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26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明藏性即火大性

  • 發明「我空、法空」-無生的道理。這一點非常重要!一切法為什麼是心所變現?它的基本條件,就是「不能有自體」;好比這朵花因為沒有自體,所以我們每個人看到它都不一樣。你的心態、我的心態,看同一朵花感覺不同。為什麼?因為它沒有自體,因為它無生。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切法是內心所變現的」,關鍵在於諸法是無生的──它不是從銅鏡而生、也不是從艾草而生、也不從太陽而生;結論是「覓之了不可得」,是無生。
  • 因為「無生」所以才建立了「性具」的思想;所謂的「顯理性」──「火大」從哪裡來呢?就是眾生一念心性本來具足,假借因緣的造作而顯現出來的!
  •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具足火大的體性;這個火的體性要怎麼表現出來呢?第一個,跟你心中的迷悟有關係;你對事情的看法、知見。第二個、你產生一種,這是透過你這迷悟的心中,產生一種正面、負面的思惟。第三個、循業發現;你去造作一個善惡的業力,然後發現你自己的火;


(總破直審)『汝又諦觀!鏡因手執,日從天來,艾本地生,火從何方遊歷於此?
       日鏡相遠,非和非合,不應火光無從自有!』

  這地方佛陀做一個總結說:阿難!到底這個火從什麼地方來,你應該要做一個詳細、深入的觀察。銅鏡是由手來抓執的,太陽是遠從天空而來,艾草是放置在地上,這三樣東西完全沒有和合;一個是在天空、一個是在你手上、一個是在地下,這三樣東西根本沒有真正的和合。那麼火到底是從什麼地方遊行經歷來到這裡呢?火從哪裡來呢?

  『日鏡相遠』,太陽遠在空中,鏡子是放在地上,距離非常的遙遠,兩者之間既不是參雜的和合,也不是上下的結合,所以不應該說是「和合」而產生火大,這樣的和合相是不能建立的。這是破「和合」的因緣相,這以下是破除「不和合」的自然──『不應火光無從自有』,但是你也不該說:這個火是無因無緣自然而有的,也不能這樣講。

  這地方的破妄執,主要是破除「和合」跟「不和合」的妄執。當然,我們要說明一下,它主要是在發明「我空、法空」-無生的道理。這一點非常重要!一切法為什麼是心所變現?它的基本條件,就是「不能有自體」;好比這朵花因為沒有自體,所以我們每個人看到它都不一樣。你的心態、我的心態,看同一朵花感覺不同。為什麼?因為它沒有自體,因為它無生。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切法是內心所變現的」,關鍵在於諸法是無生的──它不是從銅鏡而生、也不是從艾草而生、也不從太陽而生;結論是「覓之了不可得」,是無生。

  如果你能懂這一段,後面就容易懂了;因為「無生」所以才建立了「性具」的思想;所謂的「顯理性」──「火大」從哪裡來呢?就是眾生一念心性本來具足,假借因緣的造作而顯現出來的!

  壬二、顯理性。

(性體圓融)『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汝猶不知如來藏中』,一念心性因為它不變,所以叫「如」;但有隨緣義,所以叫「來」;這叫做「如來藏」。這個火大是我們一念心性當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性火真空」是發明「空如來藏」,就是我們心性當中這個火大之性,是本自真空的火大的體性本來就是真空、本來就是無生的;「性火真空」重點在『真空』這兩個字。而「性空真火」是發明「不空如來藏」;雖然它的體性是真空,但是又具足十法界染淨的火大之性;所以雖然是無生,卻具足火大之性。在心性當中這個是講「性具」「清淨本然」是講「性體」,它的體性是清淨的,也就是離一切相。「本然」的意思是說本來如此、不假造作,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所以「清淨本然」是指它的體性是離相的,「周徧法界」是講它的性量,普徧在十法界當中。也就是這個心性本具的火大──它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

  我們從性具、性體、性量就可以知道:這個火大的根源在哪裡?它就存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那我們怎麼把它顯現出來呢?前面是講「火大之性」,這以下講「火大之相」。

(相用個別)『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當知世人一處執鏡,一處火生,
       徧法界執,滿世間起,起徧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具足火大的體性;這個火的體性要怎麼表現出來呢?第一個,跟你心中的迷悟有關係;你對事情的看法、知見。第二個、你產生一種量,這是透過你這迷悟的心中,產生一種正面、負面的思惟。第三個、循業發現;你去造作一個善惡的業力,然後發現你自己的火;為什麼地獄裡面的火都是讓我們熱惱的,天堂的火卻是非常溫暖的?因為我們的心量不同、所造的業不同,所以變現出來的果報也就不同。

  也就是說:阿難,你應該知道,世間的人在一處手執銅鏡、面對太陽的照射,就有一處的火大之相產生。假設你能夠徧法界當中都手執銅鏡,去面對太陽照射,就徧滿世界生起火大之相。而火大之性是徧滿世間的,哪有一定的處所?因為你的心是徧滿的,所以火大之性也就徧滿。只要有因緣、有這個業力,它隨時都可以顯現出來。這是說明火大是一念心性本來具足,而必須假借業力才能顯現出來。再看壬三的「斥迷惑」,破除眾生跟外道的迷惑。

  壬三、斥迷惑。

(經文)『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世間的凡夫、外道,因為一種無知;所謂「無知」蕅益大師說:缺乏觀照的智慧叫「無知」;完全根據自己的妄想去看事情,而沒有根據佛陀的智慧來觀察事情,所以才把生命的火大,當作是因緣和合而生、或者是自然而有,這都是我們意識分別心產生的種種計度,但有言說之相,並沒有真實的義理。


  其實,從這地方我們已經了解到:生命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就是從每個人心中變現出來!

第39.首楞嚴經.卷3.明性本具相: 2.明藏性即火大性. 3.明藏性即水大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