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16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四)。靜深不動。

(初成調伏)『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
       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
(終成斷除)『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
       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  所謂「靜深不動」就是「觀行力深」,遇到什麼事情,先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不被五陰的作用所迷惑,開始照了生命的根源;不迷、不取、不動;那麼久了以後『沙土自沉』,污濁的泥沙,自然慢慢沉澱下來。
  • 前面講「依止不生滅心來旋轉虛妄」,下手處就是這四個字「靜深不動」。這個我們之前也講過很多次。《楞嚴經》不強調「斷」煩惱,因為煩惱是五陰生起的,而五陰的本性就是清淨本性;你把五陰斷了,清淨本性也落入斷滅。所以才說「靜深不動」。這個譬喻很妙!一個污濁的水,佛陀沒有說加上什麼清潔劑的,不動就好。剛開始就是「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先求不動,再求隨緣,這個很重要。


  這一段包括了「調伏煩惱」跟「斷除煩惱」兩件事情;我們先看「調伏」:『如澄濁水』,比方說我們現在有一盆很污濁的水,從上到下,有五層的污濁,應該怎麼辦?我們要把它澄清一下;這污濁水不能用,喝也不行、洗也不行,對不對?怎麼讓它澄清呢?『貯於靜器』;這個水不要一天到晚去動它,先找到一個安定的容器,把這污濁的水放下去;放久了以後『靜深不動』,就是寂靜的力量強了以後,水就不動了。

  蕅益大師說:所謂「靜深不動」就是「觀行力深」,遇到什麼事情,先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不被五陰的作用所迷惑,開始照了生命的根源;不迷、不取、不動;那麼久了以後『沙土自沉』,污濁的泥沙,自然慢慢沉澱下來。

  這地方,蕅益大師說:圓伏五住的煩惱,煩惱伏住了不動,這時候沙土沉澱,『清水現前』,清淨的水現前,這是指「二空真理」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這就叫做伏住了整個客塵煩惱。蕅益大師又說:這客塵煩惱包括了「斷除界內的見思」,也包括「伏住界外的無明」,階位在圓教的十信滿心,叫做「調伏煩惱」。剛開始是先調伏。

  看第二段:接下來『去泥純水』;透過「不迷不取不動」,泥土沉澱下來了以後,接下來把下面的污泥拿掉,這時候名為「永斷根本無明」。這個純水再怎麼動都沒關係了!從圓教初住,乃至於到妙覺的佛果,都叫做永斷根本無明。

  這時候,他的身心世界是什麼相貌呢?佛陀講以下兩個相貌︰
  第一個︰『明相精純』,因為泥土拿掉了,水怎麼攪動都可以;這時候所依止的是法性的五陰身心,內心充滿了清淨光明─自受用,叫做「明相精純」。

  第二個︰他受用呢?『一切變現』;這個菩薩,依自己的種種大悲願心,變現十法界一切五陰身心,「千江有水千江月」,到衆生的世界,去度化衆生。

  總之,不論「自受用身」或是「他受用身」,『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不再被五陰煩惱所干擾,所作所為都合乎「常樂我淨」的涅槃四種功德。

  這個譬喻就很清楚了,前面講「依止不生滅心來旋轉虛妄」,下手處就是這四個字「靜深不動」。這個我們之前也講過很多次。《楞嚴經》不強調「斷」煩惱,因為煩惱是五陰生起的,而五陰的本性就是清淨本性;你把五陰斷了,清淨本性也落入斷滅。所以才說「靜深不動」。這個譬喻很妙!一個污濁的水,佛陀沒有說加上什麼清潔劑的,不動就好。剛開始就是「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先求不動,再求隨緣,這個很重要。你看一個初學者,有很多理想,要做這、做那;祖師大德是不同意的,應該先讓這個水,靜深不動,能夠「念念照常理」安住不動,讓整個五陰的煩惱相,先沉澱下來。


  這裡,等於把修行的依止處,所謂的「依不生滅心,為本修因」,找到了以後,在此住下來,然後安住不動。這是修「首楞嚴王三昧」的第一個重點。

第56.首楞嚴經.卷4. 開示圓通本根:第二義者應審詳煩惱根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