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5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轉識成智


  • 第一個是「唯心所現」的心,這個心就是「第八識」──根本識…然後,我們今生就用現在這一期的身心世界來造業,於是變成前面的色心諸法,這個「心」是指「第六意識」
  • 「生命的互動」:第八識創造了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在造業的時候,又改變第八識,因為它把業力熏回到第八識,所以改變了第八識。
  • 「第六意識」要先改變,因為第八識沒辦法改變自己,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的第六意識開始去聽聞佛法,面對一切因緣,如《楞嚴經》說的「不迷、不取、不動」

示無倒性)『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
       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這一段我們再解釋一下,先把這個「無顛倒性」講清楚,你才能夠跟「顛倒相」作一個對比。

  這個地方有二個重點:第一個、講到這個「色心諸法」,一個生命體,它包括了物質的「色法」跟精神的「心法」。那這個「色心諸法」是怎麼來的呢?是「唯心所現」。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的是,它談到二個心:

  第一個是「唯心所現」的心,這個心就是「第八識」──根本識。這個我們講「俱生的無明」,或者講「俱生的我執」,在<唯識學>,叫我愛執藏的「阿賴耶識」。身為一個根本識,它的重點就是含藏很多的業力種子,能夠變現我們這一期的身心世界,變成一個男人、變成一個女人、變成一個螞蟻的身心世界…然後,我們今生就用現在這一期的身心世界來造業,於是變成前面的色心諸法,這個「心」是指「第六意識」

  這就講到「生命的互動」:第八識創造了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在造業的時候,又改變第八識,因為它把業力熏回到第八識,所以改變了第八識。第八識又創造一個新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造了業以後又回熏第八識,又改變第八識;就造成生命的一種惡性循環──所謂「生命的輪迴相續」。
  問題是:A改變B,B又改變A,這怎麼辦呢?誰要先改變呢?

  事實上是「第六意識」要先改變,因為第八識沒辦法改變自己,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的第六意識開始去聽聞佛法,面對一切因緣,如《楞嚴經》說的「不迷、不取、不動」,在這多變化的因緣之下,你開始覺悟、觀照,開始不隨外境所動了。

  當你安住在首楞嚴王三昧、不隨外境所動的時候,阿賴耶識就開始慢慢的消失了。我們生命的本體,你不跟它互動,它就會慢慢消失。阿賴耶識就會怎麼樣呢?慢慢的「轉識成智」,最後轉成「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所以佛陀說:所謂「不顛倒」,就是在這生滅的因緣當中,你要能夠生起『首楞嚴王止觀』。《大乘起信論》上說:要斷它的相續心、破和合識。只要不隨它轉,阿賴耶識就改變


  這是講到「不迷、不取、不動」的止觀方法,可以把雜染的阿賴耶識轉成「妙明真精妙心中」的寂常心性。這是講到「不顛倒」。
(第17.首楞嚴經.卷2.續十番顯見四.十番顯見五:約標指顯見性無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