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16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卷四)。審詳煩惱根本。發業煩惱與潤生煩惱

  • 「發業的煩惱」跟「潤生的煩惱」
  •  假設在因地的時候,一開始不能夠審察煩惱的根本,就不能了知在我們身心世界當中,那個根、塵的交互作用;六根接觸六塵產生種種的煩惱,到底是在什麼地方活動?到底是從什麼地方產生的?假設你連煩惱的處所都不知道,又怎麼調伏、怎麼成就如來的果位呢?
  • 這段經文講出了兩個重點,也等於是一個總標。第一個「誰作誰受」?煩惱在哪裡?(後文會講到其實就在六根當中)。第二個煩惱是什麼相貌?這一段講到兩個:一、發業煩惱,二、潤生煩惱。
  • 發業煩惱:這兩個煩惱都是以攀緣心做根本,只是微細跟粗淺不同;微細的就是「發業」煩惱,它有發動業力的功能,就是在十二因緣當中的第一支,所謂的「無明」,也就是我們心中的「我執跟法執」。很多人可能不懂什麼是我執跟法執,<唯識學>講一句很簡單的話,就是「有所得」的心。就是我們總覺得外在有好的東西,可以讓我們追求,所以真如就不喜歡守住它的本位,「真如不守自性」,就向外面動。
  • 潤生煩惱:煩惱把業力創造出來之後,必須有一個「潤生」的煩惱;這個「生」是「成熟」的意思;把已經造作的善惡業力,成熟為「有」得果報力量的種子。其實我們造很多業力,來生不一定得果報;你要去滋潤它!是誰來滋潤這個業力呢?就在十二因緣當中的「愛取」。我們對於三界的種種愛取,把第八識當中,有漏的業種子加以滋潤,變成一種受生的力量。所以我們會在三界當中投胎,有兩種煩惱︰第一個「發業」,你過去有所得的心,發動了善惡的業力。第二個,你對三界果報很喜歡,才會把這個業力滋潤
  • 禪宗直接針對「發業」無明;淨土宗是對治「愛取」

壬二、應審詳煩惱根本(分二:癸一、總勸審詳。癸二、正示審詳。)



  本經當中,講到修「楞嚴止觀」,有兩個道前基礎︰第一個,「審觀因地發心」,前面講過了;第二個是「審詳煩惱根本」;就是當我們安住在一念心性不動的時候;接下來,要好好的、詳細的去觀察煩惱的根本,到底它是什麼相貌,以及它的處所在哪裡。

(具足智慧)『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盲修無益)『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詳煩惱根本,
       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
       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

當我們心安住以後,接下來就要好好的去詳細審察:煩惱的根本是什麼?以下講出兩個,就是無始生死以來,「發業的煩惱」跟「潤生的煩惱」。你要好好審察什麼呢?是『誰作誰受?』這「作」是講因地,因地是誰來造作?結果又是誰來領受?「作者是誰?、受者是誰?」提出這個問題。

  為什麼佛陀提出這個問題呢?以下講一個理由說:阿難!因為你今天要修學的是一種無上菩提,你的結果是「無上菩提」;假設在因地的時候,一開始不能夠審察煩惱的根本,就不能了知在我們身心世界當中,那個根、塵的交互作用;六根接觸六塵產生種種的煩惱,到底是在什麼地方活動?到底是從什麼地方產生的?假設你連煩惱的處所都不知道,又怎麼調伏、怎麼成就如來的果位呢?

  這段經文講出了兩個重點,也等於是一個總標。第一個「誰作誰受」?煩惱在哪裡?(後文會講到其實就在六根當中)。第二個煩惱是什麼相貌?這一段講到兩個:一、發業煩惱,二、潤生煩惱。

  我們簡單講︰其實這兩個煩惱都是以攀緣心做根本,只是微細跟粗淺不同;微細的就是「發業」煩惱,它有發動業力的功能,就是在十二因緣當中的第一支,所謂的「無明」,也就是我們心中的「我執跟法執」。很多人可能不懂什麼是我執跟法執,<唯識學>講一句很簡單的話,就是「有所得」的心。就是我們總覺得外在有好的東西,可以讓我們追求,所以真如就不喜歡守住它的本位,「真如不守自性」,就向外面動。說你為什麼向外面動呢?因為總覺得外面有東西,可以讓你去追求;有一個真實的東西「有所得」,這就是我執跟法執。是「有所得」的那一念迷情,造成了「發業」煩惱。

  其次,當煩惱把業力創造出來之後,必須有一個「潤生」的煩惱;這個「生」是「成熟」的意思;把已經造作的善惡業力,成熟為「有」得果報力量的種子。其實我們造很多業力,來生不一定得果報;你要去滋潤它!是誰來滋潤這個業力呢?就在十二因緣當中的「愛取」。我們對於三界的種種愛取,把第八識當中,有漏的業種子加以滋潤,變成一種受生的力量。所以我們會在三界當中投胎,有兩種煩惱︰第一個「發業」,你過去有所得的心,發動了善惡的業力。第二個,你對三界果報很喜歡,才會把這個業力滋潤;就像種子,你有種子還不能吃到水果,還要幫它施肥、澆水去滋潤它;滋潤正是我們的「愛取」。

  一般來說,禪宗跟淨土宗對治煩惱的態度不太一樣;禪宗直接針對「發業」無明;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破壞那個「有所得心」、「我、法」二執。淨土宗是對治「愛取」。你看淨土宗,比較末流的、明末以後的淨土大師,很少提空性的道理,你會愛取沒關係,不妨礙往生。你把對三界的愛取,轉成對淨土的愛取,換個方向就可以了;就是你那個心、感情,改變一下。所以淨土宗,它要發願、要有所得、有所住;當然淨土宗它所住的是「來生」,是把心住在「淨土」,「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這是不同的業感,是透過對阿彌陀佛一心歸命,而構成感應道交。總之,兩個方向不太一樣;淨土宗比較偏重在「愛取」的轉變;禪宗比較重在對治心中的「有所得」。

  而這兩個煩惱︰一個是微細的「發業煩惱」我法二執;一個是心中粗淺的「潤生煩惱」愛取的攀緣,都保存在我們六根門頭當中,不斷的活動,你應該要清楚的。這段經文是講這個意思。

第56.首楞嚴經.卷4. 開示圓通本根:第二義者應審詳煩惱根本。

沒有留言: