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11

大乘起信論28-11(夢參老法師2003普壽寺)

大乘起信論28-11(夢參老法師2003普壽寺)

下頭要講生滅門了。
【所言不覺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
咱們前頭總說生滅門中,總說的時候講生滅門、真如門。總說的生滅門裡頭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和合識,和合識就是什麼跟什麼和合了呢?不覺跟覺,有覺跟不覺兩種義,這叫阿賴耶識。什麼叫覺義?前頭約淨法明心的生滅。前頭講過淨法明你這個心生起的生滅,那是約淨法講。現在約染法來講,染法講明你這個心的生滅。依著淨法講叫覺義,依著染法講叫不覺義。覺義的講完了,現在依著不覺義來講。
所言不覺者,什麼叫不覺?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就說那個根本不覺開始的時候。開始的時候,不能夠如實的知道真如法就是一。一者就是無,無者是不動。一念不覺而生妄動。一動了,動則生變。一變了,就有念。一念不覺,就是念頭起了,起了念頭。用很粗淺的講,咱們在這靜坐的時候,忽然想起來我那個什麼事沒辦好,馬上起來了就去做那個事,就動了。這一動可就不清淨了,不動則已,一動就不停,一動它就不停歇了。心起而有念,這個念沒有自己的體相,這個念沒有體相。這個叫因覺成迷,一念妄動開始迷了,僅僅是開始迷了。但是這個還沒有離開本覺。不覺是依著本覺起的,它不如實知真如一法,不覺心起了。雖然起了,這個妄念是因著覺而成的而才迷了,因覺成迷了。但是還不離本覺。念無自相,念沒有形相,不離本覺,就是還不離開本覺的體。
過去有這麼句俗話吧!「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每天跟著佛一起就睡覺了,早晨起來也跟著佛一齊起來了。「但認五陰身,不認本覺體」,就是光知道這個五陰的色身,本覺的體就不知道了。從此就迷了,這一迷就不停歇了,一直到現在。咱們都是這樣子。這個很有意思的,你經常觀這四句話。「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但認五陰身,不認本覺體」。佛是本覺,光認識到了妄,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不覺心起。
咱們入信位的時候,說信的時候,所以古人說「不怕念起」,你不能制止你念不起;「但怕覺遲」,你覺悟快點,一起就知道妄,別讓它相續,別讓它發展。這僅僅光起個念,這是等覺菩薩了,十地以上菩薩了,斷這最後的微細無明,就這一念。那現在呢?愈染愈劣,愈染愈糟糕,就墮落深處了。
【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
就像迷人似的,舉例子,迷人,就是迷糊了。到了五臺山,哪是東臺、哪是北臺、哪是南臺、哪是西臺?東西南北都找不到方向了,這個是就講這個的。迷人迷了方向了,不知道東西南北了。因為有了東西南北,他辨別不清楚才叫迷了。如果沒有東西南北,哪還有個迷可說呢!東西南北誰定的?從什麼時候定的?怎麼定的?有東西南北嗎?這需要參的。咱們天天都過東邊、西邊、南邊、北邊,這迷方。事實上有沒有沒東西南北,問題在這。執著這是東方,執著東方。我們站在西邊上,才知道這是東方。站在東邊上往東看,還有個東方,東方還有東方。東方還有東方,西方還有西方。
例如咱們念阿彌陀佛,生極樂世界。一個老修行問一個念佛者,說:你要生西方極樂世界,哪個西方極樂世界?念佛者說:西邊的極樂世界。他說釋迦牟尼佛說的,念一聲佛等於念無量聲佛。一個西方佛就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站在現在的西方極樂世界,再往西邊看,還有西方無量世界,還有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上回講那個故事,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那就有同名同號的西方極樂世界。那一直往西方走吧!永遠不盡的都是西方極樂世界還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還有阿彌陀佛,無窮無盡的。
方無定方,法無定體。因為有了方向才迷了,若沒有方呢?根本就沒有方呢?就沒有迷了。這形容什麼呢?無明它本來不離開本覺,這個道理很難得理解,所以假喻來比方,拿這方來比方。如人迷了方向,迷了。原有的東西南北方位子他迷了,搞不清楚了,認東為西,或者拿南邊當北邊去了。原來就沒有東西南北,那還有什麼迷可說呢!這是形容詞。
【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
因為眾生也是這樣,依了覺才說迷了。若離開覺性呢?離開覺了,還有什麼不覺?離開了本覺的眾生,就像迷方的人說,依著覺才迷了,依著方才迷了。因為不認本覺。若還依本覺呢?還回來,迷呢?迷就破了。相對的,有覺才有不覺。根本就沒個覺,不覺也沒有了。眾生也是這樣子,依覺故迷。若離開覺性,就沒有不覺了。迷了本覺的眾生,就像迷了方向的人說的一樣,依著覺故迷了,他不認得本覺了。若還回來,還依本覺呢?他就不迷了。若我們離開方向,還有什麼東西南北方呢?沒有這些方向。
【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相對法,這個意義很多,這只是標題。所以以下就要講九相了,先把覺跟不覺弄清楚。現在大家要是能把起信論先自己讀一遍、看一遍,從頭到尾看一遍,完了你再來聽就容易一些。若能夠念上兩三遍,心裡有個底子,完了再來聽課,你很容易理解的。但是這個必須得跟你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明白跟不明白,咱們懂吧!覺跟不覺有時還弄不清楚,說的名詞太多了,但是明白、不明白你該懂。法堂在哪點位置,你的寢室在哪點位置,你應該知道吧?這個你懂,這跟那個意思是一樣的,你別把它想得太深了。你從最淺處,你生活之中體會。咱們有病了,失掉正常了,你連離開你那個寢室到法堂去往那邊走,你都不知道了。我這麼說可能大家不相信,沒有一個說我在寢室出來,在那個院到法堂,到哪去我還不知道?腦殼昏了,等你有病的時候才知道,就糊里糊塗了,就不知道了,發高燒燒得什麼都不知道了,那叫病態。咱們也如是,咱們現在都是病態,害什麼病呢?這大家都能會答了,不說了。
【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
因為不覺妄心動,所以離開真覺了。妄心一動,就叫不覺。不覺生了,真覺就隱了。隱到什麼地方了?隱到不覺的心中了。這種只是因,是不覺的因。得遇諸佛說真覺之法,這個真覺之法就給這個做緣了。兩種因緣和合,從不覺再顯本覺。不覺怎麼生起的,現在是講不覺的生起。不覺的生起有三種相,這三種相都跟不覺相應不離。
【云何為三?】
哪三種相呢?云何為三,徵啟的意思。這前頭都是標題。標題完了,以下再一個一個的加以解釋。
【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
這三種,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這叫業相,無明業相。不覺是對著覺說的,覺就不動,動則不覺。不動沒有苦,動就有苦了,果不離因故。假使說你現在在這個普壽寺不動,就是不離開不走,清清淨淨的,一天生活起居有一定的規律,誦經、念佛、聽課都有一定規律。但是你一動,這些全沒有了。動則有苦,趕車,找地方住,到個生地方作客,你就不安定了。很簡單,這個該懂了。動則有苦。不動就不叫業,一動就叫業。一動就無明,無明叫業相。因為不覺心動了,動了就是個業因,一動就業因。有了因,一定有苦果,所以說名叫業。業是造作義,這個最初開始的時候,造作的非常輕微,只是動。所以由動而後才產生變易生死、分段生死,再返染還淨,這要經過無量劫了,這一動要經過無量劫。動是對著不動說的,業是對著無業說的,對著淨說的。動則有苦,果不離因,這就開始這個業相,他動就不停止了。拿這個例子說,你這一動,到外邊另找地方住,到這住不相應,完了又跑到那地方不相應。你再想找一個比普壽寺更好的地方,沒有。就動吧!就到處找吧!這一找,愈找愈苦,愈找愈苦,就是愈動愈麤。這是細相。
【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
這一動就起了分別了,就有能見所見,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前頭說動必有苦,這個苦還沒結果,必須先有因,因才能結果。它動就不停了,這就產生有一個能見,有能見就要有所見。動就是能見,不動則無見。這就是咱們說的業相的轉相,能見相就是轉相。因為業而起了轉,轉能起個見,就是起了個見相,故曰依動故能見。反過來說不動,不動就無見。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
見要產生分別。能見是動的思想的妄念,那它要見境界。所以第三者就叫境界相,有了見相就產生所見的境界。但是這個能見的境界是妄現的,沒有真實的。若離了見呢?離了見,境界相也沒有了。業、轉、現,就現境界相,妄現這個現相。這三相叫三細相。雖然不覺,還沒離開本覺,所以叫細相。
【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
因為有境界的緣了,愈變愈麤。因為有境界緣的緣故,無明就給這個境界的緣作因了,境界就是緣這個無明的因,因緣和合,又生出六種相。這都是標題,下頭才解釋。
【云何為六?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
云何為六?一者智相。簡略說什麼叫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一起分別有愛好了。有愛必有憎,憎就是不愛,就產生了愛與不愛。這個境界我喜歡,這個境界我不喜歡;喜歡的就愛,不喜歡的憎嫌,就想捨棄。這都是沒有實體的,幻化的境界。依於第三的境界相現相,就是現境界相,這就產生了十界的依正二報,虛妄的妄想心,就叫智相。這個智相,叫智相,不是真智,把這個虛幻不實的而起執著計度。所以就起計度了、就起分別了,違背他的思想不如意的,他就憎惡;順著他思想情感相應的,他就喜愛。那就有憎愛了。
【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
而且依著智相,這種憎愛的心,相續不斷的這個心相,就叫相續相。二者相續相,六麤的相續相,生起苦和樂,樂的就喜歡,苦就生厭離,就有這種感覺的心情了。所以念頭妄念相續不斷的。
【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
在這個妄境界相中執取了,依著相續而產生執著取捨,緣念這個境界相,住持苦樂的境界,這心起執著,愛者就喜歡留戀,不愛者就憎嫌,想脫離。這個就叫執取,執著取捨。
【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
因為執著取捨了,他就標個標籤,就像標個名號,這叫計名字相。依於前頭的妄執,妄想的執著,分別這個假名的言相。假名言相,這後頭要詳細講的,這前頭都是標題,這裡不詳細說。
【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
因此就對外頭的境界,在這外頭境界就起執著取捨,分別假名的言相。想辦法好的就想得到,不好的就想捨離,那就起業了,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的業。三細相不說,說六麤相的前四種,皆屬惑。惑,指思想上的問題,不是行為。還沒有行為呢!只是意念當中起的惑。但是起業就不同了,起業就叫真正的造作義了,起業就造了。好的得不到,就想辦法得到,得到就造業了。尋名取著,造種種的業。造業我們不要講了,誰都會造。我們現在都在造業當中,看你造的什麼業。
【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
你一造業,業就把你繫縛住,你想跑也跑不脫了,叫業繫苦。依著你造業的因,你一定隨著你的造業要受苦果,一受苦果可就不自在了。假使說翻回來,你要觀照認識到,不造業了;不造業了,業就繫縛不住你了。你不造業了,它怎麼繫縛住你了呢!
【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
這一切的染法,這是順標題大致說一下,這就是由一念不覺妄動而生起了無明,無明生起了這些染法。那就知道無明是根本,業、轉、現、智取、相續、執取、記名字、起業、業繫苦這叫枝末。枝末沒離開無明,所以叫枝末無明。這個枝末的無明是從你根本無明而生起的,你若想除枝末無明,必須得斷除根本。
【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這總說了,這一切的染法皆是不覺相故。咱們前頭講覺,始覺。你不覺了,不覺產生始覺,開始覺悟了。始覺完了就是相似、分證、究竟。這個上來所說的,這叫一切染法。不覺什麼樣子?不覺就是這個樣子,業、轉、現、智、相續、起業、業繫苦,就是這些個染法,這都是不覺的相。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云何為二?一者同相,二者異相。】
把前頭的覺相跟這個不覺的相,這兩種相把它總說,覺與不覺總和起來有二種相。哪兩種相呢?一者同相,二者異相。我們在生滅門中,前頭講一心二門,真如門是無言了,生滅門講釋這個生滅心。生滅心有兩種,一種淨心的生滅,就是始覺跟本覺;本覺不覺,不覺產生始覺,始覺就是染心的生滅。在這個生滅門裡頭講,要辨別什麼是覺與不覺的相同的意義。就它的本體上來說,有同義,同於本覺;還有異義,異相,就是不同於本覺。染不同淨,淨也決不是染,這就是不同。染即是淨,淨即是染,就是同,同一個本覺。這分別來解釋,一層一層的。就像我們看那個剝大蒜的或者剝菜蔬,剝它皮,有粗皮,有細皮,一層一層剝,完了才到它心裡頭。這跟那個意思是相同的。把從淨到染,從本覺產生不覺,不覺又產生始覺,始覺到相似覺,相似覺到分證覺,分證覺到究竟覺。究竟覺了,還回來不?成了佛了,以後還染不染了?不會再的,不會再染了。
以我們現在大家說發心,發菩提心說的太高深一點,就說我們發了善心所了、發了淨心所,發了心,或是受三歸,乃至更發大心;所謂大心就是依佛教導而出家,落髮,受三歸五戒,乃至受比丘尼十戒;受比丘尼戒、比丘戒,一步一步的。這是從染返淨到了走,現在我們走到什麼地位了呢?在信,信心當中。信心所還沒有完全成就,我們現在在這個位子上。我們把它增到信心滿心了,成就我們這個信心了,我們再不造惡了。成就信心的惡止善行,就是止惡行善了。
但是這個善裡頭有很多的差別,好比你們學比丘尼戒,乃至於五戒,五戒就有很多的差別。五戒根本的義是相同的,但是你把這五戒貫穿到沙彌十戒裡的五戒,乃至比丘、比丘尼的五戒,它要求你的更高,這就叫次第。這個次第也是把你這個染污的業停止,淨業的增長,逐步逐步往前增長。如果我們信心堅定了,相信本覺的義。這個信心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佛,自己本俱的有佛性,那是我們的本體,把它講到自己身上。依著我們這個本體,我們能還復了,把這個染污把它洗刷乾淨,恢復了我們本覺的清淨妙明真心。
如果你信位堅定了,相信自己,相信這過程確實如是。那你在修行當中,就修行這個信心要經過相當的時間。但是有速有慢。我們這一班同學的,看來我們大家都在普壽寺住,穿衣、吃飯、規矩好像是一樣一樣平等平等的,每個人的心理狀態不平等了。就這個信說是十個位子,那太多了,次第太多了。等到達到十信滿心,登了初住了,那你恢復這個淨業才真正的上了正軌的軌道。軌生物解,任持自性,你才能夠隨著你的性走。為什麼?他相似覺悟了。相似覺還不行、還不踏實,但是他不退了,初住不退了。這個時候發菩提心,他確實厭離世間。厭離世間,不捨離世間,這就是大悲心了。同時有智慧,有般若的智慧指導自己大悲心去行佛道的事業。他逐步逐步的從相似覺到分證覺。所以在覺和不覺之間的這個差別,從時間上來說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有時更長一點,有速有慢,迷的也有深有淺,各各不同。
【言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
這裡頭要講覺跟不覺的兩種相,哪兩種相呢?一種同相,一種異相。講同相,他做個比喻,譬如種種瓦器都是微塵,都是泥巴。泥巴是微塵所形成的,它的體性就是微塵。但是我剛才沒拿這微塵做比喻,就拿我們在普壽寺住著我們這幫道友們來比,看著我們大家都一樣,同相。我們腦殼一剃,走在一起,分別不出來是男是女。老了可以分辨出來。現在小孩子,像那十幾歲小孩子在塊堆時候,你分辨不出來。同是出家人,這是同相。他這譬喻就是做瓦器,同是泥巴,同是微塵。那是比方。例如說我們同是出家人,同是發心修道者,成佛的先後、恢復的先後就不同了。看著是一樣,其實不一樣。瓦器,我們可以把它做成瓦、做成糖罐,像漬酸菜那個大缸都可以,大小不同;或做藝術品,做花瓶,這是泥巴燒成瓷器,瓷器也是泥巴來的,是瓦瓷,同一個性質的,它的體性是同一個微塵的性相。
【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
就是拿這個合法。法上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這就是無漏的無明種種的業幻等於原俱的本覺,它是依本覺而起的,本覺產生不覺。原來的微塵它變成陶器了,陶器是不是微塵成的?是微塵成的,但是它不微塵了。或是拿陶器作瓦,你可以喝水。做煮飯鍋,拿陶器來做飯。那就不同了。無漏無明,這個解釋,無漏就是始覺,依著本覺而產生始覺,始覺產生不覺,因不覺而產生始覺。始覺也好,不覺也好,還沒離開本覺的性。本來性淨的本覺,隨著這個本覺,那是一切淨法。隨著本覺而起的無明,無明又產生了種種的業幻,那是染法。染法是依著淨法而起的。
所以根本不覺是個無明,枝末不覺那就是變成有漏染法了。根本的無明跟本覺是相合的,這時沒有相、沒有言說、沒有語言,也沒有文字。等到枝末的不覺了,那就是有漏的染法了。但是這些有漏的染法是種種造業所幻有出來的,不是真正實有的。真如,就是我們那本覺真如、本覺的性,隨著幻化的染法又迴轉修行淨法、修行淨業,完了再恢復一切覺悟的覺相。但是你隨著幻染的造種種的染業,就是我們上來所講的九相都成了不覺了。但是這裡頭還有染淨淺深的各各不同,你觀它本體的(性體)還是真如性,因為它相不離性、相不離體。但是同是真如相故,這就叫同相。起了種種的瓦器,那就叫異相。但是皆同微塵,那就叫同相。產生種種的器皿,那就叫異相。
【是故修多羅中,依於此真如義故,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
所以在契經裡面,一切大乘教義;修多羅就是一切契經,就是大乘的一切教義教法,都是依著真如,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是覺悟的覺法,就是覺,菩提就是覺。這個覺也不是可以修的,也不會作相的,根本無所得。因這個說法,你的法身德、智德、解脫德,這三德你本來就具足的。你修、作,最後還是這三德。返染還淨,不是外頭得到的,是原來本俱的。但是這是約理上來說。約事上,可經過一番曲折了,這個曲折時間非常長。在曲折當中;這說深奧的,深義了;修無所修,作也無所作。為什麼?這是真空妙有的含義。一切諸法有是妙有,不是真有。妙有非有,不是真有的。真實體性的體性是空,真空不空,成立一切法。因此你當成這些幻有都是病,病是你自身起的。你用藥,吃完藥病好了,病到哪去了?病從什麼地方來的?你找這個原因。不論從人天道、畜生道,乃至二乘道、菩薩道,乃至究竟佛道,都是自己的妄計分別。
要想在這裡頭,修多羅契經裡面講真如的義。真如義就是本覺的義,說一切眾生本來是常住的,也沒有什麼菩提佛法可以求,也沒有什麼涅槃法我們可以證。我們這修是無修,修無修相。不是可作相,是幻相。修到最後呢?無得無證。最高的境界是無得無證無求。你一進入佛門是三門。咱們一進入佛門,每個廟修門都修三門。但是你修小精舍那不同了,只要修寺廟就是三門。三門代表什麼意思呢?也代表三德,空、無相、無作。一進門,就告訴你了,空、無相、無作。
【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
沒有色相可見。所見的色相那是隨染業,隨著無明的染業幻有的,別把它當成實有,不是智慧的色相不空的體性,以智相無可見故。可見的色相那是幻化的,不是真實的,實際上是沒有色相可見的。這道理是講什麼?是講同相,跟本覺智相同的。那異相就不這樣子了。假使說有這樣的懷疑吧!說生死即涅槃,我故意這樣說,生死即涅槃,生死就是涅槃。若生死即是涅槃的話,那些報、化、身相都是幻化不實的。眾生沒有果報的相,也沒有業報的相。那諸佛呢?也沒有報身相,也沒有化身相,同一法身故。但是在事法界裡頭不是這樣子,諸佛有報化身,怎麼會說沒有呢?這也是幻化的,諸佛的報化是隨眾生的業而現的。但是翻染業,染業所做的化身之相不是真實的。因為不是真實的,說這個色是空的。所以大家讀心經的時候,色即是空。但是這個空它又顯現不空的性體,性體的不空。染緣所起惑造業受苦,我們開始明白了,始覺了,又發心修行,斷了惑業,改成淨業了。你就認識到這是幻化不實的,那就變成妙相了。妙相沒有真實的,妙相非相,真如智體,妙有非實有。如果把妙有當成實有,那又落了凡夫境界了,那就遍計執了。
又怎麼知道智色就是空呢?前頭剛才講九相,三相自體的業、轉、現不說了,說智相跟相續相。智相是不可見的,智相是法性理的理體所顯現的,它具足大智慧光明。到七地菩薩得到這種境界、證實這種境界,它是自在不變的。但是肉眼是看不到的,肉眼礙非通。天眼也見不到的。那是法眼觀的,法眼就觀空義。從智相的法性理體,所具的智慧光明義,知道這是遍照的,知道它是清涼不變的,智相是不可的見。這以上都顯同,同什麼?世間的一切諸相,同於本覺義。
【言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故。】
生死即涅槃,生死就是涅槃。因為沒有生死,也沒有涅槃,相對而說的。這叫相對法。相對法不立就是同相,相對法立就是動相。譬如瓦礫到陶器那個瓦器,它的本體是微塵,微塵沒有什麼異相,同是微塵。但是你做成瓦器了,各各不同了,它就有異相了。這以下是講異相了。但是這個意義,大家聽起了,有的佛法學了很久的可能會理解。只是理解。但是初學的,沒學過大乘圓教義,對這個說,聽了是糊里糊塗的,還是不夠明了。如果你明了了,不說是明心見性吧!起碼你理解力是理解到了。但是這不是你十年八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就學會的,這要靠你好多劫,產生這個信心都不容易。咱們這是大乘起信論,剛讓你起信,從辯論當中讓你產生信,堅定你的信心,相信自己是佛,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佛。辯論這個道理,翻來覆去說,讓你相信,只達到這麼一個目的,這就是目標。懂得這個含義吧?要求並不過高,只要信就好了。
說:我信!你不講我也信。你那個信沒有根據的。信的根據是什麼?跟你所做的、所為的、所行的,你從事實上來證明。真正這樣信了,你還去造粗業嗎?粗業不會造的了。雖然見思煩惱你不能斷,你執著就輕微了,貪戀心就少了,煩惱心就沒那麼重了。如果不是這樣子,你自己可以印證你自己。煩惱心很重,一天妄想貪瞋痴不斷,名利心不歇。「財、色、名、食、睡」,這是現實境界相,你自己去體會。像我們諸位道友都是佛子了,雖然不能斷,但是我們能降伏。在惑上我們不能斷,在業上我們降伏了,不做了。現在我們都沒做,起碼說殺盜淫我們現在都沒有。但是說到那細的我們是沒斷,那是以大乘來要求的。我們要對大乘起信,大乘所要求我們的,現在只是我們能生起信。有了信了,根本有了,我們逐漸在信位修行。修行信位成就了,信不退,就住。這個在住、行、迴向時候,雖然三十位,最難的是初住。只要入了初住了,這三十位的次第順序而成,達到十迴向境界。登了初地那個信心,達到初地的菩薩他生大歡喜。因為他見了法性,見了真如實體了。雖然見了一分,他證實真實不虛的。
這個論是辯論的意思,討論、辯論,我們大家都可以討論,你有不同的意見,也可以對馬鳴菩薩說的這個道理你有你的看法,你也可以說也討論。論嘛!論是大家可以討論的。不是佛說的。佛說的,你就只要遵行、信受、默契。但是他是把百部大乘經典來做這個論,也就是對百部大乘經典辯,愈辯愈明,你信的愈紮實。信力、信根,信的札成根了,那就再不退了,根深葉茂,能進入初住了。初住才叫發心住,真正發菩提心了。那個發菩提心真正的是對著十信位前,對著凡夫說的。實際上,他是相似,不是真實的。那時候他那菩提心,就比咱們這個信心,咱們現在發的菩提心,那就深刻得多。但是還是相似的。等他相似的成就了,他真實證得一分法身了,他就真正成就了。
所以我們現在就是摸索當中,從辯論使我們這個心更能明白一點,討論對大乘怎麼樣我們能生起信心,信而不退。我們現在信位沒有,沒得到住,還退,所以我們裡頭有還俗的、罷道的。一轉個面目,在死了之後,那來一生又沒辦法了,又不曉得了,又得從頭開始起,還不曉得遇得到因緣、遇不到因緣?遇不到因緣,不知又要沈沒好多年。什麼時候等你這個善根又成熟了,又來了,再開始吧!開始,又得從頭來做。
因為染幻的差別無窮無盡。這還沒說人家干擾你,等到後頭講魔,起信論後頭講魔業現前的時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是內五蘊,你的色心二法,自己給自己起障礙。內五蘊的魔障,楞嚴經有五十種,色、受、想、行、識每一種有十種陰魔,叫五蘊魔。自己的魔障,自己給自己做障礙,完了自己還不認識。現在就是我們這些道友六親眷屬,現在就有好幾個,有我們這裡的,也有外邊的道友要求,他著了魔了。著了魔,迷迷糊糊,精神失常了。魔障是有的,有時是你內心的,有時是外境的。你過去欠人家債,因緣成熟了,人家找到你了,魔是這麼來的。現在他很不容易找到我們,為什麼?三寶加持力,護法護持力。你在寺院裡頭,護法神很多,你看見也好,你信也好,不信也好,自然如是,法爾如是。為什麼要住常住,就是這個含義,大家加持力。
你懂得這個異相了,懂得這些種種的差異吧!就是個人的業,就像那瓦器造成各種器皿樣子不一樣了。現在我們這幾百人,沒有一個相貌相同的。你看那雙胞胎,他總有差異,他有個特點不同。他心理狀態不同,等到他成長起來就不同。吃飯一樣,穿衣服一樣,守規矩一樣,學習一樣,一樣嗎?這叫異相,不一樣。每個人的面相,每個人的行動,每個人的坐臥,他跟他內心的相應。他內裡頭什麼樣思想,外頭就有什麼表情,絕對不一樣。他自己跟自己,從早晨到晚上,就這十幾個小時變化很多。你要注意吧!你光注意別人不行,也注意你自己,想你這心起多少個念頭。本來是一心,那妄想差別心起好多念頭。這個比喻更恰點。這就是從你無漏無明,隨你外頭所遇的環境,還有內心五蘊所起的變化,這就是性具本體的染幻的差別。(以上文字依夢老法音自行整理,仰請參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