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26

生死大事不能忘掉

「《無量壽經會疏》曰:夫物有本末,事有緩急。以辦了一大事為急先務」。人生在世,這一大事是什麼?生死大事。真正覺悟的人,他把這樁事情看得重,但 是,多數人居然都不知道這樁事情。這裡舉了個比喻,辦了一大事,這是先務之急。「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覓安下處,而後卻出幹事。抵暮昏黑,則有投宿之 地」,舉這個比喻。旅行,首先要把住的地方安頓好,到達目的地可以先休息,然後再辦事,旅行的時候都知道。我們到這個世間來,真是是旅行的。「先覓安下處 者,修淨土之謂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之謂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蓮花中,不落惡趣之謂也。然諸人緩於火急之事,走不急之經營。大命將盡,雖悔何益?」這 是歸到正題上了。
  這種事情誰知道?這需要智慧。沒有智慧的人他不知道,你給他說,他也不相信,他認為這樁事情還很遙遠,認為自己的壽命還很長,沒有把這個事情放在心 上,誰知道人命無常?中國在古代,這種警覺性很高,古禮上都有。待客,「七十不留宿」,七十歲,不留你過宿,為什麼?年歲大了,怕的是一晚上睡著,第二天 不能起來,這責任誰負?「八十不留飯」,到八十歲,不留你吃一頓飯,說不定一餐飯就走了,這以前李老師告訴我們。說明什麼?古人知道人命無常,珍惜生命。 留客人的時候,一定有客人的家親眷屬,他有親人,了解事實真相。這個裡頭都有道理的。
  我們不學佛不知道,學佛之後,這才曉得,才了解事實真相。六道輪迴全是作客,無論在哪一道都是無常。畜生,早晨從洞裡爬出去,晚上還能不能活著回來? 靠不住,人為什麼就沒有警覺?一天一天空過了。印光大師教人,幾個人相信?幾個人真正明白老和尚的意思?老和尚教人把「死」字貼在額頭上,常常想著我就要 死了,這個警覺性高!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事情是我最重要、第一要去辦的?那不就是念佛求生淨土!念佛的心生不起來,信願不踏實,找不到原因在什麼地方? 沒有別的,就是認識不清楚。有高度警覺心、認識清楚的,他真的是一分一秒都不會輕易放過,他知道輕重緩急,什麼事情最重要?什麼事情最迫急?他知道這個。 在這個世間,無論從事哪個行業,對於生死大事都不能忘掉。
 
(本文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淨土大經科註第四三四集)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明藏性即火大性

  • 發明「我空、法空」-無生的道理。這一點非常重要!一切法為什麼是心所變現?它的基本條件,就是「不能有自體」;好比這朵花因為沒有自體,所以我們每個人看到它都不一樣。你的心態、我的心態,看同一朵花感覺不同。為什麼?因為它沒有自體,因為它無生。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切法是內心所變現的」,關鍵在於諸法是無生的──它不是從銅鏡而生、也不是從艾草而生、也不從太陽而生;結論是「覓之了不可得」,是無生。
  • 因為「無生」所以才建立了「性具」的思想;所謂的「顯理性」──「火大」從哪裡來呢?就是眾生一念心性本來具足,假借因緣的造作而顯現出來的!
  •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具足火大的體性;這個火的體性要怎麼表現出來呢?第一個,跟你心中的迷悟有關係;你對事情的看法、知見。第二個、你產生一種,這是透過你這迷悟的心中,產生一種正面、負面的思惟。第三個、循業發現;你去造作一個善惡的業力,然後發現你自己的火;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明藏性即地大性。

  • (性體圓融)『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 (相用個別)『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 一切法的根源就是「如來藏性」
  • 「心」地大之所以顯現,跟眾生內心的迷悟有關係、跟你的智慧淺深有關係。第二個跟你的「量」,由於智慧的迷悟不同,所以產生一種染淨的思想。第三個,由思想而帶動了身口的造業,最後就把地大顯現出來
  • 前面講到四科的時候,佛陀說:「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是從什麼地方來?佛陀對前面的來處是否定的,它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也不是共生
  • 到了「七大」這一科,佛陀就很明確的講出,一切的外境,是你的心顯出來的!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明性本具相。

  • 前面一科,佛陀是會四科的事相,而入於「如來藏妙真如性」,所謂的「即空即假即中」-「非因緣非自然」的道理。那麼「非因緣非自然」當中,非因緣顯如來藏有「不變的體性」,非自然顯如來藏有「隨緣的作用」阿難尊者對於「非因緣」這個觀念產生了疑惑
  • 因緣法是真如的一部分,它不是對立的因緣是真如透過業力的熏習顯現出來的,因緣法是真如變現出來
  • 因緣觀跟真如是一體的,一個是根本、一個是枝末,依體起用──體就是「真如」,「因緣」是它的作用
  • 前面的四科是「會事入理」,諸位要知道它的方向是把四科的「相」會到「理」上,是從「事相」出發回歸到「理體」。這個七大相反,是「依理成事」,從心性而變現萬法、從心性出發而顯現萬物,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明意識界即藏性

  • 第六意識在了別的時候,是眼睛去攀緣這個外境,但是真正受用的是心中的法塵;一定要取到這個蓮華境,然後落到你的心中,你才可以攀緣到,因為你攀緣不到外在的五塵;你是把它取進來放到心中,變成一個落謝的影像,才可以攀緣
  • 一個人的快樂和痛苦,主要是受兩個因素的影響:第一個是「業力」,第二個就是你的「思想」。
  • 業力的影響是短暫的,比如說我們今天看到某件事情,第一剎那的感受,那真的是業力、真的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看到他、你就不喜歡,看到這件事情、你就痛苦,這確實是業力使然,但是等到第二念,你的名言分別生起時,這跟業力就沒有關係了
  • 《楞嚴經》說:我們被射到第一枝箭時,第一枝箭那是業力,你跑不掉。但是第二枝箭射進來,它跟你的思想有關係,看你是正面思考、還是負面思考。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即假」就是「差別性」

  • 我們這念身識──即空即假即中。「即假」是什麼意思?是說「差別性」!
  • 為什麼「假」?因為產生的作用不同。如果是真實的話,那每個人感覺應該都一樣!

關於「即空、即假、即中」的「觸」,我們可以從提婆達多的故事情來了解:佛陀講到「提婆達多」個人的行為時,我們看《阿含經》小乘經典的描述說:提婆達多是個大惡人,他犯了三個逆罪:第一個殺阿羅漢,第二個出佛身血,第三個破合和僧;所以《阿含經》說提婆達多,身壞命終,墮入阿鼻地獄中。當然《阿含經》是小乘的思想,講「業感緣起」,它是從外在的事相來論斷這個人;但是你看大乘經典的態度就不一樣了,特別是《法華經》。《法華經.提婆達多品》講到提婆達多兩個重點:第一個,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曾經有一生做大國王,想要學大乘法門,所以放棄當國王到深山去找到阿私陀仙人,向他禮拜、做他的侍者;結果阿私陀仙人把《法華經》的妙理傳給國王。而這個阿私陀仙人是誰呢?正是提婆達多!所以提婆達多曾經做過釋迦牟尼佛的老師,教導他修學《法華經》的老師,這第一點。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孔夫子的修學也是以「不迷」做根本

這個「不迷、不取、不動」,我們一再強調關鍵在於「不迷」。其實這「不迷、不取、不動」也不是佛教專有的,我們可以看孔夫子的一生,他修學也是以「不迷」做根本,才能夠產生「不取」、「不動」。好比有一天孔夫子帶著學生到處遊學,來到陳、蔡的中間,有一個叫做匡邑的地方,結果被軍隊團團圍住。當時的情況非常緊張,馬上就會招來殺生之禍。身為大弟子的子路帶著學生,拿著刀劍到處跑來跑去,做一些防衛的工作。正當子路在那邊忙來忙去的時候,他看到孔夫子弦歌不斷,在那邊彈弦,而且悠遊自在。子路非常緊張說:孔夫子!這都什麼時候了,你老人家還彈琴啊!孔夫子說:來來來「吾與汝道」,我跟你講一個道理,你先不要緊張,坐下來。

2020/4/25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明耳識界即藏性


  • 什麼叫「借境修心」?就是從外境的因緣,知道自己什麼業造得比較重!大概就很清楚了
  • 這個「即假」是很有道理的。當「根」跟「塵」碰撞、產生一個「識」,菩薩是從識當中產生反省和檢討,凡夫看到這個識是隨識而轉,那就跟著虛妄而走,就是惑業苦了!
  • 不迷不取不動──哦!為什麼我聽到別人講話,好像有人在毀謗我,那一定我有這個業,才會「循業發現」。菩薩從這地方開始懺悔,他是借假修真,從「假名假相假用」觀察過去的業,哪一方面比較重?但是既然它是「即空」,就是可以改變的。
  其實我們很容易去發覺,耳識不是真實的。你看同一個聲音,好比十幾個人在聊天,有人講一句話出來──如果這個人經常讚歎別人,那他耳識、耳根跟聲音碰撞,產生的耳識是很舒服的;如果這個人經常毀謗別人,耳根跟聲音碰撞的時候,產生的耳識是很刺耳的,總覺得別人在挑你毛病;這個你自己很容易感覺出來。什麼叫「借境修心」?就是從外境的因緣,知道自己什麼業造得比較重!大概就很清楚了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成佛之道是無所不在。


  到這地方,我們把「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解釋完了。海公在宣講《楞嚴經》的時候,常常講到一個觀念說:其實大乘的真實之道-成佛之道是無所不在的;就在我們的身心世界、日常穿衣吃飯睡覺當中,經常顯現,只是我們沒有迴光返照,當面錯過而已。不是說要你到哪裡去求,不是!「道」就在你的身心世界當中,看我們是不是具足智慧法眼,去觀察它、把它找出來,當作成佛的正因、當作你修習菩薩道的「首楞嚴王」。

  我們講「開悟的楞嚴」,是要「悟」什麼呢?就是悟出:在你身心世界當中的每個法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重點是:如果我們這一念心是向外攀緣,那就啟動惑業苦;如果能夠迴光返照,不隨外相而轉,那就是「法身般若」解脫。所以每個法對我們來說,都是生死雜染之法,也都是解脫安樂之法;關鍵就是巧妙在你一念心。


  我們不應該說外境有什麼問題,不應該這樣講!就像一把刀子,你會用它,就可以割除你身上的毒瘤;你不會用它,它就傷害你。所以每個法都是一體兩面,有善有惡。在人事當中,我們沒辦法去改變別人,也不能去改變環境;但是如果懂得如何巧妙善用,就在這個環境當中,消除業障、積集資糧;如果不會好好應用,一天下來就造很多罪業,傷痕累累。但是每個法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就看我們是不是能夠迴光返照,是這個意思。

第34.首楞嚴卷3:十二處,根與塵:嚐與味即藏性.身與觸即藏性.意與法即藏性.

2020/4/24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香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我們解釋一下,這個香是哪裡來的?《楞嚴經》的意思,香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以《楞嚴經》的觀念,其實旃檀香是經常存在的你點那個旃檀木,只是把已經存在法界的香,把它顯現出來而已。香本來就存在,而且每個地方都有香氣,連廁所都有香氣,所以不要以為是那個旃檀木把香創造出來,不是!它只是把它顯發出來。


  如果說是從木頭而來,那為什麼它一點燃,四十里都聞到呢?那不合道理。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宇宙間的法,它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每一個法,都是本來存在的!你有這個業力,就能把這個法顯現出來;他有這個業力,就把那個法顯現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同在一個環境,每個人所看到的、所聽到的不一樣。其實佛學院這個場所,好、壞都存在,每個法都存在;每個人循著自己的業力,去看到、去受用自己業力這部分的因緣所生法,這就是所謂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其實人世間就是這麼回事!

第33.首楞嚴:明十二處:色與見即藏性. 聽與聲即藏性.嗅與香即藏性.

2020/4/23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攝事入理


  • 孔夫子說:「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意思是說:我們看東西,不要用眼睛去看,要用心去看;聽別人講話也不要用耳朵聽,要用心去聽。這句話很妙,什麼意思?你用眼睛看,看它的相狀剛好是心隨境轉,用內心去看,才能看出它的道理來。
  • 我們習慣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那個生死的業,就跳脫不開!所以一定要「會事入理」──要看事情的即空即假即中,特別是「空性」,否則永遠跳不出這個惡性循環。所以經文中,佛陀遇到事情,都是問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把它背後的道找出來,不被事情的過程所迷惑。這就是在告訴我們,凡事要有「觀照力」。
  • 佛陀要我們先安住在「即空」-破除攀緣;好比在思惟因果的時候,是安住在空性來思惟因果。你可以試試看,如果不先修空觀,直接思惟,就多帶有你個人的攀緣與成見;所思惟的因果道理,不可能是正確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修習是要有次第的-先空、次假、後中。
  • 遇到事情,記住你的六根「不迷、不取、不動」,不要亂動!是這樣的:我們的生命有一定的軌跡;遇到事情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變化」,第二個選擇「不變」;從本經來說,你要先選擇不變,不要先求變;先求變就會刺激攀緣心;先求不變,再求隨緣。不變就是「空觀」,隨緣就是「假觀」。以空觀成就不變的體叫「不迷、不取、不動」。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

釋迦牟尼佛把事情分成三段,第一個、「你從什麼地方來?」第二個、「你往哪裡而去?」第三個,就是它的「過程」。我們一般人看事情只看它的過程;比方說,有人讚歎我、用一種美好順利的境來刺激我,我就產生歡喜心;在歡喜心活動的過程當中產生執著,然後就亂動、迷惑、取著,之後就開始造業有人毀謗我,也是在毀謗的過程中生起瞋心,產生迷惑、取著、亂動。


  佛陀告訴我們說:你要探討一下,你這歡喜心是「從什麼地方來?」你說:他讚歎我才有歡喜心,不對!外境是一個色法,色法不能進入到你的內心,不可以。那麼當你歡喜心結束了,「它又到哪裡去呢?」所以我們要讀出佛陀的意思,就是要我們去觀「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

  這個「空觀」怎麼觀呢?每部經都有它的善巧,本經的觀法就是觀事情的頭尾──你從什麼地方來?將往哪裡而去?古德說是:「來無所從,去無所止」。我們要永遠記住一個觀念,每件事情它來的地方跟去的地方,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從「空性」而來、從本來無一物而來,最後還是回歸到「空性」去;只是在業力顯現出來的時候,暫時的一種假名假相假用而已。你把它參透了,就是這樣。所以它當體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沒有離開我們的真如本性。不但是「眼入」如此,一切法都如此。
...(中略)...
 我們一般人都喜歡講「他生」;我為什麼生氣?因為你刺激我。這不對!他不可能讓你生氣,是你自己要生氣的;是我們自己起顛倒迷惑,然後創造一個影相,然後依止這個境相,自己來刺激自己,他只是一個助緣而已。所以說,聽聞的功能是從他生,不對!

第31.首楞嚴經卷3.明六入:明“眼”入即藏性.明“耳”入即藏性.明“鼻”入即藏性.

2020/4/19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但除迷情,不除其法。

*總結: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 「但除迷情,不除其法。」你不要去改變外境、不要去改變已經出現的因緣法,改變它沒有用,改變你自己觀念比較重要
  • 五陰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想陰」。
  • 研究教理不是為了增長知識,是要改變我們的觀念、改變我們的思考模式就是學習佛陀遇到事情是怎麼思考
從「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我們要知道人生的真理,就是:「但除迷情,不除其法。」你不要去改變外境、不要去改變已經出現的因緣法,改變它沒有用,改變你自己觀念比較重要!問題不是它障礙你,是你自己產生執著,自己障礙自己!所以講「但除迷情,不除其法」。是我們自己不能覺悟那個道,不能怪說因緣法的出現。

  我希望:我們養成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就是《楞嚴經》告訴我們的,遇到事情怎麼思考: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明“想”陰即藏性與對極樂世界的想像

其實嘴巴產生口水、雙腳酸澀的感覺,都是由「想」而產生的;而這個「想」本身也是業力所變現的一種假名假相假用,它的本質也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在五陰當中,從造業的功能來說,對我們來生影響最大的,就是這個「想陰」了。有很多的心理學家都證明,我們內心當中最大的潛能,就是你的「想像力」;所以從心中的想像,就可以預知你未來生命的靈動。比方說,當你想到榴槤,你會想到什麼?你說:我想到榴槤,覺得榴槤的味道很臭穢!那你今生不太可能會碰到榴槤,就算碰到榴槤也不可能對它產生作用,你會當面錯過;未來的生命跟它也沒什麼交集。你說:我想到榴槤,覺得榴槤的味道很甜美,產生一種美好的想像,那你今生跟來生有可能會多次遇到榴槤,而且跟它有交互的作用。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五陰本如來藏妙如性

這一科講到「五陰本如來藏妙如性」;五陰是一個生滅之法,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迴光返照,這個生滅之法即可通達到不生滅的道理。我講我個人實際的生活經驗,給大家參考:前幾天當我要回到寮房,開門的時候不小心,門碰到我的手臂,撞得很大力,非常的痛。手臂腫了一個包,當然那是一個色法。那我問你手臂這個包是從哪裡來?如果你隨這個色法產生攀緣,那就是流轉門的生死凡夫了。

  我們今天學習《楞嚴經》,就是要學習佛陀的思考模式,你看佛陀遇到事情,習慣反觀問題:「你從什麼地方來?」如果說是門撞你的,所以門給我包包,那為什麼平常開門就沒有;如果說是手臂自己長出來的,那沒有撞到門之前,手臂也沒這個包包;所以結論是循業發現,是我有這個業,門只是助緣而已,它把我的業帶動出來

  好比你在廚房不小心切到手,這傷口是怎麼來的?你說是刀子給你的,為什麼別人切的時候就沒有呢?如果刀子真的能夠產生刀痕,那每個人都應該產生刀痕;你說手自己產生的。那為什麼沒有切東西,不會呢?其實是因為我有這個業,假借這個因緣、把這個業顯現出來,如此而已;等到這個業力消失了,你這刀痕就好了,所以叫「即空即假即中」──它的本質是空,因為沒有實體,它要有實體的話,這刀痕就永遠不會好;它是因緣生,所以「即空」。「即假」,當它業力還在的時候,還真的有刀痕的假名假相假用,還有痛的感覺。等到業力消失了,你這刀痕也覓之了不可得。

  我們人生所遭遇的,都是即空即假即中,都是循業發現;問題是很少人會迴光反照它的道理,而被這種外相所迷惑。所以不斷的造業、不斷的放縱自己的攀緣心,一次又一次創造生死的業力!其實生死本身並不可怕,因為生死也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你能當下悟入,當下即得解脫,是這個道理。

第30.首楞嚴卷2五陰性:明“想”陰即藏性.明“行”陰即藏性.明“識”陰即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