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12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十番顯見癸九、約二妄合明顯見性非見。

「直示真性」當中其實脫離妄想。這一段經文是很重要!修行它是先脫離外境,我們在修不生滅心的時候有三個次第;第一個先脫離外境,不隨境轉;第二個,脫離你的妄想,不隨妄轉、再脫離生滅心。第三個回歸本性。我們看經文:

(先述離緣)『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
       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
       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

  身為一個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你要能夠依止現前一念心性。要知道一個觀念,當我們心性遇到光明的因緣,『見』到了光『明』,但是你不要被光明所轉;因為這個見性它不是光明那『見暗之時』,這個見也不是黑暗相;乃至於虛空現前的時候,我們隨時看到虛空,但是見性不是虛空。我們『見塞之時』,我們隨緣看到阻塞的相狀,但是見性也不屬於這個阻塞;所以我們修不生滅心的人,第一件事情,你隨緣吃飯、睡覺、過堂,隨順這個生命的因緣,有種種的相狀現前,但是你要知道它只是一時的因緣。你不是過堂,不是真正的在過堂,也不是真正的在吃飯睡覺,那只是隨順因緣而已;你的心性當中都沒有這個東西的。所以在修習心性的人,第一個先脫離外境,離外在的四種境緣,這個離境是比較容易。第二個要離心,離你的生滅心。


(次述離見)『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這是說明我們這一念心性是遠離外境的;外境不管怎麼變,你就怎麼樣?以不變應萬變。但是我們在外境變的時候,會產生一個生滅心,應該怎麼辦呢?說是「見見之時,我解釋一下這地方;圓瑛法師有很多解釋,我們採用法師的解釋當中,比較容易了解的。

  第一個「見」是我們的見性,第二個「見」是講我們的見的一個生滅的作用叫「見分」。也就是說,當我們的「見性」遇到外在的因緣,而產生一種「見分」一種作用的時候,見性轉成見分的時候,其實這個圓成實性,這個我空法空的見性已經不是見分了,因為「見分」它是變化的

  你說我這一念虔誠的心去拜佛,為什麼會拜佛呢當然拜佛的心也從見性而起;但是它已經不是見性,已經不是本來面目;只是我們借假修真、一個一時的因緣;所以見性已經不是見分。為什麼?因為「見性」它是無分別智所親證的;尚且要遠離這個見分、有分別的見分,是我們這能分別的見分所不能攀緣的;所以「見性」是要離開「見分」,是見分不能攀緣到的。


  當我們在修學時、憶念佛陀的時候,其實只是一個方便;真正你要找到你的本來面目,要以無分別智,不能有分別;但是完全無分別、又不能積功累德;所以為什麼我們講修空觀,還得修假觀假觀就要「無念」中起念頭,但是你在起念頭的時候,你很清楚,知道只是一時的方便,借假修真。所以講「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見性還要脫離你所作用的見分,有所分別、有所作用的見分,它不是見分所能夠到達的。所以身為一個見性,它連見分都見不到;只要有分別,就見不到。還有什麼所謂的因緣自然,這種和合相跟不和合相?(「因緣」叫做和合相「自然」叫不和合相)?那有這麼多的戲論可得呢?看總結。

十番顯見癸九、約二妄合明顯見性非見。
(分三:子一、引昔致疑;子二、對理徵破;子三、正示見性。)

  這是十番顯見第九科,「二妄」是約著「別業」的妄見跟「同分」的妄見這兩種妄見,來相互發明、開顯這個見性它不是一種見分。前面的八科,佛陀開顯見性的方法,都是「借用顯體」,因為「見性」是離一切相,你沒辦法講話,一講話就不對,就不是見性的本質了。所以我們只能夠從「作用」,你能夠看得到光明、看得到黑暗,所以我們知道:見性的存在是從作用當中;我們可以推理,見性是存在的。但是到第九科的時候,佛陀開始否定見分了

  見分不能代表見性,因為見分它是依他起。身為一個作用,畢竟有它的業力的因素,有它環境的因素,它有因緣的因素;但是身為見性,它是圓成實性。它沒有因緣的因素,所以到這一段的時候,佛陀的口氣跟前面不太一樣。前面是假借「見分」來開顯見性,這地方就開始說明了,其實「見分」還不是「見性」,它還是因緣法,開始把「見分」攝用歸體了。好 我們分三段,一「引昔致疑」、二「對理徵破」、三「正示見性」。

子一、引昔致疑。

  首先我們看第一段,阿難尊者引用往昔的教法,而生起疑惑。我們看阿難尊者到底生起什麼樣的疑情?

(領佛今教)『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
(引昔生疑)『世尊云何嘗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
       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

  阿難尊者在前面的經文當中,得到一個結論;說佛陀!假如我這一念微妙的心性,它不是因緣所生;因為它有個不變的體性,它變中有不變。所以不能說它因緣生,不能說它絕對因緣生。這地方跟佛陀所說的道理,是有點衝突的。

  怎麼說呢?然而,世尊您曾經在成道以後,跟諸比丘宣說:我們這個能見的見性,產生一種見聞嗅嚐覺知的功能,它必須具足四種因緣,才能夠生起它的作用。身為一個「見分」它必須有虛空,這個虛空是包括了它的虛空的相狀,跟它的一個所緣境、一個所緣緣。這個虛空包括它的距離跟所緣境。第二個光明,有光明相。第三個「因心」,這個心有五種緣、有種子,過去的業力的種子;第二個有「作意」,第六意識的作意,還有第六意識的「分別依」,第七意識的「染淨依」,第八識的「根本依」五種緣;「因心」有五種緣。「因眼」要有眼根,總而言之,我們眼睛「見」的明了功能要現前,要眼識九緣生,要有虛空的距離,有一個所緣緣,有光明相、有種子、作意、分別依、染淨依、根本依、跟眼根;如此一來,這個心性的了別功能,是假借九緣而生。

  您佛陀說我們這一念心性是「非因緣而生」,那豈不是前後矛盾嗎?這一段經文的疑情,我們先解釋一下。

  佛陀在〈唯識〉的方便教法當中,曾經明確的說明「眼識九緣生」,也就是說,我們能見的見分,所謂依他起性,要假借內在業力的種子、跟外在環境的因緣,還有光明虛空的因緣,才能夠生起了別的作用。

  阿難尊者就用唯識的教法,唯識的一個心。現在我們有兩種心:第一個唯識所謂的心,第二個是《楞嚴經》的心。這兩個產生了矛盾,唯識的心要假借「因緣」才能夠生起的,你看你要有內在的種子,有外在的環境的刺激,你那個根、境的和合才能產生心識;那《楞嚴經》的心它是眾生本具、不生不滅的,它不需要外在因緣的和合,這樣子唯識所謂的心,跟《楞嚴經》所謂的心性,豈不是產生矛盾嗎?把這個唯識的心法跟《楞嚴經》的心法產生的矛盾,提出他的疑情,看佛陀怎麼解釋?

子二、對理徵破(丑一、直明昔說隨情,丑二、正顯見性非緣。)
佛陀先直接說明過去<唯識>的教法,是隨眾生的情執而宣說的。

丑一、直明昔說隨情。

(經文)『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佛陀說:阿難尊者你要知道,我過去在唯識當中講到:我們這一念心的生起是假借因緣而生;你看,有根、境的碰撞才產生心識,所以這念心在因緣當中是不斷的,因為不同的環境而產生不同的心態;這種因緣所產生的生滅心相,不是我這個大乘圓滿、第一義諦的教法,是一種方便的教法。

佛陀講到「心」有兩種情況
  第一個叫做「隨情說」,隨順眾生的情感而宣說的;凡夫是有情感,所以佛陀講到我們的心,你看為什麼你說,為什麼會產生高興的心、悲傷的心呢?因為你過去有這樣的一種習慣的種子。

  第二個,要有人刺激你,你才會高興,才會痛苦;這種心佛法也承認,這叫生滅心。唯識的心,有過去的種子,跟現前的因緣的和合;但是這樣的說法,是佛陀為了隨順眾生的情感而說的。那麼佛陀在講到《楞嚴經》的時候,撇開眾生的情感,隨智而說;以佛陀自己無分別智慧所照見的心來說,就是我們這念心是不生不滅的、是逈脫根塵的;它不需要根塵、就存在了。只是你有根塵的因緣、讓它表現出來而已。沒有根塵它還是存在,只是我們沒有把它直下承當;只是我們錯過這個機會而已。

  所以,前面的唯識教法,佛陀所宣說的是隨情而說的;這地方,佛陀開始開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隨智而說的;講到了義的教法,先把這個觀念講清楚。再看第二段:

丑二、正顯見性非因緣。(這一段說明我們這一念心性,不是假借因緣而生的。)

(以喻發明)『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
       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
       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

  佛陀為了把凡夫所謂的「生滅心」跟「不生滅心」做一個對比,佛陀舉出一個譬喻說:阿難!我再次的問你問題?一般的世間人說,我現在能夠見到一切萬物,到底什麼情況才叫做「見」?什麼情況又叫做「不見」呢?就是我們這一念心能夠見、聞、嗅、嚐、覺、知,姑且用色法來說這個「見」。這個見的功能,到底什麼情況叫做「見」?見的現前、什麼情況是見不現前?

  阿難回答說:世間人要能夠看到東西,要假借太陽、月亮、燈光三種光明,才能夠使令見的功能現前,而照了萬物萬象,這叫做「見」;假設沒有這三種的光明,就不能見到東西了。

  好,我們先把這個生滅心,要假借光明的引導才能夠現前,先說出來,這以下再把這個「生滅心」跟「不生滅心」加以對比。我們看下面:

(例成不見)『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
       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
       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
       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

  這時候,佛陀就對阿難尊者說:假設沒有三種光明的因緣現前,叫做「不見」,那你就不應該見到暗相,既然能夠見到暗相,就是光明不現前的時候,你還是有見到嘛!你見到的是暗相。也就是說,這只是缺乏光明;你不能夠說它沒有見的功能存在,不可以這樣講,因為我們的生滅心,有時候見到光明,假借黑暗的因緣產生見到黑暗,假借光明的因緣見到光明。那這只是一種一時的生滅的作用。阿難!如果在黑暗的時候,我們見不到光明,叫做「不見」、叫做「見性不存在」;你現在有光明的時候,你見不到暗相,你也應該說「不見」了;因為你沒有見到黑暗嘛!如此兩種光明跟黑暗兩種相狀相互作用,那你都叫「不見」──因為你見到光明的時候、沒有見到黑暗;見到黑暗的時候、沒有見到光明,那這樣都叫不見。我們作個總結:

(結申正義)『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
       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

  所以,事實上這個光明黑暗兩種相狀是互相的侵奪;因緣法本來…,你落入因緣法就是對立的;有光明、就沒有黑暗,有黑暗、就沒有光明;但是在整個因緣變化當中,不表示說你這一念見性的體性,在這當中暫時消失掉,它永遠存在嘛!只是說它隨順光明的因緣,見到光明;隨順黑暗的因緣見到黑暗;它的體性是存在。所以我們可以得到結論說,不管是光明跟黑暗,見性都是存在的,都能夠叫做「見」。怎麼能夠說「不見」呢?見性是恆常現前的,我們再說明一下。

  生滅心是假借因緣而有的,你看我們有時候道心很強,有時候我們道心很羸弱;我看任何一個人都離不了生滅心,再大的善根這個人也會起煩惱;善根再差的人偶爾也會起慚愧心;所以我們落入因緣法…,我們是活在生滅心當中。問題是你怎麼樣,不被它所轉而已。你說,誒你為什麼一路走來能夠這樣子始終如一呢?其實,每一個人都會起煩惱;只是說他安住在…,煩惱現前的時候他怎麼樣?攝用歸體,他觀到煩惱的生滅,煩惱起來、煩惱滅,他不隨妄轉而已。

  其實煩惱並不可怕,問題是你不能被它轉;你怎麼不被它轉呢?你一定要回到你的現前一念心性;所以它這地方講,我們的生滅心是隨因緣變化。我們的業力變現了很多的因緣,有時候會讓我們快樂、道心很強,有時候會心裡悲傷;如果一個人能夠會歸到不生不滅的本性,你就看到整個心它道心強、道心弱;但是,你永遠做你該做的事情,就是安住在「不生滅」心,所以你要脫離妄想,我們看下一段很清楚了。

子三、正示見性(分二:丑一、直示真性;丑二、騰疑細釋。)

「直示真性」當中其實脫離妄想。這一段經文是很重要!修行它是先脫離外境,我們在修不生滅心的時候有三個次第;第一個先脫離外境,不隨境轉;第二個,脫離你的妄想,不隨妄轉、再脫離生滅心。第三個回歸本性。我們看經文:

(先述離緣)『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
       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
       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

  身為一個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你要能夠依止現前一念心性。要知道一個觀念,當我們心性遇到光明的因緣,『見』到了光『明』,但是你不要被光明所轉;因為這個見性它不是光明那『見暗之時』,這個見也不是黑暗相;乃至於虛空現前的時候,我們隨時看到虛空,但是見性不是虛空。我們『見塞之時』,我們隨緣看到阻塞的相狀,但是見性也不屬於這個阻塞;所以我們修不生滅心的人,第一件事情,你隨緣吃飯、睡覺、過堂,隨順這個生命的因緣,有種種的相狀現前,但是你要知道它只是一時的因緣。你不是過堂,不是真正的在過堂,也不是真正的在吃飯睡覺,那只是隨順因緣而已;你的心性當中都沒有這個東西的。所以在修習心性的人,第一個先脫離外境,離外在的四種境緣,這個離境是比較容易。第二個要離心,離你的生滅心。第二段就比較困難。

(次述離見)『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這是說明我們這一念心性是遠離外境的;外境不管怎麼變,你就怎麼樣?以不變應萬變。但是我們在外境變的時候,會產生一個生滅心,應該怎麼辦呢?說是「見見之時,我解釋一下這地方;圓瑛法師有很多解釋,我們採用法師的解釋當中,比較容易了解的。

  第一個「見」是我們的見性,第二個「見」是講我們的見的一個生滅的作用叫「見分」。也就是說,當我們的「見性」遇到外在的因緣,而產生一種「見分」一種作用的時候,見性轉成見分的時候,其實這個圓成實性,這個我空法空的見性已經不是見分了,因為「見分」它是變化的

  你說我這一念虔誠的心去拜佛,為什麼會拜佛呢當然拜佛的心也從見性而起;但是它已經不是見性,已經不是本來面目;只是我們借假修真、一個一時的因緣;所以見性已經不是見分。為什麼?因為「見性」它是無分別智所親證的;尚且要遠離這個見分、有分別的見分,是我們這能分別的見分所不能攀緣的;所以「見性」是要離開「見分」,是見分不能攀緣到的。

  當我們在修學時、憶念佛陀的時候,其實只是一個方便;真正你要找到你的本來面目,要以無分別智,不能有分別;但是完全無分別、又不能積功累德;所以為什麼我們講修空觀,還得修假觀假觀就要「無念」中起念頭,但是你在起念頭的時候,你很清楚,知道只是一時的方便,借假修真。所以講「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見性還要脫離你所作用的見分,有所分別、有所作用的見分,它不是見分所能夠到達的。所以身為一個見性,它連見分都見不到;只要有分別,就見不到。還有什麼所謂的因緣自然,這種和合相跟不和合相?(「因緣」叫做和合相「自然」叫不和合相)?那有這麼多的戲論可得呢?看總結。

(訶責勉勵)『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
       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身為一念心性,可以說是「動念即乖、開口便錯」,你不能用你的分別心去攀緣的。所以佛陀就跟阿難尊者說:你身為一個二乘的聲聞人,一向以來只是接受生滅因緣的教法,心胸狹劣、沒有廣大的智慧,所以不能通達大乘的不二法門;那麼我今以大乘了義這種不二法門告訴你,你應該好好的迴光返照,先找到你一個不變的心體,再以這個不生滅的現前一念心性,生起種種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妙用,不要對廣大的無上菩提的功德生起疲怠、懈怠之心,要生起勇猛精進心,來完成你廣大的無上菩提之路。這個是佛陀對阿難尊者跟所有弟子的勉勵。

  我們研究《楞嚴經》之後,其實你<唯識學>還是要學,雖然它是在講生滅心,我們也不要說完全否定生滅心,我們只是不要隨它而轉就。我問你?你完全不要生滅心,那你這個人就是禪宗說的「一灘死水」,你有什麼用?你就什麼都不動,那你就偏空了嘛!「不動」是先求不動,然後再依體起用。所以研究<唯識學>,你才會知道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這個時候還是怎麼樣,還是要動念頭;但是你動念頭,你是怎麼樣!你是依止不生滅心做根本,所謂「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你還真的從百花叢裡走過去了!你真的走過去了,但是你片葉不沾身。

  我們剛開始要把大乘佛法,那個心地法門先抓到,它怎麼操作,至於你是做多少,這個我們可以慢慢來。但是什麼叫做「無住又要能夠生心,生心又能夠無住」;這個道理你要把它先參透。要不然你怎麼修行?你完全「無住」也不對,完全「生心」也不對!但是我們的一個消息,這樣子啊!先找到「無住」,剛開始先「離相」,剛開始先不要相信自己的想法,先用否定的思考來破自己的相,先求無住;然後一段時間之後,再重新的把你的心門打開,從空出假──積功累德,廣度眾生,廣結善緣。所以先修無住,那麼這個無住它是一個次第,先遠離外境,你看佛陀講得很清楚先離外境,然後再遠離你的生滅心,最後回歸到你的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然後再從這一念心性再重新出發,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個時候你該做什麼!你還做什麼!但是你的心態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我們整個大乘佛法的消息,你要認清楚它的路頭。它是先「否定」門入,「肯定」門出,重新再肯定自己──「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依止一念心性開始從空出假,徹底的承當。所以剛開始是徹底的放下,放下過去的這些妄想,放到最後的時候,他要重新徹底的承當,這個就是大乘的不二法門。那麼這個道理,大家都要想想看,你要去想它的一個…往內去想,往心中去想,它是一個心地法門。

  到這個地方,佛陀就直接的開顯心性的一個修學的一個次第,修學次第,這段經文大家好好的參一參,我們剛開始修行,先把這個修行的路頭先抓到!先抓到!你不要走偏了;因為你一旦走偏的時候,你要再回來、就很難了!那這是一條不歸路,那你以後是非常麻煩。我建議大家,你修習大乘佛法,你一開始就走對,不要後來再來後悔,再來調整,那非常麻煩。你一開始就走對,你可以走慢,但是不能走錯!

第24.首楞嚴經.卷2.續十番顯見八,十番顯見九:約二妄合明顯見性非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