦「想」再不斷的去造作造作,就產生殊勝的氣勢出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