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19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五陰本如來藏妙如性

這一科講到「五陰本如來藏妙如性」;五陰是一個生滅之法,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迴光返照,這個生滅之法即可通達到不生滅的道理。我講我個人實際的生活經驗,給大家參考:前幾天當我要回到寮房,開門的時候不小心,門碰到我的手臂,撞得很大力,非常的痛。手臂腫了一個包,當然那是一個色法。那我問你手臂這個包是從哪裡來?如果你隨這個色法產生攀緣,那就是流轉門的生死凡夫了。

  我們今天學習《楞嚴經》,就是要學習佛陀的思考模式,你看佛陀遇到事情,習慣反觀問題:「你從什麼地方來?」如果說是門撞你的,所以門給我包包,那為什麼平常開門就沒有;如果說是手臂自己長出來的,那沒有撞到門之前,手臂也沒這個包包;所以結論是循業發現,是我有這個業,門只是助緣而已,它把我的業帶動出來

  好比你在廚房不小心切到手,這傷口是怎麼來的?你說是刀子給你的,為什麼別人切的時候就沒有呢?如果刀子真的能夠產生刀痕,那每個人都應該產生刀痕;你說手自己產生的。那為什麼沒有切東西,不會呢?其實是因為我有這個業,假借這個因緣、把這個業顯現出來,如此而已;等到這個業力消失了,你這刀痕就好了,所以叫「即空即假即中」──它的本質是空,因為沒有實體,它要有實體的話,這刀痕就永遠不會好;它是因緣生,所以「即空」。「即假」,當它業力還在的時候,還真的有刀痕的假名假相假用,還有痛的感覺。等到業力消失了,你這刀痕也覓之了不可得。

  我們人生所遭遇的,都是即空即假即中,都是循業發現;問題是很少人會迴光反照它的道理,而被這種外相所迷惑。所以不斷的造業、不斷的放縱自己的攀緣心,一次又一次創造生死的業力!其實生死本身並不可怕,因為生死也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你能當下悟入,當下即得解脫,是這個道理。

第30.首楞嚴卷2五陰性:明“想”陰即藏性.明“行”陰即藏性.明“識”陰即藏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