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31
第73.首楞嚴經.卷5.二十五圓通:24.勢至觀根大.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 勢至觀根大
- 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太一樣,前面的根大是各別的觀六根,這地方是攏總的觀六根,等於是「都攝六根」,這是總相的觀法。
- 解釋「念佛三昧」的內涵
- 第一、約著所觀境來說,他的所觀境有四種,觀想、觀相、持名跟實相。「觀想」是靠第六意識的想像,想像佛菩薩的依正莊嚴;「觀相」是你必須有一個相,放在眼前來觀察;「持名」以名號為所緣境;「實相念佛」他的所觀境,他是以真如實相。在本經當中所謂的「念佛三昧」,是偏重於前面三個:觀想、觀相還有持名。觀想、觀相本經叫作「憶佛」憶念佛依正的功德;持名,本經裡面叫「念佛」。這是約著它的所觀境來作區分。
- 第二、「念佛三昧」約著它能觀的智慧,蕅益大師把它區分成三種:
第72.首楞嚴經.卷5.二十五圓通.22.虚空藏觀空大,23.彌勒觀識大,
- 虛空藏觀空大
- 小乘佛法的思考是單向的,他能夠使令「色即是空」,但是他不能夠使令「空即是色」。
- 我們在因地的智慧,你是用什麽的思考來斷煩惱,會影響到你未來的果證跟妙用。比方說,你看到一個假相,這個假相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個法,你非常不喜歡。你有二個選擇,第一個你把他拿掉,你採取逃避的方式,那麽未來你證得空性以後,你完全沒有作用,你不能有作用,你只有解脫障礙,但是你不能生起妙用。第二個選擇,你看到你不喜歡的假相,你沒有必要破壞它,因為這是你的業力顯現,循業發現。
- 大乘佛法是假相保留,但是你觀察它沒有實體,它只就是來無所從去無所至,你沒有必要拿掉它的假相;你就是把它的實體空掉之後,這個時候你能夠從空出假,又能夠從假入空。所以大乘佛法是在破壞的時候,是把這假相原封不動的保存下來,因為你以後還要回來。
- 大乘證得空性以後,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到十方世界廣成佛事。差別在哪裡呢?在因地,他在觀一切法空的時候,他不破壞原來的假相。這個地方是關鍵點,你用什麽去觀世間上,久了你就產生習慣,習慣了以後你就改不過來,就變「種性」。所以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同樣是在處理問題,但是你的過程,你的止觀的方法,會影響到你未來成佛的快慢,這個地方很重要。
- 彌勒觀識大
- 「唯心識觀」就是說,當你遇到任何外境的時候,你都不要去管外境怎麽樣,你就觀想宇宙的萬法其實都是你的心識所變現。宇宙萬法是我們心所變現,從《唯識》的角度,它是從二個層次來說:
第71.首楞嚴經.卷5.二十五圓通.20 月光觀水大.21 琉璃光觀風大。
- 月光觀水大
- 修學是從差別當中慢慢去追求它的共同點,所以你看修行人,他越修行越單純,而世間人是年紀越大越複雜。修行人是越修越單純,他是在差別當中找到它無差別的體性,是濕性。慢慢把身體的水統一了以後,他就擴大了。「見水身中」,前面是觀察身體裡面的水。他現在觀察世界之外的水,包括什麼呢?「浮幢王剎諸香水海」。浮幢王剎這是《華嚴經》的話,比喻大海當中所顯現出來的這些國土、島嶼等等,這些島嶼所依止的香水海。那麼外在的海水跟我身體裡面的水,其實都是同一濕性。
- 月光童子的公案,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個心地法門。我們這一念心是通十法界的,你今天心裡面想什麼,你的心就跟什麼感應。你不斷地思惟佛陀,你的心就進入佛陀的功德,就沾染佛陀的氣分,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你一天到晚去想一些比較黑暗的東西,你就很容易跟鬼神感應。你看有些人,他動不動就被鬼神干擾!其實,除了你的業力以外,你要注意你的心。因為你那一念心一動,那就是十法界,往十法界看往哪裡跑。所以我們的心要多思惟佛功德,而且我們在人生當中記著一個觀念,要盡量思惟光明面,要往好的地方想。你經常想不好的東西,你經常說你會下地獄,你就很容易跟那個感應道交。
2020/5/30
第70.首楞嚴經.卷5.二十五圓通.17目連觀意識.18火头觀火大.19持地觀地大。
- 目連觀意識
- 火頭觀火大
- 在久遠劫前我還是個凡夫的時候,我這個人的習性就是性多貪欲,對男女的貪欲這一部分特別的嚴重。這是他的習性,先講出他過去的習性。
- 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人成猛火聚,教我徧觀百骸四肢,諸冷煖氣,神光內凝,化多婬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
- 空王佛這個時候就觀察烏芻瑟摩比丘的特性,就跟他說:「多婬人成猛火聚。」說一個人婬欲心很重,經常生起婬欲的煩惱,這有什麼過失呢?這就像猛火的過失。猛火的過失就是說,你在因地的時候起貪欲,叫做煩惱火,死了以後變成業力之火。這個業力之火會有什麼過失呢?破壞我們的善根,傷害我們波羅蜜的功德
- 對治的方法。那應該怎麼辦呢?...空王佛就教我,你要把心靜下來。那麼應該怎麼去觀察呢?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你的方便門是什麼呢?觀察你的身體的狀態。婬欲是個火,這個火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是從百骸四肢而來。百骸就是我們全身的骨骼,四肢指的是雙手雙足。我們這個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你地水風都不觀,就觀火大就好。我們身體有溫度,諸冷煖氣,觀想這個冷煖之氣的變化。怎麼觀呢?你觀察,你欲心還沒有生起的時候,身心非常的寂靜、非常的清涼,但是你婬欲心的時候,身心熱惱,乃至於展轉增盛,就變成煩惱火,就變成一種猛火聚。那麼這個時候你要觀察,你就問它說,這個婬欲的火,你從什麼地方來?你不要被這個境所轉,你不要跟著它走。當這個煩惱火起來的時候,你靜下來迴光返照,問它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
- 這個時候「神光內凝」。他以前煩惱火一起來的時候,就跟著煩惱火去了,這個時候他就迴光返照,慢慢地內心向內安住,向內凝聚。不斷地觀照,就能夠把這個婬欲的煩惱火轉成智慧之火,我們說是破妄顯真,把婬欲之火的相狀回歸到一心的真如,由一心的真如再成就智慧之光。所以從是以後,諸佛就呼召我為火頭。因為他是在因地的時候就觀察火大而成就圓通的,叫火頭。這是佛法的金剛護法。
第69.首楞嚴二十五圓通.13普賢觀耳識.14艷喜觀鼻識.15满慈觀舌識.16波離觀身識
- 普賢觀耳識
- 普賢菩薩觀耳識。這個能觀的智是空假中三觀,所觀的境是耳識。這個耳識就是見聞嗅嘗覺知中的這個「聞」,那個聽聞的功能。這個就是依止能觀的智,去觀察所觀的境,破除耳識中的六結而開顯我們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 我們如果依止耳識,那你這個聽聞是有限量,因為你一定要經過根塵的碰撞才有這個識出來。但是普賢菩薩的聽聞是依止那一念「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心性,所以你看他聽聞的範圍是什麼呢?恆河沙世界之外!我們從這個地方到極樂世界才十萬億佛土,他這個是恆河沙的佛土。這當中,如果有任何一個眾生心中能夠發明普賢之行,能夠真實地了達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稱性起修十大願王,那麼這個時候,「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這個「爾時」,指的是眾生的心跟普賢菩薩的心相應的時候,這個時候,所謂的感應道交,普賢菩薩就乘六牙白象,分身百千。分身百千也不是說一定是百千,而是說只要有一個眾生就分身一處,乃至有百千眾生就分身百千處,到這個修行人的處所,到他的佛堂去。縱然這個人的業障深重,不能見到普賢菩薩的現前,但是普賢菩薩實際上一定會到達。到達以後在暗中來摩頂,來加持這個修行者,使令他災障消除,乃至於「擁護安慰」。「擁護安慰」是指的他遠離一切鬼神障,使令他所修的普賢之德能夠圓滿成就。也就是說,你能夠依止普賢之德來修學,你就能夠得到普賢菩薩的摩頂、擁護、安慰,這樣的一種破除障礙的加持力。
第68.首楞嚴二十五圓通.10畢陵觀身根.11須菩提觀意根.12舍利觀眼識.13普賢觀耳識
- 餘習觀身根
- 【參就身覺】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
- 第一個『雖覺覺痛』,就在我的色身當中,有一個了知的功能,它能夠很清楚的知道疼痛的感受,它跟疼痛是相應的。
- 第二個『覺清淨心無痛痛覺』,但是又有另外一個了知的功能,這個功能它是安住在清淨心,是沒有感覺疼痛的。
- 當他內心感到疼痛的時候,觀察那個疼痛的感受,他發覺內心當中有兩種功能︰第一個是能感覺到疼痛的,第二個是沒有感覺到疼痛的。這時候,他就深入思惟,為什麼一個身根當中,有這兩種知覺存在呢?一個是疼痛所能到達的、一個是疼痛所不能到達的;一個是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聲香味觸法,一個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為什麼在我色身當中,這兩個功能都存在呢?就在這個地方產生了疑情,讓他深入的去觀察、探討生命的真相。
- 他發現兩個感受︰一個是知道疼痛、一個是沒有疼痛;他要找的是「沒有疼痛的是誰?」因為有疼痛表示已經隨相而轉,那個相狀是因緣所生法,他要找的是那個離一切相、沒有疼痛的感覺,到底是誰?就是觀察疼痛所不能到達的那個感受,到底是誰?他順著這個方向觀進去…根身、識心,突然間空亡而不存在了!
- 他就是「會相入性」,從有感覺的疼痛,進入到沒有感覺的疼痛,最後回歸到一心真如。
2020/5/25
第67.首楞嚴:二十五圓通.迦葉觀法塵.7阿那律觀眼根.8槃陀觀鼻根.9憍梵觀舌根.
- 迦葉觀法:迦葉尊者所選擇的所觀境,是觀察一切世間六塵的生滅變壞。
- 這地方的六塵,其實是指「法塵」;那為什麼叫六塵呢?因為它是前五識攀緣五塵,而落謝到心中的一個影像。也就是這個法塵,是他過去曾經發生過、所見聞過的事情;迦葉尊者在修止觀的時候,回憶過去前五識、攀緣五塵所落謝的影像,這個影像也是生滅、變壞,從這個地方他發明了「我空」真如,知道五蘊身心沒有真實的自我,就依止這個我空、空寂之理,來修習滅盡定。
- 阿那律觀眼根
- 「阿那律」尊者他這個「觀」,是指「能觀的智慧」;前面有說過,整個《楞嚴經》的妙觀察智,所依止的就是「一心三觀」;所以這個「觀」是指一心三觀,「眼」是指他的所觀境是「眼根」。這地方需要說明的是這個眼根,是指「勝義根」,它是屬於色心的和合,但是這裡的「根」特別是指「心法」,也就是我們說的「見聞齅嘗覺知」這部分;不談色法,是談心法這部分
- 《楞嚴經》的修學,就在平常日常生活、所發生的事情當中來修學,不必離開你的因緣;就是你平常很熟悉的因緣,可能是好因緣、也可能是不好的因緣,順逆皆方便。
- 整個《楞嚴經》的圓通法門,都是要破根、塵、識;以眼睛來說,眼根攀緣色塵、產生眼識,這個方向是什麼?向外攀緣!《楞嚴經》它是怎樣呢?「破和合識、斷相續心」─破根、塵的和合。剛開始我們是依止眼耳鼻舌身意,攀緣色聲香味觸法,而產生六識的分別;《楞嚴經》的觀念,是要我們達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它的方向是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去找你最初的本來面目,不要老是被這 些假相所迷惑。所以是兩個方向,一個從這邊出去,那就是「根塵識」的境界;如果迴光返照,那就是到達「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這兩個方向大家要弄清楚!這也就是我們修學《楞嚴經》常說的兩句話:「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兩句話你要時時記住!
2020/5/24
第66.首楞嚴卷5.二十五圓通.3香嚴觀香塵.4藥王觀味塵.5賢護觀觸塵.6迦葉觀法塵.
- 沙陀觀色
- 優波尼沙陀過去的修學過程,剛開始佛陀教授他觀察這個色身、注意色身就好;他從不淨觀,觀到最後「塵色旣盡」─從有相的分別而產生厭離,到最後觀察這個色身─當體即空、本自不生,再進一步「妙色密圓」。
- 優波尼沙陀觀察色身,有兩個過程;第一個、先觀察「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從表相上的生滅而證得無我,給我們一個經驗──先從「無我」下手,然後再回歸到「畢竟空」;就是他從「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觀察到我們的色身,是假借心中的愛取煩惱跟父精母血結合,而虛妄的生起;最後也因為因緣的結束,而消失掉。就是他看到我們色身,從最初生老病死的過程,體驗到塵色旣盡,一個我空的真理,這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夠主宰我們的色身,沒有主宰性。
- 接下來,他更進一步觀察「妙色密圓」。蕅益大師的意思是說︰關於色身,我們不但觀察它的生滅相,應該進一步觀察它來的處所,說是︰「來無所從,去無所止。」色身到底是從什麼地方來?消失了之後,又回到什麼地方去?前面的「塵色旣盡」只是從存在的現象,觀察在生滅變化中,沒有一個主宰的自我;「妙色密圓」是進一步觀察色身的最初根源─「你從什麼地方來?」最後結論是『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就是一念心性本來具足而循業發現。所以他是從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探討色塵的本元當中,悟入了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就是所謂的「妙色密圓」。
第65.首楞嚴:二十五圓通.如來垂詢,眾聖各說.1陳那觀聲塵.2沙陀觀色塵.
- 所以到了後文二十五圓通,蕅益大師習慣用「迹門」跟「本門」來解釋,所謂「迹門」是為了度化衆生所示現的因緣,所謂「本門」是他修學的本來功德,我們講「本地風光」
- 「二十五圓通」包括六根、六塵、六識是十八界,再加「七大」─地水火風空根識;為什麼沒有列出「七大」呢?因為「七大」就包含在「十八界」裡面,開合不同。
- 為什麼如來要垂詢聖衆,而不直接回答呢?主要有兩層意思:...第一個、顯示「方便有多門」︰雖然說真如本性是絕待圓融,但是悟入真如的方法有很多,法法皆通...第二個、顯示「歸元無二路」︰顯示二十五門,門門皆能通達衆生本具的如來藏性;當我們從這個門進去之後,所證得的真如本性,絕不虛妄。
- 這兩句話的意思,蕅益大師最後作一個總結︰所謂「要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我們現在的生命現象,是活在根、塵、識,一種意識的分別心當中;現在要從這個生滅心,回到不生不滅的本性,這麼遙遠回家的路,一定要問過來人。
- 衆聖各說證門(分五:辛一、觀六塵。辛二、觀五根,辛三、觀六識。辛四、觀七大。辛五、觀耳根。)
第64.首楞嚴.卷5.解巾喻悟:譬喻六解一亡,解結由心,當須次第而解.
【 總標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
【別明】
【生起次第】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
【究其根源】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
【以法合喻】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中道方解】
佛告阿難:「我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
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
2020/5/23
第63.首楞嚴经.卷5.答阿難心猶未達六解一亡:結巾喻迷惑顛倒。
- 六根有二門︰一個是「流轉門」、一個是「還滅門」;當我們放縱六根─見聞覺知往外攀緣時,那是帶動一種放逸造罪的力量;當我們開始收攝六根─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六根所釋放出來的,是真如的一種功德;同樣都是六根。所以大乘佛法對六根,不予排斥;不是說從現在開始眼睛不看了、耳朵不聽了,問題不在見聞覺知,而是有沒有生起觀照、或者是放縱妄想,問題在這地方。
- 當心跟境接觸時,六根當中能夠保持不迷不取不動,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就可以把我們清淨本性,所圓具的諸佛功德開顯出來,這部份阿難尊者已經完全明白了;但是對於以下兩個觀念,卻有所疑惑︰第一個是所謂『六解一亡』,第二個是『舒結倫次』
- 「六解一亡」:是說如果「六根」的結扣解開之後,其實連「一」也是不可得。怎麼說呢?因為六根的結扣,當初也是依止一念的攀緣心,而引生的。為什麼六根會有結扣呢?就是一念的妄動;所以六根結扣,解開之後,攀緣心到最後也就消失了。這個觀念佛陀到後文會講得很清楚,「六解一亡」是偏重在理觀。
- 「舒結倫次」:「舒」是疏通,指疏通六個結扣,前後的次第,這講事修了。從理觀來說,六個結扣都是依止一念的妄心而起,所以當六根迴光返照、六個結扣一破壞,攀緣心也就不可得,這是從理上說的;但從事相上來說,這六個結扣,有它一定的次第,一個都不能錯亂;一定是先破第一個結扣、再破第二個結扣,整個是配色受想行識、配五陰的;前後次第歷歷分明,不能錯亂。
- 這一科是把我們起修六根、觀照六根,它的理觀跟事修的相互關係,作一個說明。對於這兩個的互動關係,因為阿難尊者還不明白
第62.首楞嚴經卷5.正明结解無二,偈頌說法門:真性有為空 緣生故如幻.
- 六根、六塵、六識當中,選擇六根當「所觀境」的理由是什麼呢?
- 第一個、因為六根對外,可以攀緣六塵,也可以不攀緣;它有強大的主導性。第二個、六根向內,能夠啟動六識,也可以不啟動。所以說「六根」在六塵、六識的中間,是最好修行的一個處所。講實在話,修行的功夫,好壞是一回事,如果修行的「處所」選錯了,那你真的是日劫相倍。
- 對治煩惱,為什麼要選擇圓通的本根?就是掌握先機嘛!如果你到了「六識」再來對治,那就不是「圓頓止觀」,叫做「漸次止觀」,速度慢、花得時間多、效果差!但是你能夠根據本經的方法,「捨識用根」,守住六根,注意六根--見聞齅嘗覺知,不要起心動念、妄生分別,這樣你的成佛速度會比別人快很多;同樣的用功,但是你的進步會比別人快。這就是「處所」的選擇,很重要。
2020/5/17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五)。第61.首楞嚴卷五:正明结解無二,諸佛同宣: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
- 阿難尊者說:我及楞嚴法會當中的凡夫,還有「有學聲聞」─四果以下、初果以上的這些聖人,我們目前修學的情況也是這樣(不知結元,終不能解)。怎麼說呢?從無始劫以來,我們的明了心,雖然熏修很多戒定慧之善根,但是也跟根本無明--最初一念不覺,產生妄動的那個攀緣心─俱生無明,可以說『俱滅俱生』,合在一起,分不開了。
- 『俱滅俱生』是指什麼呢?是指「阿賴耶識」,也就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的「阿賴耶識」。換句話說,我們還沒有破無明、證法身之前,深受著阿賴耶識這個「有漏」種子的引導。比方說,我們打坐的時候,雖然內心正念分明,但是我們還是屬於生死凡夫;因為你阿賴耶識的種子還在,它隨時會表現出來。當煩惱在睡眠的狀態、在休息的時候叫做「滅」,有時候煩惱起來活動叫「生」,所以說阿賴耶識煩惱的相貌是「俱滅俱生」。
- 阿難尊者以「隔日瘧」來比喻我們煩惱有時活動、有時不活動,就是六根當中有時候有煩惱,有時候沒有煩惱,你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應該怎麼辦呢?阿難尊者把他修行的苦惱吐露出來。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五)。轉念念佛
- 當我們正念真如,再把佛號提起來,這時候不是叫「斷煩惱」,叫做「轉念念佛」;先用正念真如的止觀,來照見煩惱的體性是畢竟空的,然後再把煩惱轉到佛號去,就是一個「轉」字﹔你連斷都不要斷,因為它不真實。
- 「禪淨雙修」;先以禪觀的力量把煩惱的根給照破,然後再提起佛號,把煩惱的勢力轉過來;從「根本」上破壞、從「作用」上轉變。
我們修淨土宗的人,窮盡一生的努力修學,主要的目標,就是要達到「臨終的正念」;所以古人常說:「千念、萬念,為的就是要達到臨終的正念。」因為我們必須在臨命終,保持正念的狀態,然後把佛號顯現出來,這樣才能夠感應道交;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臨命終雖然念佛,但是內心產生了貪念、產生了顛倒,其實這樣是沒辦法往生。所以臨終的往生與否,除了念佛以外,內心的正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從這樣的目標來看,我們的修學除了平常「念佛」以外,「調伏煩惱」也是非常重要!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四)。第60.首楞嚴.卷4.答阿難六根質問:擊鐘除疑,詰根塵顯迷倒,就聞性示因常.
- 這一段疑問,會牽涉到後面的回答,就是修行要在六根門頭用功,而六根正是一種生滅相,我們怎能依止生滅的因,而來追求不生滅之果?阿難尊者提出了這個疑問。
- 這六根很妙,如果是跟六塵在一起,它就變成生滅;六根如果迴光返照,跟真如本性在一起,就變成「不生滅」;就是當六根向外活動,它就變成「生滅」,那就永遠不可能成佛,因為生滅的因,不可能成就不生滅的果;就像你用沙煮一輩子還是沙,因為你沒有種下成佛的真因。但是當你的六根開始迴光返照,它又變成不生滅;所以才說六根很妙,內、外的本質不同,攀緣六塵變成「生滅」,迴光返照變成「不生滅」。而阿難尊者只知其一,只知道六根向外攀緣變成生滅,卻不知六根迴光返照,又變成不生滅。
- 蕅益大師說:阿難尊者只知六根「全體是妄」,卻不知六根「全妄是真」。他認為六根是沒有用的,六根一天到晚攀緣六塵,但是真實的功德就在六根當中,所以不是把六根放棄,而是要六根迴光返照──「反聞聞自性,反見見自性」,就變成真實了!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四)。第59.首楞嚴.卷4.明返妄歸真六根互用:妄體本眞,以修顯性。
- 前一科是講「迷真起妄六用偏局」,這一科「返妄歸真」是從衆生的妄想當中,回歸到真實的心性;這樣六根的功能,就能夠互相的通用;所以「返妄歸真」是講因地的修學,「六根互用」是果地的功德。
- 當我們安住在一念心性之後,開始對治,就要經常的觀照六根。怎麼對治呢?這地方講『汝但不循動靜』;蕅益大師說,整個《楞嚴經》的下手功夫就是「不循」這兩個字;也就是「不隨順」!當然這地方是依止「止觀」力量的現前,而產生不隨順……比方說,耳根不隨順於「動、靜」二相而轉,身根不隨順於「合、離」二相而轉;乃至於眼根,不隨順於「明暗」二相而轉。就是六根去接觸六塵時,生起一種「返妄歸真、正念真如」的觀照,這時候不再隨順外在的、諸有為的生滅變化之相而轉;使令六根慢慢的脫離六塵的繫縛。
- 『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之前有講過,我們不可能同時注意六根;可能只注意「耳根」、或者注意「意根」;剛開始先守住「一門」深入,把一個門看好,不要讓賊活動;然後把這一根當中五重的障礙─「五陰」的障礙,把它「脫黏內伏」。「脫黏」就是脫除外塵之黏,「內伏」是內伏心中妄想;因為六根當中每一根都有五陰,五陰是五重,最外一層最粗的就是「色陰」;「脫黏」是先脫除外在色陰,包括前面的「動靜、合離、明暗」等諸有為相。我們的六根,絕對不要被這六種塵相給黏住了
- 怎麼把這個「黏」解開呢?就前面說的「不隨妄轉!」先脫除外相之黏,然後再慢慢破除心中的「受、想、行、識」四種妄想,最後『伏歸元真,發本明曜』;使令內心能夠回歸到離諸對待的一真法界,本具的光明就能夠全部顯現。
- 本經修學的基本思想是「掌握先機」;一般我們在修「四念處」,六根跟六塵接觸了以後,已經打成一片、糾纏不清了,煩惱開始活動了,才開始對治─「多貪衆生不淨觀,多瞋衆生慈悲觀」。一般人很少能夠掌握六根跟六塵接觸的那一剎那,就開始起觀;很少這樣子,觀照力沒有那麼快!所以《楞嚴經》的關鍵,就是你要覺悟得快!
- 為什麼說《楞嚴經》在臨命終的時候,斷煩惱、遠離障礙特別快!因為它在六根開始活動的時候,就注意了。這地方的「不循」,就是要你訓練自己警覺性要高;最後就能夠從一根之返源,而成就整個六根的解脫,叫做「圓」。
- 六根互用
- 蕅益大師說:關鍵字眼在這個「化」字─『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就好比說,本來是一塊冰塊,障礙重重,現在把冰塊融化成水,本質並沒有改變,還是屬於濕性。你說我眼睛看東西,那佛陀的眼睛幹什麼呢?也是看東西,只是佛眼具足了無量的波羅蜜;我們眼睛看東西,卻引生很多的障礙。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迴光返照。所以說六根既從冰塊轉成柔軟的水,作用雖不同,本質並沒有改變,只是一種轉變─是跟無上知覺相應的六根,而不是跟煩惱相應的六根。
- 這地方的重點在「根塵旣銷」;《楞嚴經》主要就是對治「根、塵」,當然也對治「六識」;但是只要六根不動,六識就不能動。是先脫離六塵,然後再處理六根裡的「受想行識」這四個心法;是慢慢的、一層一層的往內。總而言之,修習「首楞嚴王三昧」,從今以後,就要多注意,不能用眼光來看,要用「心光」來看,它是向內去看、用智慧來看。
2020/5/16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四)。因疑廣示:六根從眞起妄。示眼耳鼻舌身意根结相。
阿難尊者的問,有三層含義,從後面佛陀的回答中,可以看得出來︰
第一個,是經文所表達的,為什麼深入一根的觀照,能夠使令六根清淨?
第二個,如何正確的一門深入?
第三個,當我們一門深入以後,應該如何下手、如何起修?才能夠破壞六根虛妄的力量。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四)。六根差別功德
- 在六根當中,你要確定「空假中」三觀的智慧,到底是要去觀察哪一根?而這一根必須具足圓滿的功德,也就是具足所謂的「圓、通、常」。
- 《楞嚴經》的所觀境─六根的所觀境,在空間上必須要「圓通」,圓滿周徧,不能有所欠缺。在時間上要「常」,恆常相續不能有間斷。
- 然說我們的煩惱是在六根活動,但是只要把一根的煩惱消滅,煩惱是相通的,其他根的煩惱也就消滅了,所以只要選擇、對治一根的煩惱就可以了。
- 從耳根的角度來看,第一個它空間上沒有障礙,「圓、通」,不管東西南北、不管遠近,都能夠聽得清楚。第二個它時間上能夠恆常相續,「常」;耳根的功能它不間斷、不休息的。
- 所以耳根能夠在我們所觀境,相續無間。「相續」的意思,就是容易成就三昧,「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有這種「常」的功能。對娑婆世界來說,其他世界我們就不談了,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所觀境。要返妄歸真,耳根具足「圓通常」,功德是圓滿的。
- 其實這裡的意根,主要是講「第六意識」;我們撇開本經的內涵不談,佛陀在大乘經典裡,所讚歎的就是這個第六意識。印光大師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一切法從它發動出來,一切法最後還是回歸到這一念心。
- 《楞嚴經》它是以耳根為入門;《法華經》就不同了,《法華經》的「稱性起修」,是以第六意識為入門,它不講耳根。因為《楞嚴經》的重點在於「攝用歸體」;把心帶回家──「從假入空,返妄歸真」。當我們的心,要從生滅心回到不生滅心,在這個過程中,從「耳根」下手,是最容易的方便門。但是當我們的心要出來的時候,是要「稱性起修,廣學方便」,那你要從「意根」出;從耳根進去,從意根出來。天台宗講到成佛的方便,是從第六意識發動;所以我們這一念心性,跟外在的宇宙萬法有兩個門︰從「耳根」入門,從「意根」出門。
- 從「破妄顯真」的角度來看,「耳根」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從「積功累德」的角色來看,「第六意根」的角色較為殊勝;這就是為什麼《楞嚴經》取「耳根」為圓通的本根,但到《法華》會上,是以一念心性為所觀境;因為《楞嚴經》偏重在「從假入空」,《法華經》偏重在「從空出假」,兩個目標不一樣
- 怎麼去判斷六根呢?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是「合離」,第二個是「深淺」,第三個是「圓通、不圓通」。
- 經過以上「合離」、「淺深」、「圓通跟不圓通」三個角度來判定,還是以「耳根」最為殊勝!
- 十方如來在因地起修的時候,都是成就初地以上、成就自在的智慧,也就是證得了我空、法空的真如,至少是圓教初住以上,所以他法法圓融。在十八界當中,也不一定要從六根,選擇六塵也可以、選擇六識也可以!在十八界當中,每個法都可以當作下手處,都能夠成就圓滿無上菩提,這當中沒有所謂優、劣的差別;因為初地以上的菩薩,已經證得了法空一部分的功德。
- 只要在一根當中迴光返照、破除虛妄,其他的五根都能夠圓滿清淨。這六根是有相通性的;你一根把煩惱破壞了,其他五根的煩惱也就破壞了。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四)。煩惱的根本,跟煩惱活動的處所。
- 這地方講到安住歸安住,對治的處所歸對治的處所,理、事要分清楚:「理」上是安住心性,「事」上是對治六根。
- 煩惱到底是在哪裡活動呢?佛陀直接講出來,就在我們的身心世界「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門頭當中。
- 「云何應住?」住在心性;「云何降伏其心?」就在六根中降伏。
- 「六塵是外賊」,色聲香味觸法,一天到晚誘惑我們、干擾我們,這叫外賊。我們的「六識是內賊」,產生很多的虛妄分別。
- 外面是六塵、裡面是六識,所有的煩惱都在六根當中活動。你把六根控制好了,內外全部安定,所以說它是「賊」的媒介。
- 「自劫家寶」;因為六根的作用,破壞心性當中本具的功德不能顯現。由此六根門頭,念念的虛妄分別,起「發業、潤生」兩種無明煩惱,使令我們衆生世界(這衆生世界是指正報),產生了纏縛。當我們六根開始被二種煩惱所繫縛,對於外在的器世間(這器世間是指六塵)、外在的六塵就不能超越了;從此以後,眼根不能超越色塵,耳根不能超越聲塵,乃至於意根不能超越法塵。
- 「觀照力」要現前,不是叫你不要看、不要聽,那你不是在修《楞嚴經》,是入無想!重點在「旋」,就是前面所講的「轉」─轉外境,不要被它所轉,觀照力現前!所以,古德說:「若人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重點不是外境,也不是你內在的六識,而是中間的六根;你在六根當中,觀照力要現前!這地方「無心於外境」,就是指「無心道人」。就像交光法師講解《楞嚴經》,說了一句話很不錯,他說「捨識用根」,這句話很重要。
- 不要用你的「想像」、用你的「知」就好,六根的知!...遇到事情─知道,但是不要想像,知道就好了。就像鏡子一樣,知道!但是前景走的時候,心中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這就是「捨識用根」。
- 本經的道前基礎,有兩個重點︰第一個、你的心要安住在什麼地方?第二個、你對治煩惱的處所在哪裡?這兩個重點,你要很清楚!所謂「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應住」前面已經講很清楚了,到底這些攀緣心的煩惱,什麼地方是你下手對治的處所
- 「捨識用根」,就是對治煩惱第一時間,還在「六根」的時候,就要小心了;
- 在整個「發業、潤生」煩惱當中,誰作、誰受?是誰來造作這些罪業?又是誰來領納這些果報?就是六根!因為它的位置特別的殊勝!我們對治煩惱,在第一時間,就是在六根。它通內、通外;通於外面的六塵,也通於裡面的六識;所以六根就是我們對治煩惱最好的處所!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四)。審詳煩惱根本。發業煩惱與潤生煩惱
- 「發業的煩惱」跟「潤生的煩惱」
- 假設在因地的時候,一開始不能夠審察煩惱的根本,就不能了知在我們身心世界當中,那個根、塵的交互作用;六根接觸六塵產生種種的煩惱,到底是在什麼地方活動?到底是從什麼地方產生的?假設你連煩惱的處所都不知道,又怎麼調伏、怎麼成就如來的果位呢?
- 這段經文講出了兩個重點,也等於是一個總標。第一個「誰作誰受」?煩惱在哪裡?(後文會講到其實就在六根當中)。第二個煩惱是什麼相貌?這一段講到兩個:一、發業煩惱,二、潤生煩惱。
- 發業煩惱:這兩個煩惱都是以攀緣心做根本,只是微細跟粗淺不同;微細的就是「發業」煩惱,它有發動業力的功能,就是在十二因緣當中的第一支,所謂的「無明」,也就是我們心中的「我執跟法執」。很多人可能不懂什麼是我執跟法執,<唯識學>講一句很簡單的話,就是「有所得」的心。就是我們總覺得外在有好的東西,可以讓我們追求,所以真如就不喜歡守住它的本位,「真如不守自性」,就向外面動。
- 潤生煩惱:當煩惱把業力創造出來之後,必須有一個「潤生」的煩惱;這個「生」是「成熟」的意思;把已經造作的善惡業力,成熟為「有」得果報力量的種子。其實我們造很多業力,來生不一定得果報;你要去滋潤它!是誰來滋潤這個業力呢?就在十二因緣當中的「愛取」。我們對於三界的種種愛取,把第八識當中,有漏的業種子加以滋潤,變成一種受生的力量。所以我們會在三界當中投胎,有兩種煩惱︰第一個「發業」,你過去有所得的心,發動了善惡的業力。第二個,你對三界果報很喜歡,才會把這個業力滋潤
- 禪宗直接針對「發業」無明;淨土宗是對治「愛取」
壬二、應審詳煩惱根本(分二:癸一、總勸審詳。癸二、正示審詳。)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四)。靜深不動。
(初成調伏)『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
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
(終成斷除)『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
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 所謂「靜深不動」就是「觀行力深」,遇到什麼事情,先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不被五陰的作用所迷惑,開始照了生命的根源;不迷、不取、不動;那麼久了以後『沙土自沉』,污濁的泥沙,自然慢慢沉澱下來。
- 前面講「依止不生滅心來旋轉虛妄」,下手處就是這四個字「靜深不動」。這個我們之前也講過很多次。《楞嚴經》不強調「斷」煩惱,因為煩惱是五陰生起的,而五陰的本性就是清淨本性;你把五陰斷了,清淨本性也落入斷滅。所以才說「靜深不動」。這個譬喻很妙!一個污濁的水,佛陀沒有說加上什麼清潔劑的,不動就好。剛開始就是「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先求不動,再求隨緣,這個很重要。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四)。依旋。
- 「首楞嚴王三昧」的兩大宗旨︰一個是「依」,另一個是「旋」。首先要找到內心的安住,經上講「云何應住?」就是在身心世界當中,找到不生滅性安住下來。
- 找到一個安全的家,然後住下來,這是一個「依」,就是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因。但住下來,不是大事已辦,還有很多虛妄的力量要去消滅,所以要「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用「空假中」三觀來旋轉虛妄的力量。
-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徧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 「心心息幻塵」,再用空假中三觀來對治自己的習氣;「徧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這時候看這人世間,就沒有所謂的對錯、沒有好壞;功夫提起來的人,已經沒有是非可言了。
- 當你開始攝心的時候,五陰就開始反彈,一定會的!當你開始要對治它的時候,它就抗拒你,所以你越對治,煩惱越重!
- 煩惱被逼出來以後,怎麼辦?第一個,你要怎麼安住你的心?「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徧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第一個依止不生滅性,不要跟著感覺走;不能拜、要它拜!然後呢?觀想這是虛妄的,開始對治它、破壞它;這就是整個《楞嚴經》的修法,第一個「依」;第二個是「旋」;你能把這兩個字參透,就有資格開始修行了。
2020/5/10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卷四)。别解濁名,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棄濁就清。
- 五濁,它分為︰「一、劫濁,二、見濁,三、煩惱濁,四、衆生濁,五、命濁」,剛好是配五陰;由「色陰」產生劫濁,乃至於「識陰」產生命濁,這是五陰而引生五濁。
- 「劫濁」是什麼意思?就是一種時空的障礙。生命本來沒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也沒有所謂極樂世界、娑婆世界這種空間的障礙;但是我們對色法執取以後,障礙就產生了。換句話說,我們迷執於整個「色陰」,使令我們身心世界產生了時空的障礙;諸佛菩薩因為超越了「色陰」,所以沒有「劫濁」的問題。
- 『水火風土,旋令覺知』,地水火風四大,本來是無情之物;因為和心性的作用,而轉變成有知覺。所謂「旋」就是轉變,轉變成一個有知覺的衆生。所以『相織妄成』,因為「有知覺的心識」,跟「無知覺的四大」相互作用,形成我們第二重污濁,叫做「見濁」。這個見濁之相,開出來有六十二種邪見,是以「我見」,或者以「身見」為本。
- 煩惱濁是由「想陰」引生的。「想」的意思是「於境取相,施設名言」,好比我們的心跟蓮華接觸的時候,本來蓮華是屬於外境,這時候我們於境取相,心中也出現一朵蓮華的影像;然後我們會說︰這朵蓮華很漂亮啊!它很光明啊!施設很多的名言。第一個「產生相狀」,第二個「施設名言」,由此帶動很多貪愛、瞋恚的煩惱出來。
- 一念心有三種功能︰『憶』,是回憶過去曾經做過什麼事情;『識』,是對現前境界的分別,指現在;『誦習』是對未來種種的想像跟期待。那麼過去、現在、未來都是由「想」引生的。
- 『容現六塵』,就是六識依止六根,去攀緣六塵的時候,本來六塵是外在的境界,我們的內心本來沒有六塵,但是經過六識的種種想像,心中就能夠容納─顯現六塵的影像。換言之,經過想像,就能夠轉外在的塵相,成為內心的塵相。
- 一個人煩惱重,就是「想像力」太豐富了,是這個意思。你想太多了!
- 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剎那是「感受」;然而感受的時間很短暫,通常是一種直覺;但是當第六意識想像以後,你後面的心情,就由你的想像來主導了。
- 本經的意思,是要破「想」,後文會講到。本經在凡夫位時,是「以無念為正念!」因為凡夫的想像沒有好事,所以先以無念為根本,然後再求隨緣。但是,我們剛開始先不要求「無念」,先做比較好的想像、正面的想像。
- 關於「五陰」我們先說明一下。古人講一句話說:「生從識起,滅從色滅」;五陰的生起最初是「識」,是由細到粗,先有「識陰」、然後「行陰」、然後「想陰」、「受陰」、最後再「色陰」;一念妄動以後,由「識陰」先生起,因為它最微細。但是滅除剛好相反,「滅從色除」!我們在對治的過程,是先破壞「色陰」、再破壞「受陰」、再破壞「想陰」;因為它有五層,先破壞最外面一層,就是「色陰」那一層。所以五陰,越往裡面是越微細、越深沉,離心性越靠近。這第四科「衆生濁」,是由「行陰」引生的。什麼叫「行陰」呢?就是我們心中有一種念念造作、生滅遷流的相貌,叫做「行陰」,這就更微細了。
- 總是希望能夠留戀於世間,使令自己壽命越長越好!就是內心有一個很微細的想法,希望生命能夠相續下去,其實這就是行陰的相貌。
- 「行陰」,按<唯識學>的意思,它是生死的根本;前面「想像」,是煩惱的根本,是比較粗的。「行陰」,其實<唯識學>稱它為「恆審思量」,就是我們內心當中,對這個生命體有很堅固的執著跟愛著。...「行陰」很奇怪,不愛過去、也不愛未來,只愛現在。<唯識學>說;它對第七意識「恆審思量」,說是「隨所生所繫」,隨著業力在哪裡受生,我們的執著就在那個地方出現。
- 「命濁」是由「識陰」引生的;就是內心當中,生滅的一種了別作用,當然主要是講「第八識」。有些古德是說︰「受陰」是前五識,就是前五識引生的這個受;「想陰」是第六意識;「行陰」是第七意識;第八識是屬於「識陰」,這是從多分的功能來說。
- 佛陀講這個「五陰」構成「五濁」,主要是教我們在修行當中,不要依止五陰來修學、不要跟著它走;雖然五陰的功能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真的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是存在;但是你不能跟著它走!依止它、來當作你修行的本因,那就錯了!第一個、你的功德容易破壞,第二個、你的功德變成有漏。
- 你在下手起修的時候,就要很清楚的「揀擇」什麼是生死的根本?前面有說過,就是五陰「色受想行識」,依止五陰來修學,就帶動了五濁,這是整個生死的根本。那麼你應該要從這個揀擇當中,找到不生不滅圓滿湛然的體性,來當作你的因地發心。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卷四)。初心二義決定。什麼叫做「污濁」
- 『初心二義決定』:壬一、應審觀因地發心。壬二、應審詳煩惱根本
- 第一個決定義:因地最初之發心,與諸佛果地之覺悟,是相同?還是不同?就是你剛開始在因地所發的心是真實的、還是虛妄的?
- 正示說明:觀察生滅心跟不生滅心的方法。如何去判斷什麼是生滅?什麼是不生滅
- 「汝當照明」四個字。蕅祖說:佛法的修學在於內心的覺悟,這種覺悟一定要你自己去觀照,別人不能取代你。觀察房子是生滅的、樹是生滅的,但是虛空是不生滅的;前者是「可造作」,後者是「不可造作」,先把這個觀念講出來,而且要你自己去觀察。
- 有一個人,把地上的泥土跟灰塵拿起來,投到清淨的水中,泥土跟水就混為一體了。這樣會產生什麼樣作用呢?「塵土」失去了它障礙的體性,因為塵土跟水在一起,一樣可以流動;清澈的水也失去了清澈的本質,開始變成昏暗、遲鈍;這就是「污濁」的含義。而我們身心世界五重的污濁,亦復如是。
- 我們本來是清淨之水,後來丟了泥土下去,兩個攪拌一起,變成了污濁。蕅益大師說,這是「清淨的水,就在污水當中。」的意思。我們的五陰身心的確很污濁,但是離開了五陰身心,絕對找不到那個真實的心性;因為五陰身心現在跟清淨本性,兩個混在一起,清淨的水當中有泥土,泥土當中也有清水;「真妄和合」了。
- 大乘佛法是講「轉」煩惱,諸位要知道,「轉」跟「斷」不一樣!煩惱起來,你要轉它─轉念念佛;或者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把煩惱的勢力轉去拜佛、轉對諸佛菩薩的歸依、對衆生的悲願;不是「斷」,而是「轉」。
- 我們講「不迷、不取、不動」,首先「不迷」─迴光返照,然後再把煩惱的勢力,轉到三寶的方向去。蕅益大師說:這一段經文的重點在於「清淨的水,全都在污水之中」;你把污濁的水滅掉了,清淨的水也沒了。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卷四)。徒聞無功。真修有益。一念熏修
- 只是多聞,而不起內心的微密觀照,其實是不能夠斷惑證真、轉凡成聖
- 唯有透過真實的修學,才能有真實的解脫利益。
- 「無漏業」蕅益大師解釋得很清楚,他說︰其實就是前面所說的『汝但不隨心中分別』。
- 「不隨分別」這一句我們再說明:有些人剛開始修《楞嚴經》會不太適應, 因為過去修其他「止觀」,對煩惱是一種抗拒。
- 《楞嚴經》不是用抗拒的,而是不隨他轉。也就是遇到煩惱的時候, 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
- 本經很強調「一念熏修」,蕅益大師也說到「一念熏修」的可貴, 是來自於一種「真能破妄」!
- 什麼叫「真能破妄」、什麼叫「迴光返照、一念熏修」...我們心中有很多黑暗,沒有錯;煩惱會障礙我們的光明,罪業也會障礙我們的光明。但是黑暗最怕的是光明,只要燈光一亮,就能破除障礙。當然重點是你的心要產生一種「觀照」,只要生起觀照,它就產生功德。
- 西藏的上師曾講過一句話:「即便我們放縱煩惱一千次,但是煩惱也抵不過一次的觀照!」
- 我跟煩惱打仗,輸一千次都沒關係;只要一次成功,就永遠戰勝它。為什麼?因為「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煩惱不是真實的,只是一念迷情所顯現的一個假相。
- 佛陀一再強調,一念熏修雖然時間短暫,但是因為它是一種真實的力量;妄想在心中雖然纏縛了多生多劫,畢竟還是虛妄的;就像「千年暗室,一燈即明」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卷四)。因緣跟自然的觀念之總結
- 如果你心外求法,那什麼都不對;離開了清淨的本性之外,去追求因緣也錯;追求自然也錯,什麼都錯,那真的是「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如果你已經把心帶回家,這時候說它是因緣、是自然,都變對了。
- 「自然」就是無所為,「因緣」當然是有所為
- 面對過程要強調「因緣」、要主動積極。你看我們講「凡事盡心盡力」,但是面對結果,態度是保持自然,「成敗交給業力」。所以面對「過程」,跟面對「結果」心態不一樣。「云何應住?云何調伏其心?」其實調伏你的心就是因緣跟自然;一個是空觀,一個假觀,這兩種而已。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卷四)。佛陀對於修學次第的一個總結
- 先「不迷」、然後「不取」、再「不動」,由理觀來帶動事修。
- 先從「不隨分別」,然後才「三緣斷故,三因不生」,最後「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關於這一段經文,蕅益大師說是:比較略;事實上原文應該包括前面所說的『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衆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意思是說,重點在「不隨妄轉,不隨分別」。
我再講解一下︰大乘佛法的修學,其實有兩種不同法門;比方說,「漸教法門」在修學過程當中,是先從「事修」開始,告訴你先「持戒」、然後「修定」、然後再「修慧」。先從「信仰」,為什麼要持戒呢?因為害怕當來的痛苦果報,從一種「相信」造善能夠成就安樂的果報,造惡能夠成就痛苦的果報,依止這樣的信仰,開始修學「戒定慧」;但是這樣的對治,只是一種壓抑作用。這是屬於漸教法門,先從「事修」下手。
那麼「圓頓法門」的思想就不是這樣,先從「智慧」起修,就是我們所說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從這一念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真實的覺悟到離念的心體,然後產生觀照的智慧,才開始修定、修慧。也就是本經所說的,先「不迷」、然後「不取」、再「不動」,由理觀來帶動事修。
其實這地方已經道出本經的修學綱要,是先從「不隨分別」,然後才「三緣斷故,三因不生」,最後「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整個下手處是先有智慧的「觀照」,然後再慢慢的透過念佛、持咒來安定你的心,最後再修四根本重戒,調伏身、口過失;它的次第是先不迷─不隨妄轉,然後再不取、再不動。這是佛陀對於修學次第的一個總結。
第53.首楞嚴經.卷4.答阿難再執因緣起疑問: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
2020/5/9
淨界法師:觀照力的重要!
我們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整個開悟的過程,在前面三卷半有很多重要觀念,諸位要好好去體會;這對你未來的修行,乃至於臨命終時,所有的境界現前,影響你是不是能生起正念。
我講實在話,你想跟妄想抗拒,你不是它的對手!
蕅益大師講,你跟它對立啊,絕對不是它的對手,要有善巧方法。你說無始劫來熏習很多的煩惱、很多的妄想,臨命終時能夠不隨它轉,那你一定要有「觀照力」;你想用佛號去壓它,保證你不是它的對手!只有事修,很難達到臨終正念!因為它勢力強大,無始劫熏習而成;你念佛只有今生栽培,所以如果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你很吃虧的!但是如果有理觀,那就不一樣了。妄想沒有根源,你要掌握原則,要很快把它照破,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修習觀照力的最主要原因!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卷四)。「自然」與「因緣」
- 當你會歸心性的時候,自然中有因緣、因緣中有自然,兩個是同時存在、不二的,這就對了!如果你把因緣跟自然拆開來,那就錯了。所以佛陀所訶責的是對立性的因緣、對立性的自然。但是你把自然跟因緣合成一體──自然中同時具足因緣,因緣中又同時自然,「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這就對了。問題不在因緣跟自然,問題在於有沒有對立、有沒有心外求法。
- 什麼叫做「因緣中有自然,自然中有因緣」。當我們觀察這一念心的時候,要分成二部分︰一個是「理具」,一個是「事造」。「理具」是指我們「隨緣不變」之體,清淨的本體是理具的;但是你要開顯這個本體,必須假借「事造」;事造就有點像「因緣」,理具要有事造才能夠顯現。
- 如果我把這個東西送給你,為什麼我有福報呢?因為歡喜施捨的心,能開顯我自性本具的福報,我是假借布施因緣來開啟我本具的功德,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最後「無不還歸此法界」,所以我應該感謝你,成就我這個因緣;是「借事修心」。
- 因為功德是約「內心」安立,不是約外境的。他們兩個都是出自一念供養佛陀的心,這叫因緣,不在於他的動作;掛上去,是出自於一念的供養心,拿下來,也是出自一念供養心,所以功德完全一樣,這就是本經所謂的「因緣」。換言之,你要約著內心的角度來探討因緣,從「理具事造」─「修德有功,性德方顯」的角度來談因緣。
- 「妄想非自然」?因為「真不起妄」,真實的心不起妄想,所以不是自然。又為什麼說「妄想非因緣」呢?因為「妄本無因」,因為它沒有生起的原因,所以也不能說它是因緣。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三,卷四)。「達妄本空」
- 「方法」─「觀照力」是很重要的
- 我們沒有作正確的觀照,沒有迴光返照這一念心──「三諦理」, 所謂「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沒有生起這種微密觀照。
- 法王說:其實傳法很簡單,就是你在持觀世音菩薩本尊咒之前,要相信你這一念心本來就具足觀世音菩薩所有的功德。要從這一念心出發、去持咒,「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整個修行都是在講這個觀念,安住在這一念心性來持咒,假借這個咒語,來開顯我們的自性功德──「托彼依正,顯我自性﹔稱性起修,全修在性。」....「無不從此法界流」這個法界就是一念心性,從我們這一念心性發動咒語﹔咒語又開顯我們的心性,「無不還歸此法界」。用這個思想來持咒,可以把咒語的功德開顯到最大的力量;就像彈琴一樣,方法對了,美妙的音聲自然就顯現出來。
- 大乘佛法不離開「理觀」跟「事修」,理觀就像一個人的眼睛,事修就像一個人的腳
- 主要是問:凡夫為什麼會產生迷惑?問迷惑的原因在哪裡
- 凡夫的迷是從哪裡來?是什麼因緣而產生迷惑的,要把根源找出來,否則就不能斷煩惱了。
- 一、明妄本無因,二、明真亦無得;這兩段太重要了,是整個「止觀」的主要會歸處。第一段說明眾生的無明妄想,根本就沒有原因。我們一再強調,一個東西的生起,如果是有原因的──你從什麼地方來?哦它有一個生起的處所,表示它有實體;有實體的東西你就斷不了,頂多只是調伏下來,讓傷害程度降到最低而已。但事實上妄想是沒有實體的;換句話說,不管煩惱多重,一定可以把它消滅。為什麼?因為它沒有實體,只就是一念的迷情──「妄本無因,因迷故有」。這地方就講到《楞嚴經》迴光返照的第一個觀念「達妄本空」
- 所以追根究柢,就是最初的一念迷情、一念的向外攀緣,沒有其他任何原因了。
- 而妄想既然稱為虛妄的妄想,怎麼會有原因呢?假設妄想有生起的原因,就表示有實體,有實體的東西,又怎麼能夠稱為「妄」呢?
- 我們久在輪轉,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都是被妄想所誤導!如果妄想有實體,那就糟糕了,凡夫永遠是凡夫,阿羅漢就做阿羅漢,菩薩就永遠做菩薩,沒有成佛的機會;因為你改變不了它!這地方說「達妄本空」,妄想沒有實體,只是一念的迷情,只要生起微密的觀照、把它照破,就覺醒過來了。下一段佛陀就開示說,為什麼妄想沒有實體。
- 妄想的作用,也是很可怕的;凡夫因為有這個妄想,然後妄上加妄,輾轉作用,產生了三細六粗,才有所謂的三界六道輪迴果報。為什麼會有三界?為什麼會有地獄?就是我們的妄想創造出來的。之後產生什麼問題呢?一種輾轉相依的力量,也就是所謂的『從迷積迷』,因為我們過去打某種妄想、今生出現這樣的果報,然後我們對果報又產生同樣的妄想、又產生來生的果報,這就是「從迷積迷」;本來是過去的迷、產生現在的果報,現在的果報、產生現在的迷、又產生未來的果報,因此形成一種輪迴的、相續的力量。
- 以下講出「妄想」的根源,雖然它的力量大,根源是從什麼地方來?...『如是迷因,因迷自有』,這無量無邊的妄想,其實就是一念向外攀緣的迷情而已。
- 妄想『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它連最初生起的因都沒有,又如何去消滅它呢?
大佛頂首楞嚴經。明不變隨缘用。明隨缘不變體。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
而如來藏,唯妙覺明,
圓照法界。是故於中,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不動道場,遍十方界,
身含十方,無盡虛空,
於一毛瑞,現寶王剎,
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滅塵合覺,故發真如,
妙覺明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