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24

第64.首楞嚴.卷5.解巾喻悟:譬喻六解一亡,解結由心,當須次第而解.

【 總標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
【別明】
【生起次第】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
【究其根源】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

【以法合喻】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中道方解】
佛告阿難:「我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
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

  • 佛陀說:『六解一亡』的道理也是這樣;當六個結扣被一一解開之後,連「一」也不可得,因為在「一心真如」當中是離諸對待的,所以說不能說一、二,這都是戲論。為什麼說「六解一亡」呢?
  • 結扣(衆生煩惱)生起的次第先作說明。
  • 『由汝無始,心性狂亂』︰因為迷真起妄,產生一念妄動,於是就產生了狂亂;這狂妄的攀緣心,產生了三細的煩惱,阿賴耶識生起,就有所謂「滅結」的生起,這是第一結的形成;也就是六結的生起,是由細向粗,而最微細的「狂亂」就是滅結(識陰)
  • 『知見妄發』︰既然向外攀緣,產生種種的知見;這個知見包括能見跟所見,有「能見的六根」以及「所見的六塵」,能、所相互作用,產生了一種微細的俱生法執,這是第二「空結」的生起。「知見妄發」就是講「空結」,這是因為能、所相互作用而成的。(俱生法執,行陰)
  • 『發妄不息』:當能、所展轉的相續作用,「不息」就是不斷的、一次又一次的相續,產生了分別的法執,這是第三「覺結」的生起。(分別法執,想陰)
  • 『勞見發塵』:所謂「勞」是指第六意識的思慮;那麼六根攀緣六塵,產生第六意識種種的想像、思慮,就生起一種俱生的我執;所以這個「勞見」就是『根結』的生起,而這根結對應的是「受陰」,有各式各樣的感受。(俱生我執,受陰)
  • 然後「發塵」,就是由種種的六根、攀緣六塵,產生思慮,而引生了分別我執,帶動了種種貪瞋癡的煩惱、造業,最後形成果報,這是「動、靜」二結的生起,也就是「色陰」的生起。(分別我執,色陰)
  • 『如勞目睛,則有狂華』,舉一個譬喻說:為什麼有些人會在虛空當中,看到狂妄亂動的華呢?其實虛空本來沒有華,是因為他的眼睛疲勞,華是他自己想像出來的。『於湛精明,無因亂起』:意思是說衆生本來沒有生死,那為什麼我們感覺真的有生死呢?是因為我們在清淨本性當中,一念的攀緣心,自己把生死給變現出來,就是「生死由心現」。生死怎麼來的?是你自己想像出來的!...整個五陰身心世界─這六個結是無因的,根本沒有原因的!這個觀念很重要,如果生死是有原因的,那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成佛!
  •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常以一句話,來問所有的修行人,說「宇宙無非旅泊,而泊宇內者畢竟是甚麼人?」他說一個修行人,一定要把這個觀念參透,才能找到回家的路。...這樣的三界流轉,到底是「誰」在流轉呢?說是「我」在流轉?根本就沒有一個「我」在,就是一念的妄心在流轉!
  • 為什麼「六解一亡」,六結解開了,一也不可得?因為六個結扣本來就是依止妄心而起,是講這個道理。我們要知道它的關鍵點︰「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這是修止觀的關鍵,所有的修行都是在對治我們的攀緣心,關鍵在這個地方。
  • 以下開始說明我們在返妄歸真過程當中,要注意的事項,以「譬喻」來解釋︰解開六結,必須在六個結的結心當中解開,不能從左右解開,要從結心解開。
  • 前面講到繩子「左、右」相交、產生結扣,一個比喻為六根、一個比喻為六塵;這地方的左右,不是指六根六塵,古德說是比喻「空、有」二邊。...如果你偏在「有」這一邊,凡夫著有,六根攀緣六塵,心隨境轉,那你一輩子都不可能把煩惱解開;心隨境轉,頂多能修福報,這跟修行沒有關係;只要你的心向外攀緣,不管修再大的福報,跟解脫一點都沒有關係!這叫做「積集善業」,所以「著相」修行是不可以的。那「偏空」可不可以呢?從現在開始,就把自己當作什麼都看不到、什麼都聽不到,也不可以!
  • 「耳根圓通」─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他跟你講話、甚至於毀謗你,你都要聽得清清楚楚─「了然」,但是「不生」,你的心不迷不取不動,是觀照力現前,不是要你去逃避問題!因為問題現前的時候,正是煩惱活動的時候,也就是你對治煩惱的時候沒有人刺激你,你的煩惱躲在山洞裡,那叫「緣缺不生」;不是沒有煩惱,是煩惱根本沒有受刺激,它在種子位你怎麼對治呢?所以佛陀往左邊拉扯、往右邊拉扯,表示偏空、偏有都不對!我們面對境緣,要能生起觀照,才是正確的方法。
  • 從結扣中心的地方解開,也就是必須用中道了義之法,方可解結。大乘的「中道」妙觀,基本上不偏空、不著有---正念真如;一方面離一切相,一方面即一切法。所以大乘佛法的修學,很少講「斷煩惱」這句話,是講「轉識成智」,因為煩惱本身就是真如嘛!你把煩惱斷了,整個菩提的本性也被你消滅了;那你放縱煩惱,當然更可怕,生死流轉!
  • 「當於結心」,就是你應該在六根攀緣六塵,生起六識時,產生不迷不取不動的觀照,這才可以解結;完全捨棄六根、完全放縱六根,都不是中道之義。
  • 佛陀講諸法因緣生,是約著「一念心性圓具萬法」的角度,來開顯諸法因緣生;跟小乘的「業感緣起」─因為有業力而招感果報,沒有會歸一念心性因緣生的道理不同;這地方作了揀別,揀別世間的因緣觀、跟二乘的因緣觀,不同於大乘的因緣觀,先作個揀別
  • 佛陀都能夠清清楚楚,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因為佛陀掌握了整個生命的本因,又掌握了整個生命的緣起,從「理具」跟「事造」,一念心性的清淨本然,循業發現這世間的互動,而了達一切法,這才是大乘的因緣觀。
  • 『隨汝心中,選擇六根』,隨你選擇所歡喜、契機的六根,只要六根的結扣,從你迴光返照當中一一的解除,則『塵相自滅』,「塵相」是指「動、靜、根」三結,麤的煩惱『諸妄銷亡』,「諸妄」是指「覺、空、滅」,即較微細的煩惱;既然「妄」已盡除了,真性當然自然顯現,所以說「不真何待」。
  • 再強調一個觀念:「一門深入」!「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其實,所有的修行都可以把心帶回家,但是你必須要深入。從修行的角度,我們不太同意:你今天念「阿彌陀佛」,同時也念「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同時又持〈大悲咒〉、〈往生咒〉…我們不太贊成這樣的修法;這叫做「結緣式」的修行。一定要怎樣呢?深入!剛開始不能夠廣泛的修,從斷煩惱的角度,是要一門深入。這地方就是要你「知其本因」一定要找到六根最初的根源,把心帶回家之後,才可以把結扣解開來。
  • 雖然說這六個結,同是一巾,但是在形成的過程當中,是次第而綰生的;現在要解開它,當然也要次第而解。也就是︰雖然六結同依一個體性而生,但是形成結扣的時間,卻有前後的差別,所以想要解開六結,當然不能同時。...我們的心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念妄動以後,產生了識、行,再產生想、感受、色法,是由內而外;但是你要去對治煩惱,剛好相反,是由外而內──先破色陰、再破受、想、行、識,這個次第是不能錯亂的。
  • 「六根解除」的道理亦復如是,一定有它的前後次第;什麼次第呢?『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此根」就是你所選擇的圓通本根,假設我們依止耳根來當圓通本根,那你在觀察耳根的時候,第一個解開的是什麼呢?「初解」,就是解開「色陰」跟「受陰」,也就是先解開「動、靜、根」三結你在觀察耳根當中、攀緣音聲的時候,觀察音聲是「即空即假即中」、是「相妄性真」,然後迴光返照先成就「人空」之理,也就是「我空」的真理這時候對於能取、所取的煩惱都消滅了─粗的「能取的受陰」、「所取的色陰」,都已經消滅了,通達根、塵當中「無我」的真理,斷除了「見思」煩惱,所證的階位是圓教的相似位,所斷的煩惱,也等同四果阿羅漢。這是第一個階段,先證得「我空」,解除三個結扣。
  • 「空性圓明」是說在通達「根、塵、識」無我的道理之後,更加了解在根塵識一一法當中,每一個法都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而滅除了這個「覺結」;「成法解脫」因為對於根塵識一一法,能夠通達諸法無生之理,不再為根塵識的法產生障礙,便是「法」解脫了,也就是證得「法空」的真理。『解脫法已,俱空不生』,解脫法執之後,再繼續觀照空假中三觀;「俱空不生」,這時候連二空的真如理也不執著,落入一種空空;前面是「我空、法空」,這個是「空空」,滅除了「空結」的障礙。蕅益大師說,修證到此,已經證得《金剛經》所謂「無住」的「真如」了,也就是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到了空了──我空、法空、空空。
  • 在觀六根的時候,要掌握理觀跟事修;理,道理只有一個,不管你怎麼觀,從頭到尾的觀照智慧,就是即空即假即中、正念真如,但是所經歷的過程,我執、法執,卻是不同
  • 蕅益大師講個譬喻說︰好比這個牆壁很厚,是六層石頭所構成的,你用鑽頭去鑽的時候,鑽頭只有一個,不論是鑽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都是同一個鑽頭,但是必須要經歷六層的牆壁。觀照六根的道理,亦復如是,「理觀」是一,「事相」卻是歷歷分明、不可錯亂,一定是先從外在的人事因緣先消滅,然後再破內在的感受、想法,最後破內在微細的分別,即回歸真如。總之,破除五陰之次第,是不能錯亂的。
  •  關於六根的修學,修行一定是用你的六根──好比用眼根去看佛像、用耳根去聽佛號的聲音…問題是有些人會用功、有些人不會用功,差別在哪裡?...印光大師說,因為有些人只是在事相上修行,沒有迴光返照,他的心是向外攀緣,這佛號、佛像也在外面,心向外面攀緣三寶的境界,產生一種善業力,如此而已,這跟解脫沒有關係!
  • 修禪宗的經常喜歡參「念佛是誰?」蕅益大師說這一句話有很深的道理;「念佛是誰?」當然,我們的所觀境是佛號,但是為什麼要提醒你「念佛是誰?」就是要告訴你「能念的心」才是關鍵點!那個「能念的心」要迴光返照,你的心力是主動、你的心清淨了,才可以感應佛力,就是要修行人迴光返照。所以你看有些人修行進步很快,有些人修行沒什麼進步,關鍵就是︰是不是生起了觀照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