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11

大乘起信論28-01(夢參老法師2003普壽寺)


大乘起信論28-01(夢參老法師2003普壽寺)

這個因緣是特殊的,以前沒有講這個,冬季來跟大家解說。我們一般的規矩是夏天學習,冬天修行。本來我們最初時候是設計的組織一般研究生,來屋子裡頭大家互相討論的。如瑞法師說跟大家都結個緣,那就結個緣吧!因為大乘起信論上回沒有講,講了一點點,現在再跟大家解說一下就是了。
一切法都是因緣生的,這回我們冬季在這來跟大家共同學習,這是特殊因緣。什麼特殊因緣呢?我最初跟我們那些個一般的道友們、弟子們講,我說我現在快九十歲了,我不再解說了、不再講了,因此我才回到山裡頭來。回到山裡頭來想不解說,好像這個因緣注定似的,現在又再說了。解說的目的是要去做,做要去行,行我們才能得到;光說是不行的,得不到的。因為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是眾業所感,災難重重。現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大概有六十億人口,這六十億人口有好多信佛的呢?百分之一都沒有。即使是信佛的,信信而已。如果斷煩惱求解脫的,篩檢下來很少很少。我走了很多國,也到了很多地區,也見了很多的佛弟子,四眾弟子都有在家、出家,能夠安心求解脫的、想斷煩惱的少之又少,非常少。咱們不說求解脫、求證果,就求一個能夠有信心,真正一個清淨信心都很不容易。前一下我們有兩批道友,我們去拜懺,一共是二十天吧!那就是行,行的目的也是求解脫。但是我們還沒有那麼高的境界,僅僅是求學習信心。我們學的是占察善惡業報經,拜的是占察懺,也想得到個清淨信。堅淨信菩薩說到了末法時代了,就是我們這個時代,能有個堅淨的清淨信心都很不容易了;還不說行了,還求解脫,這是少之又少。
我們現在講大乘起信論;上次沒有講完,講一點點;也是信心。沒有怎麼辦?學一學吧!學一學生起信心。信了之後才能解,我們這個學就是解,解而後去做就是行,行而後就能夠證得了。因此我們學的大乘起信論,就是討論我們怎麼樣能生起信心;但是這個信心不是一般的,是清淨的。我們不在文字上去解,我們從它的義理所教導我們的,怎麼樣我們能堅固大乘的信心,也算是我們對占察善惡業報經堅淨信的繼續吧!僅僅是起信而已。或者有的同學會起這樣懷疑了,現在我們都剃髮都做了比丘僧了、比丘尼僧了,還沒有信心嗎?但是我們自己所認為的我們有信心,那你對照一下吧!上回我們有一班同學去學那個占察善惡業報經,堅淨信菩薩請問地藏菩薩,在這個末法的時候,怎麼樣能夠堅定我們的信心,達到清淨信。信是一切的根本。
現在我們這部論,它是宗經論。有釋經論,依著經上解釋,註個註解,那叫釋經論。它這個是宗經論,宗一百部大乘經典,不是宗著哪一部經,就把佛所說的大乘的教義總結起來,能夠生起信心。因為在這個論我學的時候,我開始初學的時候,慈老法師講的時候,他先講懸談,因為那時候我們是學過華嚴經了。他懸談的意義,那個同學都學過好多年了,能夠理解。現在我們這同學有些初學的,沒辦法理解它,我們懸談部分留到我們論講完,再回來說懸談。懸談就是總結這個論的大義,還沒到論文之中,沒討論呢!先把它談一下,總結一下。因為起頭這部分以前已經講過了,所以現在我們不按懸談的意思講了,我們就直接講這個論的論文。
事先跟大家說一下,這部論在我們清末、民國初年的時候,有好多的學者說大乘起信論是偽造的,不是馬鳴菩薩造的。這一部分的學者是根據從日本傳來的,講考據的。考據,就是依著歷史來研究,研究在印度是不是有這部論?可是考據不出來。我在中國佛學院的時候,印度專門的一個學者到我們中國來訪問,我們曾經在宗教研究所跟他共同研究過。我曾經這樣問他,印度的馬鳴菩薩有六個,究竟是什麼時代,哪一個馬鳴菩薩造的這個論?他說印度的歷史是不可考據的。他是印度人,他都不知道。不可考據,就是他沒辦法分辨。
我的思想是這樣認識的,不管是他們說的偽造的也好,是我們中國的大德們編的也好,要能夠編出這麼一部起信論來,我也把他當成大菩薩,當諸佛的化身看待。我們看論裡的內容所說的,跟我們所讀的華嚴、法華、圓覺、方等這些諸經,是不是相吻合的?它的意義相吻合,那我們就遵照去學、就遵照去行。不論誰說的,如果他跟佛所說的諸經不合,就是他多有學問、多有名望也不行。那是違背佛教,就是邪知邪見,我們就不跟他學。懂得這個意思了,假使有人跟你們說大乘起信論是偽造的,你們不要去學它。但是據我所知,我上一代的老法師講大乘起信論的非常之多。我上一代的上一代,月霞老法師、諦閑老法師、太虛老法師、八指頭陀都在講大乘起信論。這是後來梁啟超民國初年在日本,還有南京支那內學院說六經十一論,大乘起信論是一部,他說都是偽造的。這個我跟大家說的意思,如果聽到有這種論,有這種論壇談論,你不要去管他,你學你的,他的觀點是他的觀點。那些是不去行的,只是做學問的。這是辨別是非的,大家應當知道,知道這麼個含義就行了。
【大乘起信論】
我們開始來學習這個大乘起信論,先解釋解釋這個大乘起信論吧!大是指著法說的,乘是比喻的意思,是喻。大是法,乘是喻。喻是因為在這法上你不容易進入,講個比喻你就容易明白了。這個大與大乘經典的大,那個大是一樣的意思,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大是一樣的意思,它是約法說的。大是法,乘是顯示。這個大跟小是相對的,大是對著小的,說大法,說小法。小法是了自己的了生死,求自己的解脫,不管別人。我們經常說的一個人光為他自己,那就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的瓦上霜,這就是小。像我們不但掃我們自己的院子,我們還要把馬路打掃一下,那這是大了。小車,大車。一列火車拉了一千多人,那就大;一部汽車才能坐幾個人,這就是小。
乘是運載的意思,用大法來運載,運載你成佛。其實這個大是指著我們心說的,說我們這個心,不是我們現前這個妄心,是指那個真心說的,也指著法界心。在華嚴經講這個大是指著一心,這個心就是體,這個體裡頭具足相、具足用,這就是起信論所講的一心二門三大,就是體相用。體是說我們跟諸佛所具足的法身,那個相如果我們拿三德來分就是般若德,用就是解脫德。舉一個大字就具足了般若、解脫,三德就在一心。因為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面講,他這個起信論宗著大方廣佛華嚴經,宗百部大乘,就是華嚴、般若、法華、圓覺都具足的。論,把諸經的意義用這論來把它說明。
論這個的意思就是要我們相信,起信嘛!相信什麼呢?相信我們自己與佛無二無別,認為依著大乘能生起我們的信心,生起我們的信心來了,我們有這個信心了,才能夠去學、行。如果你沒這個信心,你怎麼能學呢?不能起學的作用。論就是討論一下,討論一下怎麼能夠使我們生起這個信心,使我們這個心能夠堅信不移的信一切諸佛所說的大乘經的義理,相信這個義理。
我們簡單說吧!要相信你自己是佛。要有這個信心了,相信佛是悟得的成就了究竟成就的佛,我們是沒有成就的,那我們就開始也要成就。這個成就的與沒成就的有什麼區別呢?我們現在煩惱很多,自己不能解脫,自己沒有智慧,在一切的世間相,在四法界,你是迷迷糊糊的,你不能瞭解它。你不能瞭解它,就被它所迷了。迷了,你做什麼事做的都不能如理。假使你要明白了,你所做的事就跟理相合,就是你那個用跟你那個體是相合的。我們沒有這種智慧,就是不相合。不相合,我們的妄心所住的,對著妄心,對著妄境,妄心對著妄境,你就不能解脫了,為世事所迷。因此我們一定要相信佛所說的一切的大乘教義,相信我們自己的自心,自心是佛,自心作佛,僅起這麼一個信心而已。因為現在我們沒有這個信心,就是這個信心沒有。你連信都不信,你怎麼能去解呢?不信、不解,你又怎麼能去行呢?你不去做,你又怎麼能去證呢?你不去證,你怎麼能夠才把這一切煩惱斷除呢?你解脫不了煩惱。
【馬鳴菩薩造】
馬鳴菩薩在印度那個時代,佛滅後大概是六百多年時間,那個時候已經對大乘的教義信者很少,幾乎沒有。因此馬鳴菩薩才造這個論。但是我剛才說過了,六個馬鳴。六個馬鳴是不是每個馬鳴都有像造論這位馬鳴菩薩這個功德呢?那是沒有的。但是從這可以辨別了六個馬鳴菩薩,有一個馬鳴菩薩他的事跡,他行菩薩道所得的得到的成就。而且造論這位馬鳴菩薩的歷史,他的過程當中,他在出生的時候,一切馬馬鳴,馬都吼。在他降生時候,馬都悲鳴不已。因為有這種的現象,國王就請他去登堂說法。國王請他說法的時候,特別的把那些馬餓著,不給牠草料吃,餓牠七天。在馬鳴菩薩說法的時候,就把草料給那些馬準備起。那些個馬都不吃,也不飲水,也不吃草,這些馬都來聽馬鳴菩薩說法。在牠聞法的時候,發出一種悲哀的聲音,鳴叫!造論這位馬鳴菩薩他有這種的聖跡。在印度馬鳴菩薩歷史傳裡頭說著,他現的是八地菩薩的地位,不動地的地位。而說馬鳴菩薩是過去的古佛,叫大光明佛。這位馬鳴菩薩是這麼樣一個降生在印度時候,有這些因緣。因此我們要相信這位菩薩所造的論,能夠使我們除掉疑惑,能夠使我們產生對大乘的信仰,能夠生起信心。這是造論的菩薩。
【梁西印度三藏法師真諦譯】
翻譯這部論的菩薩是三藏法師真諦翻譯的,那是在梁朝的時代,就是梁武帝,大家都熟悉,做梁皇寶懺那個。梁皇寶懺不是梁武帝造的,是梁武帝那個時候,是寶誌公造的,寶誌大師造的,梁武帝的師父。翻譯的把大乘起信論用印度的文字翻譯成我們中國的文字,是真諦法師造的。三藏法師就是經律論都通的,他所造的這部論。
以下造論的時候,這就是論文了,馬鳴菩薩他在造論之初,先歸依三寶。就像我們做任何的佛事,上殿、過堂,你的一舉一動,我們每位道友應當念念的要歸敬三寶。當然大菩薩他那個智慧大,他所讚歎的言辭,稱頌佛的功德,稱頌法的功德,稱頌三寶的功德,讚歎就深入了。我們可以隨我們自己所學,你在任何時任何處,或者你誦經的時候、吃飯的時候、行住坐臥的時候,你都可以讚歎三寶。在西藏的教義裡頭,他無論做任何事情,前頭一定要讚歎三寶。念什麼經,他先念三寶頌。咱們在任何時任何處,只要你念經、禮佛、拜懺、嚮往法的時候,一定要歸依三寶,這是一切法的根本。馬鳴菩薩要造論,先要歸依三寶。這些偈頌是讚歎三寶的偈頌。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就像我們現在拜懺的時候,要至誠懇切的。我們那懺文拜懺的時候,觀想的偈頌是這樣子的,每個菩薩他讚歎的,都以他的智慧來讚歎。我們自己的拜懺呢?或者是禮佛呢?或者你做任何事呢?你用你的智慧讚歎。如果你不會,就學學菩薩的讚歎、念念他們的讚歎也可以。最好你自己,你心所想到的、所能做到的,那你自己讚歎都可以。
馬鳴菩薩造論之前,歸命盡十方一切的佛。這個偈頌就是歸依一切佛。第二個偈頌,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就是歸依的法。他本身他就示現的僧,菩薩僧。歸命,就把我們的身命;身命包括身口意,身體在禮拜,口裡在稱頌,意裡作觀想;把自己的身命三業都歸依給佛法僧三寶。命者可以分兩種,一種是現身的身命,一種是法身的慧命,就這法身的慧命跟三寶同一體性。因為現在我們迷了,迷了就不通了,不通了就把我們的身命(也就是慧命的意思)歸投給三寶。最勝業遍知,這都是讚歎佛的。色無礙自在,諸佛是在一切所有的色相而自在的。現在我們是捨掉我們這個識,捨掉識心的身命,禮佛法三寶的,這叫歸命。歸命,不是一方、一處、一尊佛,盡十方,也就是遍法界的意思,盡十方,遍法界。同時我們這個命跟三寶法身的慧命同一個體性,就性體來說,與三寶是同一體性的。因為現在我們在迷,在迷似乎著不通了,在我們性體上是通的。所謂通者就是跟三寶合為一體。現在我們的這個身命,一個是識,一個是出入的氣息,就是你的呼吸;沒呼吸,你就死亡了。三者煖,身體的煖。這合起來,就是識、息、煖三者合起來就叫命。今呢?現在我捨掉的識心的這個命,歸依三寶的那個,佛法僧三寶的慧命,諸佛都是慧命。
「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這是讚歎佛的意業。佛的意業能識得一切眾生的心,也能識得一切眾生的業果因緣。佛在色身上是無礙的,能夠化現千百億,而且就佛自身的色身說,他是通體無礙的,是光明體的。隨眾生的業緣,佛示現大的化身、小的化身,無窮無盡的化身。在救生的事業上頭,他是自在無礙的。佛救世的時候,佛都要說法了,說法是佛的口業無礙,說法救世,不說他不明。因此說佛是大悲的作用所起的三業,是無礙的,是自在的。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等。】
彼身是指著佛的法、報、化,或者指著佛的身、口、意化身。身體相是指著法報二身說的,法身是無相的,法身無相。他體是法身,法身無相。化身是虛幻的,報身也是福德相。功德藏,佛的報身就是功德藏身,它含藏在裡頭,好多的無漏性功德。佛的體是稱性之體,是真如,真如像海一樣的;海是比方的意思。無量功德藏是佛利生的事業,這叫如來藏心。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一心三大。如實修行等,不是指著佛說的了,這是僧寶,一切大菩薩,見了稱性的登地的以上的,證得法身的這些大菩薩。這兩個偈頌就是讚歎三寶的功德。先是讚歎、恭敬、禮敬三寶,完了就說我造論的意思,為什麼要造大乘起信論呢?
【為欲令眾生,捨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為了令一切眾生他對於法性的理性體性懷疑,讓他們捨去那個懷疑,得到清淨信,不要去執著。凡是所有的執著都是邪知邪見,把那一切執著捨掉,把它除去,能生起那個清淨的大乘信心。這樣使佛法、佛的種子相續不斷,就是佛種不斷故。這個偈頌就是為什麼要造這個論,就為了這個目的,為了讓一切眾生捨除去邪知邪見,起個大乘的清淨的真正的信心。因為這樣子佛種才能不斷。這是歸敬三寶,說出來造論的意思了。
【論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
為什麼要說大乘起信論?因為令眾生得益,讓一切眾生得到好處。有法,有什麼法呢?論裡頭論文所說的一心二門三大,你本來具有的,人人本具有的,十法界平等平等都具有的,而在眾生迷而不知。因為你還不知道,為什麼?迷了。若是能夠聽到我所說的論,馬鳴菩薩說若能聽到我所造的論,他能起到信心。因此我才說這個起信論,讓一切眾生能夠在這大乘法上起個信根。摩訶衍,就是大的意思,在大乘法上能起個信心。信什麼呢?信你自己本具有的大。如果你有這個信心了,就是你建立了始覺智,開始覺悟。信就是根,信久了就叫力。咱們講五根五力,信是根,信久了產生一種力量。什麼力量呢?能夠除一切邪知,依著正道的修行。「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就生這個信。(以上文字依夢老法音自行整理,仰請參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