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31

第73.首楞嚴經.卷5.二十五圓通:24.勢至觀根大.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 勢至觀根大
  • 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太一樣,前面的根大是各別的觀六根,這地方是攏總的觀六根,等於是「都攝六根」,這是總相的觀法。
  • 解釋「念佛三昧」的內涵
  • 第一、約著所觀境來說,他的所觀境有四種,觀想、觀相、持名跟實相。「觀想」是靠第六意識的想像,想像佛菩薩的依正莊嚴;「觀相」是你必須有一個相,放在眼前來觀察;「持名」以名號為所緣境;「實相念佛」他的所觀境,他是以真如實相。在本經當中所謂的「念佛三昧」,是偏重於前面三個:觀想、觀相還有持名觀想、觀相本經叫作「憶佛」憶念佛依正的功德;持名,本經裡面叫「念佛」。這是約著它的所觀境來作區分。
  • 第二、「念佛三昧」約著它能觀的智慧,蕅益大師把它區分成三種:
  • 1、唯念自佛,你在念佛的時候,你不管是憶佛、念佛,你的內心當中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你看有些人他念佛的時候,他念一句佛號,他的重點不是佛號,他的重點是在觀察,念佛者是誰?說:我為什麽能夠念佛呢?那個能念的心在哪裡?它從什麽地方而來?所以這個地方如果是唯念自佛的話,是通於其他二十四個圓通,完全相同。
  • 2、唯念他佛。你在憶佛、念佛的時候,你是完全憶念十萬億佛土外的阿彌陀佛的依正功德,這就有點像我們講的心外求法,這講事修,唯念他佛。
  • 3、自他俱念。有理有事,了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從自他不二當中來念佛我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體性是無差別的。阿彌陀佛是存在我的心中,我也存在阿彌陀佛的心中,從自他不二當中來帶動「佛號」。我們常說:「托彼名號,顯我自性。」十萬憶佛土其實不離開我一念心性。不離開我的心性,為什麽要念佛呢?我要假借佛號把它帶出來,要假借佛號把它顯現出來,這就是「自他俱念」。
  • 二十五個圓通當中,在末法時代最為契理契機的,也可以說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這最後的二個法門,一個是念佛圓通,一個是耳根圓通
  • 從相同的地方來說,這二個法們都是在引導我們,恢復到我們眾生本俱、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心性,這一點是相同的。但不同點就是這二個法門,下​​手的方便是不同的,念佛法門它是一個他力加被的法門,他整個修行的過程當中,他的所觀境是佛的功德;比方說我們念佛或者是憶佛,整個所觀境都是佛的功德,所以它的重點在所觀境。但是耳根圓通是不一樣的,它的所觀境在於能聞的耳根;我們聽到一個聲音,我們這個時候迴光返照,能聞的是誰?是誰在聽這個聲音?
  • 念佛法門它的重點比較偏重在事修這一部份,耳根圓通它比較重視在理觀這一部份。這二個有事修跟理觀的偏重,但是永明延壽大師講「禪淨雙修」的時候,他認為這二個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 透過佛號的事修,能夠成就感應道交,但是感應道交它必須在臨終的正念的基礎之下。所以「耳根圓通」的理觀,它能夠使令我們不隨妄轉,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所以理觀能幫助我們遠離妄想,事修可以使令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能夠感應道交。
  • 你要能夠保持正念才能夠感應道交,佛菩薩的感應不能建立在一個散亂的顛倒的心,是不可以的。所以說這二個法門在臨終實際的操作當中,以禪觀來破除妄想,以憶佛念佛來成就感應道交,這二個是有它的相輔相成之功。
  • 【勢至觀根大】這一科他的能觀的智是六根,所觀境是佛的功德。蕅益大師說,這一科等於是以第六意識夾帶六根,都攝六根來憶念佛的功德;以第六意識來夾帶六根,來念念來憶念佛的功德,依此這樣來悟入圓通法門。
  • (感應道交)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 人跟人的互動,單方面的憶念是不能產生作用的,一定是我憶念你,你也憶念我。這二個才能產生一定的感應。
  •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 在十方如來一念涅槃清淨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麽樣呢?是「憐念眾生」,經常去愍念一切的凡夫眾生。那種情況,就像是母親來憶念兒子一樣的至誠懇切。
  • 問題不在佛陀這一部份,因為佛陀是平等心憶念一切眾生,問題在於我用什麽心態來念佛?我們講心態決定狀態,你用怎麽樣的心情來憶念這佛號,這時佛號對你的加持就產生一定相應的力量。
  • 佛陀不能主動的救拔我們,這觀念很重要,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你看這個鐘,你把它做得很好,裡面有黃金,有白銀、有銅,但是這個鐘它自己不能響,再好的鐘具都不能響。你輕輕的撞它,它就出現小的聲音,你要大力的撞它,就出現大的聲音。這地方就說明了佛陀的救拔力,是完全看眾生的心態,而產生不同的加持。
  •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 佛陀已經創造一個莊嚴,那你怎麽能夠轉他為自?說:我自己創造不是莊嚴,但是我想辦法把佛的莊嚴把它轉成自己的莊嚴;我們自己不能發光,我們自己沒有香氣,但是我們經常接觸光明、接觸香氣,我們能夠沾染香光的莊嚴,這就是念佛法門的特色。
  • 阿彌陀佛創造了四十八願,在宇宙當中已經存在的東西,但是你怎麽去跟他接觸、怎麽去啟動他的力量,轉成你身心世界的一種功德?這個地方就是我們說的感應以後的力量,有四十八種的加持力。
  • 古德說:「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這個是攝受利根人,他的理觀強,他可以在今生當中直接悟無生法忍。「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是攝受我們末法時代的鈍根菩薩,業障深重,智慧淺薄,所以我們偏重在事修,而事修的人就必須要往生淨土而成就三不退,有這二種差別。
  •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 按印光大師的說法是:「一句佛號,都攝六根,也是一句佛號,來淨念相繼」。依止這樣的一種念佛法門,在整個成就三摩地的過程當中,是最為殊勝的。」
  • 感應道交的關鍵在哪裡呢?天親菩薩提出四個字,天親菩薩在《往生論》上說:一個人念佛能夠成就,偏重「一心歸命」。
  • 「一心歸命」其實開展出來就是「信願行」三資糧。「信願行」三資糧,它的整個修行的主要根據,其實來自於彌陀的本願,特別是第十八願。所謂的十念必生
  • 這個地方的關鍵在「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信願行三資糧。
  •  善導大師很強調「至心信樂」。...他講出一個觀念說:念佛人甚麽叫做有信心呢?你念佛的時候,你念念之間「順從本願」,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以善​​導大師的標準,念佛人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就沒有自己的想法,你整個就是進入彌陀的功德,你不​​能有任何講話的餘地。
  • 善導大師詮釋往生的關鍵的時候,他就是你念佛的時候,關鍵不在你這人是不是業障深重,只要你心中提起來的時候,你整個心是整個靠在佛的功德上,你心中沒有任何想法,就是把自己空掉,心中只有『佛』,這個就是「順從本願」,善導大師解釋是信心是這樣講。
  • 蕅益大師在解釋三資糧的時候,我們看《彌陀要解》,他是比較偏重在「欲生我國」,他認為發願是最重要的,你要如實的、經常的去觀想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的莊嚴,去觀想娑婆世界的過失,然後使令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 善導大師他比較偏重在對佛的皈依,佛本願的皈依;蕅益大師比較偏重在對淨土的好樂,產生厭離娑婆。
  • 從往生的角度,其實從歷代祖師的開示,這念佛還不是關鍵,你念佛念得多念得少,跟往生​​並沒有很直接的關係,這是決定你的品位。你能不能夠往生,是對阿彌陀佛的「信心」跟往生淨土的「願力」,這二個是關鍵,這二個是一個主導性。
  • 念佛法門它的重點在感應道交,你不管用什麽方法,你的心要能夠跟彌陀的心,要能夠「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這個關鍵在於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對淨土的願望而建立起來的,所以我們這法門被古德判作「他力門,果地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