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 「心境決定處境」!
(經文)『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當我們向外攀緣、缺乏迴光反照的圓頓止觀時,就會認為這是因緣而生、是自然而有;其實都是一種向外攀緣分別心的計度。而這樣的結果,只有言說的相狀,卻找不到它真實的義理。
所以說:「水從哪裡來?」我想主要的就是你的「思想」,其實我們說業力,這是很粗糙的觀察。是你的思考模式,創造了你的生命,所以你最初的靈動就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是你的心量、智慧的判斷力,然後影響你整個生命的狀態,我們講:「心境決定處境」!
我講一個小蜘蛛的故事來做說明:有三個好朋友在花園中散步,誒看到一棟房子,房子的牆角下有一隻小蛛蜘,蛛蜘因為肚子餓、想要吃東西,就由牆角往屋頂上爬,爬到中間的時候,房子的牆壁有一邊潮溼,所以牠爬到那個地方就掉下來,每次爬到潮溼的地方就掉下來;蛛蜘一次次週而復始的往上爬。這三個人看到蛛蜘的相貌,就迴光反照,想到個人的生命。
第一個人,他的心跟境接觸時,深深的嘆一口氣說:哎呀!這蛛蜘就跟我一樣,一生充滿了挫敗;你看前面牆角潮溼是如此的明顯,一生當中勞碌無功。我空有才華能力、精神體力,就是被挫敗所障礙。所以他看到這事情產生了自暴自棄,反正努力也沒有用!蛛蜘再怎麼爬、也爬不過去,倒不如放棄好了,反正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挫折、失敗,所以選擇自暴自棄。這種人一輩子沒有希望,來生也是沒有希望,因為你的思考模式「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這種人大概是屬於下等人,一輩子只會怨天尤人,就這樣子。因為思考模式不改變、你的業力就不能改變、生命就不可能改變。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每個人內心都很公平的,你給它什麼訊息,它就顯現什麼;心境決定處境嘛!
第二種人,他看到這隻蛛蜘得到一個啟示,他說這蛛蜘跟我一樣,生命中充滿了挫折,但是牆壁的潮溼,其實只有中間這一塊,牠要能轉個彎的話,就過去了。不一定要執著從這邊走,選擇其他的路也可以,退一步海闊天空嘛!什麼事不一定要硬著去做。所以他從蛛蜘的挫折當中,看到了生命的轉機,原來人生有無量的可能性,我們可以選擇往東、往西,可以善巧方便來面對生命的逆境。所以他從逆境當中看到了轉機,很多事情不要直來直往,等待時節因緣很重要,這是第二種。這種人大概是屬於中等人,他有一些方法來處理生命的逆境。
第三種人是高等人,他看到蛛蜘以後迴光反照,說:身為一隻蛛蜘尚且不屈不撓,我今天貴為人身,有很大的潛能沒有發揮出來,人定勝天,我無量無邊的潛能,只要不放棄,這些逆境算不了什麼!他能夠從外境找到內心當中的潛能-上等人,生命是操之在我,只要我願意改變,內心改變、外境就改變了!
所以我們看到一隻蛛蜘遇到逆境,三個人解讀不同。第一種人把逆境當作是生命的挫敗,而「自暴自棄」;這種人一輩子跟失敗劃上等號。第二種人是從挫敗逆境當中看到了生命的「轉機」,開始知道如何去化解問題,當然他還是被動,但他能夠去處理障礙。第三種人是「化被動為主動」,發揮生命的潛能來化解逆境。
所以我們要知道:生命的現象,我們不要說從業力而來,這樣講是很粗的!其實就是受你的思想影響。所以日常生活中看到事情,要注意你的想法,這個很重要,影響到你的來生!生命不是上帝創造出來的,生命是你的思想創造出來的,你有什麼想法、來生就會現出什麼相貌。這裡已經講得很清楚──「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你有什麼心態,就有什麼生命!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讀聖賢書?就是學習聖人的思想,你有他的思想、就會產生他那種行為,未來的生命現象就是那種情況。我們這一念心很公平,你怎麼去熏習它,它就如實的顯現出來。講實在話,如果你的思考模式不改變,你的生命就不會改變,因為「思想」才是根本,我們一定要去了解這個道理。什麼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就是要不斷的學習聖賢之書、明白聖賢之道,提昇自己的見地,才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有這層意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