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2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根與識


  • 「識」是帶名言,「根」是不帶名言。
  • 「六根」是五俱意識的第一剎那,是一種自性的分別,不帶名言的,所得到的是諸法的相狀。那麼「六識」是五俱意識第二念以後,我們第六意識產生一種名言分別,產生很多的思想
  • 「根」主導了感受,「識」主導了思想。

(總標識性)『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
       汝今徧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
       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
       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

  首先我們把「根」跟「識」的關係說明一下,「六根」是五俱意識的第一剎那,是一種自性的分別,不帶名言的,所得到的是諸法的相狀。那麼「六識」是五俱意識第二念以後,我們第六意識產生一種名言分別,產生很多的思想;你看到這朵花很漂亮,就對花開始產生很多的名言妄想。這就是所謂的「計度分別」。「識」是帶名言,「根」是不帶名言。

  我們先看六識的「體性」;說:『阿難!識性無源』,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識,它的體性是沒有根源的──來無所從,去無所止。「沒有根源」的意思,簡單講就是「徧滿」的意思──它是周徧法界,沒有固定的處所。但是必須假借六種的「根」跟六種的「塵」,就是六根去攀緣六塵相互作用,這當中才創造了「六識」的了別出來,它的作用是這樣的。

  這以下就詳細說明。比方說:『汝今徧觀此會聖眾』,你在這個楞嚴法會當中,用你的眼睛普遍的觀察所有參加法會的聖眾;「徧觀」是講「能見的根」,「此會聖眾」是「所見之塵」,那麼根、塵的作用,就產生了一種效果。『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剛開始依止眼根、循著次第一一地觀察,就在我們眼睛的範圍內觀察:我們看到很多的聖眾,這些聖眾就好像鏡子所顯現的一種影像,我們只能夠對這些影像有所「了知」,卻不能產生一種「名言」的分別。不能產生名言分別,就不能帶動名言,也就不能帶動種種的思想,只能了知它的形相。


  然後慢慢的『汝識於中,次第標指』,等到根、塵的作用、第二剎那之後,就帶動了六識的產生。這個六識就能夠對所觀境一一的明白指出:喔!這是文殊菩薩!這是富樓那尊者!這是目犍連尊者!這是須菩提尊者!這是舍利弗尊者…就能夠把這些影像加上很多的名稱,而去思惟它的功德──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等等,這種思惟的功能就是六識;而只是取它的相狀,是六根。這地方把「根」跟「識」先分清楚。

第42.首楞嚴經卷3.續明藏性即“根”大性.明藏性即“識”大性。



  也就是說:我們的內心狀態有兩種差別:一個是「六根」,好比我們眼睛看到一個東西、產生一個感受-快樂的感受或是痛苦的感受。這個感受傳給了第六意識,就產生很多的分別、想法。所以根跟識,「根」主導了感受,「識」主導了思想。

第43.首楞嚴經.卷3.續明藏性即識大性, 大眾圓悟 常住不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