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10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卷四)。因緣跟自然的觀念之總結

  • 如果你心外求法,那什麼都不對;離開了清淨的本性之外,去追求因緣也錯;追求自然也錯,什麼都錯,那真的是「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如果你已經把心帶回家,這時候說它是因緣、是自然,都變對了。 
  • 「自然」就是無所為,「因緣」當然是有所為
  • 面對過程要強調「因緣」、要主動積極。你看我們講「凡事盡心盡力」,但是面對結果,態度是保持自然,「成敗交給業力」。所以面對「過程」,跟面對「結果」心態不一樣。「云何應住?云何調伏其心?」其實調伏你的心就是因緣跟自然;一個是空觀,一個假觀,這兩種而已。

  接著看壬三,佛陀正式指出對「因緣、自然」的正確理解。

壬三、正指是。

(經文)『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這一段等於把前面佛陀講因緣跟自然的很多觀念,作一個總結:
  『本然非然』這是單方面的遮止;「本然」是指自然,是說︰你說它是自然,其實也不是真正的自然,因為也要經過修證才能夠顯現;雖然眾生佛性本具,但是必須假借修證、才能夠開顯,「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所以說它是真正的自然,不對的,這是遮止─遣自然。

  『和合非合』這是「遮止因緣」;但你說它是真正的因緣,其實也不是,因為功德是本來具足,你只是把妄想消滅了,恢復本來面目而已;不是從外而得,所以不能說是因緣。

  『合然俱離』這是雙遮,「合」是指因緣,「然」是自然。是說︰你對心性的了解,只有離開對「因緣」、「自然」的執取,才能夠真實的顯現出來。這是雙遮因緣跟自然。

  『離合俱非』是「雙遮雙照」;「離」是離開因緣、自然的執取;「合」者「即」也,當下即是因緣、即是自然。所以必須要「非離非即」,一方面離開因緣、自然的執取,一方面在修學過程當中,不妨假借因緣、自然的方便,來開顯真如本性。遠離它的執取叫「雙遮」,假借因緣、自然的方便來開顯是「雙照」。透過「雙遮雙照」才是真正大乘的中道了義無戲論法,才是我們對現前一念心性最完整的了解。

  對於這一念心,到底是什麼相貌?佛陀花了這麼多時間講因緣、自然;有時候講「不是因緣、不是自然」,有時候講「也是因緣、也是自然」。其實我們可以這樣講︰如果你心外求法,那什麼都不對;離開了清淨的本性之外,去追求因緣也錯;追求自然也錯,什麼都錯,那真的是「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如果你已經把心帶回家,這時候說它是因緣、是自然,都變對了。

  比方說,唐朝有一位懷讓禪師去參訪六祖大師;六祖大師看到他,二話不說,直接考他對內心世界的了解,就問說:「你從什麼地方來?」意謂「我們五陰身心世界是從什麼地方來?」懷讓禪師回答說:「說似一物即不中」。六祖大師繼續問︰「還有修證否?」懷讓禪師回答︰「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六祖大師說:「只此染污不得,即是三世諸佛之所護念。」

  其實,懷讓禪師在第一句回答:「說似一物即不中」,就已經道出中道了義的無戲論法─「離言真如」。就是當你回歸本性是離言說相的、不能講話的。但是離言說相,到底有沒有錯認消息,也沒人知道,是唯證方知的。所以六祖大師才繼續問說:有沒有修證呢?有沒有可以修證的過程呢?他說:「修證即不無」,就是講「因緣」的確是可以修證。好比我們剛開始修學,煩惱很重,但是們經過一次一次的「觀照」,誒,煩惱真的慢慢淡薄了─正念加強,那就是修證嘛!心念透過你的觀照,讓你每天都在改變,思想也在改變,這就是「因緣」,真的是「修證即不無」,的確有它的功德相。

  然而「染污即不得」,回歸到一念本體的時候,不管你怎麼修證,清淨的本性完全沒有改變。所以說︰當你回歸到一念心性,你說它是因緣、有斷惡修善的功德,也對!你說它是自然,不管斷惡修善,都是你本具功德的開顯;總之只要你「法法消歸自性」,都對!

  其實因緣跟自然應用是很廣的,日本有一位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有一天去參訪老禪師,跪在老禪師面前說:「請大師開示管理之道」。禪師在開示的時候很少講話,就拿一個杯子給松下,然後就幫他倒茶,倒了以後就請他喝下;茶喝下去之後,又倒了一杯,又請他喝下;又倒了第三杯,又請他喝下。松下也是悟性很高,就說:「謝謝禪師!我知道怎麼管理了。」

  因為杯子本來是空的,無為嘛!倒滿了以後,就是有為;那你喝下,又變成無為。「自然」就是無所為,「因緣」當然是有所為;到底要主動積極有所為、還是要保持默然無所為,這就是要平衡。

  相信做過「執事」的人都知道,我個人也帶過人眾,有些事情是不能處理的,越處理越糟糕。你只有默然,讓時間過去就好了。但是有些事情,你不處理不行!不處理更糟糕。那就需要智慧的判斷,到底是要有所為,保持因緣的造作,還是保持自然的無為。

  基本上來說,大乘佛法在修學過程當中,面對過程要強調「因緣」、要主動積極。你看我們講「凡事盡心盡力」,但是面對結果,態度是保持自然,「成敗交給業力」。所以面對「過程」,跟面對「結果」心態不一樣。「云何應住?云何調伏其心?」其實調伏你的心就是因緣跟自然;一個是空觀,一個假觀,這兩種而已。

  這個地方,其實佛陀已經把調心的方法說出來了。當然,正式的修法是在下一科,但是這一科已經把輪廓說出來了,透過「雙遮、雙照」講到中道的無戲論法。


  這一段把因緣跟自然的觀念,全部作一個總結;也可以說,整個第一大科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思想,到這個地方告一個段落。

第53.首楞嚴經.卷4.答阿難再執因緣起疑問: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