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30

第68.首楞嚴二十五圓通.10畢陵觀身根.11須菩提觀意根.12舍利觀眼識.13普賢觀耳識


  • 餘習觀身根
  • 【參就身覺】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
  • 第一個『雖覺覺痛』,就在我的色身當中,有一個了知的功能,它能夠很清楚的知道疼痛的感受,它跟疼痛是相應的。
  • 第二個『覺清淨心無痛痛覺』,但是又有另外一個了知的功能,這個功能它是安住在清淨心,是沒有感覺疼痛的。
  • 當他內心感到疼痛的時候,觀察那個疼痛的感受,他發覺內心當中有兩種功能︰第一個是能感覺到疼痛的,第二個是沒有感覺到疼痛的。這時候,他就深入思惟,為什麼一個身根當中,有這兩種知覺存在呢?一個是疼痛所能到達的、一個是疼痛所不能到達的;一個是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聲香味觸法,一個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為什麼在我色身當中,這兩個功能都存在呢?就在這個地方產生了疑情,讓他深入的去觀察、探討生命的真相。
  • 他發現兩個感受︰一個是知道疼痛、一個是沒有疼痛;他要找的是「沒有疼痛的是誰?」因為有疼痛表示已經隨相而轉,那個相狀是因緣所生法,他要找的是那個離一切相、沒有疼痛的感覺,到底是誰?就是觀察疼痛所不能到達的那個感受,到底是誰?他順著這個方向觀進去…根身、識心,突然間空亡而不存在了!
  • 他就是「會相入性」,從有感覺的疼痛,進入到沒有感覺的疼痛,最後回歸到一心真如。
  • 這個「空觀」,幾乎所有的調伏煩惱都必須修空觀,但是小乘的空觀跟大乘的空觀,的確有所不同─思考模式有不同,造成不同的結果。
  • 小乘的空觀,古德形容為「滅色取空」,是從無常、無我切入,就是我們的色身會變化、死亡,所以總有一天我會消失,這叫「滅色」;當色法消滅之後,便顯現「空」的真理來。問題是小乘的空觀,是從「作用上」來談空,所以空了以後、出不來;小乘行者一旦從假相的因緣,回歸到偏空涅槃以後,就不出來了;它是屬於單向思考,可以從假相到空性,但是不能從空性又回到假相,所以小乘的教法,沒有「從空出假」這四個字。
  • 看《阿含經》,它的思考模式就是「無常故苦」;為什麼是苦呢?因為我們身心世界是變化的,所以沒有安全感,經常感到憂慮不安,這就是苦嘛!「苦即無我」,為什麼苦呢?表示我不能主宰我的身心,沒有一個人願意讓自己痛苦,但是痛苦就是不斷的出現,表示我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身心;沒有一個自我來控制它,是業力控制的,所以「無常故苦,苦即無我,無我即空。」他是從這個地方切入空性,但是這樣的思考是單向的,所以出不來!
  • 大乘佛法的空叫「緣起性空」,它是緣起無自性,因為「因緣所生法」,所以「我說即是空」,是從「體性上」談空,不是空掉它的作用、相狀,是空它的自體。所以大乘佛法,觀一切法空、又不壞一切假相,是從假入空以後、又從空出假──可以依止假相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依止假相積功累德、求生淨土。
  • 要好好體會「滅色取空」跟「緣起性空」的差別;「滅色取空」是單向思考,「緣起性空」是雙向思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乘經典所講的話,很少講一句的,除非佛陀要對治你,好比經上說「猶如蓮華不著水」,下面一定有一句「亦如日月不住空」,基本上都是「空、有雙照」的。這就是訓練菩薩雙向思考模式,你不能過份喜歡它、但也不能沒有它。
  •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在身根當中,它會產生一種覺了的功能,當它向外攀緣的時候,帶動了根塵識的因緣和合;當它迴光返照的時候,就回歸到清淨本然的覺性,這就是雙向;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輪迴頓息;同樣一個東西,用得好就是解脫,用得不好就傷害你,所以問題不在色身,問題是你的觀照力有沒有現前。
  • 須菩提觀意根....所觀的是「意」,就是「見聞齅嘗覺知」─「知」的功能。
  • 「斯為第一」我們解釋一下。須菩提尊者在觀空的時候,是以「一心」為根本,他這個觀法跟《大乘起信論》非常接近;《大乘起信論》的觀法也是以「一心」為宗,所以叫做「一心真如」,真如就在「一心」中表現出來。其實這個觀法非常好用!就是不管你看到什麼事情,就觀想它是唯心所現;那麼,「思諸法如夢」外境都是一念心所顯現出來,外境是空、先把外境空掉,然後再觀「觀心性無生」,能分別的這一念心,最後也覓之了不可得,「思諸法如夢,觀心性無生。」這個時候第三段,再肯定這一念清淨心,當下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先否定、再肯定。
  • 這只是一個次第的問題。剛開始你要否定,因為我們這一念心,還有很多顛倒,如果你肯定它,那就完了!肯定被它帶著走了。所以大乘佛法是「否定門入,肯定門出。」剛開始先否定心所有的作用,儘管內心釋放出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想法,告訴你自己,這都是假的!不要被它騙了,你打你的妄想、我修我的止觀。就是前面說的『諸相入非,非所非盡』,完全否定;但是否定到最後,還要轉成肯定,回歸到一念心性時,你要重新肯定。
  • 《楞嚴經》的角度,是完全否定。《楞嚴經》主要是講「從假入空」,「從空出假」講得很少,要你把心帶回家;真正肯定「自他不二」的本性,開始「從空出假」,那就要研讀《法華經》、《華嚴經》。
  • 舍利觀眼識
  • 普賢觀耳識
  • 一般我們依止「識」,所依止的是生滅心,好比我們可以在淨律學佛院發心、可以在淨律寺發心,但是到其他地方去,不一定能發起這個心,我們的發心是有時空障礙的。如果要在某一種特殊的因緣下,才能夠發起心,那就不是普賢行了「普賢行」是在空間上沒有障礙、時間上也沒有障礙,當然就必須要依止「不生滅心」;你依止的心,不能是根塵碰撞以後產生的「識」,因為根塵每次的碰撞、產生的識都不一樣;好比你昨天的心情跟今天心情會一樣嗎?當然不一樣!所以你依止這個發心,那就完了,昨天的心已經覓之了不可得!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金剛經》所訶責的,便是生滅心;必須以「不生滅心」為因,進而產生了無窮無盡的妙行。
  • 從《楞嚴經》的啟示當中,建立一個很重要觀念,就是「無住」跟「生心」的觀念;剛開始,你一定要「無住」!智者大師很強調懺悔業障,他說:什麼心態懺悔業障最快?要站在「無住」的角度來懺悔業障,就是一開始就要相信──「本來沒有業障!」為什麼會有業障呢?那是因為後來的一念妄動、根塵的碰撞產生了六識,才有業障!
  • 《楞嚴經》說:「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你修行的角度很重要,本經不贊成站在外境的角度來修學,要站在清淨的角度來懺悔、站在無所求的角度來求、站在無所得的角度來得、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建立一切法。所以《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次第很重要!站在「無住」的角度而發起菩提心。你這個觀念能掌握住,大乘妙法的綱要就掌握住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